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文群
题图来自正版图库 图虫创意
全文共46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笔者在18年底时写过一篇文章,认为19年将是社交大年,其中的主要判断逻辑主要有两个:
后来19年社交、社区产品百花齐放,除了大厂之外小公司也纷纷入局,想尝试分一杯羹。那么社交/社区产品究竟香在哪里,让这么多人纷纷入局呢?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此外,笔者额外提两点基本认知:
虽然本文涵盖了社交与社区,但其实两者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超休闲游戏领域,通常次留是检验玩法是否经得起考验的最主要指标,检验一款社交产品(尤其是陌生人社交)机制是否合理,同样主要看次留,而反应一款社区产品的质量,则不单单要看次留,还要看活跃率、长留存、使用时长等。
同时,社交与社区的运营难度也完全不同,社区尤其注重文化培养,而文化培养是短期内无法形成的,并且要严控买量渠道,把握好泛化时机,总体来说,社区需要软硬实力都有。而社交产品更侧重于点对点的使用体验,更需要硬实力,对软实力要求则没那么高。值得一提的是,大分部社交产品都有“广场”“动态”此类功能,有了这类功能还称不上社区,而这类功能在社交产品中承担的作用被认为是“社交关系沉淀”。实际上,“广场”“动态”之于社交产品的意义不止如此,这些功能为社交欲望强烈的用户提供了增加其社交资产的渠道,更有利于其沉淀下来。而“广场”“动态”对于增加点对点的社交沉淀是否真的有效,笔者并不确定,且点对点联系在很多社交产品中都是商业化的关键点,不会轻易让用户得到。(积目在这一点上做了不错的创新,下文会提到)
刚才提到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年代,每个人都对社交有切身的感触和理解,那么从个人角度去分析一款社交产品时会不免偏颇,例如笔者之前始终不看好soul,然后惨遭打脸,原因是我自己不喜欢用;笔者也不看好语音匹配,然后惨遭二次打脸,更离谱的是我一次都没有尝试过语音匹配,就笃定这种方式不好,这种思维习惯是非常不好的。不过好在脸疼了就知道改了,笔者的认知也慢慢迭代了起来。
因此,今天我们就从客观的数据的角度,来看看市面上一些主流的产品,看看他们的数据表现究竟怎么样。
请注意,相关数据均来自网络,不保证数据的绝对准确性,但是基本是正确的。
在进行分类时,笔者发现,大部分产品社交社区都有,因此以哪块儿为主来区分。
数据释义:
次留:特指新增次留;
活跃率:日活/月活
活跃次留:活跃用户次留
一.我们先来看以社区为主的产品
结论一:不要被市面上的分析冲昏头脑,兴趣社区被喊了多少年了,真正能做起来的还没有。
代表产品:头条系兴趣社区app飞聊、阿里系兴趣社区app躺平
相关数据:飞聊刚上线时次留40%多还不错,但是到4月份降至26%左右,目前日活1万多,月活11万,活跃率不到10%;躺平就更惨了,新增次留离谱到12%,活跃率6%。
新增次留低因素可能有很多,可能渠道质量极差,但是更多的还是产品本身的问题。然而社区类app新增次留很难做到很高,为什么呢?当我们下载了一个新游戏,打开即可体验,体验好,玩的爽,第二天才有可能再次打开;当我们打开探探,看着满屏的美女,滑动了200次,心想着总有一个也滑我吧,明天还会想起来打开看看。当我们打开一个兴趣社区app,就需要我立马能看到一条非常符合我的爱好,符合我的价值观的内容,明天我才可能再次打开。然而社区app对新用户冷启动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点。
而过低的活跃率则意味着这段时间买量可能较多,但是留存差,如果渠道质量还可以,那一定是产品本身的问题。(ps.如果是工具类产品,低活跃率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兴趣社区意味着包容各种各样的兴趣和内容,产品本身很难形成一个标志性特色。例如,我想看更多思考、更专业的回答,我能去知乎,这是知乎的标志,而一开始就以兴趣社区为核心的产品,很难形成其固有标志性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最右、皮皮虾的话题功能,本质上是对内容的分类,还称不上兴趣社区。两者的主内容也是围绕搞笑的。
结论二:老牌儿以搞笑为主并培养起社区文化的,现在还比较稳,以后还能稳多少年就不知道了。
代表产品:最右、皮皮虾
相关数据:次留都在50%以上、长留也不错、使用时长60分钟左右
如果要做社区,搞笑类社区大概率不会差,且社区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比较稳定。但天花板也较为明显,再加上抖音快手的挤压,这两个产品的未来岌岌可危,但是好在社区文化下总会有一批坚实的拥趸者,因此虽然危险,但是不至于死亡,在洗完量的情况下,即使新增留存还不错,也肯定会增长乏力,用户缓慢流失,最后会到一种无处买量的地步。
结论三:一开始不想好怎么变现的是耍流氓
代表产品:一罐
相关数据:新增次留50+,日均打开次数23,时长20分钟+。
数据不错吧,但是变现太难,其创始人纯银也直呼:我好难。
如果做匿名类产品,建议还是不要做这种小清新的,无法击中人性关键点,就难以变现。
二.再看看社交为主的产品
结论一:荷尔蒙匹配是王道
代表产品:探探、陌陌、积目
相关数据:陌陌就不说了,陌生社交之王,各方面数据都很好。探探新增次留极高65%左右,日均打开10次,在线25分钟,收入长年在榜单前几位。而积目就更值得一说了,积目新增次留也达到了了60%+,但是75万+日活只是soul的五分之一,但在线时长达到60分钟,积目的收入也贼高,并不会比探探逊色多少。
这是为什么呢?积目优秀在哪呢?
