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622—698),唐太宗宗室女。贞观十四年(640年),嫁吐谷浑王诺曷钵。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被吐蕃击败,她与诺曷钵奔凉州(今甘肃武威),归附于唐。武则天时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
这段简单的记述将人们引向了一个民族悠远的历史。因为弘化公主嫁的诺曷钵是吐谷浑汗国末代统治者,今天,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她最终的归宿也是吐谷浑最后的王族的归宿。
青嘴湾,位于武威市城南20公里的南营乡,这里峰峦起伏,峡谷纵横,大水、冰构两条大沟湍流急下,在两水汇合处,解放后建起了水库,弘化公主墓就坐落在水库对面的山岗上。
在清末的乱世里,当时居住青嘴湾一带的人们和当地的人一样,都有一个防范盗贼与杀戮的习惯——上山挖窑洞。如此,在有了危险的时候,就可以在窑洞里避难了。有一户姓梁的人家上山挖窑洞时,凑巧挖中了弘化公主墓葬。取火进入墓室,梁姓人看到墓中金碧辉煌,壁画满墙,随葬器物很多,除有彩绘的木俑、马、牛、骆驼等大批木器外,还有不少铜器和金玉珠宝,真是琳琅满目。
梁姓人虽然不知道墓主人是谁,但却知道自己要发财了,他们将这个消息“封锁”起来,陆续盗得一些金、玉珠宝去“变现”,日子很快就好过了起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梁姓人的发家很快就引起了村里其他的人注意,他们的“秘密”随即被发现。
1915年4月,弘化公主被当地群众掘开,与梁姓人一样,这些盗掘者同样采取了密不告人的办法,但因为缺钱,他们又不得不让从墓中盗得的一些文物在市面上流传,而这很快引起了武威相关部门的注意。当时的武威知县名叫唐敷容,是个比较有见识的地方官吏,在看到市面上的一些文物后,唐知县认为它们非同寻常,一定来自一座大墓。这座大墓位于何方?唐知县顺藤摸瓜,终于发现了文物的“出处”。
然而,这座大墓究竟是谁的呢?唐知县认为认为凉州为西陲重镇,必有先朝石刻埋藏地下,但墓志石刻已经被当地群众“搬”回了家,便吩嘱商务会会长贾坛寻访。贾坛先生酷爱金石,很快将墓志载回,放置于武威文庙保存。人们这才知晓被盗掘的墓葬乃是弘化公主墓,而在此处还有一些吐谷浑王族的墓葬。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1956年,武威县人民政府将弘化公主墓及整个吐谷浑慕容氏墓群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残存的墓葬进行了科学的清理,出土了一批彩绘木俑、木马、木驼和丝织品、铜、陶、骨、漆器等。
这里文物雕刻生动,形象逼真,制作精细。尤其是出土的一批纱、罗、绮等丝织物色泽鲜丽,饰纹多样,细薄透明,各种图案的织锦质底牢固,锦面细密,提花准确,反映了店代精湛的工艺。它们是研究唐与吐谷浑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也将人们引入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弘化公主的事迹,我们在以前的文章里介绍过,这里不作赘述,只讲吐谷浑最后的王族去了哪里。
吐谷浑(313―663),亦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政权。关于他们的后裔去向,学界给出的说法大约是这样的:唐朝后期,吐谷浑移居河东,被称作退浑、吐浑。五代时散处蔚州(今河北蔚县)等地,曾附属于沙陀李氏,后属后晋石氏。天福初(936)燕云地区割属契丹,吐谷浑人附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吐蕃灭吐谷浑后,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附落犹存,达延芒结波与素和贵等仍拥重兵。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吐谷浑居住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依险屯聚自保。12世纪后,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元朝时,称作西宁州土人。一些研究者认为,今青海土族即吐谷浑的后裔,此说能否成立,尚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要说的吐谷浑最后的王族去向,与弘化公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63年5月,吐蕃禄东赞出动精锐之师,乘虚进攻,大破吐谷浑,吐谷浑亡国。这时,18岁嫁到吐谷浑的弘化公主已经41岁了,她和诺曷钵率残部几千帐经过长途逃亡,来到凉州南山,暂时安居下来。
670年,为了牵制日益向西域扩张的吐蕃,也为帮助吐谷浑部回归故地,唐朝派薛仁贵率军出击河源地区,但大非川一役,唐军大败,最终使吐谷浑依靠唐朝力量恢复其势力的希望破灭。
