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新三国争霸》“任贤使能”幸运礼包火爆预订中,

《新三国争霸》“任贤使能”幸运礼包火爆预订中,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09-28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三国第一才子:他不是人才,是仙才

1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一场瘟疫横行中原,“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有的家庭更是“覆族而丧”。

天灾让战乱频发的年代又平添了几分悲凉色彩。

这一年,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与刘桢等五人都染病而死。几位文坛巨子因意外同时去世,在历史上除了某些因政治引发的文化浩劫外,实属罕见。

王粲是曹丕曹植共同的好友。

▲曹丕与曹植。【剧照】

曹丕与文人们为其送葬,想起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就对在场的人们说:“咱们一起学驴叫,为王仲宣送行吧。”随后,驴鸣之声一时响彻天际。幸好王粲不喜欢听猫叫,不然这一群大老爷们就要在人家坟前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

同是哀悼友人,曹植大笔一挥,就是一篇《王仲宣诔》,其中写道:“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阔。”阴阳相隔的两位旷世才子,仍以文字唱和。

为了同一个好友,兄弟俩用不同的方式寄托哀思。

如今提起曹丕与曹植,人们想到的多是煮豆燃萁,是二人的立嗣之争。其实,这对一母同胞的兄弟,也曾亲密无间,平日里“兄弟共行游”(曹丕《于玄武陂作诗》)。

年少时的他们,常常一起宴集游玩、切磋诗文。曹植曾在诗中记述与哥哥宴饮的畅快: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清澧盈金觞,肴馔纵横陈。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夏日雨后,暑气渐退,兄弟二人以美酒佳肴为伴,在一起观赏歌舞,玩弹棋游戏,一幅怡然自得、欢乐融洽的画面。

不幸的是,命运却让这一对和睦的兄弟反目成仇,只因,他们是曹孟德的儿子。

2

瘟疫横行的这一年,是曹植一生的转折点。

才华横溢的曹子建一向任性而行,嗜酒如命。一日,他借着酒兴,乘车在驰道中间违规驾驶,并擅自经过邺城的司马门

据《汉书》记载,“驰道,天子所行道也”,司马门则是皇宫的外门。尽管曹操并未称帝,曹植这一行为仍是僭越之举,属于违制,就好像自由的美国人民也不能从宾夕法尼亚大道,一路速度七十迈,心情自由自在地开到白宫里去。

曹操大怒,将为曹植放行的公车令处死。从此,曹植的地位一落千丈。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曹操作《立太子令》,宣布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太子”

曹植在立嗣之争中一败涂地,他的后半生,注定是个悲剧。

3

年少的曹植,也曾得到过曹操的喜爱。

曹植10岁时,就已能诵读《诗经》、《论语》等著作,阅读量高达数十万字,还写得一手好文章,面对曹操的提问,出口成章,应答如流。

曹操读了他的满分作文,惊喜之余,又不禁疑问,是不是找人代写的。曹植自信地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父亲当面一试便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如此优秀。

▲曹植。【剧照】

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束发之年的曹植便被曹操带在身边,跟随其父南征北战。

《白马篇》是曹植年轻时随父征战的真实写照,“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这首乐府诗以一个边塞游侠的形象抒发着少年曹植的壮怀激烈。

魏武挥鞭,戎马倥偬三十余年,在汉末群雄并起的乱世中成就霸业。曹植早期的诗赋,书写的正是曹魏的崛起之路。

当曹操建都于邺,大兴土木,曹植作《登台赋》为他歌颂;曹操颁布禁酒令,曹植作《酒赋》与之呼应;曹操征孙吴,曹植写《东征赋》壮其声威;曹操延揽人才,曹植便作《七启》晓谕隐士。

建安十九年(214年),23岁的曹植被封为临淄侯,并在曹操征孙权时,驻守邺城。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写信告诫他:“我在23岁时,担任顿丘令。现在回想起当年的所作所为,不曾后悔。如今你也23岁了,要懂得自勉。”

