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马戏团 | 文
原本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是这个标题,也不是这个内容。
起初我只是想介绍一个奇葩制作人的最新游戏,可是当我花一天查阅资料、研究那个令人蛋疼的游戏后,却无意间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东西。于是我删掉了已经写好一半的文章,重新起了个头。
标题里“B站1500万播放的游戏视频”,指的是著名游戏UP敖厂长做过的三期视频:
单在B站,这三个视频的播放量加起来就破了1500万,就算对于敖厂长来说,也算代表作的级别了。
它们介绍的是同一个作者的游戏,第一个视频从大名鼎鼎的《禽兽赛车(Wild Animal Racing)》开始,这是个一群动物飙车的游戏。它出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实在是烂得太有个性,而当年,类似“学动画三年系列”这样的东西正是大火的时候。
不论从建模,还是操作、游戏性和剧情(还真有)上,该作都拉胯到了拉穿地心的水平,这让它在各个国家都有了一批独特的拥趸者。关于这游戏本身的奇葩之处,敖厂长已经在视频中展示得淋漓尽致,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后来的两个视频,介绍了该作者的另两款游戏,其内容分别是动物运动会和太空大战。它们的主角都是一只叫Ginger的长颈鹿,这也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我原本想介绍的,就是这个叫保罗·伯德(Paul Bird)的奇葩制作人。谁知这个游戏系列和作者比我想得还要神秘,以至于研究得越多,我越感觉不对劲。
先从游戏本身说起。在2020年前,保罗和他的游戏一直处于恶搞文化中,大量玩家们在这些游戏的评论区下花式“夸”游戏有多牛逼。时不时来一段金句吐槽,譬如:上帝躲在天堂,是因为害怕他在人间的造物。
这种恶搞式的捧杀文化,在欧美文化圈里很常见。例如Steam上的《山》,这只是一款屏保级别的游戏,玩家们却把它当做游戏界的圣经来赞美;还有曾和李小龙搭戏的打星Chuck Norris,大家盛传他的眼泪能治癌,只是他从不哭。
保罗充满恶搞气质的游戏,自然融入了这种文化。所以他的每款游戏都是特别好评,虽然实际上它们都很“烂”。
但其实,早在2016年的《禽兽赛车》出来时,就开始有玩家觉得保罗不简单了。因为他们在游戏的地图设计里看到了曼德勃罗集合,也就是俗称的分形图。
分形图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几何图形,它是混沌理论中的著名数学模型,可以理解成一个图案不断缩小并重复出现。分形图的意义在于,它夹在极端的秩序和混沌之间,自身复杂无规律,却又由简单一致的元素组成。
在自然界中,处处都是分形几何:血管、树枝、河流……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宇宙构成的基本法则之一。我们在科幻大片里看到的特效,很多也是建立在其上。
所以这些玩家发声说,保罗根本不是大家认为的整活小丑。相反,他有真才实干,而且把它藏了起来。
可这种声音,很快就被铺天盖地的恶搞淹没。一提到保罗和他的游戏,大家就立刻开始重复那些捧杀式的吐槽;这也情有可原,因为游戏确实槽点满满。
直到2020年的《惊人的收缩长颈鹿》出来后,玩家才意识到4年前那些夸保罗的人说中了。
这个游戏非常粗糙,玩起来手感劣质。玩家依旧控制长颈鹿Ginger,和创造宇宙的巨蛇搏斗,这一次长颈鹿可以缩小变大。
由于这游戏还是一股“三年动画”的味道,所以在欧美游戏圈,玩家还是一见它上线,就激动地翻出那些已经玩了4年多的捧杀梗。
可敖厂长看到了游戏的另一面,所以这一次,他更换角度,展现了这游戏令人吃惊的优点。例如游戏里那些看似贴图的星球,其实都能登陆,甚至还能找到地球。如果玩家在星球上把自己缩小,就能看到上面有动物。
玩家还能把自己缩得更小,小到站在植物上,这时,植物上竟然会出现昆虫。这种从极大到极小的设计概念,让玩家难以想象出自一款22块的恶搞独立游戏。
于是在敖厂长的引导下,中国玩家们看待保罗的方式和其他国家的玩家脱轨了。大家陆续指出游戏中的奇妙之处,发现除了令人惊讶的游戏机制外,游戏里还藏着各种前沿物理的彩蛋。
比如,游戏最初巨蛇创造宇宙的桥段,就是弦理论的一种演绎。在短短的开场动画里,我们可以看到超弦理论、粒子的超对称理论、费曼图,以及宇宙背景微波辐射图等元素。
视频里,当敖厂长把游戏主角缩小到一定程度后,游戏画面因为内存不足,开始疯狂抖动。有人对此的解释是,这是作者在暗示微观世界的量子态。
很多玩家都认为这就是这个彩蛋的尽头了,并感叹要是真有个大厂来实现作者的想法,让主角长颈鹿可以直接缩小到原子或细胞的级别,那该多好。
但我后来发现,实际上这游戏居然真的可以继续缩小下去。可能只是因为优化太烂,导致敖厂长当时被卡死了,让我们不幸错过更让人开眼界的一幕。
其实,只要再缩小一步,就能进入更下一层的微观世界。这时,游戏里会出现细胞结构,能看到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核上还有个可以钻入的孔洞,进去以后,甚至可以再缩小,直到看清其中的染色质!