关键点就是积目的“社区”玩法。
探探是当初从一堆抄tinder的产品中杀出来的,其核心售卖资源是匹配,而社区的开放性其实是会威胁到核心售卖资源的,因此探探对社区一直是很谨慎的。(直到今天也只做了匹配成功的好友动态和附近的动态)
但是积目在这方面做了创新,探探将社区最大的开放到了附近的人,需要使用超级喜欢后才能建立联系,而积目则是更大范围的社区。在更大范围的曝光、更多的展示流量,更多的用户反馈下(评论点赞),其社区能够比探探更好的沉淀内容,并带来使用时长的提升,此外,通过动态只能关注某个用户,而要想与其私信,则同样需要付费的“超级喜欢”。
探探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社区也无可厚非,因为其始终是围绕地理位置,为用户提供潜在线下见面机会,这个点的收益是最高的。
而积目没有局限于地理位置的社区做法,虽然更有利于社区内容沉淀,但是将线下可见面机会弱化后,其收益能力理论上应该是弱于探探的。两者收益的差别就像按摩与陪聊的差别。
其实在笔者看来,单纯的滑动所带来的的操作负向体验是不低的,这个操作多多少少会影响到长期留存,用户很快会滑烦。而积目的社区的创新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匹配”方式,这种方式没有持续滑动所带来的的疲惫感负面反馈,反而都够通过更多的内容让用户沉浸更长的时间,更好的匹配依据。
这个创新非常精妙,也给积目带来了成倍的在线时长的提升。
这其中,积目肯定也用了一些小手段,笔者猜测:
虽然不太好,但是对次留和收入肯定有不错的帮助。可能有些人会担忧这样损伤用户,但是从数据的角度来看,这种产品能挣到单个用户的钱平均为xx,如果时间周期拉的过长用户流失了都没赚到肯定不好,短期内通过一些手段先把钱赚到了也无可厚非。用户终将流失,能赚肯定要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假数据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去探索到真数据的动力,既然积目这么做了,那么数据收益一定是正向的。
结论二:相亲是门好生意
代表产品:伊对、陌声
相关数据:其新增次留均在40~50%之间,日均打开频次10次+,使用时长30分钟+。
低线相亲市场存量巨大,流量模型一定是跑的通的,但是现在入局可能已经晚了。
结论三:音乐类社交还是不看好
代表产品:鲸鸣、唱鸭、耳觅
相关数据:三者活跃率12%,次留都不到40%,但是耳觅的日均时长今年3月达到了52分钟质变,打开次数(10次+)也均比另外两个高很多,其中鲸鸣数据最差。
耳觅的日均在线时长在今年3月份达到52分钟,较之前至少翻倍,发生了质变。笔者查阅了其3月份的更新记录,发现可能是因为上线了伴奏功能。
但即使如此,此类产品的次留对比其他也比较难看,活跃率也非常低,猜测其中最关键的点是音乐类UGC质量不高,而耳觅上线伴奏后数据质变可能还是击中了类似全民k歌、唱吧的需求(但不确定)。笔者之前在之前分析音遇时有提到其可能会朝着全民k歌的方向发展,但又惨遭打脸。具体原因可能为长留存表现太差,还是抓紧变现了事,考虑不了那么长期的事了。
结论四:不看脸的次留还是不如看脸的次留
代表产品:soul、uki、火花chat
相关数据:它们留存活跃都不错,soul日均打开23次 60+分钟,活跃留存75%,新增次留45%。
两者的匹配都是不直接看脸的,不看脸就需要更多的点去吸引用户,两者均是靠即时匹配去吸引用户,这也是笔者最开始不看好此类产品的原因。对比探探和soul,soul的日均在线时长远高于探探,除了探探没有社区相关增加时长的内容外,soul的不看脸聊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用户耐心聊天,以对容貌保有期盼。
但是即使如此,从变现角度来看,soul的变现效率还是不如探探,因为soul在满足用户最终需求的路上绕了很多弯弯,而探探则直截了当。
结论五:位置社交不靠谱
代表产品:zenly、spot
还记得去年的spot吗,借着魔性的节奏视频在抖音上火了一把,但是现在基本已经凉透了。
spot最开始打的点也是私密社交,但是这个命题相当的伪,只考虑好玩不考虑本质上沟通的便捷性与必要性,玩法便始终浮于表面。
除此之外,笔者同样不看好私密社交的画音。前一阵子画音的软文铺天盖地,其实这个产品之前叫pop,当时抄snapchat,现在换了个皮本质上还是抄snapchat,只不过交互体验上有一些优化。但是还是如笔者说的,不考虑本质上沟通的便捷性与必要性的话,其他创新都浮于表面,经不起考验。
从微信大厂出来的创业者也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想法太宏观不接地气,这同样是大厂思维误区。
结论六:同性社交香饽饽
代表产品:blued,alo,rela热拉(女性同性交友)
相关数据:rela热拉4.5万的日活,收入榜还挺高的,活跃率30%,这种同性交友类的app都不错,新增次留60%+,blued数据也很好,活跃率很高,新增次留70%多,日活160万。
值得一提的是,blued在160万日活下,收入可能高于日活更高的伊对。在中国,同性社交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所以对app的依赖理论上应该更高,因此即使日活有4.5万的rela热拉,收入也能不错,但是这个市场盘子也不大,不过能做到头部,便会非常稳。blued就属于典型的闷声赚大钱。
对于想在社交领域做出一番事业的同学来说,以上内容不具备任何参考意见,最多在大方向上能够帮读者避免一些坑,但是实际上在做一款产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小坑,只能真的置身其中,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因此,此文的目的也更多的是帮助大家思考,如果对你有用,那自然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