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文明与征服》苏莱曼一世角色介绍,

《文明与征服》苏莱曼一世角色介绍,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09-28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阿拉伯帝国 |历626年,哈里发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时期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

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


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阿拉伯极盛疆域

东起印度河及葱岭,


西抵大西洋沿岸,


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


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


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


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9世纪后半叶起,阿拔斯王朝进入分裂和逐渐衰落时期,


各地封建主或总督拥兵割据,独占一方,脱离中央而独立,


哈里发先后沦为布韦希王朝和塞尔柱人的傀儡。


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旭烈兀攻陷,


末代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绥木被杀,阿拉伯帝国灭亡,


其叔逃至开罗,被拥立为穆斯坦绥尔二世,


直至1517年奥斯曼帝国灭亡马穆鲁克王朝,


马穆鲁克苏丹控制下的末代开罗哈里发穆塔瓦基勒三世被俘,其哈里发称号亦被赛利姆一世夺取。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历史


出走创国

狭义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


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


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


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


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


使得原先的波斯湾-红海-尼罗河的商路无法通行,商人们改走更为安全的,通过阿拉伯半岛的陆路。


麦加地处这个商路中段,东到波斯湾,西至红海,北往叙利亚,南通也门,其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使圣地麦加成为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

穆罕默德在610年开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


最初在亲朋中秘密传教,613年后在麦加公开传教,


号召人们放弃原有信仰,皈依安拉。


随着传教逐渐公开,伊斯兰教徒先从贫民开始增加,


后来甚至一些商业贵族家族成员也加入进来,


引起以倭马亚家族为核心的麦加统治集团的关注。


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倭马亚等贵族开始对穆罕默德进行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迁往雅特里布城。


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来而改名为麦地那·纳比,意为“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


17年后确定,希吉拉为伊斯兰教纪元,


并以迁徙的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太阴历的岁首(622年7月16日),即伊斯兰教历元年元旦。







帝国形成

到麦地那后,穆罕默德成功地调解了该城原有部落间的各种争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


以麦加的穆斯林“迁士”和麦地那“辅士”为基本力量,组建起穆斯林公社乌马(Ummah ),并定伊斯兰教原则制定宪章,作为处理内部和外部事物的准则。


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受到真主的授权指挥乌马公社,并以自卫性战争方式反击。


624年3月,麦地那穆斯林方袭击了麦加古莱西贵族的一支武装商队,从而引发了“壕沟之战”


竟能以少胜多,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


627年,穆罕默德以掘壕坚守之策,挫败麦加万人大军对麦地那城的围攻,解除了军事威胁。


麦地那军队屡战屡胜,或通过派遣弟子宣扬伊斯兰教,使麦地那的伊斯兰国家成为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


630年初,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军兵临麦加城下,双方缔结《侯德比耶和约》达成妥协。


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为“先知”;穆罕默德承认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


麦加成为阿拉伯宗教中心。


阿拉伯半岛远近的各个部落纷纷遣派使者往麦地那表示归顺。


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开始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





四大哈里发时期

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后,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


在鹰旗旗帜下,阿拉伯人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封建军事帝国,极盛疆域达1340万平方公里。


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 Bakr,573—634年)随即向叙利亚方面发动了扩张战争。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Umar,586—644年)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的大征服运动。


635年,哈里发的军队同时对拜占庭和波斯萨珊帝国(226—651年)展开了进攻。


被称作“安拉之剑”的哈立德·伊本·韦立德,在耶尔穆克河畔一举歼灭了拜占庭5万大军,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


阿拉伯军队的接连胜利,迫使被围困两年的耶路撒冷于638年请降归顺。


637年,哈里发的军队占领了亚洲西部的伊拉克,并向伊朗高原境内的萨珊波斯的腹地不断推进,


642年在卡迪西亚战役中彻底击败了萨珊波斯军队,征服了已有4000多年文明的历史古族波斯人。


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


642年,哈里发成为亚历山大的主人,整个埃及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Osman,574—656年)继续进行扩张战争,阿拉伯帝国的铁骑先后征服亚洲的霍拉桑、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非洲的利比亚等地区。


