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伊斯兰世界的历史时,扑面而来的是一大堆光怪陆离的头衔、尊称和称呼。
我翻译的几本历史题材书籍,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以及斯科特•安德森的《阿拉伯的劳伦斯》都多多少少与伊斯兰和奥斯曼世界有关。我也对这些称呼的问题很感兴趣。
我在微博上连载介绍了伊斯兰世界的一些头衔、尊称和称呼,肯定不完整,而且由于微博的字数限制,都非常简略,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有个大体上的了解。将来也许会扩充起来,写一篇长文。
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判!也欢迎大家来关注我的书!
这些称呼大体上分两类:政治上的和宗教的(当然有的称号是政教合一的),也有一些是日常称呼。
我先说政治上的,再说其他类型的,大体上从高到低讲。
哈里发(Caliph)是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者,是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领袖。帝国衰败,哈里发很像春秋战国的周天子,仅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后仅有伊斯兰宗教最高权威的地位。1517年,奥斯曼帝国苏丹获得哈里发称号。1924年,凯末尔废除末代哈里发。2014年巴格达迪自封为哈里发
马赫迪(Mahdi)字面意思“得到指导的人”,是伊斯兰教中将于最后审判日之前降临世间的救世主。历史上有不少人自称是马赫迪,如苏丹人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迪独立建国,后来被英国人镇压下去。英国殖民总督戈登阵亡。这场马赫迪战争对近东和中东局势影响很大
苏丹(Sultan)为阿拉伯语,意为力量、权威等。后成为某些国家或地区统治者的头衔,有的是独立君主,有的类似总督。苏丹娜(sultana)是阴性形式,一般是苏丹的母亲、正妻或女儿。塞尔柱突厥人的鲁姆苏丹国、埃及阿尤布王朝、马穆鲁克王朝、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都叫苏丹
沙阿(Shah)是波斯语,意为国王。波斯语民族和很多非波斯语民族,如奥斯曼、花剌子模、莫卧儿帝国、格鲁吉亚等曾用此头衔。20世纪的伊朗国王也叫Shah。英语里国际象棋的“将军”(check)、chess(象棋)exchequer(财政部)等词均源于Shah。奥斯曼苏丹自称Padishah,意思是伟大国王
埃米尔(Emir)是阿拉伯头衔,本意为军事统帅,原指哈里发派驻各地的统帅及总督,亦作高级贵族称号。哈里发衰败,不少埃米尔执掌大权,实际是独立君主。今天以埃米尔头衔为国家元首的国家有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酋长”就是埃米尔
两圣地监护人,是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奥斯曼帝国苏丹和现在的沙特阿拉伯国王的称号。两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严峻的塞利姆一世(苏莱曼大帝的父亲)征服汉志,为奥斯曼帝国获得这一称号。奥斯曼帝国衰微后,汉志的实际统治者——哈希姆家族的历代麦加谢里夫获得此称号,直到汉志被沙特吞并
谢里夫(Sharif)是阿拉伯世界一个头衔,字面意思“高贵的”。谢里夫指阿里之子哈桑的后代,即所谓圣裔。哈桑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谢里夫家族从1201年至1925年统治麦加,直到沙特家族征服汉志,建立现代沙特阿拉伯。最后一位谢里夫是本书的重要人物侯赛因•本•阿里
维齐尔(Vizier),可能源于波斯语或阿拉伯语,是伊斯兰世界一种高官头衔,相当于首相或内阁大臣。始自阿拔斯王朝,维齐的地位于君主与臣民之间,代表君主接触臣民。奥斯曼帝国的维齐往往不是土耳其血统,如17世纪把持朝政五十年的科普吕律家族垄断大维齐职位,他们实际是阿尔巴尼亚人
赫迪夫(Khedive)是奥斯曼帝国末期的头衔,类似总督。拿破仑时期,奥斯曼将领穆罕默德•阿里驱逐法军,割据埃及,自立为赫迪夫。后帝国承认其地位,仅对埃及实施名义上的统治,埃及事实上是独立的,1882年起被英国控制。一战时,埃及的末代赫迪夫支持奥斯曼帝国,被英国废黜
帕夏(Pasha)是奥斯曼帝国军政高官的头衔,也是敬语,类似lord或sir。分三级,以旗帜马尾区分(三、两或一撮,为突厥-蒙古传统),只有苏丹用四撮马尾。帕夏的地位在贝伊之上,赫迪夫及维齐尔之下。奥斯曼帝国雄据阿拉伯世界,帕夏一词广泛应用在阿拉伯语,阿拉伯语无p字,读basha
贝伊(Bey)是突厥语“首领”或“酋长”之意,后为奥斯曼帝国及伊斯兰世界的一种头衔,有“总督”、“老爷”等意。语源有争议。一种理论是来自中古汉语“伯”。奥斯曼帝国前几位君主的头衔就是“贝伊”,1383年穆拉德一世被哈里发授予苏丹称号后方停用。此后,贝伊成为次于帕夏的头衔。现代土耳其语的“巴依”(Bay),已失去首领的意思,是对成年男性的尊称,译作“先生”。新疆阿凡提故事的“巴依老爷”也是这样。
