谢邀:
一,共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是什么意思。
共情能力是我们感知别人情绪,链接他人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能很容易的感受到别人的快乐,但却未必很清晰的感知到别人的痛苦,但,共情能力高的人,却能帮助我们快速拉进彼此的距离,走进对方的心里,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我们更加追求寻找归属感,和自我成长。
二,例如:
一篇短文中,曾写到,一名非洲男孩的恩师,因意外面临生命危险,需要紧急输血,偏偏恩师的血型稀有,身边所有人,只有非洲男孩的血型与其相同。
当医护人员征求男孩意见时,男孩犹豫了一下,霎时,周围的人,有些许愤怒,那位恩师,可曾经救过男孩呀!不过,男孩很快就答应,可接下来他说的话,令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男孩问:我输血后,还能活多久?他想知道,他余下的生命,还有多长,他要去完成没完成的事。
原来,他以为,输血后,很快会死掉,这太让人震撼了,一个男孩,面对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人,仅仅犹豫那一瞬间,而是在思考死前应该做的事,如果,在他犹豫的霎那间,去指责他,岂不是误人太重,伤人太深,还好,话未说出口,而真实的情况,竟是那样让人感动。
指责,本身就是一种伤害,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无论自己有多么不对 ,也情愿自责,而不是遭人指责,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常常会让一颗原已陷入自责的心,刹那间,生出不满,本应是自省的错误,反而被谴责声淡化,更何况,未弄清事实原委,匆忙的指责呢?
诚然,指责,是为了追求正确,一个喜欢指责的人,也许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指责,不仅仅是指出错误,而且还有责备,如果可以,是否可以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责怪?
生活,纷繁复杂,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知识面不同,遇到不合常规,不循常理的,不要急着去指责,先静下心来了解原由,有些时候,尽管结果不如人意,表现的让人无法理解,但起因,却可能令你心怀感恩。
(知之甚少,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前段时间读了一本《共情力》,里面就讨论过这个话题。
共情能够让我们准确地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情感关系。当我们生活在共情中时,我们发现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虚拟现实:我们设身处地地对待另一个人,懂得了他过去的经历,用他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感受着他的情感,想象着他的想法。
控制好压力当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透过其他人的经历去挖掘他的内心。但是,如果在这种时候,我们能够首先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就可以放慢节奏,向内审视自己,看到除了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和身体的疲劳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让我们变得脆弱的,嗜酒者协会总结出了一个方法——HALT.这四个字母分别对应“饥饿(hungry)"“怒气(angry)"“孤独(lonely)”和“疲惫(tired)"。
那么,当你处于以上四种状态中的任何一种时,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就是不要做任何事情了吗?恰恰相反,嗜酒者协会反而会建议你退后一步来审视自己,让自己更清晰地意识到现在处于多么糟糕的一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真的要说一些或者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吗?
控制坏情绪
避免在他人对我们发脾气时带着怒意做出第一反应,而应该试着去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试图去理解那些浮在表面下的、惹怒他人的导火索。当你意识到一个人大多会因为被伤害、感到失望或缺少安全感而产生怒气时,你就能直接面对这些导火索本身,而不是也简单粗暴地做出愤怒反应。
当一个人试着去理解、帮助另一个人时,对方通常是能感受到别人的这种善意和努力的,从而也就避免局面失控,向越来越坏的方向发展了。共情能力让我们透过表面去关心那些我们爱的人,当他们偶尔犯错、失控时,也不用担心会面对我们的反击。
学会倾听
你听别人讲话时,你是否会挑选某些短语而忽略其他的,只关注别人故事中有益处的部分?倾听看起来非常简单:你仅仅需要停止讲话,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正在说的内容上。但是,倾听其实比其他共情技巧更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太多可能会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因素了。
举个例子:你跟另一半生气时,很可能就会得出夸张的结论,典型的就是“你总是跟你妈一个德行!”或“你真固执,就跟你家里人一样!”好吧,当你处于激烈情绪时,你无法进行理性思考,任何一点反对的声音都会让你更加恼怒。
你需要学会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要全心地投入到另一个人的经历中。你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对方的话语以及讲话时的手势、身体姿势甚至面部表情才行。当你在共情地倾听时,你必须将自己的偏见摒弃,也不能被任何其他事分心。你要学着如何在不被对方牵着走的前提下跟他的情感进行连接,并根据他给出的线索来决定何时该往前一步,靠得更近一些或者何时该后退一步,给彼此留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