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巴山区的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咸宜村,村里的桩子坝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今年首次试种的黑土豆迎来收获季,村民们最近正忙碌着收获地里的“黑金疙瘩”。这些在当地村民们看来长相奇特的作物,将是他们今年增收的重要来源。而将黑土豆引入咸宜村的,是一位90后的会种地的博士。
1992年出生的刘丽霞,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本科期间入党的她已经有近十年党龄。刘丽霞现在任职的咸宜镇在2021年4月时,被确定为重庆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如何帮助这里的村民增收,自然就成了刘丽霞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村里走访和调查后,刘丽霞发现咸宜村一直是按照传统的农耕方式,庄稼种在地里施肥后便很少再去管理。于是她决定根据这一特点为村里引入黑土豆种植,从当地传统种植的“三大坨”上下功夫。
刘丽霞把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向驻镇工作队进行了汇报,队里为她联系了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于是在此之后的数月里,从种薯的订购、耕种到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方式杀虫……刘丽霞带着村民严格按照专家的要求操作,在这位会种地的博士带动下,村民们逐渐转变着传统的耕种方式。
时值黑土豆的收获季节,刘丽霞时常会到田间地头,实地询问村民的收获情况,同时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
为了切实地帮助村民增收,刘丽霞还在调研了各种农村产业发展模式,为村里引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解决村里黑土豆的销售问题,力保村民种植的黑土豆能卖得出、卖得好。
看着每亩近2万元的产值,村民们的积极性也被这位会种地的博士渐渐调动起来,而村民们的积极反应,也让刘丽霞对咸宜村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记者:李爱斌
报道员:殷海
编辑:吴炜玲、张欢、赵世芸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