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教程 > 新闻资讯 >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2022-01-29 06:54:21 来源:天空软件网 我要评论()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查看并分享给您的朋友

童生: 通过乡级考试 考取童生后才有资格到县里去考秀才.

秀才: 通过县级考试 考取秀才后才有资格赴省城考举人,秀才已经可以见官不跪了

举人: 通过省级考试 考取举人后才有资格赴京考取功名做官出仕,举人犯法治罪是要报省级官员批准的.

进士: 通过国家级考试 考取进士后有资格参加殿试(皇帝主考.所以称为天子门生) 前三名分别为状元, 榜眼. 探花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秀才大概相当于985大学的本科生(可能更难)。

举人大概相当于清华北大的本科生(乾隆年间的江苏省每三年录取约110举人)。

进士,由于极其稀少(清代每三年的全国平均录取约为240人),大概可以媲美院士。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范进中举会发疯了,孔乙己一辈子也考不上秀才了吗?说秀才是初中生,举人是高中生都是傻X,他们回到古代只能一辈子种地。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是“功名”。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是“学位”。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功名和学位,是两个概念。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也是两个概念。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大体的区别在于,古代参加科举,只要一个人考中功名,哪怕只是考中最低一级的秀才,那这个人也能获得以下特权。(各朝秀才待遇不同,这里拿明清举例)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一,免除两人的徭役。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在古代徭役很重,什么是徭役呢?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必须给朝廷免费干活,不发工资,纯义务的劳动。而一旦中了秀才,家里就可以免除两个男丁(包括秀才本人)的徭役。别人累死累活的干,而秀才却可以在家里下棋喝茶,悠闲自在。

举人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和文化水平

二,免缴公粮。

在古代,老百姓都必须给国家交公粮,而且交得特别多。如果谁家里有个秀才,那全家就可以免交公粮。在粮食短缺,视粮食如生命的古代,尤其是战乱年代,这一条待遇别提有多实惠了。

三:秀才可以使用奴婢。

在明朝,国家明文规定老百姓家里不允许使用奴婢,即是你是地主,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使用奴婢。而秀才却可以。这一条是朝廷为了激励大伙读书,特意授予,让秀才区别于平头百姓的特权。

四:秀才可以免刑。

在古代打官司,老百姓上了公堂,第一个动作就是先给县太爷下跪,再陈述案情。即使是地主,富商也必须下跪。至于犯了法的老百姓,拖到公堂里,衙役们会一拥而上,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个皮开肉绽,给个下马威再说。即便一个人是有钱人家,也难免会有皮肉之苦。而如果一个人是秀才,则就可以大摇大摆的站着。就算秀才犯了法,官府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更不能用刑。因为免刑就是秀才的特权。官府要打秀才,须要先呈报省级学政,革除秀才功名之后才能打。(秀才见了七品以上官员还是得跪着)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有特权。

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登长靴,青衫儒雅。而沒有功名的老百姓是严禁这样穿戴的,只有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人,才有这个特权。

想想看,老百姓见到七品官必须下跪,秀才可以不用跪。

老百姓都要服苦役,秀才不用。

老百姓都要交税,秀才可以不交。

秀才的功名只要不被取消,哪怕犯了法,官府就不能对他用刑。

这是什么概念?妥妥的特权阶级了。

在古代,如果一个地方天高皇帝远,官府顾不过来,县太爷会把地方上的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的乡绅,而这个话事的乡绅往往就是秀才。

所以,别看一些戏剧里面总说“穷秀才”,就以为秀才的地位很低下。

实际上在古代,尤其是在明清两朝,秀才的定位是“统治阶级预备队”。与“民”在身份上有本质性区别。

只不过,由于古代的官太少(一个县,只有四个人有资格吃皇粮),秀才数量又多,基本没资格当官。有些秀才又不会理财,家庭条件一般。比老百姓强不了多少,远逊于地主老财。所以才显得很寒酸。

