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今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英法等协约国的胜利
宣告结束
与英法等国士兵一起“并肩作战”的
还有一批不为人知的中国人
从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
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
英法等国从中国招募了
14万华工进行艰辛的战勤工作
然而
他们的不朽功勋
在次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被漠视了
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的
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的要求被无情地拒绝
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百年过隙,时光穿越荆棘
在走访了一战华工的后裔
抚读了那些穿越百年的文献、日志后
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
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90年后
我终于找到爷爷在法国的墓地
“我们村里去了11人
只有爷爷没有回来
爷爷走的时候
我的父亲才几个月大”
对于一战华工后裔程玲来说
属于她与华工爷爷毕粹德的唯一联系
只有一枚褪色的铜质勋章
10月30日,华工后裔程玲展示华工爷爷毕粹德的铜质勋章以及英国军人墓葬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毕粹德在内的一战华工阵亡名单 。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
勋章上一位勇士手执短剑
脚跨骏马,马蹄下踩着一个骷髅
勋章的侧面有一个编号——97237
这是爷爷毕粹德的“名字”
时光打磨着这枚勋章
黄蓝相间的勋章丝带线已经断开
那一支血脉亲情
没有随着时间而被忘记
虽知爷爷早已命丧欧洲
下落概不知晓
但是1990年程玲父亲去世以后
她更加念念不忘杳无音信的爷爷
2007年的清明节
她曾在山东当地的报纸上发文
表露了这个家族心愿
“爷爷,我该怎样祭奠远在法国的您?”
2008年11月,程玲一家在法国为爷爷毕粹德扫墓时所摄毕粹德墓碑。( 翻拍照片)
让她没想到的是
正是她的这篇文章
让法国华侨和留法华工后裔了解她的故事
并伸出了援助之手
华工张长松的第10个儿子张捷哈
给前法国总理拉法兰写信
最终促成了程玲的法国之行
2008年11月,程玲一家在法国为爷爷毕粹德扫墓。(翻拍照片)
几经辗转
在英国墓地管理委员会的帮助下
程玲和丈夫、女儿终于找到了爷爷
位于法国索姆省博朗古村的墓地
摆上家乡的烟酒、点心、冬枣
烧纸、点香、磕头
口中不断默念
程玲一家用家乡最传统的方式
告慰从未谋面的爷爷
一战华工佩戴的帽子,帽徽上的“CLC”是英国招募的华工军团Chinese Labour Corps的缩写 (10月28日摄) 。 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
血浓于水
哪怕千山万水
被称为“苦力(coolies)”
也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按照《招工合同》
工人们每月可以领到12块大洋
他们在中国的家属每月
也有10块大洋的养家费
对于那时普通中国人来说
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很多华工寄希望以此缓解家中的
经济压力甚至改变命运
一部分华工
曾在中国拥有体面的工作
如教师、文员等
这些人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
尤其是盼望在西方世界获得一些新知识
远渡重洋的他们
虽然“开眼看了世界”
但是在外的日子
过得艰难而又危险
“ 一日迁徙二日挪,隆隆雷电何其多。伟大蜻蜓蔽天日,尾泻青烟快于梭。空中行列如蚁卵,时遭焚毁遇天火。”
这是山东省淄博市
博山区域城镇和尚房村的华工孙干
描述头顶战斗机横行的句子
一战华工第30旅带着各式帽子。资料照片
在硝烟炮火中
华工们在欧洲战场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
挖战壕,修铁路,装卸货物
在火药厂、兵工厂、化工厂和造纸厂等地方工作
有的华工甚至成为修理坦克、飞机的熟练工
对于许多华工来说
他们的战争记忆是漫长、恐怖的
他们战后还要留下打扫战场
战后有成千上万被废弃的炮弹
“华工军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清除那些
尚未爆炸的炮弹
这非常危险
由于敌军炮火、瘟疫和伤病
至少有3000名中国人
在欧洲或是去欧洲的路上
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平日里
一顿只能吃个二三成饱
一些华工饿晕是常态
在工厂工作的一战华工。资料照片
在异国他乡受尽挫折
思乡的情绪也时常蔓延在他们之间
“现在哪一边打赢了?”
“我们什么时候能回中国?”
是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
尽管身在混乱、时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常常被西方人蔑称
为“苦力”(coolies)“中国佬”(Chinks)
华工们仍然创造了巨大的功绩
一本由英国军方1918年编写的
《关于华工的信息》的小册子称
中国人“吃苦耐劳,心灵手巧
如果管理得当
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他们的能力令人惊讶”
“开眼看世界”后
他们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气息
华工在欧洲的经历
可以被视为一次受教育的历程
他们学会了新的思维方式
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一战华工在工作闲暇时锻炼身体。资料照片
1919年9月15日
孙干回到阔别了两年多的老家
完成欧洲教育考察的他
更加坚定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
他认为
“先进之国家,必有先进之科学
欲有先进之科学,必有先进之教育”
一位一战华工的骑马照片。资料照片
为了开化民智
孙干在工作之余还在赶集的山道上摆摊
教往来路人识字
并和妻子自费创办了
博山第一所乡村女子学校
这在当时受到村民的欢迎
一股新的风尚来源于万里之外
悄悄来到了这个小乡村
10月26日,华工后裔孙光隆及其妻子到孙干墓扫墓。新华社记者 王阳 摄
除了孙干
同期回到中国乡村里的华工
把学到的知识、看过的世界
甚至是旅行的困惑
带回到了中国
为农村扫盲、育人做了大量的工作
有学者认为
一战华工是一战史
世界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因为他们
中国让英法等国
免于人力资源破产的风险
参与拯救了西方文明
向世界展示中国
参与国际事务的愿景和能力
时光沧桑已过百年
那一批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来到万里之外追寻梦想的人
他们走过的泥泞、扛起的重担
不屈的奋斗、思考的光芒
仍然激励着我们前行
我们不能忘记!
(来源:新华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