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们撰写了62篇原创,涉及了34个品牌。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不同的造车主体,来回顾2021年的造车大事件。
根据乘联会的预估,2021全年零售预计2009.0万辆,同比增长4.1%。不过这个基数是在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得到。2022年,国内车市也不会有高速增长的情况,车市内卷只会越来越激烈。2021年,在政策的支持以及投资人的追捧下,电动车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毋庸置疑的主角。特斯拉和比亚迪在市值上的持续攀升,以及埃隆马斯克成为时周刊年度人物,是对电动车未来最好的注解。
新势力车企,是2021年国内电动车市场,甚至是整个中国车市最大的亮点所在。
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依旧一骑绝尘,如果不是需要担负沉重的出口任务,其在国内的销量还有望再上一层楼。短期来看,Model 3+Model Y的组合所构建起来的优势难以被撼动。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其在2021年最大的风波不是上海车展上所谓的“制动门”,也不是在危机公关事件上的傲慢,而是其对于数据极其饥渴,所触发的国家安全相关的问题。和其他品牌更多采用激光雷达+视觉的方案不同,特斯拉走的是纯视觉的技术路线,因此其需要更多的场景数据来训练其控制器。之前,这些数据被直接传往了美国的服务器,而这其中可能还包括大量的政府机关的图片,这一度触发了监管机构对于特斯拉比较大的担忧。后期虽然特斯拉公布了其将在国内建设本土的服务器,但是其核心算法团队在国外,因此如何在未来避免大规模的数据跨境问题是特斯拉的一个难题。
至于蔚小理在2022年都迎来了丰收的一年,但是三家情况各有所不同。蔚来本来相对稳固的冠军位置基本已经不保,三家轮流争冠的局面已经形成。二线阵营中,哪吒以及零跑势头不错。不过其他诸如威马、天际、爱驰等品牌逐渐有了掉队的苗头。随着国内电动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新势力品牌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化,2022年也有可能再出现一批赛麟、拜腾以及博郡这样的品牌淡出我们视线的情况。
蔚来小鹏腹背受敌 2021 车展你最好看谁?-新势力车企篇
一季度财报亮眼,蔚来9月将向挪威交付ES8
蔚来自营欧洲市场,李斌能否复制国内成功模式
把汽车app打造成精英圈层的乌托邦,蔚来能把用户企业践行到底吗?
特斯拉,大国数据博弈的缩影
理想汽车的理想,就是割老客户的韭菜吗?
百公里加速2.1秒,Yoke方向盘,PS5级游戏性能体验,细数特斯拉Model S Plaid之“最”
曲线打通国内资本市场,小鹏汽车难掩对资金的渴求
深度 | 贾跃亭的FF值的相信吗?
销量节节攀升的理想汽车都还有哪些不理想?
让蔚来进退两难的“饭圈”文化?
新出行 | 市值破万亿美元,特斯拉下一个目标在哪里?
特斯拉祭出0首付租车,影响大吗?
是豆是荚?特斯拉Vs大众汽车
深度 | 市值超大众,要做“特斯拉杀手”的Rivian是谁?
2021传统势力压轴爆圈,蔚小理们红利不再
ET5,蔚来输不起的背水一战
盒子汽车,开启B端造车新势力时代
小鹏汽车:不凡的2021,充满变数的2022 |年度新出行品牌复盘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厂,小米、百度和华为在2021年都加速了自己在智能电动车市场的布局,并都有了一定的进展。
小米通过设立注册资本达到100亿的汽车公司,直接下场造车。对于雷军来说,智能电动车的诱惑远远大于手机或者其他消费电子。一旦能够成功,带来的将是小米量能的巨大提升。而造车之外,小米通过收购与参股,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自动驾驶产业链,为未来小米汽车部署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打下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至于百度,则在2021年加速了自己的造车进程。相比于其他公司,其实我们更加看好百度。因为百度成功说服了吉利进行代工的同时,也获得了吉利的SEA浩瀚平台。在吉利成熟平台以及体系能力的支持下,集度汽车初期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确保项目按时交付投产。而且和阿里在智己、滴滴在和比亚迪的合资公司中都只是小股东角色不同,百度是集度的大股东,拥有最后的一票否决权,可以确保自己的造车意志被最大程度得到贯彻。
至于华为,虽然不是互联网大厂,但却是2021年国内车市最受人关注的企业。一方面华为在积极拓展国内的朋友圈,北汽、长安、广汽都已经官宣了和华为的合作项目,华为HI系统以及智能座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所在;另外一方面,华为在初期和赛力斯合作,向赛力斯SF5导入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又成功发布了AITO 问界M5。在问界M5的身上,赛力斯已经被极大地淡化,处处可见的是华为DNA。问界M5,不是华为汽车,胜似华为汽车。
小米造车官宣,腾讯何时下场?