瓦利(Wāli)是哈里发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一种官职,是一个行政区域的长官,即省长或总督。它和埃米尔的区别是,前者常为独立君主,瓦利则是上级任命的官员。穆罕默德•阿里原为奥斯曼中央派去管理埃及的瓦利,后来他自封为赫迪夫,实际独立于奥斯曼苏丹。今天有些国家的省长还叫瓦利
阿迦(Agha)是对奥斯曼帝国文武官员的一种尊称,在英语中被翻译为lord,master等。也是对部落酋长、村长、地主等的敬称。波斯语中阿迦是对上级和长辈的尊称。中国满洲和清朝皇室的“阿哥”或许和“阿迦”有关系。满语和土耳其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
在奥斯曼帝国,雷斯(Reis)原意是“船长”,后来变为对海军高级将领的尊称。如著名的海军将领和地理学家皮里雷斯和曾任奥斯曼海军总司令的乌卢奇•阿里雷斯(《唐吉可德》里讲到过他)。奥斯曼帝国没有海军传统,主要依赖招安海盗和西方叛徒建立海军,例如乌卢奇•阿里原为意大利人
谢赫(Sheikh)阿拉伯语中常见尊称,指“部落长老”、“伊斯兰教教长”、“智慧的男子”等,通常是超过40岁且博学的人。在阿拉伯半岛,谢赫是部落首领的头衔之一。在南亚和东南亚,谢赫往往是阿拉伯后裔男子的称号;阿拉伯基督教徒也常用该尊称
加齐(Ghazi)是阿拉伯语,指“战士”,伊斯兰兴起后常指圣战者。帖木儿和阿克巴大帝自称加齐。奥斯曼帝国统治者也用这个称号。第二任苏丹奥尔汗一世的称号包括:苏丹、众位加齐的苏丹之子、加齐、加齐之子、天际之主、世界英雄。有军功的高级军官也常获得加齐的称号,如凯末尔
毛拉(Mawla)是阿拉伯语,有主人、保护者等义。7~8世纪,阿拉伯人将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称为毛拉,意为被解放者。现代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亚和印巴次大陆将知识分子、伊斯兰学者尊称为“毛拉”,类似古汉语的“先生”。维吾尔等突厥语族穆斯林,将清真寺的阿訇、教长称毛拉
伊玛目(imam)是阿拉伯语,意为领袖等。起初是哈里发的头衔,即穆罕默德的继承人,政教合一领袖。后来逊尼派的伊玛目仅指在清真寺主持礼拜的人。什叶派的伊玛目则是最高的宗教领袖,人和真主之间的中介,有特别神圣的意义,从阿里开始,有十二、七、五位伊玛目等不同说法
乌理玛(Ulama或ulema),阿拉伯文,原义为学者,是伊斯兰教学者的总称。任何一位了解古兰经注学、圣训学、教义学、教法学,与有系统的宗教知识的学者,都可被称为乌理玛。它被用来泛指伊斯兰教中所有的知识分子,包括阿訇、毛拉、伊玛目等。
法基赫(Faqīh)是指伊斯兰教的法学(Fiqh)专家。与基督教不同的是,伊斯兰教不仅是宗教,还是法律体系。Fiqh是沙里亚(以伊斯兰教教义为准则的法律)的延伸,根据《古兰经》和可靠圣训的内容,对人民日常生活和行为作出法律规定。
阿訇(akhoond)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是受波斯文化影响的民族对宗教首领及德高望重者的尊称。中国回族、保安族等穆斯林用这个词。阿訇最早是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说法,摩尼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也有。阿拉伯人对伊斯兰教长的称呼是“伊玛目”,不用“阿訇‘
穆夫提(Mufti)是有资格发布教令(Fatwā)的高级伊斯兰教法学者和高级宗教法官。大穆夫提是逊尼派或艾巴德派国家的最高宗教法律权威和官员。有名的耶路撒冷大穆夫提阿明•侯塞尼(1897-1974)二战期间与德国合作,曾面见希特勒,争取其支持阿拉伯独立,招募穆斯林为德军效力
德尔维希(dervish)是伊斯兰教苏非派的苦行者,强调清贫苦修,通过狂喜、舞蹈和旋转表达宗教热忱。云游四方的德尔维希即托钵僧,常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的圣人。多数穆斯林将他们视为非正统和极端分子,但该运动已持续至今。这些狂热分子在奥斯曼帝国扩张中起到重要作用
哈只(Hajji)是对去过麦加朝觐者的尊称。理论上,每一个身体健康经济良好的穆斯林,一生中需至少朝觐一次。在阿拉伯国家,哈只往往是对老年人的尊称,不管他有没有朝觐。这个头衔常会一代代传下去,变成姓名的一部分。东欧的一些基督教国家也将去过耶路撒冷的基督徒称为哈只
穆安津(muezzin),即宣礼员,清真寺里专门呼唤群众做礼拜的人,也译鸣教、玛津。穆安津不算神职人员,一般是社区里受尊重、品行好、嗓门好的人。穆安津的呼唤可以算一门艺术。他掌控着一个穆斯林社区每天祈祷的节奏。勒班陀海战中奥斯曼海军主帅阿里帕夏就是一个穆安津的儿子
阿凡提(Effendi),伊斯兰和奥斯曼世界的尊称,像汉语“先生”或“大人”,广泛用于土耳其至新疆的广大地区,一般指有较高学识的学者或政府高官,如帕夏或贝。这个词实际上源于希腊语,拜占庭贵族有这个称呼。中国人熟知的机智幽默的阿凡提是伊斯兰世界的传说人物纳斯尔丁
和卓(Khoja),波斯语,意思是”主人“或”师傅“,是中亚的圣裔后代,在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被用作头衔、人名。元、明时期译作火者,清代以后译作和卓、霍加、和加。和卓家族曾长期统治新疆。乾隆皇帝平定新疆的大小和卓,西域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疆域臻于极盛
