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中国有故事》第1集《一种相思 两段传奇》海报。为了做好海报,节目组学习了上百个成功的海报案例。
新一代的青年更喜欢用弹幕表达自己的观点。满屏的字迹写满了他们对“中国天眼”和南仁东先生的赞美。
95后年轻记者借助特效手段实现“青春穿越”。她们明白,自己不是流量明星,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点亮老资料”。本版图片提供:张勇 胡果果
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祖国?
用“讲好中国故事”来献礼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一群以90后为主体、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默默地开始制作系列微纪录片,而节目的名字,就叫《中国有故事》。
时代价值 人文情怀
70年恢宏历史,值得书写和报道的事件不计其数,又该聚焦哪些故事?很多重大工程、重大历史事件人们耳熟能详,但其中一些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瞬间,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鲜为人知。创作团队就从这里下手了。
最先进入视野的,是成昆铁路的修筑。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听说了一个动人故事:韩礼芳是30万筑路大军中的一员,当年牺牲在施工现场时,只留下一张照片和一份没寄出的家书,家人连他埋葬在哪里也不知道。几十年后,他的外孙母永奇参加新成昆线的建设。在母永奇离家时,外婆叮嘱他:“你呀,是替外公去完成心愿的,一定要把他没打通的隧道打通。”在一次祭拜先烈的活动中,母永奇发现了外公的墓碑。
几代人的青春接力,换来了中国铁路网的蓬勃发展。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没听过的中国人恐怕不多。谁能想到,它激昂澎湃,却诞生于一把吱吱呀呀的二胡:音乐家马可来到东北工业基地,被工人们的热情感染。他在二胡上拉响了心里的旋律,写下歌名《我们工人有力量》,几经修改,才成了现在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从“我们”到“咱们”,多了一股子人情味儿,也拉近了工人师傅们的心。这昂扬的旋律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在神州大地上传唱。
如今的小伙伴,很难想象“铁人”是怎么个“铁”法。每次看到他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的画面,总是感到非常震撼。如果不是这么拼命,就没有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实在不知道,在这个星球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创业者会这样干。这,就是中国人!
还有开发“北大荒”,贯穿了新中国几代人的记忆。现在恐怕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么大的事业,竟然始于一个青年,他叫杨华。当年他的一份洋溢着年轻人冲动与血性的去垦荒的申请书发表后,全北京都轰动了,由此诞生了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真要做好,太不容易。北大荒,功劳不是杨华一个人的,但先驱者总是特别可敬……
不了解这些,或许就不能更深地理解中国、理解时代。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每一集时长约3分钟,展现“一段如雷贯耳的往事 一个从未听说的故事”,已经播出9期,目前是中国青年报融媒体周播节目。
靠干货服人 只说家常话
《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依托珍贵的历史影像,挖掘梳理新中国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建设工程、突破性成就,以青春风格讲述背后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一代代平凡的中国人为祖国建设发展敢于牺牲、勤于奋斗的奉献精神。
“不用炫技讨巧,而是靠内容干货征服人。只说家常话,不要端架子文绉绉”。这是团中央有关领导和主创人员沟通时特别强调的。
担任讲述人的,都是报社95后年轻记者。讲述人穿上具有时代特点的服装,借助特效技术,出现在几十年前热火朝天的成昆铁路的建设工地上;出现在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创作者马可弹奏的现场;用智能手机为“铁人”王进喜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拍下照片……这种具有青春感的“穿越”,寄托着创作团队希望和用户贴近、再贴近的情感。
讲述人既要“贴得进去”,也要“跳得出来”。95后年轻记者明白,自己不是流量明星,但必须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点亮老资料”。
经过摸索,节目组的认识越来越统一:“穿越”到故事中的亲历者,一定是一个对生活、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小伙伴。偶然闯进历史深处,发现了有趣而震撼的事情,要讲给大家听,艰险的地方扣人心弦,温暖的地方从容亲切。有张有弛,跌宕起伏,带你去经历一个你所不知道而理应知道的故事,让观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和同理心。
穿透影像 一挖到底
为讲好中国奋斗故事,使微纪录片呈现完美的效果,主创人员深入档案馆、资料室,接触当事人,寻找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精心筛选素材,挖掘感人至深的新闻故事,每一集的剧本都数易其稿,有的甚至改了十几遍,力争讲得曲折动人。
《中国造“星”记》和《那一眼,看破星辰》,讲的都是科学领域重大成就。一个讲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另一个讲的是“中国天眼”FAST提出者、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从字面上看,一个讲的是物,一个讲的是人,但其实都是中国科技成就背后的人文故事。
不管是“东方红一号”还是南仁东,都是各家媒体已经反复报道过的题材。当记者和中科院对接时,对方一开始也有疑问,还有什么新的报道空间?
