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生者必死,
聚者必散,
积着必竭,
立者必倒,
高者必坠。
“无常”是佛教一个词汇,它代表任何事情都是在流动变化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一成不变。
而人总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希望自己可以维持一成不变,人的天性是抗拒无常。所以焦虑就此产生。
科学也在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和活动的过程而已。
每一次原子互动,都包含原来粒子的毁灭和新粒子的产生,次原子世界不断生灭,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稍纵即逝的形体突然出现然后由消失,就这样创造了永恒的实体。
上述我提到了,人们为了维持现有情况不变,希望万事万物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旦事物思想可以掌控就舒服平静,事物思想不受控制就开始焦躁不安的二元对立。
而焦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报警器,事情随了自己的心愿就没事,一旦事情超出自己的控制马上就会触动这个报警器,自己就开始换乱烦躁了。
所以焦虑感时间指向性是未来。对于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心。有的担心有具体的事件指向性,有的担心是没有具体的事件指向。不管是否是过分的关心未来的事件,只要是涉及到未来的担心,基本上就属于焦虑情绪了。
焦虑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的。而由情绪引发出来的行为才真正的有好坏。其实每一种情绪对我们都是一种保护。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情绪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焦虑感,是当我们期待达到某个目标,但一时半会儿又无法掌控、存在失败风险时产生的正常反应,这在西方的描述当中被称为我们要面对“不确定性”,当然,用一个比较具有历史味道的词来说,就是“无常”。
一般焦虑感每个人都会有,它是正常的,焦虑症就是病理性了。
很多时候焦虑症患者会对焦虑异常敏感,在面对焦虑的时候过度抗拒焦虑本身导致自己陷入恶性循环。所以焦虑症是长时间焦虑并且没有明确事物指向导致的焦虑,出现莫名其妙担心害怕和长时间缓解不了的焦虑时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焦虑就像流沙,你越挣扎,下陷得就越快,这是一个隐喻,流沙和焦虑的相似之处在于,一是它们都是人们想逃避的不舒服的情形,另一方面,会发现挣扎的结果只会加重这种困境。这种感觉是很类似的,但焦虑并不同于现实中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当你不去强烈地抗拒焦虑时,就会避免它变成恶性循环带来吞没一切的恐慌。
我们身上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甚至脸上的表情每一秒也是不同的。我们的基本情绪不过时“心识的流动”而已,今天的开心快乐明天也许就踌躇满志。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相反你总是希望一切都是随你的心愿改变这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你要接受无常接受一切可能不能掌控感,这是缓解焦虑的唯一办法。
英国焦虑症专家克莱尔·威克斯博士在其所著的《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中结合几十年的从业经历,深入了解神经疾病患者的内心感受,他用了四个词解决焦虑问题——面对、接受、飘然、等待。
威克斯博士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就是面对,因为只有面对,才是治疗的开始。
除了面对我们还需要接受,因为接受才是恢复正常的关键,才有可能使原本的恶性循环打破,变成良性循环。
真正的接受是随便焦虑怎么难受,都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而不是担心焦虑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接受焦虑是一种正常会发生的状态,而不是抱怨为什么偏偏是自己焦虑烦躁。这是一种臣服的智慧。
飘然是一种有意识地无所作为,不试图去抗争什么,顺其自然。对于神经疾病患者来说,可能刚开始做到飘然是很难的,因为眼看着自己的疾病什么都不做,让它顺其自然实在太难。但这也是飘然和接受一样重要的地方,只有用飘然的状态,才能放下紧张,放下恐惧。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最后等等就是上述都做到了,尽人事了听天命吧,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焦虑就会走,但是很奇怪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改变悄然而至,好似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面对、接受、飘然、等待,其实就是一个康复模式,当我们遇到任何困难或者疑惑的时候,其实都可以运用它。有时候,跟自己的感受待一会儿并不是什么坏事。
这就是接受无常的智慧所在。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焦虑的你有所启发!
⭐️如果你有心理困惑,可以参考我的康复学习经验:
都知道在焦虑抑郁中接纳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这里几个故事启发你一下!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推倒阻碍改变内心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