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交通噪音会增加老年痴呆症风险吗:
第一,听力下降本身可能就是痴呆的表现之一。很多老年人的所谓听力下降并不是真正的听力下降,而是理解力下降,也就是说听觉并没有问题。有人做过试验,有痴呆症状的人,在同样的听力条件下,更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理解能力也更低,看起来好像是听不清,老是让你重复几遍才能听懂,其实是理解力下降的表现。
第二,听力下降可能真是痴呆的一个促进因素。因为要预防老年痴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经常保持交流和适度的学习,也就是给大脑适度的刺激,离群索居的人听力下降更明显,痴呆进展也更快。所以要求老年人,有痴呆风险的人,要多和人交流,参加社会活动。只看电视是没用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信息沟通,还有情感的表达,这通过视频是达不到的,这对于预防痴呆也很重要。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放任听力损失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和晚辈的沟通明显减少,因为常常听不清别人的话,导致别人也不愿意和老人说话,最终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社会交流能力下降
2、孤独感增加(日本研究人员认为此条为“寿命杀手”)
3、对自我的认可度下降,认为自己已经被社会抛弃,不中用了
4、生活质量下降
5、严重者可能会诱发老年痴呆
所以,当老人已经有听不到就无所谓的习惯时,做子女的就应该注意了,你的父母已经到了需要助听器的年龄。助听器能帮听损老人做什么呢?有人说是治疗耳聋?抱歉,助听器不能治疗耳聋。助听器是一种放大声音的工具,能让小声音放大,帮助听力受损老人重新听到失去的声音,帮助他们进行正常音量的交流,重建自信。很多人认为老人佩戴助听器会很不好意思,但实际的情况是,老人戴上助听器能起到积极作用,心态会年轻化很多。
给老人验配助听器不难,难的是验配后为老人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并建立科学的听觉能力管理方案,让老人坚持佩戴、科学佩戴。助听器本质上还是属于一个辅助的电子产品,对声音的处理能力达不到正常人耳的听觉水平,因此,不能想当然认为佩戴助听器后就能和正常人一样聆听和交流。总的来说,助听器验配师对老人佩戴助听器后的听能管理,是最能彰显听力中心专业水平的。
听力差会影响人际关系、人身安全、人生质量,甚至让人得抑郁症、出现致命性的意外或者无法独立生活。
遗憾的是,多数已经造成的听力损失没办法逆转,且许多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也不能治愈比如自然衰老,所以掌握预防听力损失和弥补听力的办法是关键!比如可规避药物副作用、噪音过大等引起的听力损失。
接下来我就详细的说一说听力问题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听力损失的原因以及预防办法。
听力有问题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心情,甚至无法自理或出现危险 1.听力差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导致抑郁
听力损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交流出现障碍。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体验:跟爷爷奶奶说话的时候需要提高声音且要尽量把声音变沉(老年人首先会听不到尖细的高频音),但也常常答非所问。
老人家就可能因为与人沟通不畅而抗拒说话,或者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必须反复多次的解释而烦躁。在旁人眼里可能就是孤僻、古怪、脾气大。
这种不能被理解的难过甚至会让老人家患上抑郁症,心情不好还可能引起和恶化其他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
2.听力差能危害人身安全
列举一些可能影响人身安全的小例子(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危险会更多):
因为没有听清楚医生的用药指示,吃药的时候吃错了量;
