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12:24,长沙望城区一居民自建楼,在人们几乎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整体快速垂直塌落,多人被掩埋。
大家都知道生命救援的“黄金72小时”原则,不少网友疑问:怎么就不再多派点人力、大型机械去,加快速度赶紧把人救出来呢?为什么不把两侧的楼房赶紧拆掉腾出救援空间,却要加支撑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先复盘一下一年前美国迈阿密“6·24”公寓楼倒塌事故救援过程。
2021年6月24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2左右,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郊区的一栋海滨公寓楼发生部分坍塌,直到上午 11:00 左右才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但救援人员无法找到她。
6月25日,救援队每天轮换两次,每12 小时轮换一次,在废墟中进行搜救。
6月26日,搜救进度很慢,有网友开始称之为“考古式救援”。
直到7月1日,由于担心没有倒塌的公寓楼西部部分越来越有可能倒塌,给搜救人员造成威胁,搜救工作于凌晨 2:00 左右停止。
7月4日,在美国东部时间周日晚上10:00到周一早上 3:00 之间,公寓楼西部部分被受控炸倒,避免随即将至的飓风带来威胁。
7月26日,最后一名失踪人员被确定,最终夺走98条生命。
在5.12汶川地震中,青川县中医院家属楼废墟是青川县坍塌面积最大、受困人数最多、救援时间最长的一个废墟现场。倒塌的家属楼有6层,在两楼之间,紧挨的两楼出现的裂缝已数不清,受地震影响,几乎全部坍塌,整个楼体从6层直接砸下来,一直落到1层堆成高高的废墟,而且南北两侧没有倒掉的山墙外倾、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倒塌。
为避免余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和悬挂物坠落伤人,救援队先设立警戒区,然后利用生命探测仪和搜救犬确定被困人员位置,再利用大型机械和人工挖掘配合的方法节省救援时间。在人工作业时,利用大型机械的机械臂对建筑物进行支撑,也对救援人员进行保护。救援对象本着先易后难、先上后下的原则。救援从5月15日7时开始,至5月16日10时,找到最后一名遇难者,最终救出11名被压埋人员。
此次长沙塌楼事故中,救援场地极其狭窄,倒塌的楼房位于两栋楼之间,被紧紧地夹着,两栋楼也岌岌可危,只有临街的一面较为宽敞,其余三面没有好的救援空间,所以大型机械无法施展。
如果把两侧的楼房拆除呢?首先肯定不能实施快速爆破,那样倒塌的震动极可能对已经倒塌的楼房带来二次破坏,而慢慢地拆,则起不到快速救援的作用。
还有人说能不能用直升机从顶部把上部结构吊起,减轻对下部结构的压力?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倒塌的房屋之间有各种连接,直升机起吊前需要把各个连接拆掉,即使能完全拆掉,直升机起降强大的气流也会干扰周边建筑的稳定。只有在确保足够安全的前提下,才可能用大型机械对上部结构进行起吊。
所以说,在当前各种不利条件下,最优解只能是稳固好两侧房屋,不能让它们倒塌的隐患扩大,这样才不会二次压埋中间倒塌的建筑,而且降低对救援人员的伤害。然后对倒塌房屋中比较完整的结构构件进行支撑,减轻对下部的压力,也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坍塌。在这些条件下,救援人员通过狭小的救援空间和通道进入倒塌的建筑中,寻找被压埋的生命。
在救援过程中,也使用了探寻生命迹象的高科技设备。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如果用手一点点清理被埋的瓦砾,显然太慢;如果用大型机械去移动压在上面的瓦砾,又可能伤及被埋的幸存者。所以,对救援队伍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必须借助高科技设备,将被困人员精确定位。
这次使用了一种叫“蛇眼”的光学生命探测仪,它有一根非常柔韧的蛇皮管,只要指甲粗细,像疏通下水道的蛇皮管,可以在缝隙非常细小的空间自由移动,顶端是一个细小的探头,类似摄像头,可以360度旋转,把废墟中的图像通过设置在蛇皮管中的光导纤维,传到外面的显示器,这样救援人员就能看到瓦砾废墟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施救。“蛇眼”是利用光反射来进行探测的,只要有一点点光,就能发挥作用。
救援中还使用了一种雷达生命探测仪。它是融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可以连续不断地发射出电磁信号,对一定的空间进行扫描,同时不断地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如果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同,说明被探测的物体是静止的;如果反射和发射的信号有差异,说明物体是运动的。只要被废墟中压埋的幸存者,哪怕有一点心跳、轻微呼吸、肠蠕动等细微的生命迹象,就能被雷达生命探测仪捕捉到,所以这种设备比较先进,而且它是主动探测,不受温度、湿度、噪音、现场地形等因素的干扰,探测距离达到30~50米,穿透实体砖墙的厚度可以达到2米。
希望现场救援人员在合理有效的救援方案支持下,在高科技设备的帮助下,抓住黄金救援时间搜救出更多的幸存者。
参考:《自然与科技》,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