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肉票以前肉票怎么来的,布票,粮票,以经成为历史,过去社会由农业大国转变成工业大国太难了,新中国刚建立农业工业与国防基础差国家一穷二白,贫穷落后国家发展肯定就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只有这样做农业大国才能够发展成工业大国。新中国的农业要发展工业要发展国防也需要发展国家人口又大量增加,国家贫穷落后所以日常生活物质就特别少,如果不搞票证社会就会出现旧社会那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为什么旧社会没有票证呢?因为旧社会的富人不管穷人生活苦与甜,所以旧社会是不会有,肉票,布票,粮票,这些票证的,只有为人民服务的好政府才会管人民群众生活的好与坏。肉票,布票,粮票,是为了社会公平公正才设置的,现在国家发展进步了社会物质丰富了,所以现在国家取消,肉票,布票,粮票了,没有票证是过去有票证给打的良好基础,所以现在国家才能够物质丰富繁荣富强。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除了粮票没有份外,其它票证都有份,按人口统一分配。
那么粮票为什么就没有农民的份呢,因为农民的粮食是自己种的,由生产队统一分配给各家各户。也就是说,农民吃的是生产队分的粮食,不需要粮票,所以粮票跟农民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么粮票是给谁用的呢,是给非农业户口的人用的,也就是吃国家供应粮的人用的,一斤粮票扺一斤大米或干面数,要拿到米或干面还必须向粮店付米一角贰分,干面一角肆分的钱。
六七十年代早期,农民外出都是自带粮食,在农村的跟人家借个锅烧一顿饭吃,或把粮食给人家。到单位办事,直接将粮食称给食堂,一斤米再给貮分钱加工费,吃菜拿钱买。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粮食供应的充足,粮票在黑市上也能买到了。黑市上的粮票又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吃定量供应的人家粮食吃不了,多余的就到粮店换成粮票,回来卖给票贩子,票贩子再到黑市上倒卖。黑市粮票最高卖到三角多钱一斤,当然了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政府是严厉打击的,这种行为就是当时的投机倒把行为,是违法的。
到了八十年代,虽然粮票还在用,但在饭店或食堂吃饭,没有粮票也能吃到了,半斤饭收你贰角钱,半斤饭用不了半斤米,他们也有得赚,直到后来的粮票淡出粮食市场。
要说以前过年那真是过年了,过年的心气非常浓,也是平时省吃俭用,不到过年不添衣服不吃好的,因为东西紧缺,平时吃猪肉每月每人半斤,用肉票买,鸡蛋等副食品都用购买证买,每年24.2尺布票每人,一户两张劵,可以买日用品,像暖壶、缝纫针、自行车、手表都要用劵,所以非常简普,吃的粗粮,白面每月每人五斤,大米二斤年节增一斤每人三斤大米,豆油每人每月半斤。虽然是这样过年的气氛也非常的浓,一到过年走亲亲拜年,吃的也都是绿色食品,没有农药化肥,人们的身体都很健康,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癌症很少有人得,人情味也高,所以现在人这么好的生活还是怀念过去。
我们现在是天天过年,想吃啥就吃啥,不限量,衣服想啥时买就啥时买,住的楼房各过各的,有时对面邻居姓啥都不知道,人情味淡了,所以不盼过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几乎都在外地打拼,过年也就是能盼个子女能回来和父母团聚就是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都要注重饮食的营养化,差不多达到荤素搭配均衡。而我们最喜欢吃的非猪肉莫属。毕竟在正常情况下猪肉的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猪又适宜于绝大多数老百姓圈养(只是这一两年非正常了)。人们常常吃着猪肉,当我们以为猪肉已经足够好吃的时候,老一辈的人还是会告诉你,现在的猪肉没有肉味。
在他们那个年代,猪肉比现在的要香得多。现在的猪肉还是猪肉味,只是这三个方面变了。
猪的品种和饲养方式不同了。90年代以前,农村基本上还处于“短缺经济”阶段,只是会一年半载吃上一两顿肉。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吃上猪肉,只能改良猪种,提高产量。后来我国陆续引进了美国的杜洛克、丹麦的长白、英国的大约克等猪种。这些“洋猪”在150――180天就可以达到100公斤的出栏标准。瘦肉率在65%左右,也就是说“洋猪”生长快,瘦肉率高;而中国的土猪,饲养周期长达10个月以上,瘦肉率只有50%左右。
饲料和养殖方法不一样。以前喂猪一般都是米糠、玉米桔杆及车前草、芨芨菜等养猪草,条件好点的会添加玉米面、麦麸、豆饼,太多的还是会将剩饭剩菜喂猪了。尽管这样,这些喂猪料营养价值低,一点饲料也不沾,是生猪的生长周期延长,从而也顺应了猪生长的自然规律。而猪肉风味的重要前期物质――硫铵素,在猪肉中含量非常丰富,生长周期的延长,特别是育肥后期硫胺素及时供给又增强了猪肉中风味前体的作用。
猪的生长周期本来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现代养猪,为了挣钱,不会等那么久。为了让猪尽快长肉,买了饲料,而这些饲料中都添加一些添加剂,直接就喂,不吃草,菜啥的,一般从40多斤哥200多斤,仅五六个月就行了。在被宰杀以后,还要加些保鲜剂,防腐剂等,让猪肉能保存更长的时间,色泽也好看。养殖方法是决定猪肉质量的重要因素,一山对猪肉风味有直接影响。
人们对猪肉不稀罕了。过去卖猪肉的地方都是国家固定的,国家一年固定出售肉票,买猪肉需要先买到肉票才能兑换。有钱也不一定可以买到猪肉,吃猪肉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来了亲戚的时候。平时很少买到、吃到猪肉。现在呢,经济活泛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胃口也改变了,羊肉、牛肉、还有海鲜、鱼类,猪肉也算是大众化了。也不是一月半月吃一次,天天有猪肉吃也不是无可能。吃得多了,就吃膩了,“感觉”了也没有“香”味了。
说起猪肉吃不出香味了,似乎还没有猪肉味。其实,猪肉还是猪肉,只是猪的品种,饲料及养殖方法变了,同时养猪的方式、做肉的方法变了。甚至是人们吃肉的方式也变了,以前,做了肉汤全家人开开“荤”;现在,来一盘一个人吃个够。大家经常吃肉,对猪肉没有了期待感,说猪肉不香是人们的口味彻底变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很多记忆中的东西,它的“味道”也留在了永久的记忆中。说现在猪肉不香,也许就是丢失了记忆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