一位关心节目的领导在和节目组讨论时说:我们当然可以说,节目有穿越设计的新意,但当用户看完一期节目之后发现,很多东西他之前都知道,那就会对节目丧失兴趣。“新闻新闻,你不新,别人怎么会愿意闻?”
对撰稿人来说,挖掘出旧题材中的新内容,筛选出旧故事中的新角度,就成了重中之重。“务去陈言”四个字,被传达给每一位团队成员。
《中国造“星”记》前期团队进行了两次深入采访。一次前往北京郊区的航天城,采访造卫星的航天五院的相关同志。遗憾的是,只得到一些间接线索,并确认当年造卫星的这家科研单位并不具备影像录制的能力。第二次采访是在一位参与造卫星的老人家里。聊到一些比较鲜活的故事,也翻拍了很多老照片。可惜,这位老人的故事和整体脚本并不完全契合,最终不得不舍弃。
通过这两次采访,记者发现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就是东方红卫星升空之后,人们抬头睁大眼睛找寻的这颗中国“星”,并非卫星,而是它的“围裙”——观测体。和团队交流之后,发现用户对这样的细节挖掘非常有感觉。
顺藤摸瓜,发掘了类似其他细节。比如当年为了保障通信顺畅,出动60万民兵,每一根电线杆底下都站着一位民兵。这样的细节,这样的影像,就是那个年代中国集中资源干大事的最好写照。
“铁人”王进喜也是一个被反复报道的老选题。最初的脚本设计是描述大庆三代“铁人”的传承,从而展现新中国石油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记者查阅了大量石油产业数据,读了行业论文和中石油、中石化的年报。讨论剧本时,“砍”掉了其他所有副线,只保留了王进喜一人的故事。而他在鞋子里藏了300元钱,临终前交给弟弟,嘱咐他“给母亲买些奶粉”的感人细节,是从大庆博物馆提供的上百张资料照片中发掘出来的。
为了写好南仁东的故事,记者读了有关南仁东的报告文学、南仁东报道集,看完10多部长短不一、总时长将近20个小时的纪录片,终于找到一个此前未被聚焦的细节——“小飞人”试验。那一年,南仁东69岁,主动要求被吊到半空中,第一个做这项关乎着“天眼”锁网成败的试验。节目组好不容易找到当时试验现场仅有的两张照片,并对照片进行技术处理,把静态的照片变成动态的,还原了南仁东做试验的现场。
参与的记者们都很感慨,《中国有故事》是一个融媒项目,但好新闻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综合素质。最让人感动的细节或者故事,很可能还是“带着泥土味儿”的,一定是用脚板“踩”出来的。
“自虐”导演 发力现场
导演组的故事,似乎更多是“痛并快乐着”。
《中国造“星”记》送审那天,因为纠结于节目中一处细微的表述,导演组决定重新拍摄。那个周日的凌晨1时,讲述人梁艳被电话叫醒,从通州赶回报社补拍。
11月13日0时12分,《中国有故事》项目组的群里又热闹起来。在每一集节目送审和上线的日子,这种半夜讨论已经是一种常态。
刚在医院打完点滴的导演高旭,在回家路上就对样片“狠狠地”提了多处修改意见。讲述人蒋佩珊忽然有了灵感,重新设计了一个开场穿越情节,这个设计和原来的脚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思路,编导、后期、撰稿人都“冒”了出来,各抒己见,最后干脆发起一场投票,看哪个方案更好。
讨论进行得正热闹,群里的高旭突然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陌生的ID通过二维码入群,开始对修改方案“指手画脚”——原来,高旭从医院回到家,父母担心他身体状况不佳,没收了手机。高旭只得偷偷拿出备用手机,重新进群加入讨论。
最后的结论,是让后期团队和讲述人早上9点奔赴大兴机场,把两种方案都拍摄一遍,再根据效果选择。然而,等编导母建鑫剪完片子、摄像苏诗写完稿子,天都快亮了,他们抬上机器,直奔机场而去。等其他同事来上班时,他们已经在拍完回程的路上。
这一集的讲述人蒋佩珊偷偷用手机录了一段花絮——编导和摄像在出租车上睡着了。她自己也只睡了两个小时,“梦里一直在等审片,感觉才看了两遍片子,大家还有好多修改意见,然后导演说了句‘拍去吧’,我的闹钟就响了。一看才4时30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睡着没有。”