听不见水烧开的声音使得煤气灶被浇灭,让煤气泄漏,也听不见烟雾报警器的声音;
听不见敲门,有人闯入的声音;
在马路上或开车的时候听不见喇叭的声音,引起交通意外。
3.听力问题会让生命质量下降
因为听力问题,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便,比如必须有人陪着就医、上街、旅行以避免可能的意外和危险。老人家可能因为不能完成以前很轻松能完成的事情感到沮丧,也可能因为麻烦家人而愧疚。身体和心理压力都会非常大。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预防听力问题的方法衰老导致的内耳毛细胞衰退引起的听力损失是没办法预防的,但可以通过使用助听器来改善听力,让耳朵的“工作”更轻松一些,这能延缓听力进一步下降、有助于保留还拥有的听力。所以感觉自己听力有问题时最好及时配助听器。
另外,可使用以下6种办法有效预防听力损失。
1.远离生活中会损伤听力的噪音
人接触85分贝以上的声音就可能引起听力受损,长期接触连续性噪音伤害更大。如果可以尽可能少的接触或控制入耳的声音,比如佩戴耳塞和头戴式耳机。无可避免的工作场所噪音则还需要每隔1小时出去休息5分钟,以缓解耳朵压力。
按60/60的法则听音乐:一次使用最大音量60%的音量听音乐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用耳机时以旁人不能听到你耳机里的声音为宜。
吹风机:80-100分分贝,建议选可调速的吹风机,速度越慢噪音越小,也可选有静音(约60分贝)模式的吹风机,或者减少吹风的时间。
烟花:150-175分贝,观赏烟花爆竹时,成人站在15米开外,儿童最好带着耳罩站在50米开外。
电动工具:100分贝,台锯、圆盘锯、链锯和手提钻等超过15分钟会造成听力损坏,所以操作电动工具时,最好戴上护耳装置和护眼装置。
救护车或其他应急车辆的警笛:110-120分贝,可用手捂住双耳。
飞机发动机:140分贝,如果喜欢坐飞机或在机场跑道上看着飞机飞上天,请戴上保护装置。
摇滚音乐节:平均噪音为140分贝,如果要参加带上耳塞并且缩短听音乐的时间。
2.控制耳毒性药物的剂量,调整用药
一些药物,包括某些抗生素、利尿剂、化疗、抗炎、抗抑郁药物等(见下图)可能损害听力。尤其是经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出现听力损失风险可能更高。
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在出现异常副作用时也应与医师及时沟通,调整用药,在治疗其他疾病的过程中,监测听力变化。
3.防止耳内压过大或突然变化
飞行或潜水等引起的突然性压力变化可能损伤耳膜、中耳或内耳,并且导致听力损失。所以飞机起飞、下降时可以通过打哈欠、“拍打”耳朵等动作,平衡鼓膜两侧的气压。或者可以在飞机下降前尝试喷鼻剂或口服减充血剂以避免气压伤。
4.避免耳道损伤、及时治疗耳朵感染
注意不要用棉签或尖锐的物品清除耳垢,因为可能伤到鼓膜造成损伤。可使用非处方滴耳液先将其软化,使其从耳朵中自然流出。
耳部感染如果不加控制会造成更多损伤,可以使用温敷、非处方止痛药、减充血剂控制水肿和疼痛,如果发烧或疼痛严重,请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
5.治疗会引起听力损伤的疾病或肿瘤
有些慢性病会影响流入耳朵的血流或损伤耳部神经和细胞,比如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和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在耳朵上的肿瘤或增生也会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包括骨瘤、骨疣与良性息肉,生长在内耳的听神经和平衡神经上的听神经瘤也会损伤听力。
莱姆病、麻疹、腮腺炎、风疹、百日咳、脑膜炎、梅毒、甲状腺功能低下也可能影响听力。
通过治疗上述疾病可能可以保留听力。
6.改善生活习惯
酒精、咖啡、吸烟(或经常吸二手烟)的人则更有可能出现听力损失,应减少接触;
钠会使流体滞留,导致内耳肿胀,建议低盐饮食;
做有氧运动,走路、跑步、骑自行车,有助于让血液流向耳朵,对听力有帮助;
保持耳道干燥,洗完澡或游泳后需要用毛巾彻底擦干耳朵,或将头侧到一边用力拉耳垂以排出水分,以免滋生细菌引起感染。
分享一句心里话:我们终将老去,听力、视力、智力都可能退化,关爱身边人,期待在老去的那天都能被暖心呵护!以上内容由“问上医”整理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想了解更多权威、有趣的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