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
想必大家对这首《唱脸谱》都不陌生,在小学课本上就是这首歌让我第一次对三国人物有了形象上的认识,知道了关羽的脸是红的,张飞的脸是黑的。毕竟在此之前了解三国人物,只有歇后语当中能窥知一二。
除了我国的文学经典、戏曲杂剧对于三国人物的形象描写的十分深刻以外,隔海而望的日本对于三国的人物形象,也一直以来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从180多年前的《绘本通俗三国志》,到20世纪横山光辉创作的漫画《三国志》,再到光荣的电子游戏《三国志》和《三国无双》,都将三国时代人物的形象刻画地十分生动,并且独特。
《绘本通俗三国志》
不过这次《卧龙:苍天陨落》(后文简称《卧龙》)中的人物形象,就在《三国志》和《三国无双》之间,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01
历史与幻想的结合
书接上文,我们先来聊一聊《卧龙:苍天陨落》中的角色形象,光荣《三国志》当中的人物会更偏历史写实一点,没有太过于突出单个角色的形象。《三国无双》当中就更加幻想独特一点,把角色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但这次《卧龙》是结合了两家只所长,甚至在一些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国汉代甲胄对于大众是相对神秘的,相关的实物出土的太晚,大多数影视剧、游戏等作品对于汉代甲胄的刻画直接采用唐代或明代甲胄。甚至很多时候会更加天马行空一点,就比如《真三国无双6》中的周瑜身上甚至出现了现代军队的肩章流苏。
而目前大多数的三国游戏也做不到汉代甲胄的还原,而《卧龙》这次在历史考据上,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这是《卧龙》拔高我对三国游戏下限的基底。
从一开始黄巾军的武冠和两裆铠就已经大汉味十足了,更不必说赵云初登场的汉代胄,顶部也有用鹖羽做装饰,并且这种装饰也时刻能在游戏中看到,孙坚的甲胄可以说就是从大汉走出来的将军一般。头胄形制和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铁胄十分相似,再冠以鹖羽;除此之外魏晋出现的筩袖铠也能在游戏中看见其身影。
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铁胄
卧龙中的孙坚
在复原汉代札甲以外,光荣也丝毫没有忘记角色的差异,除了有些地方有自己的一套角色设计以外,《卧龙》中也参考更多的历史典籍和小说戏曲。
红脸黑脸的关张就不必说了,《三国志》中记载的“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讲的就是刘备入蜀时,益州官员张裕嘲笑刘备无须,这对刘备相貌描写的寥寥数笔,就被光荣抓住这一点做进了游戏里。
三国志 蜀书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
卧龙中的刘备
白袍小将赵子龙就如演义中描写的浓眉大眼,阔面重颐一般,好不威风!袁绍的一撮挑染白毛也在汉代胄下显得格外耀眼。当然光荣对于江东猛虎的特点也不会忘记,身上的虎皮自然是少不了 ,孙策依然是大大咧咧,张扬冒进的角色形象。
虽然这些角色也许相较于光荣的其他作品形象差距巨大,但一眼也能认个七七八八,说明光荣角色设计已经深入人心了啊。
这次中配语音也为《卧龙》游玩时的体验大大提升,虽然难免有日式中二的感觉,但整体上的台词都十分地贴合角色。《卧龙》的台词也更加适合当时人们用语习惯,比如“明公”、“曹司空”和更多的以字称呼角色,这无疑是让游戏拥有更重的历史氛围一点。
在这些历史原样和光荣特色的加持下,本作玩起来的三国感十分得足,这是我们中国玩家才能感受到的一种感情,毕竟哪个少年不期望能有机会深临其境的在汉末三国中闯荡一番。
02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卧龙》的故事是从光和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开始,到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结束。在这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件都被做成了关卡放到游戏当中
比如本作的前三关就是张角三兄弟,而后开始处理党锢之祸,紧接着虎牢关、濮阳、官渡等等汉末三国时期著名战役。我们作为主人公,就是或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其中。
本作的主线就是因于吉引发的丹药之祸,重新危害人间。在设定上,丹药是从秦始皇为寻求长生不老炼制的,丹药虽然能提升人体极限,但相应的也会使人变成魔物,但在秦王朝灭亡后丹药并没有随之消失不见,反而每逢乱世便出现在人间。
而到了汉末,部分诸侯就利用这丹药凶国害民、残剥海内,至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我们作为主角的终极目标就是处理掉于吉,让天下重返太平。
在黄巾之乱中,我们主角遇见了天柱派的弟子红晶,天柱派的目标也和我们一样,找到于吉,解决丹药之祸。所以玩家的参与的这些战役或多或少都和丹药有关。
红晶
《卧龙》在改编三国故事过程中,选择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杂糅到一起。
就比如我们熟悉的“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演义桥段,在《三国志》中并无此事,有且只有曹操少时曾刺杀十常侍之首张让,在《卧龙》中也将这一事件以一个关卡给演绎出来。但在之后的一些战役中,还是按照演义来推进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选择史实和演义单中最精彩的地方改编出来,史实有演义中没有的厚重,演义中有史实没有的风趣,相辅相成自然能让故事更加有趣动人。
虽然《卧龙》没有把人物刻画的十分饱满,但对于熟悉三国的玩家来说,《卧龙》是一部从另一个视角看三国的作品。在改编剧本上,《卧龙》倒是算是瑕不掩瑜的中规作品。
03
为什么要改编三国?
