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追溯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起源,首先会提及纺织技术,其实这项技术最早起源于中国。不仅是纺纱机,解决欧洲人温饱问题的农耕技术,其实也源于中国。同时农耕技术传入欧洲之后,也间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何我们的先进技术却成为欧洲人的“嫁衣”呢?
无论是东方的中国,还是西方的欧洲,传统的农耕社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文明的发展虽然包含因素很多,如果想要实现跨越式地发展,养活更多人口,还需要在耕种技术上实现突破。
欧洲民众长时间以来,都为了填饱肚子而操劳,粮食问题一直限制欧洲人口的增长,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希望农业发展,一定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是一切社会发展,进步的起点。
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也同样起源于农业,18世纪欧洲所经历的农业技术革命最终引起了一场经济与产业的革命。这场革命以农具的改革,轮作方式的改进以及家畜的圈养等为主要推动力。尤其是是曲面铁壁犁,种子条播机,还有种耕机的采用,让整个农业技术从中世纪以来发生了质的飞跃。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是牛耕犁具,中世纪欧洲主要是用重犁,它由笨重的底座,沉重的木轮宽大的木犁壁以及犁刀、犁柄、犁抓、犁桦、犁箭、犁尾等部件组成。这种犁除了笨重以外,在结构上也很不合理,因为它不像中国的犁那样,犁壁与犁桦之间相互衔接,紧密贴合。
欧洲犁壁、犁刀与犁桦之间的缝隙非常大,犁地时使泥土、杂草夹塞其间,所以犁地之人,不得不隔几分钟就需要让牲畜停下来,然后用棍子清理掉缝隙之间的泥土和杂草。
这种犁的结构上的缺陷,也导致它产生的阻力也非常大,常需要几头牛才能够拉动,通常需要4到8头牛。早期很多专家认为是欧洲泥土板结,粘性强,其实主要还是犁具设计不合理。
中国的犁在汉代已经基本定型,主要由犁桦、犁壁、犁辕、犁梢、犁床、犁横、犁箭等部分组成,唐代时期把长辕改为曲辕,并且装上了可以转动的犁盘,让两头牛也能够同时牵引犁具,这套技术我们现在还在使用。
和欧洲的重犁相比,中国的犁没有沉重的木轮以及木犁壁,小巧适用的曲面铁犁壁兼具切割泥上杂草和翻卷土的功能,能起到欧洲重犁犁刀和木犁壁的作用。中国犁边缘锋利,刃面光洁,与顶部的犁桦严密贴合,不留任何的缝隙,犁地、切割还有翻陇等一起完成。
中国犁要比欧洲重犁要小巧轻便很多,因此在耕作过程中不会像欧洲需要4头牛或者8头牛,中国犁具只需要2头牛,或者一头牛就可以完成。无论是粘性比较大的江南地区,还是干涸的陕北地区,开荒和耕作都非常适用。
进入18世纪,中国犁技术传入荷兰,荷兰的旅行家在爪哇发现中国的犁,之后把这种犁带回到荷兰,之后有了新式荷兰犁。
在中国犁技术传入欧洲之前,欧洲农业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人们为吃饱肚子发愁,产业革命更是想都不敢想。正是东方农业技术知识的传播,引发欧洲农业的革命,并最终引发了一场经济与产业的革命。
纺织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跨越式发展的先导产业,相比于农业和工矿业,它很少受到自然资源以及产权的限制,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萌芽阶段,纺织品的弹性需求大于食品以及工矿产品。而且纺织业也容易形成稳定的生产关系,形成规模经济。纺织业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因此盈利积累也相对容易一些。
关于纺织机器的发明,可以追溯到约翰·凯的飞梭,刘易斯·保尔的纺纱机或约翰·怀严特,以及哈尔格里未斯的多抽纺纱机等,但是这些都是家庭手工纺纱机。真正奠定现代工作技术的是查德·阿克赖特那架来历不明的水力纺纱机。其实在几个世纪以前,中国的纺织技术就已经传入欧洲。
中国从仰韶文明时期就已经有了麻纺技术,西汉时期制成了单锭手摇式纺车,这种纺车主要是用绳子带动,可以加捻并股。之后纺车技术不断改进,从手摇更改为脚踏,从一锭增加到多锭。元朝王祯的《农书》当中画了32锭的大纺车,有左右飞轮,用皮带带动,用牲口当做牵引力,俨然是工业革命时期纺纱机的雏形。