拜占庭帝国的千年都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西方世界的中心和基督教世界抵御伊斯兰世界的堡垒。但在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集中了伊斯兰世界的力量,力图攻克这座城市。1453年4月,八万名装备了新式武器的穆斯林战士开始攻城,而守城的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堡十一世麾下的区区八千名基督徒士兵。在一连数周的炮火之后,城市轰然陷落,这一事件改变了世界,也标志着拜占庭的灭亡和中世纪世界的终结。《1453》背后的研究无可挑剔,它是一个讲述勇气、残忍、技术革新、忍耐和运气的生动而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它同样是当下的故事,是将中东的对抗与现代世界连接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中的关键链条。
1521年,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派遣一支军队远征罗得岛。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这将是互相竞争的帝国和信仰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权所进行的史诗级别的斗争的第一枪。《海洋帝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争夺欧洲灵魂的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这个快节奏的故事越来越激烈,范围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在这个奴隶制、桨帆船战争、绝望与勇气和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劳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为了权势和生存而战斗的海盗、十字军武士和宗教战士。《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地中海史诗系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财富之城》则可算是威尼斯共和国简史,不过侧重于其在地中海上的外交与战争,尤其是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抗。数百年间,威尼斯从礁湖渔村崛起为海上贸易强国,并且开疆拓土,盘踞了爱琴海沿岸许多地区,凭借狡黠的外交手腕、强悍的海军和金钱贿赂,左右逢源于东西方势力之间,与基督教和穆斯林世界都做生意,在不同时期与双方都发生过武装冲突,此中故事非常精彩。
通过“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财富之城》),《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罗杰•克劳利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他是我们这一代研究欧洲伟大航海帝国的卓越历史学家,也是十字军东征之后东西方冲突领域的专家。在《征服者》中,克劳利讲述了葡萄牙崛起的史诗故事。由于莫大的勇气和它的探险家们高超的航海技能——这种战术优势在当时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个贫穷的小国在一个世纪里主宰了海上霸权。葡萄牙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道、对抗穆斯林统治者的帝国主义征服战争和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将永久性地扰乱地中海,并建立第一个全球经济体。
克劳利依赖书信与目击者证词来叙述蕞尔小国葡萄牙飞速而惊心动魄的崛起。《征服者》展现了葡萄牙帝国全副的光辉灿烂和凶狠残酷,将雄心勃勃而狂热奋进的阿维斯王朝的人物们描摹得栩栩如生。“幸运的”曼努埃尔一世国王、“完美君王”若昂二世、四处劫掠的总督阿方索•德•阿尔布开克和探险家瓦斯科•达伽马这些人物玩弄着他们个人的野心和帝国的公共目标,为了追寻全球的财富,往往要蒙受惨重损失。葡萄牙崛起的故事的另一个核心是,它努力要消灭伊斯兰文化,在印度洋建立一个基督教帝国。为了寻找神话中的基督教君主祭司王约翰,葡萄牙探险家深入非洲腹地;他们还残酷无情地攻打印度的港口城市,力图垄断贸易。
绕过非洲之角去往印度的航道的发现,是航海史上的伟大突破,但也预示着世界秩序被彻底打乱。在随后一个世纪里,没有一个欧洲帝国比葡萄牙更野心勃勃,没有一位君主比葡萄牙列王更掠夺成性。在这过程中,他们创建了第一个远程的航海帝国,释放出了如今塑造我们世界的全球化力量。在克劳利笔下,葡萄牙帝国的完整故事及其野心造成的人道代价,终于得到了讲述。
作者简介
罗杰•克劳利,出生于英格兰的历史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英文专业,后在伊斯坦布尔教授英语。他在多年时间里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对其历史文化以及航海史和亲历者历史有着广泛兴趣。他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财富之城》)。现居英国格洛斯特郡。