4

那时的曹植一度踌躇满志,他在《与杨德祖书》中对杨修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他不满足于吟诗作赋,他也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他知道,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等待他的对手,正是他的哥哥曹丕。

丁仪、丁廙兄弟是曹植的死党。

丁仪支持曹植,还因为与曹丕的私仇。当年,曹操为女儿(清河公主)择婿,本欲将她许配给有名士之称的丁仪。

曹丕知道丁仪有眼疾,就跟他爹建议,女孩子都是“颜控”,丁仪虽然有才,但相貌不佳,我反对这门亲事。

于是,曹操把女儿嫁给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丁仪没能娶到曹家女儿,深恨曹丕,才跟曹植越走越近。

由于曹操晋爵魏王后,并未按惯例册封太子,丁氏兄弟对拥护曹植上位心存幻想。

他们没事儿就在曹操面前进言,将曹植捧上天,说他天性仁孝,文章绝伦,而今天下的人才们“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而永授无穷之祚也”

然而,治国需要的是真才实学,曹操为立嗣问题举棋不定时,曾经密访群臣。

▲曹操。【剧照】

他发现,低调沉稳、不露锋芒的曹丕,已得到曹魏重臣们的支持。

崔琰是曹植的姻亲,他丝毫没有袒护侄女婿,反而以春秋大义为依据,认为“立子以长”,而且曹丕仁孝聪明,我崔琰就是他的死忠粉(琰以死守之)。

曹操又问贾诩。贾诩玩起冷幽默,闭口不答。曹操说,你装啥高冷啊,为什么不回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父子和刘表父子啊。”曹操大笑。

贾诩的态度不言而喻,袁绍、刘表都是因废长立幼,把自己家彻底搞破产了。

作为曹魏智囊团的汝颍集团和亲友团的谯沛集团,也不乏曹丕的支持者。

荀彧、荀攸是汝颍士人的代表、曹魏的元勋,曹丕与他们向来交往甚密,他曾经师事荀彧,又在荀攸生病时,拜于床下伺候。

曹丕与他们结交,让他取得处于政权中心的汝颍士人们支持。在争立太子时,荀彧、荀攸都已去世,但他们举荐的陈群等曹魏重臣都坚定地站在曹丕一边,他们所代表的的门阀世族在曹魏统治集团始终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谯沛集团以曹氏宗亲为主,其中掌握实权的曹休、曹真、夏侯尚等都是曹丕的老铁。曹休、曹真是曹操养子,作为中领军,手里掌握兵权,统领曹魏的特种部队虎豹骑

曹丕有这样的开局,曹植根本玩不过他。正是因为曹操已决定立曹丕为太子,才借司马门事件打压曹植,为这个立嗣之争画上句号。

5

《立太子令》一公布,曹丕将在日后成为大魏第二代领导人。

曹丕开心到飞起,竟一时失态,搂着侍中辛毗的脖子兴奋地说:“辛君知道我有多高兴不?”辛毗回家把曹丕的反应告诉自己女儿辛宪英,辛宪英听了直摇头,表示魏国迟早要完。

曹植心情down到谷底,而他老爹为了维稳,还要翦除他的党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决战,一时进退两难。

曹操以“鸡肋”为军中口令。丞相主簿杨修一听到“鸡肋”二字就开始收拾行李跑路,他对其他人说:“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可惜,我军这是要撤了。”不久后,魏军果然撤兵。

曹操对屡次自作聪明的杨修早已心生不满,“鸡肋”一事正好让他抓住把柄。当年秋天,在回师洛阳的途中,曹操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将杨修处死。其中“交关诸侯”这一罪名,实际上就是指其曾为曹植心腹,参与立嗣之争。

▲杨修。【剧照】

然而机智的杨修早已看穿一切,他临死前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意思是说,自己死得太晚了。他曾在立嗣之争中支持曹植,犯了臣子的大忌,早在两年前曹丕被立为太子,他的结局就已注定。

