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很标准的“油二代”东营油田有多辛苦,从小就在油田生活、学习,20岁中专毕业后开始就在炼油厂工作,35岁调到销售系统工作(上述单位都是中石油下属公司),可以说,我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中石油。
先说说“大氛围”的体验。
我所在的小城,就是因油而建的,所以“油田”这两个字眼在这个城市占据极大的比重(就好像说到大庆市,就肯定联想到大庆油田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油田人和地方人是呈现一种很奇特的“对立”关系。油田人普遍都有一种优越感。在油田工作,意味着收入高,福利多,生活好,当地人谁家孩子要是进了油田工作,或者女儿嫁给了油田人,那都是会招来许多羡慕嫉妒恨的。但除非是工作上的原因,油田人是不太喜欢和地方人接触的。
这种情况细分析是有意思的。当来自各地的油田人聚集到一起,不同的语言、习惯逐渐地融合,这就使得油田人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和接纳性,他们在内心深处,是愿意和陌生人交往的。但油田人又有封闭性,当年中国石油行业的特点,使得油田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有的机构,油田人都有。油田人吃饭、穿衣、上学、工作,都基本不需要和外界打交道,又使得油田人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的特点,资源的丰厚,造成了油田人在油田内部愿意接纳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但在油田外,他们基本没有和油田外的人打交道的欲望。油田人对这个圈子有着强烈的依赖,导致很多油一代们,宁愿孩子在油田前线做一名工人,都不愿意让他去其他地方。油田好,是油田人共有的共识,他们也可能会有所抱怨,但决不允许你说油田不好。即使这些年,受原油价格低迷的影响,油田各企业效益都非常不好,员工收入降低,和地方收入几乎是没有什么差距了,但有的油田人依旧有高傲感,看不上地方,由于意识是深入到骨髓里的东西,要想彻底扭转这种观念很显然需要过程。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油田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光鲜亮丽的。我有很多中学同学,都在油田基层工作,尤其是在一线工作的钻井、作业人员,还有外出劳务施工的工人,其艰苦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而且钱挣得再怎么多,也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大部分人都是靠挣那点死工资和奖金,真正谈得上富裕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目前,大部分人的到手收入,一年在5万左右,要是科级干部,在10万左右。
再说说个人的工作体验。
刚上班的时候,是90年代中期,我进入了当地的石化公司,那时候中石油管理还不太规范,尤其是安全这一块,几乎还是只挂在口头上,但实际管理是很松懈的。我那时候是从事仪表维护工作,在工作时,几乎很少穿工作服、工作鞋,带安全帽;高空作业之类的更不系安全带;中午经常和同事同学上厂子周边的小饭店喝点酒,要是真喝多了就请假不去上班了.....但这种情况大概从2000年以后,就改变了,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开始加强,一切都向规范化发展。可以说,2005年以后,基本上就形成现在的管理框架,只是在不断的细化和严格化。在收入方面,目前,一线操作工的年收入在6、7万左之间,二线辅助车间在5、6万之间,科级10万左右。
09年从石化调到了销售系统,这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圈子。有人也许会说,销售不就是加油站么?你这么以为那可就大错就错了,加油站只是销售版块中的一项业务而已,进口原油采购、销售,小品种油销售,成品油调拨....这些都是销售业务的一部分。我只想说,有些圈子,是一般人都融入不进去的,很多内幕和实情,比较敏感,我就不能多说了。
至于收入,每个销售公司也不尽相同。在我们这个地区,加油站员工的收入都不高,一般都2000多。而像我们这个公司,因为效益好,普通员工平均每月都6000以上。
在中石油上班,心情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也有自豪感;有时候感觉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有时候感觉平淡如水......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