2021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大盘点——BBA的危机、蔚小理的高歌猛进与小米华为的横空出世
深度 | 雷军的最后一搏,自动驾驶才是小米造车的关键
持续推动商业化落地,百度的无人驾驶已近在眼前
华为的新起点,余承东的新舞台
新势力品牌的强势崛起,给了传统车企不小的压力。不过在电动车领域,自主品牌还是握有不小的先发优势,外资品牌暂时还处在一个追赶的过程中。撇开集团优势明显的比亚迪不谈,吉利、长安、上汽、长城、东风的高端子品牌都进入到了不同的阶段,有的开始交付,有的对外亮相了,有的已经公布了信息。自主品牌凭借电动车所掀起的这一波进攻浪潮,在势头上已经完全压过了外资品牌。2022年对于这些新品牌来说将是一个大考。
2021年对于外资品牌来说不是一个友好的年份。贯穿全年的缺芯,持续向上的自主品牌,不太成功的电动车战略,都让外资品牌在国内没有了往日一往无前的气势。无论是ABB所处的豪车阵营,还是大众、丰田这些全球巨头,之前是面临没有电动车可卖的局面,而当下则是有了电动车销路也不佳的局面。以大众MEB为例,在国内投放了五款电动车,在整体销量上刚刚和蔚小理拉平。而这还是建立在大众将芯片优先供给ID系列,而蔚小理则没有大众那样的体量,一直受到缺芯困扰的结果。在三电系统以及智能网联方面,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新势力造车即使在和大众PK时都没有明显的短板,甚至在诸如自动驾驶方面还领先大众不少。大众之外,丰田、通用也给出了自己在电动车上的解决方案。至于能否在2022年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拭目以待。
在包括双积分在内的政策的弹压下,传统车企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向电动车全面转型的战略,未来更多资源都会向电动车倾斜。新势力品牌所建立起的领先优势,也会被传统车企不断迭代的产品来慢慢抵消。其实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品牌之间真正的竞争,应该从2022年开始。
极氪001——吉利的背水一战
长城汽车的野望
2021上海车展的意义 时代的天平正在倾斜 – 传统车企篇
支撑劳斯莱斯全球业绩飘红的中国年轻人
当北京现代开始玩“裸眼3D” 背后是整合营销的一次大捷
聚焦双碳目标:宝马可持续发展峰会探讨绿色出行变革,碳达峰碳中和究竟告诉我们什么
吉利发布全新品牌“我们”,用户主义将成车企品牌管理践行的新支点
比亚迪进军高端电动车品牌有戏吗?
领克09上市,掏空了沃尔沃的吉利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国潮汽车品牌的理想飞扬,国车红旗的蝶变
拒绝东京奥运,怼天怼地的丰田章男会将丰田引向何方?
宝马揭秘数字互联,跨国车企数字化转型的理想和现实
smart焕新亮相——甲之砒霜,能否成为乙之熊掌
重新起盘,小型车新品牌的春天来了
不务正业的本田,造火箭靠谱吗?
深度 | 智己汽车,能否成为上汽的救星?
站上300元的高位,比亚迪的股票你还敢买吗?