杨修之死,犹如一声惊雷,让曹植心生不安,他借酒消愁,不问世事。

当时,据守樊城的曹仁正被关羽大军围困。曹操本打算以曹植为南中郎将,参与支援,没想到曹植竟喝得烂醉如泥,无法领命出征。

曹操一怒之下,收回成命。

从此,曹植每天都过得很丧,他就算退出权力的中心,也摆脱不了政治的漩涡。

6

曹丕即位称帝后,继续翦除曹植党羽,没过多久就以丁仪兄弟为奸邪,将其投入狱中杀之。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时的曹植在朝中再没有可依靠的人,贵为王侯,实如囚徒。

当初,曹植的文章让他名扬天下,如今,文章又成为其自保的工具。曹丕代汉称帝前,曹植曾作《喜霁赋》,引用大禹、商汤等典故,为其受禅作舆论准备:

“禹身誓于阳旰,卒锡圭而告成。汤感旱于殷时,造桑林而敷诚。动玉辋而云披,呜銮铃而日阳。指北极以为期,吾将倍道以兼行。”

曹丕对曹植的顺从很满意,黄初元年(220年),他命曹植即刻离开都城,前往封地临淄。留在身边,终归是个威胁,倒不如让其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心不烦。

▲曹丕。【剧照】

到临淄才一年,曹植就惹上事了。

曹魏时,设监国谒者,受命于皇帝,行监察检举之责。一次,曹植因酒醉一时激动,竟对朝廷使者无礼,态度傲慢,爱答不理。

监国谒者出色地履行狗仔队的职责,把这个消息告诉曹丕,称曹植“劫胁使者”。

这次飞来横祸,稍有不慎,曹植就将丢了性命。幸亏曹丕、曹植的母亲卞太后为其求情。曹丕才没有痛下杀手,只是将其贬为安乡侯,从郡侯贬为乡侯。

曹植接到贬诏,知道是母亲从中周旋,于是上表谢罪:“奉诏之日,且惧且悲。惧于不修,始违宪法,悲于不慎,速此贬退。上增陛下垂念,下遗太后见忧。”

从此次被贬开始,曹植屡次徙封,如飘蓬断梗,一首《野田黄雀行》道出其备受压迫、无能为力的心情:“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7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象征性地大封诸侯,诸弟十一人为王。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二子封乡公。但不久,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等诬告曹植有罪。

“身轻于鸿毛,而谤重于泰山”,曹植不得不进京请罪,为自己辩白。曹丕也不好追究,只是把他赶回家。

在返回封国途中,曹植路过洛水边,将无限的悲伤惆怅,化为千古名篇《洛神赋》。

这篇作品讲述的是一个人神相恋、爱而不得的悲情故事。唐代李善为《文选》作注时,为其编造了一个浪漫传说。

据说,曹植自年少时就苦恋其嫂甄氏,为其昼思夜想、废寝忘食,可是终不能如愿。

此次入朝请罪,甄氏已受谗言,含冤而死,曹植想起往日情思,心如刀割。一日,甄氏的儿子曹叡陪曹植吃饭,曹植看着已经失去母亲的小侄子,不禁悲从中来,悲痛溢于言表。

曹丕得知此事后,将甄氏的遗物玉枕赠与曹植。回鄄城路上,曹植睹物思人,夜宿河畔,梦中犹见甄氏凌波御风而来,与其相会。

这个故事深入人心,却逻辑不通,尤其是曹丕将甄氏遗物送给曹植一事,实在荒谬。

▲曹植与甄氏的爱情悲剧,后世编织的动人传说。【剧照】

8

人们总是喜欢美丽的故事,只因现实更加残酷。

黄初四年(223年),曹植与兄弟们前去京师朝见。

在曹操时期屡立战功的任城王曹彰(字子文)于京中染病暴毙(一说被曹丕毒死)。同来朝见的曹植战战兢兢,自认有过,“科头负铁锧,徒跣诣阙下”,头顶着块铁板,赤着脚去见曹丕,伏地大哭。

男人哭吧不是罪,卞太后看了忒心累,决定制止这场手足相残的惨剧,她当面斥责曹丕:“你已经杀了我的子文,不可再害子建!”

