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年,明朝第10位老板,明武宗朱厚照刚上位的时候,陕西省临洮府河州县(现今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来了位年仅19岁的少年县令,名叫蔡需。此人不仅生得眉目清俊,而且颇富传奇色彩。
1505年,明朝第9位老板,明孝宗朱佑樘当政的最后一年,蔡需高中进士,此时年方仅18岁,妥妥的神童学霸!但他绝不是个书呆子,相反,他的心机智谋非常出众,史称其“发奸擿伏,明断如神”!
然而,因为他太过年轻,所以踏上仕途的初期,备受同僚轻视,就连手底下当差的六房书吏、三班衙役都不把他当回事,常常对他阳奉阴违,这让蔡需十分恼火,便暗中寻思着找个机会好好教训教训这些人,为自己树立官威。
有一天,蔡需突然发现自己的乌纱帽不见了,便怀疑是手底下的人故意戏弄羞辱他,顿时大发雷霆,命令他们交出自己的乌纱帽。谁知,手底下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乌纱帽的下落。
蔡需登时火冒三丈,喝令他们在三天内找到乌纱帽,不然所有人都要重打十大板。这打板子可是个技巧活,打得狠,又打准要害,不死也能残。如今蔡需勃然大怒,并非儿戏,六房书吏、三班衙役都收起不恭之心,撒开大网,四处寻找蔡需的乌纱帽。
其实丢了乌纱帽,在明朝并不是什么大事,丢了再做一顶就可以了。但在古代,朝廷罢免官员,会摘掉他们的乌纱帽,因此丢乌纱帽与丢官同意。蔡需会为此大发雷霆,也是情理之中。
衙门上下苦寻了一日,毫无所获。第二天,衙役魏忠几人奉命前去北门外缉拿罪犯,出城二里左右,路经一处名为大坪的地方,此地有一片茂盛的梨树林。
河州县虽然地处西北,大地苍茫,但却是青山绿水,林荫蔽天,阡陌纵横,宛如诗画之境。当地盛产一种水果名叫酸巴梨,也叫皮袋果,俗称河州黑鸭梨,因其果肉饱满多汁,皮薄核小,芳香浓郁,入口甜爽,而远近闻名。
大坪的梨树林种植的便是这黑鸭梨。此时正值谷雨时节,正是梨花盛开之际,只见整片梨树林花团锦簇,浩如繁星的梨花洁白如雪,芳香怡人,仿若人间仙境。
魏忠等人不由得被美景吸引,兴致大起,不自觉便朝林中走去,突然瞧见前方大片雪白之中,有一个黑色物体悬于半空,格外扎眼,便走近查看,竟是一顶乌纱帽!
经过仔细辨认,魏忠确定这就是蔡县令丢失的乌纱帽!当真是踏破铁鞋无匿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可是这乌纱帽为什么会悬挂在梨树林中呢?
魏忠几人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只当是某个人存心戏弄蔡县令,才故意拿了他的乌纱帽,偷偷挂在梨树上,好让他出丑。
魏忠几人办完差回到县衙后,便立刻将乌纱帽交给蔡需。蔡需拿到乌纱帽后,仔细检查,发现没有丝毫损坏的迹象,十分高兴,满意地点点头。
忽而,他闻到帽子散发出阵阵似有若无的花香,便问魏忠:“尔等在何处寻得本官的乌纱帽?”
魏忠便将发现乌纱帽的经过,详细地讲述给蔡县令听。谁料,蔡需竟然不信,觉得是魏忠等人故意如此,便命几人带路,要亲自到梨树林一探究竟。
蔡需命人备下四人大轿,前后各两名轿夫。另安排6名衙役,举着肃静、回避、河州县正堂、正七品、文林郎、进士出身等6块牌子,在轿前开路,又有一队护从跟随轿后,最前头还有衙役鸣锣开道,一路吹吹打打朝大坪梨树林行去。
锣鼓喧天,官威气派非凡,引得无数百姓瞩目。好热闹的小孩更是围着仪仗队东奔西跑,有怕孩子冲撞县太爷,或者担心孩子被人贩子趁火打劫拐走的妇人,立刻呼喊孩子的名字,喝令他们赶紧回家。一时间,锣鼓声、笑闹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如此大张旗鼓,早就惊动了大坪的里长和甲长,蔡需的轿子还没到大坪,里长、甲长就已经带着数百村民们到路旁等候。蔡需一下轿子,里长、甲长就领着村民来了个夹道欢迎,随后,十分殷勤地陪同蔡需游赏梨树林。
到了挂乌纱帽的梨树下,蔡需便仔细打量起来,发现梨树下有挖掘的新土痕迹,便朝其他梨树看去,却不见土地翻新的痕迹,便起了疑心,“如果是除草松土,便应该每棵梨树下都有翻新的痕迹。如今唯独悬挂乌纱帽的梨树下,土质疏松,可见此处菲同寻常。”
于是,蔡需当即命令衙役挖开此地一探究竟。岂料,刚挖了二尺多深,竟露出一具男尸!