作者: <美> 斯科特·安德森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21世纪中东的六种人生
原作名: Fractured Lands: How the Arab World Came Apart
译者: 陆大鹏 / 刘晓晖
出版年: 2019-6
页数: 236
定价: 5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20140348
★斯科特•安德森继《阿拉伯的劳伦斯》后又一非虚构力作
★生动呈现从21世纪初期到“阿拉伯之春”以来的中东大地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
----------------------------------------------------------------------------------------------------
【内容简介】
2011年,所谓“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席卷中东和北非。西方国家起初赞誉它是民主的胜利,几乎没人预料到它会演化为残酷的内战、“伊斯兰国”的恐怖暴行以及全球难民危机。
在这部作品中,造成中东和北非大幅震荡的复杂原因得以生动呈现。这次调查,通过展现六个生活于此的普通人——一个参与抗议活动家庭的埃及老母亲,一名为自己应效忠于谁而苦恼的利比亚空军学员,一位出身著名武士家族的库尔德医生,一位卷入内战的叙利亚大学生,一位伊拉克女权工作者,以及一位变成“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伊拉克劳工——挣扎求存的人生经历来观察这片破碎和动荡的土地,将当前的苦难追溯至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乃至更早。
【作者简介】
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资深战地记者,曾在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北爱尔兰、车臣、苏丹、波斯尼亚、萨尔瓦多和其他许多战乱地区报道。他常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文章,也为《名利场》《时尚先生》《哈泼斯杂志》《户外》撰写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小 说《月光酒店》《检伤分类》,非虚构作品《阿拉伯的劳伦斯》《试图拯救世界的人》《4点钟的谋杀》,以及他与兄弟乔恩•李•安德森合著的《战区》和《联盟之内》。
作者: 【美】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原作名: Lawrence in Arabia: War, Deceit, Imperial Fo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译者: 陆大鹏
出版年: 2014-9-1
页数: 672
定价: 7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09759233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国的盟友土耳其趁机侵入阿拉伯半岛,而该地区的各个部族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无力抵抗土耳其侵略军。英国军方派了“阿拉伯通”陆军情报军官劳伦斯到那里进行活动。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意图是给阿拉伯人有限的枪支弹药,使其牵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时将阿拉伯各部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劳伦斯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采取行动的,但做法上非常讲究策略。他换上阿拉伯人的服装,尽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于突击队屡建战功,威震中东,劳伦斯因此被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书中描写了劳伦斯以气魄发动的长途奔袭亚喀巴、大马士革土耳其守军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与阿拉伯枭雄费萨尔王子的友谊等诸多历史细节,突出剖析劳伦斯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他内心对于英帝国中东政策的反抗与挣扎。为了突出劳伦斯的空前也可能是绝后的壮举,作者还以并行线索叙述两位杰出的美国与德国情报人员的努力,实际上是一种对劳伦斯的衬托。总之,这是一部出色的传记,传主充满魅力,传记本身也文笔优美流畅,情节曲折,而不失真,它是了解一战东线史、英帝国外交政策、中东现代史的钥匙。
欢迎关注文史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