正当对外扩张战争势如破竹时,帝国内部发生分裂。


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为首,哈希姆家族中部分亲阿里派的人对出身于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出任哈里发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组建起什叶派,与普遍接受奥斯曼继位的逊尼派相对立。


穆斯林首次内部分裂由此开端。

656年,随后奥斯曼亦不幸遇刺,阿里继任哈里发。


但此时以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为首的倭马亚家族拒不承认阿里政权。


双方数次火拼,未分胜负,僵持不下。


什叶派内部又出现分裂,部分对阿里表现不满的激进穆斯林组建了一个“军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

661年,该派刺杀阿里,神权共和时代(正统哈里发时期)结束。


七世纪中叶,阿拉伯境内人口约有2140万。


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穆斯林公社以协商、选举方式产生,历史上将这4位领袖统治时期称之为神权共和时期,又称四大哈里发时期。





倭马亚王朝

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


将哈里发改为世袭,实际上成为了帝国的君主,令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开始进入鼎盛时代,


8世纪初,倭马亚王朝的政权巩固以后,阿拉伯人开始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阿拉伯人于664年占领阿富汗,北路军进军中亚内陆草原地区,直到在帕米尔高原西部遇到唐朝军队才停下脚步,并与兴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西部和西北部边界的兴都库什山脉相接壤。


南路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大小邦国。


在北方,阿拉伯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哈里发征服拜占庭的雄心终究未能实现。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阿拉伯帝国使非洲的柏柏尔人归依了伊斯兰教,并以他们为主力组成军队,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远征西班牙,征服了西哥特王国。


732年,哈里发的军队穿越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被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击败。


至此,阿拉伯帝国的大规模征服运动终于落下帷幕。

倭马亚王朝贵族为首的阿拉伯统治者残暴地统治其征服领地,导致众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断加剧。


逊尼派、什叶派及其他派别的教派争斗日趋激烈,并逐渐与阶级、民族矛盾联结在一起。


帝国不仅未能彻底把什叶派镇压下去,反而又出现了一个自称为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后裔的阿拔斯派。

各种反抗力量在720年后开始逐渐汇合。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国家而不是伊斯兰教的扩张。


阿拉伯帝国向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赋税,要比向穆斯林征收的高一些,如果人民大量皈依伊斯兰教,则意味着阿拉伯帝国的财政收入将大大降低。


经过78年的扩张(634-712年)为高潮时期,阿拉伯帝国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阿拉伯部落联盟的酋长,而是一位东方的神权君主。


建立在官僚体系和常备军的基础之上。


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广袤疆域内各个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渐融合变化,最终于几个世纪后形成了全新的阿拉伯文明。


举世闻名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文明的肇兴地;也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


作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历位哈里发曾从此发布敕令,


指挥亚欧非三洲的运作的阿拔斯哈里发则迁都于巴格达。


八世纪中叶,倭马亚统治下的人口已达3400万。


阿拉伯人征服扩张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宗教将松散的部落文化联合起来,并通过征战使各个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播、交流。




阿拔斯王朝

747年,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释奴阿布·穆斯林在呼罗珊的力量,联合什叶派穆斯林,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杀倭马亚余党,杀害了阿布·穆斯林,并残酷地镇压了呼罗珊人民起义。


阿拔斯王朝旗帜多为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


750年,阿拉伯人占领坦桑尼亚的桑格几布群岛。


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呼罗珊指挥官阿布.穆斯林与中国唐朝军队在中亚内陆怛罗斯进行了交战,


阿军出动了约15万人,唐军也出动了2万唐军和1万葛逻禄军队,双方展开激战,


由于葛逻禄军队临阵倒戈,最终阿军取得了胜利。


但由于唐朝安西都护府在西域强大军事实力,加上阿拉伯内部问题和地理因素,阿拉伯人已经无力向东进攻。


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国力大减,安西的军事力量被抽调回内地平叛,唐朝再也无力西征。


哈里发曼苏尔执政时,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于762年迁都至此。


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最初的近100年,特别是哈伦·拉西德和麦蒙执政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


