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你
也答应自己
从此以后
不再过问斗争、钞票与前程
我们决定
只关心人间的事情
关心麦子、稗草与春天
关心健康、心灵与旅行
关心天气
关心季节
关心身边的人
关心不经意的风景
每一个黎明
决定好今天的行程
喂马、劈柴、种植蔬菜
每一个黄昏
踏着时辰去田野漫步
然后思考、读书、聆听虫鸣
在春天之后关心夏天
在八月之后关心九月
这一次
我们下定决心
只关心人间的事情
——Jerry《关心人间的事情》
《小城之春》
一个凋敝的江南小城,一处破败的旧时院落,因着影片极为彰显的戏剧张力,在极小的空间内营造出了浩瀚无垠的乾坤格局。
原本死气沉沉的戴家,因故交好友的到来,终于泛起生气勃勃的涟漪。不意戴礼言的好友章志忱与戴妻周玉纹本是青梅竹马。于是旧情复燃,引发出了一段无法被祝福的爱情。
朦胧的意韵与暧昧的气氛,在道德伦理的森严壁垒下,两人欲拒还迎,欲说还休,充满了意在言外的小布尔乔亚情调与缠绵蕴藉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文学与电影是有联系的,《小城之春》帮我们恢复了这段关系。影片像是一篇恬静美好的小说,在淡淡的哀愁下,笼罩着浓浓的情绪。结尾的送别,像极了人生的样子。
《一一》
从一场婚礼开始,以一场葬礼结束,《一一》用三个小时的时长,谱写了一部生命的诗篇。如果真的存在能够洞察生命细微状态、道尽人生百般真谛的电影,《一一》一定是其中之一。
每个人都有不可示人的隐秘心曲,弟弟的童年之惑,姐姐的少女心事,爸爸的中年危机,妈妈的信仰迷失,一个家庭,多组人物,《一一》讲述了一部蕴涵万千的家庭史诗,展示了中产阶级家庭的生存困境,剖析了现代社会的焦虑情绪,解构了商业时代的精神状况。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一一》将平凡的日常娓娓道来,在影像语言的絮絮低语中,我们旁观了他者的生活,从而丰厚了自身的生命体验。
爱一部电影,不仅爱它的全部,也爱它微不足道的细节。当听到日本商人在酒吧边弹钢琴边唱《寿喜烧》时,就在那一刻,我TM真是爱死了这部电影。
《恋恋风尘》
黑泽明说在侯孝贤的电影中能看到尘土,而在尘土中最能见人情。《恋恋风尘》是一部潮湿的电影,但在潮湿中,依然能看见那有味道的尘土。
我一直觉得,是侯孝贤的电影最像蔡琴的歌,而非杨德昌。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记忆中那欢乐的场景,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诺言在光阴的挤迫下贬值,爱情在久别的思痛中变质,青梅竹马,却无法保证生死契阔。
《恋恋风尘》真的太慢了,阿远与阿云的分开却又如此突然。一切都那么缓慢,连失去都显得匆忙。淡淡的时光,在风尘中飘远。
黑泽明说在侯孝贤的电影中能看到尘土,而我看到的都是沉甸甸的时光。所以我爱极了《恋恋风尘》这种记录时光漫长的电影,它就像台南的云,“一阵子淡,一阵子浓,风吹来,又稀散无踪影”;它就像阿公所说的爱情,“这都是缘分,无法勉强的了。”
《爱乐之城》
音乐美妙舒缓,画面美轮美奂,故事温馨浪漫。那段月下漫舞,注定会与《雨中曲》雨中独舞的片段一样,成为影史经典。一部缺少经典片段的影片,是对好电影的一种辜负。
只是为何穷困潦倒的时候可以相濡以沫,成功在即了却要劳燕分飞?一段美好的爱情,最遗憾的不是不欢而散,而是无疾而终。
茫茫人海里的擦肩而过,芸芸众生中的不期而遇,若时光可以倒流,你会选择如今释然的回眸一笑,还是曾经期望的天长地久?