只见死者上身一丝不挂,下身也仅穿了一条内裤而已,但内裤是丝绸所制,可见死者并非穷苦百姓。死者身上并无伤痕,只有颅囟严重凹陷,应该是被重器击打所致,是他的致命伤。由此可以推断,应该是谋财害命!
蔡需面色严肃,转头盯着魏忠。魏忠见蔡县令目光森寒地盯着自己,想起他来时曾怀疑乌纱帽是自己偷盗,挂于此处戏弄他,如今树下启出男尸,恐怕牵连自己,于是急中生智,谄媚道:“此人必是被歹人所害,死不瞑目,知晓蔡大人乃是神人转世,断案如神,便托您的乌纱帽在此为他鸣冤!”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蔡需听闻魏忠所言,竟觉得甚是有理,频频点头,“既然死者托本官的乌纱帽向本官鸣冤,本官自然要查个水落石出,给死者一个交代。”说罢,便令魏忠将梨园的主人找来。
梨园主人听闻自家地里竟然挖出一具男尸,惊慌不已,一看到蔡县令,便跪地高呼“冤枉”!
蔡需问道:“尸体是在你的地里挖出,你可知死者是何人?”
梨园主人忙喊道:“小人并不认识此人,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是谁埋在我的地里。小人一向安分守己,与人为善,绝不敢谋害他人性命,还望大人明察!”
蔡需不信,便命人给梨园主人上夹棍之刑。梨园主人痛得呼天抢地,却依旧声称,人不是自己杀的,对地里埋尸之事也并不知情。
一旁围观的百姓也都纷纷为梨园主人作证,说他素来宽厚有爱,与人为善,而且家资丰厚,不可能干这谋财害命的事,连累一家几十口人。
蔡需见众人言辞恳切,又有里长、甲长为他作保,便暂且放了梨园主人,并喝令里长、甲长及梨园主人必须在三天之内,找到凶犯,否则便让梨园主人为死者偿命!
梨园主人一听顿时一脸苦相,本以为县太爷放了自己,这事便与自己无关了,没想到竟然让自己去追凶,他一个小小百姓,哪里是那等穷凶极恶之人的对手。可百姓遇见官,有理没处说,再不情愿也不敢拒绝。
于是梨园主人开始央求乡民们帮忙查找凶犯,但凡能够提供线索之人,他必有重谢。里长和甲长因为是梨园主人的保人,又得了蔡县令的命令,也十分积极地鼓动乡民四处寻找凶手。
很快,大坪梨园出了人命案,便在整个县里传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乡民大肆缉凶,也弄得人心惶惶。如此大张旗鼓,岂不是打草惊蛇?
于是,便有村民私下里抱怨蔡需昏庸无能,缉凶本是衙门之事,却逼迫无辜百姓折腾,如今打草惊蛇,让凶犯跑了的话,岂不还是百姓遭罪?却不知,这正是蔡需有意为之。
当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蔡需便召集魏忠等32名衙役到大堂听差,说道:“本官给尔等四面白牌,分作四组,五更天时(凌晨3-5点),你们便分别从四门出城,在离城二里的管道上等候,凡遇出城者,不问缘由,全部拿下。等到申时(下午3-5点),便将扣留的人全部带到大堂,等候本官审问。”
魏忠等人不知蔡需是何用意,也不敢多问,便领命而去。等到寅时,城门刚刚打开之际,32人便分作4组,分别从东南西北四门出城,到城外二里地守候。见到出城之人,不问青红皂白便全部扣下。到了申时,竟然扣押了200多人,将他们悉数押回县衙。
人数如此众多,按理应当集体审讯,或者分批审讯,然而蔡需却反其道行之,偏要一个一个进行单独审讯。结果月上柳梢头了,总共才审问了4人,还有200多人等待问讯,各个都等得焦躁难安,希望县太爷赶快审问自己,好让自己早些回家。却不料,蔡需打了个呵欠,大袖一甩,说道:“天色已晚,将其余人等押入大牢,明日再审。”说罢,便扬长而去,留下一众百姓唉声叹气。
蔡需到了后堂,便把魏忠唤进书房,说道:“你稍后命衙役们向那些人索要银子,就说县太爷并没有点名登记,并不清楚究竟扣留了多少人,少个几十人,县太爷也不会发现,只要肯出钱,便可偷偷放了他。谁要是出钱贿赂你们,你便立刻来禀告本官,他们答应行贿的银两,本官会加倍赏赐给你们。但千万要记住,索贿至少在一两银子以上!”