欧洲在13世纪之前,纺纱工具主要是纺锤和捻杆,这种只适合纺织亚麻线,构造简单,使用效率非常低。13世纪出现用来纺织羊毛的纺车,16世纪萨克森改造出脚踏纺车,这种纺车也仅限于几个纺锤。
17世纪中国的纺织技术随着丝织品一起传入欧洲,17世纪初,耶稣教会来中国传教,1658年,法国路易十四特意派遣6名耶稣传教士来考察中国的历史、地理、植物甚至烹调技术等,无所不包。之后在巴黎、柏林以及维也纳等,开始出现大量的中国书籍,法国尤其重视农业方面的书籍。虽然汉字给他们带来麻烦,但是《农政全书》《农书》这种,丰富的插图,给欧洲这些传教士提供了极大便利。
17世纪初,传教士邓玉函还和王征合作,写了一本《诸器图说》,专门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的技术。此时中国多锭纺车技术,给英国水力大纺车提供极大的启发。
虽然纺纱技术源于中国,但是中国的麻纺是用来自用,丝绸是贵族的奢侈品,通常都受到生产的限定,不可能大规模的生产。32锭的大纺车虽然已经接近于近现代的纺织机器,但是这种大纺车每天可纺织上百斤,不但超过了家庭作业的范围,而且超出家庭本身的消费需求。而且麻织品作为衣物,只能适合温带地区的百姓,其保暖性不足,很难大面积推广,北方主要还是用动物皮毛御寒。
宋元时期,随着棉花的传入,中国却中断了纺织业技术的演进。同时期欧洲,由毛纺织业发展出来的棉纺织业却逐步发展出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当然工业革命在英国发展,也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一些条件。
英国钟表行业技术的发展为产业革命做好了准备,钟表业是一个非常精细化的制造行业,要做到分秒不差,机械传动就必须稳定,这对工匠的技术水准要求很高。为了保证配件生产的精准,不同的工匠需要只负责打磨某一种特定的配件。明确的生产分工,技术迭代的不断追求,让各国家之间在竞争当中实现技术的进步。
技术的发展就像生物的演化一样,不断向前发展。一个叫凯伊的钟表工人发明飞梭,它把织布的效率提高的一倍,造成织布所用的棉纱供不应求。30年后,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出现又改变了这一现状,纺纱的速度又超过了织布的速度,棉纱大量过剩。直至蒸汽动力织布机的发明,这种织布与纺纱的矛盾才最终得以解决。
理发师阿克莱特借鉴钟表行业的经验,他把自己的工厂布置得像一个机械装置一样,每个人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节奏来干活,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这种新的组织方式,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发生在欧洲的产业革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虽然中国的农耕技术,以及纺织技术为整个产业革命提供了部分先决条件。中国的农耕技术极大提高了欧洲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地理大发现,玉米马铃薯等美洲农作物的引种,也极大丰富了欧洲人的餐桌。直至今天,马铃薯等美洲作物依然是欧洲的主食之一。而且进入17世纪,困扰欧洲数百年的鼠疫也消失了,这也是欧洲人口增长的又一个因素。
我们时常用“革命”二字放到瓦特蒸汽机上,无论是瓦特的蒸汽机,还是水力纺纱机,都是技术不断演化的结果。19世纪初,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开始了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工业化。
德国起步虽然晚,但充分发挥了产业革命的后发优势。普鲁士宰相俾斯麦推出增产兴业、富国强兵等政策。通过国家力量有计划地推进工业化建设,比如对国内煤炭、钢铁资源的有效调度,对国外技术、资本的大力引进。同时推动国内建立储蓄银行和实业银行,保证了资金流动。这些计划性措施被其他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俄国、北欧各国、意大利甚至日本的产业革命都受到德国影响。
欧洲能在近现代成为世界霸主,其主要源于产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产业革命让整个欧洲走向全球化,在这这个因素的作用力下,以欧洲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在19世纪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