所以做出这个游戏的保罗·伯德到底是谁?
抱着这个疑问,我开始寻找他的资料。果不其然,一大堆恶搞类的捧杀梗再次涌入我的视野,几个小时后,这种千篇一律的梗已经没了幽默感。
欧美的玩家们对待保罗,就像是对待之前提到的Chuck Norris。他们在保罗名声最大的两年里,专门给他建了多个虚假的wiki页面,还成立了“保罗教”。
在这些页面中,保罗比孙笑川都要惨,成了无恶不作的大罪人,犯下各种匪夷所思的罪行。其中的很多都非常冒犯,通常还和性有关,比如温和一点的有“保罗说过,所有的乱伦都是一种胜利”。
换言之,他成了一种愈发过分的文化狂欢的牺牲品,因为在大部分欧美玩家眼中,保罗只是个生产粪作的小丑而已。
要在这些恶搞中分辨信息的真假,简直是难上加难。普通玩家诞生去了解保罗的念头后,也多半要被这些恶搞资料劝退。
我尽量从中提炼出真实的信息,发现保罗除了Steam账号外,没有任何在这个名字下的官方社交账号。在国内,有传言说他是一个物理学博士,但我也没找到相关的证据,事实上我没找到任何有关他的真实信息,除了他应该确实在英格兰。
可仅凭他的Steam账号,就能发现一些异样。16年前后,有很多类似的整活游戏,它们的风格一直是固定的。但保罗不一样,他每款游戏都不是一个风格,光在Steam上,就包含了FPS、赛车、沙盒、运动竞技和冒险解谜。
虽然这些游戏都很粗糙,但它们确实在游戏逻辑上行得通。每个游戏的基本机制都能运转起来,比如在FPS游戏《疯狂外星人》中,你可以丢手雷、跨越移动平台、开枪射击敌人、收集血包维持生命、靠传送门瞬移,而地图有时还能上下翻转。
明眼人都能看出,光是要把这么多游戏机制全做出个基础模样,就不是个简单的活。这个保罗,绝对没有很多玩家想得那么菜鸡。
当我翻找他Steam账号里四年的发言记录,和发行商的官网后,又找到了保罗在Steam外的一些小号。
这些小号更是提升了我对保罗的看法,首先我发现,他还写了一本科幻小说,在亚马逊上贩卖,他同时又是书的插画师。出版社Seafront Publishing的网站现在已经消失,而且它似乎只出版过这一本书。
这说明保罗对出版业的简单流程也了解吗?