魏忠听了蔡需的要求,一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有钱不赚是傻子,于是欣然领命,将此事悄悄安排下去。衙役们听闻蔡县令让他们索贿还有奖赏,立刻兴奋起来,纷纷前往牢房,公开向被扣留的人索取银子。
一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巨款,家中没有丧嫁等大事或急事,谁都不愿出这个冤枉钱。更何况他们是无辜被拘留,没有犯事,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大不了就是等一晚,明天县太爷问完话,自然会放了自己。
就在此时,有个名叫丘通的人,悄悄递给魏忠一两银子,说道:“我家里还有急事,耽误不得。”
魏忠接过银子,说道:“等众人睡去后,我便偷偷放了你,不然让众人看见,明天告到县太爷那,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丘通连忙点头,表示理解。魏忠则马上将丘通行贿之事回禀蔡需。蔡需说道:“你稍后将丘通放了,然后安排两名衙役在他回去的路上等候,见到他,便将他押到大堂等候审讯。”魏忠正欲离开,蔡需又强调到,务必让两名衙役如此这般乔装一番。
等到夜深人静时,魏忠便悄悄将丘通放了出去。丘通重获自由,便急急忙忙朝家里赶去,不想,竟在路上撞见了牛头、马面拿着锁链朝自己走来,顿时吓得瘫软在地,任由他们将自己押到大堂。
只见大堂烛火摇曳,鬼影幢幢,面目狰狞的鬼差分列在大堂两侧,龇牙裂目十分可怖,公案之后赫然坐着阎罗王,面容冷冽,目光狠厉,背后两盏灯笼映照在阳逻王脸上,青红相间,让人畏惧。蔡需俨然将县衙大堂打造成了阎罗殿!
大堂内不时阴风阵阵,在丘通听来仿若鬼哭声声,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惊恐不已。
此时,蔡需怒声喝道:“大胆奸贼,竟敢谋财害命,将尸体埋于大坪梨园内!冤魂借乌纱帽伸冤,你却妄图行贿逃走,罪加一等!如今冤魂状告到阎罗殿,小鬼已经查实,确系你所为,还不快快从实招来,免得将你下油锅!”
有道是做贼心虚,丘通早已被这阴森场面吓得魂不守舍,如今又被蔡需假借阎罗之名,严厉敲打,心中早就乱乱一团,当即便如实招供了。
原来,丘通是大车店的老板,为人贪财自私,时常克扣客人的饭钱和牲口的粮草钱。
前几日,有个毛皮商人到河州做生意,独自一人到他的大车店住宿。当时天色已晚,店内没有其他人,客人便当着丘通的面打开了自己的钱袋,掏出碎银付房租。谁料,丘通瞧见客人钱袋里有两锭大元宝,与许多碎银子,少说也有上百两,便起了贪念,想要据为己有。
于是,等到夜半三更,客人熟睡之后,丘通便悄悄潜入客人房内,用铁锤猛击他的头顶,将客人活活锤死,然后将客人的财物搜刮一空,就连客人的华服都不放过,接着将尸体装进麻袋,搬运到大车上。
凌晨时分,城门刚刚打开,他便驾车从北门出去,将尸体运到城外二里地外的大坪梨园,趁着四下无人,便迅速将人埋在梨树下,消尸匿迹,因为害怕被人瞧见,因此埋得并不深。
处理完尸体,丘通便立刻驾车返回大车店,此时大多数客人都还未起床,所以无人知晓此事。却不料,冤魂竟借县太爷的乌纱帽告状。
尸体被发现了,丘通做贼心虚,不敢将银元宝花掉,怕引人怀疑,便将所得银两藏在客房的床脚之下。想着等梨园主人三日后找不到凶犯被定罪后,自己便安全了。岂料,冤魂始终不肯放过自己,竟然告到了阎罗殿。
丘通说完案情,便声泪俱下,连连磕头:“求阎罗王饶小人一命,小人回去后,一定为他做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来赎罪!”