《时空恋旅人》
前半部分是清新而浪漫的爱情,后半部分是静好而温馨的亲情,电影的母题如此分裂,却始终散发出毫不突兀的美好与灿烂。
穿越时光,固然可以改变人生的轨迹,为生命多几笔浓墨重彩的回忆,但在某些关键的拐点上,还是有些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
但那又怎样呢?在娓娓道来的时候,已有足够的底气不辜负来时的路途。我来了,然后我走了,真诚而坦然,感激且幸福。
《到阜阳六百里》
电影是造梦的机器,也是批判的武器。将被掩盖的底层存在以揪心的方式呈现,万箭穿心,刺痛情感。
一部电影是一面照妖镜,粉碎所有的谎言和美梦,述说主流话语之外的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我不反叛,我只是讲述和呈现;我不批判,我只是反思和构建。
《小森林:夏秋篇》&《小森林:冬春篇》
在静谧幽灵的小森林,日子还原了日子的原义,生活回归了生活的真谛。这儿听得见时光滴落,听得见风雨斑驳,听得见春天降临,听得见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需质疑,这样的生活是否有意义,因为,生活本身即是意义。简单纯粹的乡下生活,不仅衣食住行自食其力,也拥有了自给自足的丰沛生命体验。
几经转折,发现自己最向往的职业,其实是做个乡村教师,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侍奉桑麻,像海边的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像激流岛的顾城,“花开如火,也如寂寞”。
最近在家,每逢阳光明媚,便在午后时刻,携一座椅,静坐门口。除了看书,也看小麦生长,看蝴蝶翩翩,看蜜蜂采花,看日头渐沉,看春光可喜,看时光可爱。
《一路顺风》
虽说人要么身体在路上,要么灵魂在路上,但这只不过又是一句看似精辟、实则虚垮的心灵鸡汤。与其喝一碗毫无营养的鸡汤,还不如看一部趣味十足的公路片。公路片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类型片之一,因为它用沉默来代替说教,用嬉笑来消解无奈,用旅途来升华无聊。
《一路顺风》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是一部少有的将喜剧和犯罪、冷幽默和冷暴力糅合在一起的公路片。但这只是表象,内里是路途上那些琐碎的不如意和无休止的碎碎念。
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公路片,经历过凄风苦雨,也见识过绚丽彩虹,在一个个宏大命题的转折处,才发现,原来一屉小笼包可以喂饱所有的欲求。
所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众生皆苦,我并不觉得他们吵闹。
《海蒂与爷爷》
《海蒂和爷爷》再次验证了一个有关电影的“真理”:有一个萌萌的小孩子,电影就成功了一半。而如果有三个,那这部电影就没有失败的理由。
如诗如画的山景,澄澈湛蓝的天空,可爱善良的伙伴,纯真美丽的心灵,《海蒂和爷爷》是一部让人由衷地感叹生活何其美好、人生何其灿烂的电影。在物欲横流、价值紊乱的现代商业社会,能够看到这样一部电影,塑造审美,洗涤心灵,灵魂转向。
电影是造梦术,《海蒂和爷爷》为我们编织了一场充满温暖和美好的梦。它是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迷”,是阿多尼斯的“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北岛的“玻璃晴朗,桔子辉煌”,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天才少女》
对好莱坞的商业大片越来越无感,反而对探讨家庭伦理、讲述情感人心的清新小品越来越喜欢,比如《我是山姆》《奇迹男孩》《天才少女》《我在雨中等你》《海蒂和爷爷》。
美好不过岁月漫长。《天才少女》是现实生活包裹下的一部色彩斑斓、温柔灿烂的电影。一个七岁的天才少女,与自己的舅舅温馨而又烂漫的日常,即使经历暴风骤雨,依然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与成长。
在马克·韦布的掌镜下,影片动情而不煽情,克制隐忍的节奏,明朗舒缓的画面,质朴真诚的故事,触动柔软的心灵,生发美好的情感。
《奇迹男孩》
喜欢极其温暖、让人相信生活何其美好的电影:《我是山姆》《遗愿清单》《海蒂和爷爷》《触不可及》《奇迹》······它让我们相信,在庸碌的日常和残酷的破灭的另一面,还隐藏着美好的生活童话和美妙的生命奇迹。
《奇迹男孩》也是这样一部电影,“善良一点,因为我们的人生都不容易”,对身边的人多给予爱、信任与勇气,看见奇迹,看见彩虹。
小孩子看大人们的电影,未必渴望长大;大人们看小孩子的电影,大概都会重温童年吧。一切是回不去了,但未来仍有美好可期。愿所有都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这不是鸡汤,是愿望。
《小妇人》
格蕾塔·葛韦格用一部成功的经典再编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cinema。《小妇人》需要难度极高的群戏调度,影片也完成得颇为成功。不得不说,西尔莎·罗南和甜茶将是冉冉升起的明日巨星,在梅姨、劳拉·邓恩、艾玛·沃森等众多优秀演员中,两人也是闪闪发光,璀璨夺目。
摄影也是一种语言,影片中昔日的明朗和当下的沉郁交叉进行,最后复归于明朗,展现了一幅大观园式的景观。
《小妇人》可谓是女权主义的最高表达形式,它“润物细无声”,却“随风潜入夜”。爱情的纠葛、婚姻的牵绊、事业的起伏、生活的涨落,在四姐妹的日常中缓缓展开,讲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家庭史诗。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单车环岛日志:练习曲》
台湾的电影总是充溢着小清新,这部《单车环岛日志》也是如此,但除此之外,更有一份人生的体悟和生命的灵性在里面。
一把吉他,一部单车,一个人,大学生明相从高雄出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环岛旅行。在旅途中,除了美丽的风景,还遇到了用摄影机留住太平洋的风的业余导演,父母离异的叛逆少年,独自旅行的立陶宛模特,帮人讨薪的热心导游,年事已高的阿公阿婆。