此外,他还定制了一些游戏的周边。
让事情更奇怪的是,通过这些冷门平台的小号,我发现保罗做的还不止有之前提到的那些游戏,甚至不止有游戏。他还做过3D建模软件、2D绘图软件、象棋游戏,以及一些玩法怪异的小游戏……
它们都像是他最出名的游戏:带着似乎有意为之的粗糙和怪异,但基本功能是可行的。而且,他绝不重复自己做过的事。
比如这个绘图软件,通过贝塞尔曲线来精准绘制曲线
有时,保罗也会不经意透出熟练的业务能力。例如曾有玩家留言问他为何《禽兽运动会》没有mac版,保罗见后轻描淡写地回答mac版是个好主意,他这周末就抽时间弄一下。然后,他就真用了个周末把游戏弄到了mac上。
所有这些事,一件件单独拿出来可能没什么,很多都不需要太专业的知识。但它们汇聚在一起时,就显得可疑了起来。保罗好像真的什么都会一点点,不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开发者,甚至不太像是单独一个人。
而且,保罗从不会去刻意宣传这些东西,这是最大的疑点。按照他巅峰时期的名气,只要注册个社交账号,再像Really 3D那样时不时整活运营一下,就能收割大量流量,单靠油管都能赚一笔,更别提还能给他的其他作品引流了。
可这些保罗通通没去做,反而让人感觉他在刻意隐藏上述提到的那些东西。它们都没出现在粉丝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只有一层层去他的Steam账号里寻找,才能看到。
所有这些,让我逐渐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ARG游戏里。ARG意为“侵入式虚拟现实互动游戏”,这是一种在现实世界进行的解密游戏,设计人将线索埋藏在多媒体平台和游戏里,让玩家发掘,并找出背后的真相。
OW当初宣传黑影时的各种谜题,用的就是ARG的模式
这让我突然想到,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认为整件事是一个ARG游戏呢?这时,我才终于找到了严肃讨论他身份的人。这群玩家从16年起,就一直想要发掘出保罗的真实身份,可因为当时有关保罗的讨论大多是恶搞向,所以没多少人注意到他们。
而根据他们曾经的研究,整件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比如他们发现,当时在保罗的个人页面和众多测评中,竟藏着一些互相关联的账号。这些账号纷纷用了《禽兽赛车》中的动物名,它们模仿游戏中角色的口吻和台词互相交流,就像保罗总是自称为长颈鹿Ginger。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把它们看成普通玩家的发言。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好友,叫“死掉的Ginger”,这个账号在16年就已经有接近800天没被登录过。
而在这些隐约相关账号的关注栏里,可以找到9个使用相同姓名(Chisholm)和头像的账号。这些账号里充斥着大量复制粘贴的出格言论,还加入了一个13年成立的小组,言论和小组都和一些令人不安的思想相关。
在这张众多账号组成的网中,很多东西都或多或少能和保罗联系在一起。而那些出格言论,听上去很像本文之前提到的那个介绍保罗的假wiki页面里的内容,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想要弄清页面的编辑人是谁。
“谁写的?保罗明明是一只会飞的长颈鹿”
当时,研究保罗身份之谜的玩家们经常开玩笑道,越去寻找线索,就越觉得自己闯进了某种不该进入的地方,仿佛看到了暗网的一角。
“感觉像是无意间爬进某些不该去的脏地方一样”
更诡异的是,到了18年,所有这些线索突然一起消失了。现在再去找当年的账号,会发现它们大部分已经消失,剩下的也改了名,看不出它们有什么联系。唯一的关联可能就是,大部分账号都遭受过封禁,而且似乎都来自德国。
这两个分别是当年的犀牛和长颈鹿
所以保罗到底是谁?
我们可能很难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现在依旧有人一口咬定这个系列身上确实有过一个ARG游戏,但也许是遭到了外界的阻碍,或者游戏到了截止日期还没被解开,他们便取消了游戏。
保罗一发动态,就有人怀疑是线索,哪怕其实只是一句影评
也许,这一切只是众多巧合撞到了一起,被过度解读后成了喜闻乐见的阴谋论套路;也许保罗只是一个性格怪异的独立游戏开发人;也许他是某个游戏业大佬用来玩票的马甲,或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开了个玩笑。
而在欧美,保罗和他的游戏已经没了热度,别说撑起一场ARG寻宝游戏,就连玩梗的人都已经所剩无几。
在敖厂长的视频后,我们可能是唯一一群依旧觉得保罗这个人不简单的玩家了。在油管和reddit上,现在甚至找不到人谈论他新作中的那些物理学彩蛋。
这事变得有些像《寻找小糖人》:在美国默默无闻的歌手,其实早就在南非大火
我们能确定的是,保罗确实喜欢藏东西。例如敖厂长就曾发现长颈鹿Ginger的眼里藏了个小游戏。
在所有的争议背后,保罗·伯德依旧做着自己的游戏。从游戏界的红人到被遗忘,他对待外界的态度似乎没有任何一点区别,他拒绝了那些想要合作的油管大UP主,对游戏带给他的经济收益/压力好像也毫不在意。整件事中,他一直处于台风中心,风眼却平静得宛如置身事外。
也许有一天,保罗会现身告诉我们答案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