公元8世纪中叶到9世纪初,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生产力发展较快,经济和贸易繁荣,是帝国的鼎盛时期。


九世纪初阿拉伯极盛人口达四千余万。



分裂衰亡

庞大的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贵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体。


9世纪中叶,哈里发政权已逐步释放尽自身的能量,帝国急剧滑向分崩离析的穷途末路。


倭马亚家族的后裔就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割据独立,建立后倭马亚王朝(756年-1236年),


由于服色尚白,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与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礼。


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现了什叶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各地总督和军事统帅因封土制的推行而逐渐获得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力量,对阿拔斯王朝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800年大将伊本·艾格莱卜在获得突尼斯封土之后,当年便建立艾格莱卜王朝(822-875年)。


868年埃及总督阿哈默德·图伦宣布独立,建立图伦王朝(868—905年)。


东方各省继塔希尔王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萨法尔王朝(867-903年)、萨曼王朝(874-999年)。


909年什叶派穆斯林在突尼斯建立法蒂玛王朝,先后征服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埃及、撒丁岛,


973年迁都开罗,由于服色尚绿,中国史书称为“绿衣大食”。

摩苏尔和阿勒颇建立了哈姆丹王朝;


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亚和小亚细亚等地建立了萨曼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塞尔柱帝国;


在埃及、叙利亚和也门也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10世纪以后,帝国四分五裂,实际统治区域仅限于巴格达及其周围地区,名存实亡。


945年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


各地封建主拥兵割据,独霸一方。


1055年,另一支塞尔柱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





帝国灭亡

塞尔柱人的到来,使阿拉伯帝国一度出现中兴局面。


虽然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还是哈里发,但是实权已经旁落到了塞尔柱的“苏丹”手中。


塞尔柱当权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国的传统,基本承袭了帝国以往的各种封建典章制度。


1世纪末,什叶派主要派别伊斯玛仪派中出现了一个极端恐怖的阿萨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剌模忒堡为根据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霍山(哈桑·本·萨巴赫)统率下专门从事暗杀哈里发、苏丹及达官贵人等排除异己的恐怖活动。


11、12世纪之交,阿拉伯帝国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拥有大片地产和税收大权的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10余个封建小邦。


11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多次侵蚀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圣城耶路撒冷更多次被血洗。


12世纪末年,中亚新兴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尔柱人,控制了哈里发,


13世纪初,强大的蒙古帝国开始兴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灭了花剌子模。13世纪中叶,蒙古铁骑冲入西亚大地。


1252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


他率领蒙古军队洗劫了波斯、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帝国首都巴格达,1260年攻占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


据说,巴格达全城居民都被屠杀,被屠杀人数约为9万人。


为了不让皇族的鲜血玷污战刀,巴格达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则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称号,一直被继承下去。


哈里发首先是处于开罗的马穆鲁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


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承哈里发的职位,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


直到1924年,哈里发制度最终才由凯末尔废除。

穆罕默德和历代哈里发都奉行较为开明灵活的文化政策,阿拉伯帝国时期,随着政治的领先地位和灵活开放的融合精神。

阿拉伯帝国内部的各民族以良性竞争的姿态的形成促进了新的伊斯兰教文明体系发展建立传播,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阿拉伯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文字优美,音韵或铿锵激昂,或婉转柔美。


历代诗坛,耆宿辈出。


韵文、散文在阿拔斯帝国时代获得长足发展。


《天方夜谭》(或译《一千零一夜》)在数百年时间中被不断完善。


它汲取了印度、希伯来、波斯、埃及、中国和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粹,使其成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学中的明珠。


除了自身的文学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译和改编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9世纪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为给伊斯兰神学寻找“理论支持”竭力鼓励并组织对希腊古典哲学的大规模翻译活动。


“智慧之城”巴格达拥有一大批专门的翻译人才。


据说,翻译的稿酬以与译著重量相等的黄金来支付。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托勒密、盖伦、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腊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学、科学和医学名著的译本经整理、注释之后,相继问世。


这一人类翻译史上的伟大工程,既使中东地区古典文明的辉煌成果在中世纪得以继承,又为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