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有个话题,讨论#手机性能过剩了吗# ,在厂均旗舰化的今天,加V博主们的讨论可谓整齐划一,纷纷表示“当然过剩了”。
老机友都清楚,这是一个每年都会被拿出来讨论的问题。2021年,我们可以从中提炼的有价值的信息可能是——带着同质化的“紧箍咒”,继续堆料堆性能的手机还能对广大消费者产生多大的吸引力。
厂商们的嗅觉灵敏,已经在做出改变,表现在产品上,便是推出主打年轻人、主打女性等细分群体的手机。
年轻人和女性手机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动目标群体?手机行业真的存在细分市场吗?
01|市场只有中端,不存在细分
三季度,手机行业针对女性和年轻人的营销声量多了起来。于是,在高端手机、千元机等标签之外,我们看到了女性手机、年轻人的手机等标签。厂商通过对人群细分,面向不同群体强化或者定制化部分功能,提高手机产品的吸引力。
比如,主打女性群体的某新品,强调了前置摄像优化和美颜的“化妆感”,突出手机美、自拍美。主打年轻群体的新品则普遍强调视频拍摄的高规格,突出影像社交、潮流等卖点。
看起来,这是一个自恰的逻辑,女性、年轻群体爱自拍,爱拍照拍视频,厂商推出相应产品,无可厚非。不过,我们要强调,这并不足以说明手机行业存在这块细分市场。这些产品的价位在2500元到3500元区间,也就是中端手机的主要价位,也是手机的主要销量来源所在。
主打女性、年轻人的手机销量好,可能并非这些细分群体的需求高。而是这些产品恰好在最好卖的市场抓住了消费者心理。中端市场的用户已经开始追求整体的使用体验,厂商的营销话术与消费者产生了良好的沟通,产品设计也较普通的中端手机产生了区别,于是脱颖而出。
换一个通俗的解释,没有一个女性用户买一台手机只是用来自拍的,这台手机一定也会被用来聊天、玩游戏、刷视频等等。厂商刻意切割出了所谓细分市场,但在需求端不存在这种细分需求。通过这样的切割,厂商能更好地激活销量。
02|别给数码产品“粉红税”
当市场固化,手机同质化,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头部品牌要保持好看的数据,一方面想尽办法拉动老用户换新,另一方面也试图试探进入彼此腹地,总之要在存量当中想办法创造增量。
如果留意发布会,不难发现,主打女性、年轻人的手机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厂商之间往往点名battle,直接拼价格、比配置。
这种竞争会在短时间内给消费者带来优惠,但长远来看,我们认为,手机突出“女性”、“年轻人”标签是一种变相的“粉红税”。
许多商品都有“粉红税”一说,但数码产品往往例外。有些数码产品通过配有粉红色吸引女性群体,但价格上会“一视同仁”。今天的女性手机,一旦在强化拍照功能之余,较同配置水平的机器拉高价格,就难以摆脱“粉红税”嫌疑。这在强调“年轻人”标签的手机上已经出现。
结束语:话说回来,不强调群体特点,手机还能怎么打动消费者?可能有两个方向,一是体验优先,思考如何把过高的性能转化为整体更好的使用体验。二是在核心技术上持续投入,手机性能虽然畸形过高,但发热降频仍然普遍无解,而且是所有品牌普遍无解的难题。
OPPO Reno6(12GB/256GB/全网通/5G版) 6400万像素水光镜头,65w超级快充,90Hz高感屏,36个月流畅护航
进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