从此,吐谷浑作为一个部族,散居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再也无力复国。在此情况下,弘化公主及诺曷钵上书唐朝,希望迁居大唐内地。但唐朝当时有着自己的考虑,他们仍然希望吐谷浑回到故地,以遏制吐蕃。
于是,672年,唐朝将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迁到鄯州(今青海乐都)大通河之南。但是,这个地方当时时常受到吐蕃人的进攻和骚扰,吐谷浑部落生活得提心吊胆,所谓“畏吐蕃之强,不安其居”。无奈之下,唐高宗只好把吐谷浑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以及吐谷浑部族,迁到灵州安乐州居住。
安乐州就是今天宁夏同心的韦州,据宁夏著名历史地理专家鲁人勇先生考证:“鸣沙县,治今中宁县鸣沙镇。北魏置”,“唐仍为鸣沙县,属灵州。”“咸亨三年(672年)于(鸣沙县)境内置安乐州(治今同心县南韦州镇南),安置吐谷浑部,仍领鸣沙县。”(鲁人勇、吴忠礼、徐庄《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9页)
诺曷钵被任命为安乐州刺史,辖境为今宁夏河东中宁、同心、盐池三县部分地区。“安乐州”这个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意为“欲其安而且乐也”,即是唐朝让吐谷浑部族和弘化公主在这里安居乐业。
此时的弘化公主已经50岁了,但她依然全力协助诺曷钵励精图治,建设新的家园。688年,容诺曷钵因病去世,其子慕容忠继位,被唐王朝加封为青海王。66岁的弘化公主继续辅佐慕容忠治理安乐州。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封弘化公主为大周西平大长公主,并特赐弘化公主为武姓,而此时的弘化公主已经是一位68岁高龄的老人了。
698年5月3日,弘化公主“薨于于灵州东衙之私第”,后葬于凉州。此时,作为大唐汉族与吐谷浑族王和亲的公主,弘化公主在唐灵州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已经长达26年之久。而她和诺曷钵生的的两个王子,父子三人,都是唐朝女婿,在古灵州安乐州即今吴忠市同心县大地上,演绎了一段几十年民族团结佳话的历史。
今天,韦州城还在,但我们在这一带已经找不到吐谷浑人的影子了,他们已经隐入各民族当中。然而,任何事情总得有个来龙去脉,到了宋朝时,开始有一支姓“慕”的人活跃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慕洧、慕溶兄弟当时还有自己的封地,为西夏人负责养马,1141年六月,西夏仁宗李仁孝诛杀了图谋叛投金朝他们。
事实上,在宋夏、金夏的对峙中慕氏家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范仲淹在《种院使世衡神道碑》中说:“(庆历二年)余按巡环州,患属羌之多,而素不为用,与夏戎潜连,助为边患。乃召蕃官慕恩与诸族酋长八百犒于麾下,与之衣物、缯彩以悦其意。”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即慕姓人与西夏人联合在一起,常为边境添乱,在环庆路视察的范仲淹有意将他们“拉拢”过来。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为1041年-1048年。1041年北宋分陕西路置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治所在庆州(后升庆阳府,今甘肃庆阳),辖境相当今陕西长武、武功、旬邑、礼泉等县间地和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以东地区。这一带的蕃族除党项人、吐蕃人之外,还有不少吐谷浑人,慕姓人就是吐谷浑人的代表。只是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将已经的姓氏“简化”成了“慕”,由宁夏“移居”甘肃庆阳一带了。
大约是在世纪初,原庆阳市档案馆馆长慕思恭先生为当地的慕氏人主编了一本族谱,公开承认其地慕氏为吐谷浑汗国末代统治者慕容诺曷钵的后裔。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是这些人如今还相对集中地生活在环县木钵乡,而“木钵”被认为是慕钵,即慕容钵曷诺的缩写形式。而以人名命国名、地名,在吐谷浑历史有先例,如“吐谷浑”就是该部族最早的首领袖的名字。
最终的归宿其实也是最精彩的开始,甘肃环县慕姓人能够承认自己是吐谷浑的后裔也是一种勇气。如今,生活在这一带的慕姓人大约有数千人,甚至更多,虽说已经与汉族人相差无异,但还是在姓氏与居住地的名字里为人们留下了一点吐谷浑人的影子。而这些也只能与弘化公主墓志铭序言“诞灵帝女秀奇质于涟波,托体王姬湛清仪于桂魄。公宫秉训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规挺璇闱之睿敏”一样,成为美好的文字让我们怀念了。(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