这些风景,这些人,丰富了明相的环岛旅行,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可以在20岁的年龄做了一件能够在80岁还能值得怀念的事情,这些事情经过时间的打磨,积淀为人生的阅历,转化为人生的回忆,这就是成长,也是这次环岛旅行最大的意义。
主人公明相虽听力不好,却无声胜有声;虽口齿不伶俐,却用行动说明了一切,“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是这次旅行最美的理由,也成了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脚。
行走是生命的主题,流浪是人生的真谛,《单车环岛日志》不仅是部电影,它还是首诗,描述了宝岛台湾的美丽风光;是本小说,描写了环岛旅行的所见所闻;是篇散文,抒发了个体生命的自由意志;是部纪录片,记录了人之为人的蓬勃张力。
好的电影不一定要教给我们很多道理,倘若它能使我们与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渴望,那这就是部好电影。正如《单车环岛日志》一样,它不事妆扮,不讲排场,不动声色,却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与喝彩,也收服了所有人的想象与灵魂。
《城南旧事》
关于老北京的故事与传说,从来都是电影创作的一座富矿。几千年的文明古都,积淀了不可胜数的历史文脉,既有关于帝王将相的稗官野史,也有关于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诸如《我这一辈子》《顽主》《我的九月》《天堂回信》《独自等待》《百花深处》等佳作皆是有关老北京人情风物的“抢救性”拍摄。某种程度上,影片也是历史的“化石”,为我们停留了时光,储藏了虽时过境迁却仍念念不忘的怀旧情愫。
《城南旧事》也是这样一部电影,它是一首写给老北京的情歌,浓浓深情,淡淡哀愁,唱不尽的婉转曲折;它也是一部写给旧时光的诗歌,虽是平淡如水却饶有意韵,虽是尘垢秕糠却婉约细腻。
仅仅将平淡的生活用镜头语言记录下来,就足以成就一部好电影了。《城南旧事》只是撷取了林英子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比如秀贞与妞儿的故事、宋妈的家庭变故以及父亲的离世。但影片中一直氤氲着淡淡的哀愁,也蕴含着渺远的诗意,这不仅是空间上的客守他乡的乡愁,也是时间上童年不再的乡愁。
《城南旧事》是写给逝去的时光的一首童谣,少年不懂曲中意,懂时已不再年少,那些时光终究是回不去了;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人类的悲观本质上是相通的。
看这部电影,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么一个故事:
弘一法师在俗时,“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许幻园的。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当时旧上海是一片凄凉。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入。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叫喊,也都充耳不闻。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送别》一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海街日记》
文艺片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一定好看,却绝对耐看;或者更确切地说,因为耐看而沉蕴于心底的那份割舍,才觉出这种电影才是最好看的。
是枝裕和的电影尽皆如此,他总是把最平淡的生活展示给我们,却往往能击中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他用最细腻的镜头语言去捕捉生活中的一切不起眼,却留下了最为隽永而又温暖的余味。
《海街日记》以平面化的方式记录着四姐妹的日常,她们之间的吵吵闹闹,她们彼此心底不与人说的小秘密,她们与不同男人的交集,她们与父母分不清对错的纠葛。大姐的坚强稳重,二姐的任性娇气,三姐的知足率真,妹妹的开朗懂事,她们是四个性格各异的天使,在梅子树旁的旧居中,写下了密密麻麻的日记。
这是一部可以让你感觉活着是如此美好的电影,治愈的配乐,温馨的场面,即使是平淡的再也不能平淡的四姐妹围着一张暖炉桌吃饭,也能使人感受到那股快要从画面中满溢出来的温暖。
影片以年龄最小的浅野玲为主线,从而串联出她与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们的日常。爱好足球、爱去小吃店的玲似乎永远那么坚强懂事,直到忍不住在大姐怀中放肆大哭,我们才深深体会到她还只是个孩子,承受了很多年龄之外的艰辛。
于是,在那个火车经过的小镇,在那个盛产梅子酒和沙丁鱼的梅雨时节,在那个樱花弥漫的隧道中,在那个烟火绽放的仲夏夜,四个姐妹,把脚印深深浅浅的留在了镰仓的海滩。
《海街日记》是部平淡如水的电影,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也正是那些我们所真心在乎、且仍然还触手可及的,如姐妹间纯真不灭的感情,如小吃店和蔼可亲的老板娘。
张爱玲说过,“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就像最小的姐妹浅野玲那样,披着一袭华美的袍,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抗整个世界,在18岁之前,绝不会试着和解。
可我们已经不是18岁了。
终于,我们与生活纠缠不清的那些宿怨,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出口;我们对世界沉积已久的那些不满,也总要在一部电影中得到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