曹植得免一死,之后被徙封为雍丘王。每次贬谪或改封,都是曹丕对曹植的牵制,可曹植不敢有丝毫怨言,他照例要写谢表,一是称颂曹丕功德,二是自陈其罪。

尤其是这次改封雍丘王后,他先是表明认罪之诚,“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臣这一路都充满负罪感,回来后一直在反思,过了中午才吃饭,过了半夜才睡觉。

又对曹丕歌功颂德,“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

本是亲兄弟,如今只剩下君臣大义。

逃过此劫,曹植在回封地路上本与白马王曹彪同行,想在一起多聊聊天,以叙久别之情。监国谒者不许,两人被迫分别。

曹植写下《赠白马王彪》,诗中丝毫不掩饰愤懑之情: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

这是曹植屡次被贬后,唯一直抒胸臆的作品,将满腔怒火化为一声无力的呐喊。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南征孙吴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相见。

曹植多次徙封,无暇打理住处,雍丘宫残破不堪。曹丕见了后,赐其千金、车舆、名马,增户五百。二人相谈甚欢,仿佛和睦如初。

此次见面,曹植作《黄初六年令》纪念:今皇帝遥过鄙国,旷然大赦,与孤更始,欣笑和乐以欢孤,陨涕咨嗟以悼孤。”

所谓“大赦”,就是将之前监国谒者等人告发他的罪名一笔勾销。这是曹丕自即位之后,难得给他作为哥哥的关怀。

或许,曹丕已有预感,这是兄弟俩最后一次见面。

第二年,魏文帝曹丕病逝。

9

曹植还在继续他的贬谪生涯。

魏明帝曹叡延续其父对诸侯政策。即位后,先将曹植封为浚仪王,第二年复还雍丘,之后又徙封为东阿王,再改封陈王。

短短几年内,曹植多次改换封国,辗转各地,疲于奔命。

曹植依旧没有忘记当年的理想,他以为新君继位,情势有变,于是多次上表请求朝廷起用。

《求自试表》,曹植大讲君臣之道,言辞恳切,一心愿为大魏效犬马之劳:“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

他怀念过去和其父曹操东征西讨的时光:“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

他哀叹不受重用之痛:“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曹子建的心,始终在朝堂,在疆场。

然而,曹叡对其叔父“求用”之心视而不见。

▲魏明帝曹叡。【剧照】

曹植不折不挠,多次上疏,陈述政见,除“君臣合德”、“任贤使能”之外,还劝诫曹叡不要疏公族而亲异姓

太和六年(232年),被贬谪长达十余年、郁郁寡欢的曹植去世,谥号为“思”,后世称陈思王。

《谥法》曰:“追悔前过为思。”

一直到曹植死,皇帝还认为,他有罪。

10

在曹植之前,最著名的贬谪士人当属屈原贾谊

屈原正直高洁,悲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贾谊抑郁悲痛,沉吟:“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

曹植承前启后,其作品以立嗣之争为界,前期主要述说他的抱负,后期转而书写他的愤懑。

在他之后,许多贬谪士人面对曲折的际遇,便如他一般,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在诗文中寻求慰藉,如谢灵运、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杨慎等旷世奇才。

这是他们的不幸,却是文学史的大幸。

难以想象,中国文学史若无曹子建,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后世文人内心孤独时,不知何为“形影相吊”(“窍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精神振奋时,不知何为“意气风发”(“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称赞他人时,不知何为“才高八斗”(谢灵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遇到出尘绝艳的美人,我们可能不会想到:“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我们可能不会想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听到同室操戈的悲剧,我们可能不会想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没有曹植的《洛神赋》,《天龙八部》中段誉无法施展凌波微步逃跑,顾恺之的画笔也无法描绘出一幅名传千古的《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

清代王士祯评价,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堪称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或许,“仙才”的代价,就是这一世的落寞和失意。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张作耀:《曹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钟优民:《曹植新探》,黄山书社1984年版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