蔡需得知案情,便命人点燃火把,卸下伪装。丘通顿时转怖为惊,眼前哪里是什么阎罗殿,分明就是河州县衙的大堂,堂上之人也不是什么阎罗王与鬼差,分明就是县太爷和一众衙役!本来无人知晓的罪行,却被丘通自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顿时面如死灰。
蔡需当即命魏忠前往大车店,搜查赃物,果然在客房床下挖出丘通藏匿的银元宝。如今证据确凿,再加上丘通自己的口供,蔡县令便按照《大明律》,判处丘通斩立决。
此案真相大白,再加上乌纱帽伸冤,蔡需威望从此大涨,百姓皆说蔡需是神人转世,得鬼神庇佑,断案清明严正,手下的官吏再也不敢因为蔡需年轻就轻视他,反而毕恭毕敬,勤恳热情。
其实,哪有什么冤魂告状,神人转世,一切不过是蔡需利用自己的乌纱帽设的局罢了。
蔡需初到河州县,手底下的人因他年轻,都不服管束,对他阳奉阴违,于是便寻思着办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从而树立自己的威望。
但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于是便经常微服私访,四处查访弊端,以便一鸣惊人。
那天清晨,蔡需游玩到大坪,远远看见园中梨花盛开,美不胜收,便打算到园中漫步。恰好此时,一辆大车向城中疾驰而去,奇怪的是,车上却没有任何货物。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大车一大早入城,按理是运送货物或售卖货物的。但是当时车速很快,蔡需并没有看清驾车人的面貌,虽然心中疑惑,但并未深究,而是继续前往梨园赏花。
行到深处,蔡需发现地上有重物拖拽的痕迹,便一路寻迹向前,来到一棵梨树下,却见树下地质疏松,有被人挖掘过的痕迹。于是找来一根木棍插入土中,感觉下面软软的,便猜测应该埋藏了什么东西。但自己一人在此,也不好开挖,万一引起误会,就得不偿失。
蔡需思考片刻,便心生一计。第二天一早,天刚刚亮,便将自己的乌纱帽藏在怀中,独自前往大坪梨园,然后偷偷将乌纱帽挂在那棵梨树上。
随后,蔡需回到衙门,谎称自己丢了乌纱帽,喝令众人四处寻找。接着,故意派遣魏忠等人前往大坪办差,有意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乌纱帽,他便好以此为由大张旗鼓地前往梨园一探究竟。他之所以把排场搞得那么大,就是为了引得更多人的关注,一旦事成,自己便能威名远播。
却不想,梨树下竟然埋藏了一具尸体。蔡需立刻联想到那日遇见的形迹可疑的大车,如果是城门开启时出城埋尸,那个时间差不多能返回城门,便愈发怀疑那辆大车是运送尸体的。但自己当时并未看清驾车人的样貌,车子也没有什么特殊标记,若要依此寻找真凶,只怕十分困难。于是,蔡需便心生第二计——打草惊蛇!
凶犯刚做了案,心中必然不安,如果全县大张旗鼓地查访凶犯,他必然会因此惊慌失措,想要回案发现场确认。于是,蔡需喝令里长、甲长以及梨园主人三日内必须查访真凶,否则唯他们是问。
梨园主人有钱,里长、甲长有权,为了不被牵连,必然会积极发动村民查访凶手,这样便人尽皆知了。
凶犯要回案发现场确认,必然不会选择白天和晚上,因为白天人多眼杂,容易暴露行踪,而晚上出城,就回不了城了,所以凶犯一定还会选择在凌晨城门刚开,而众人未起之时,前去查看。因此,蔡需便命32名衙役分作四组,分别守在四门城外二里地外,见人出城就抓。
可这一抓,竟抓了二百多人,要如何才能从中分辨出真凶呢?蔡需沉思片刻,便想出了第三计——索贿放行!
既然凶犯是谋财害命,那必然得了不少财物,于是蔡需命衙役向众人索贿,出钱一两银子以上,就可以放行。一两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巨款,没有做亏心事的人,必然不愿意出这笔钱。而凶犯因为犯了事,加上全县都在缉拿凶犯,他如今被捕入狱,必然心中惶恐,担心事情败露,如今能够出钱了事,自然不会错过。
于是,蔡需便借此锁定了疑犯丘通。但此时无凭无据,贸然审问,如果丘通抵死不认,此案也难破。蔡需左思右想,便计上心头——阎罗审案!
古代人多封建迷信,心怀鬼胎之人,更是畏惧鬼神。于是,蔡需便命人假扮牛头马面,半路锁了丘通,又将公堂伪装成阎罗殿,一番威吓下,丘通便如实招来,事半功倍,坐实了丘通谋财害命之罪。
一桩一开始毫无头绪的悬案,竟被蔡需巧设连环计——乌纱帽伸冤、打草惊蛇、索贿放行、阎罗审案,不费吹灰之力就查了个水落石出,不仅破了案,还给自己增加了神奇色彩,让自己官威大涨,众口称颂,可见他智计出众,心思灵巧。因此,《明史》称他“发奸擿伏,明断入神”。
也正因如此,蔡需才能从七品芝麻官,节节攀升至从四品的山东按察副使。但用计者,难免心力交瘁,所以蔡需年纪轻轻就早登极乐了。
@文茵说:少年县令遭人轻,梨树高悬乌纱帽。智计连环破冤案,巧借鬼神显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