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太空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如何保持健康是人们说不尽的话题。太空的失重也会使宇航员出现空间感知错觉。俄罗斯一项新研究显示宇航员身体有哪些变化,人体对失重的反应会引发空间感知错觉,可能影响宇航员的工作能力。
来自俄科学院医学生物学课题研究所的专家在该单位网站上发布研究报告说,他们对47名俄宇航员进行了代号为“虚拟”的人体感知试验,涵盖宇航员乘飞船升空前、在国际空间站内常驻和着陆后恢复地面活动能力等阶段。这些宇航员的年龄为35至50岁,在空间站累计生活了125至215天。试验结果显示,受失重影响宇航员会在定向、动态感觉和感知自我的“本体感受”三方面出现错觉。
通过定向试验要求宇航员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然后在关灯后触摸其附近的一件物体。结果发现一些宇航员完全失去方向感,无法判断身体需朝哪个方向运动和前进多久可触摸到目标物,连摸墙壁都难以做到。
在动态感觉测试中,一些宇航员在感知自身旋转和沿直线行进时出现失误。他们无法按自己的想法准确控制身体,出现异常滚动、飘飞。
在本体感受方面,一些宇航员在身体静止时会错误地认为身体在向前后左右倾斜,腿部在升起;双手明明举在空中,却感觉是垂在身体两侧;平躺在睡袋里,却觉得是弯腰驼背地坐着。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约72%的宇航员在注视移动的目标时出现失误,例如宇航员在观察缓慢下降的目标时,其视线焦点与移动目标所处位置的吻合程度明显比升空前表现差。这种失误可表现为没抓到想要的物品,在飘飞行进时意外撞到舱壁。
研究员叶基莫夫斯基说,如果上述错觉仅出现在进入太空后的头三天内,可视为人体对失重的正常适应过程。如果之后依旧时常出现这些错觉,那就是航天运动病的表现,会影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能力,科研人员需针对这些病症研究防治方法。(kb103)
近期,远在外太空的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结束了90天的太空生活,在9月17日顺利返回地球。欢迎三位英雄回家!
不过,相信你也看了相关报道,航天员们暂时还不能和家人团聚,他们回到地球后,还需要隔离14天,目前正在隔离期。为啥要隔离呢?根据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的介绍,倒不是说怕航天员把太空病毒带回来,太空舱内的环境是安全的;而是因为,太空生活会降低航天员的免疫力,隔离是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健康,避免他们接触到外界病菌。
太空生活为什么会降低免疫力呢?有一种说法:不要以为航天员回到地球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他们还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重新适应地球上的生活。
首先是身体状况。中国古人相信“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上的神仙会比地上的人老得慢;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反过来的,航天员在太空中,身体的衰老速度会比在地球上快很多。来看一组数据:航天员在太空中待10天,身体会失去20%的肌肉;待1个月,身体会流失1.5%的骨质,相当于老年人在一年中流失的骨质;待半年,动脉硬化的程度相当于在地球上的10~20年,受到的辐射相当于地球上的60年。这样你就理解,为什么三位航天员出舱时必须由专人协助,并且必须坐着。这绝对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航天员确实面临走路摔倒,甚至骨折的风险。据专家介绍,在14天的隔离期之后,航天员还需要度过一个月的医学疗养期和3个月的恢复疗养期,各项生理指数才能慢慢恢复到出发前的水平。
第二,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应,航天员还面临生活习惯的调整。
比如,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可能习惯了随手把餐具或者笔记本电脑放在自己前方的空气中,回到地球之后,可能得一连摔坏好几样东西才能改过来。还有,航天员不能再轻轻一跳就跃过房间,而是每迈开一步都觉得吃力无比,整个人摇摇晃晃,臀大肌还有一种被撕扯的感觉。有航天员说,那种感觉,就好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宿醉”,大脑供氧不足,浑身酸软无力,双腿好似灌铅。这些,都需要航天员花好几个星期来适应调整。
除了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航天员还要面临第三个挑战,就是心理状态的调整。很多航天员回到地球之后,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的威胁。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航天员的生活节律在太空中被打乱了。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航天员每天会看见16次日出和日落,也就是说,空间站中的一昼夜是地球上的1/16。这种频繁的光照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类各种激素的分泌,比如褪黑素等,造成失眠、情绪失控,甚至诱发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
此外,当航天员从广袤无垠的太空回到拥挤嘈杂的地球,也需要一段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就像天文学家高爽老师在《太阳系度假指南》的解读中说的:“你的身体回家了,但实际上你的记忆、精神和你对时空的理解,很有可能都还在九霄云外的太空飞船上。直到有一天,你重新适应了地球上的一切环境,开始了往常的生活。一天夜晚,你看到头顶上的点点繁星,你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曾经去过那里。这个时候的你,才终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