但这种寒酸是相对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秀才更寒酸。

再说举人。

秀才想要出仕,还得要去考试。也就是参加乡试(省考),成为举人。

举人是什么概念呢?很夸张。拿明清举例说。

明朝立国276年,一共录取11万名举人。

清朝入关后268年,共录取15万名举人。

平均算下来,明朝平均每年产生400名举人。

清朝平均每年产生550多名举人。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什么概念。

明朝两京十三省,平均分摊,每个省一年也就产生二十多个举人。

清朝多一点,但平均下来,每个省一年也不过产生三十多个举人。

每个省又有多少个县呢?至少不下50个。有的省将近一百个县。

这就相当于说,平均一个县,一年出不了一个举人。极端情况下,有些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由于稀少,所以在明清两朝,举人不仅有秀才享有的所有政治特权(范围一样,程度更深。比如秀才只能免两人徭役,举人可以免十几个人徭役和赋税。因此明清两朝有大把的财主自愿把田产放在举人名下),还可以直接出仕做官。

很多搞不清楚情况的人,经常以讹传讹,说明清两朝的进士不一定能当官,要等缺额。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在明朝初年才有,明中前期至清末近五百年,都没有这种情况。

进士从明朝中前期开始,一定能做官,也就是百分之百能做官。保底就是县令。

而举人做官的概率也极大,只是很难出任高品级职务而已。

具体见下表。举人当不了大官,但一些十几年出不了一个举人队伍小县,举人想出仕,当个县令也不是稀奇事。

具体我们可以看《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后,不仅一贯瞧不起他的岳父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变成了范进的狗腿子。

县里的首富张乡绅也跑攀关系,又是给范进提供豪宅,送奴仆、丫鬟,还火急火燎的要跟范进结拜。要不是范进有老婆,估计张乡绅会把女儿嫁给他,结为亲家关系。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范进就是一夜暴富。

昨天的范进,还是个矮矬穷。仅仅只是一日之隔,他便当上总经理,出任CEO(没有迎娶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能让范进的生活有如此大改变的,仅仅就是因为他考中了举人,拥有了特权。(人脉也是一方面原因,乡试由皇帝钦点进士出身的各部官员或翰林主考,由各省行政长官担任监考官。举人的选拔由这些官员说了算。因此考上举人就等于是与朝廷的达官显贵攀上了师生关系,前途无量)

当然,由于举人不是“天子门生”(不是皇帝钦点的),略受歧视,升官有门槛,极难坐到大官。而且一旦举人以举人身份出仕,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这等是自毁前途。所以大部分举人都不会满足举人身份,都会再接再厉,继续参加考试,争取考上进士。

而这也就使得举人的光彩被进士盖住,显得不那么耀眼。

至于说进士,明清两朝平均每年也就录取约一百三十人左右,平均划到每个省,也就几个人而已。

这种人在古代,属于天之娇子,普通老百姓根本接触不到。(这也就是一般讲民间故事小说里,出场人物经常会有秀才,偶尔会有举人,很少有进士的原因。因为民间草根作者根本接触不到进士。举人就已经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高等级的人物了)

不过前面说了,举人是可以直接当官的。哪怕考不上进士,也可以出仕。

所以,古代的秀才与现在的学士,以及举人与硕士,进士与博士,科举与高考。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没有可比性。

用不恰当的类比说,科举更像是高考(包含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结合体。

考生既是在考学位,也在考“公务员”身份。

一旦考中进士,那不得了。用宋朝汪洙《神童诗》中的句子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早上还在种地呢,晚上就成了天子门生,当了朝廷命官,保底也是处级,吃上了皇粮。

举人嘛,虽不是天子门生,但保底也是个实职副县级。

这种人生境遇,搁在现在,能想象?

现在哪有这么好的事?

任你学历再高,想要赚钱养家糊口,还是得去应聘。

任你学历再高,想要为人民服务,还是得去考公考。

如果应聘不上,拿不到offer。或者公考上不了岸。学历再高,也是浮云尔。

现在的社会,可比古代公平多了。

当然,古代人的学识以及知识储备与现在的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明清最有学问的人,搁在现在,估计也是半科盲水平。(不至于是文盲)

所以,如果对现代的研究生做针对性的科举培训,让其回到过去考试。考上举人,乃至进士的难度,并不会很大。

不过,这种后人欺负前人文化低的行为,没有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也是经前人传承下来的。我们没必要嘲笑古人知识浅薄。

热门软件

  • 电脑软件
  • 手机软件
  • 手机游戏
更多>

用户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