拍摄《“北漂”去荒原》时,他们设计了讲述人穿越到田野上参与开荒的镜头。贾梦梦、张勇、陈一雄把设备和绿幕都搬到北京郊区一块农地里。为了有较好的融入效果,三个男生扛起锄头锄地,把泥土翻出来。结果锄了一阵子,发现下面是水泥地,完全出不来效果。只好换一块地,重新锄地,等效果满意了,再架起绿幕。大家自嘲,没想到拍个片子,还要真当一次农民。正是这样“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换来了节目的高质量。
学习“网感” 反思调整
9月26日,《中国有故事》系列微纪录片在全网开播。该节目由共青团中央出品,中国青年报社、中央企业团工委、江苏广电总台互联网产品中心联合出品,是为新中国70周年献礼之作。
点击量到多少了?弹幕和留言都有什么意见,是批评还是表扬?
每次节目上线后,推广组的小伙伴就成了最活跃的人。搜集用户意见反馈给节目组,再进行节目调整,这是全新的工作方式。
第一集《一种相思 两段传奇》播出后,讲述人的开场穿越,成为被“吐槽”最多的点。网友毫不客气地批评抠图粗糙。节目组进行内部反思,改进技术,等到制作《那一眼,看破星辰》时,仍然使用抠图技术,但是没有用户再批评,甚至有人认为讲述人真的去了贵州“中国天眼”出差,表示“羡慕”。
每一集的标题,都要出十几个备选,反复讨论。《一把二胡震天响》这个标题,就是因为颇具“网感”而胜出。
每一次,《中国有故事》在共青团中央的官方微信、微博播出,都会收到大量用户留言。
《可可托海的秘密》讲述的是“两弹一星”功勋矿可可托海被尘封多年的传奇,最多时有上万人保守同一个秘密。“团团太棒啦,这系列都很好看!伟大的中国人民!”“六月份的时候刚去过,看到那个螺旋型的矿坑,我被震撼了”“这样的节目好有意义,期待”“我就是可可托海人,每次说到三号矿脉,备感骄傲!”
推广组的胡果果想搜集一些负面评价,结果除了第一集抠图粗糙和希望增加男讲述人之外,“真没找到其他批评意见”。
《中国有故事》由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首发后,在中国青年报社所有平台发布,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并获得学习强国App、腾讯视频、优酷、PPTV等大流量平台首页关键位置推荐。被称为“青少年网络聚集地”的哔哩哔哩网站和QQ空间上,也有大量用户关注了《中国有故事》。
在微博上,#中国有故事#话题阅读量已近4000万,@共青团中央发布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地方团委账号@江苏新闻@荔枝新闻等上百家媒体账号转发。
截至发稿时,该节目已播出9期,全网累计播放量超过7000万次。
《中国有故事》还被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训练课堂上给学生们展示,并以视频的内容作为实例课程讲解。
融媒发展 一脉相承
今年9月,报社决定抽调报社资深文字记者,参与《中国有故事》的选题和撰稿工作。
在参与《中国有故事》项目之前,邱晨辉曾经深度参与过报社在H5方面的探索。蒋韦华薇已经主持《中国青年报》第一个全媒体报道融合示范栏目“暖闻·暖心”4年。因此,当他们真正进入撰稿角色时,并没有像面对一个全新的事物那样摸不着头脑。相反,脑子里能很快地闪现出选题切入点、交互点、画面意识、音乐节奏等关键词。
邱晨辉说:“在曾经的融媒探索过程中所训练出来的新媒体本领、培养出来的全媒体意识、积淀下来的新闻人定力,不管是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还是对于报社在未来的全媒体探索,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报社在全媒体探索方面是循序渐进、一脉相承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晔 蒋韡薇 邱晨辉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苏诗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