说到作品改编,就不得不提及近年来的一些现象。《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差异,一直是现在网友互相攻击的话题,有的网友批判罗贯中不还原历史,尊刘贬曹,毫无“史德”可言;也有网友赞美《三国演义》说,其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也让普罗大众能更直白地了解三国故事。
两者所言都有其道理,但作为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有些三国底蕴城市的人来说,我对三国的了解也的的确确是从《三国演义》开始。
从最早的电视剧、动画片、再到后来的游戏、小说,再加上熟稔《三国演义》当中的故事桥段后,了解到《三国志》中根本没有温酒斩华雄,关二爷也并没有除颜良文丑,这对幼年时的我打击非常大,甚至史书中,关羽甚至不是红脸,也不拿大刀。
但现如今,无论是谁都知道红脸拿大刀戴绿冠的是关羽,黑脸蛇矛大胡子是张飞。
也许这些形象也许和历史中的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但改编故事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是因为他能让普罗大众更加直观和轻松地理解史书当中枯燥的内容。就拿角色形象来说,《三国志》中对卧龙诸葛亮的相貌描写是:“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要怎么做才能将诸葛亮的“容貌甚伟”给表现出来呢?
《三国演义》给出的答案是:“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传统戏曲却是将诸葛亮的形象以老生的形式登场,以此彰显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手持羽扇,身穿八卦外袍。
越调 申凤梅饰诸葛亮
而现如今,不仅仅是诸葛亮,很多三国角色也大多会以这些作品中的形象登场于影视剧、动画、游戏等。
好的角色形象也能让作品久经不衰,故事桥段同样如此。
历史其实对于许多人来说课本上的知识纲要,历史人物也只是对某一事件承上启下的关键要素,大众更喜闻乐见的还得是后人杜撰的故事情节,上到东汉的桃园三结义,下到唐初的李世民应梦贤臣。
虽然这些虚构的故事不一定符合时代背景逻辑结构,但以鲜明的角色形象,生动的故事桥段,轻松的文体结构让更多的百姓能去喜欢这些作品,降低了认识历史的门槛。
将厚重的历史以轻松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这就是历史改编作品所带给我们的意义。
当我看见《卧龙》中的张辽甲胄后面的负羽时,在欢喜的同时又很遗憾但又心怀期望。光荣凭借着他们对三国的了解,做出了十分复合中国汉代的甲胄服饰,这谓欢喜;然而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却并不认识这种负羽,还戏称为波兰翼骑兵,这是遗憾。
《卧龙》中的张辽
期望便是希望能通过《卧龙》,能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回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原样。
1、
河南
汲县战国墓出土水陆攻战图鉴
2、山西城战国墓出土铜西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国史大纲 钱穆
电子游戏是低门槛当中的低门槛。在《黑神话:悟空》第一部CG放出来时,就看见过这样的言论:一百所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也不如一部历史改编的电子游戏。
希望我们也能有在对改编作品里,还原历史真貌的那一天。
04
卧龙
今年过年回老家,特意去参观了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墓和旁边的武侯祠。如果说武侯祠正殿两边捐款的碑文,是记录古人爱戴诸葛丞相的历史证据,那么武侯墓旁的鲜花就是今人崇敬卧龙先生的文化延申,虽然石碑上的名字多数只是百姓,鲜花中的信件文笔也十分青涩。
武侯墓
但我想,他们无论是喜欢演义中“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的诸葛孔明,还是喜欢史实中“六出祁山”、“出师未捷”的武乡忠侯,都是卧龙先生。
1789年前,卧龙先生长眠于此,但百姓为他所植的柏树和汉桂,今亭亭如盖矣。
武侯墓中的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