贾迅是谁?智己汽车股权疑云
在2021年,房地产资本造车基本可以落下帷幕。无论是曾经在宝万之争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宝能集团,还是在房地产市场中叱诧风云的恒大集团,在进入了造车这个无底洞之后,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在国内调控趋严以及三道红线的打压之下,房地产主业已经难以为汽车行业输血;而智能电动车本身不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单纯通过资金投入,并不一定能够砸出一个有竞争力的车型,更何况后期还没有了房地产主业资金的支持。无论是深陷破产危机的恒大,还是一度欠薪的宝能,已经注定和智能电动车无缘。
不过2021年还有另外一批值得我们关注的房地产资本,它们不造车,却打起了卖车的主意。万达联手红旗,不仅将红旗引入遍布全国的万达广场进行展示,同时还寻求和红旗打通会员。而为了经营好卖车业务,在奔驰与福特都担任过营销负责人的李宏鹏也被挖来操盘整个万达卖车的业务。另外一家房企——雅乐居则参与了威马的新一轮融资。其中除了向威马投入真金白银外,利用雅乐居在国内的住宅以及商业物业,展示威马汽车也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而光就此一项,就能够为威马带来数千个与用户直接交互的触点。
智能网联技术是当前新出行的命脉,而这背后是自动驾驶以及智能座舱两大核心技术。
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各方已经形成共识的是:短期内难以实现L4的全面部署,在有限场景以及结合V2X技术下的持续迭代升级,以不断迫近L4可能是可行的技术路线。在技术层面,当前国内的自动驾驶已经上升到了激光雷达+视觉识别方案。自动驾驶也已经从高速公路领航,开始向城市道路的领航功能演进。在芯片层面,主机厂也已经从外购通用芯片逐渐向自研专属芯片转变。英伟达、地平线这样的国际与国内芯片设计企业,这两年屡屡成为各大主机厂的座上宾,而特斯拉自研的无人驾驶专属芯片更是在算力层面将英伟达远远甩在了身后,蔚来、小鹏等也纷纷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曾经的芯片新贵Mobileye也难以承受相关压力,迫使英特尔不得不将其单列IPO,为其开展新业务筹集更多的资金。
智能座舱也是各大主机厂发力的重点。刚刚发布的无论是华为AITO的问界M5,还是蔚来的ET5,都将旗下最前瞻的技术应用到了智能座舱上。以AR/VR这样的技术已经在ET5上实现量产为例,未来为驾乘人员提供与日常的娱乐、办公、休息等无缝衔接,嫁接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厂的互联网生态,将让智能座舱具备更强的生命力。
登顶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如何延续“造富”想象力
造车:智能科技时代的首场集结
深度|上市前夕,商汤科技为传统车企带来了对抗新势力的那颗“引擎”
远景动力:开启中国电池企业的出海征程
深度 | 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动力电池市场格局重置?
完成B轮融资的曹操出行——如何与互联网移动出行进行差异化竞争
缺电,会否成为电动车的黑天鹅?
科幻终成现实,你准备好迎接eVTOL时代了吗?
滴滴与Grab的两种命运 ——能否成为促动国内资本市场开放以及资本跨境流动的新契机?
拆分Mobileye,英特尔是主动为之,还是迫不得已
保时捷发布虚拟游戏超跑,车企纷纷涌向了元宇宙
2021年,二手车业务迎来了春天。这不仅是政策层面意识到了二手车是一个潜在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机会,同时蔓延全球的缺芯危机,也让二手车,尤其是进口二手车业务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毕竟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等待一款遥遥无期的进口车。能否有效经营好二手车业务,对于新车市场的销售将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过要发展壮大二手车业务,更多的还是需要破除消费者对于会在二手车市场购买到事故车和报废车的疑虑。在这方面,无论是主机厂自己的二手车业务还是第三方二手车平台,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此外,国内汽车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国内汽车市场告别高速增长的当下,为国内庞大的汽车产能寻找到新的市场时不我待。尤其是在眼下风风火火的电动车领域,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突出。但反观国外电动车市场方兴未艾,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国内电动车领域的先发优势,争夺全球市场的份额。当前包括上汽、长城、奇瑞、吉利等都纷纷在包括欧洲、澳新、中东、非洲、东南亚在内的市场出口整车。未来,我们应该从出口整车向技术、品牌输出进行转变,在海外市场建立一整套体系能力,这才是能够扎根立足的关键所在。
中国汽车品牌的大航海,上汽集团的新一轮发展在海外
深度 | 13亿美元收购仁孚中国,瞄准中国最大汽车经销商“王座”的中升集团可能并不快乐
作为新能源技术的终极路线,燃料电池目前被应用的前景已经逐步明朗。即乘用车缓行,而商用车加速。和纯电动相比,燃料电池的优缺点非常鲜明: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高;但加氢站建设昂贵,整车成本较高。因此在行驶路线相对固定的干线卡车上,部署燃料电池技术,一方面能够避免加氢站建设布局的难题,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作为全球范围内燃料电池技术领先的企业,丰田在燃料电池领域展现出了和之前混合动力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其通过技术输出已经和包括一汽、东风、广汽、北汽福田等多家国内主流的商用车企业结成了同盟。在燃料电池领域,丰田不希望重蹈当年混合动力的覆辙。更高的技术壁垒只会让相关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制约,与其如此还不如更加开放一些,在国内巨大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市场去占据一席之地。至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受限于加氢站的布局问题,短时间我们难以看到推广的可能,更多只可能在某些示范园区或者示范路线上去应用。
2022年,伴随着大量的新车上市,国内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无论前期宣传得有多轰轰烈烈,等到交付的时候,终端销量就会成为每一个品牌的大考。不过我们也想要提醒一下传统车企:电动车固然代表未来,影响自己的股票和市值,但是对你们来说,燃油车更是不能放弃的基本盘。燃油车贡献的销量以及形成的规模效应,才是当前安身立命之本。不要被新势力车企给带偏了方向,在电动车热潮过去之后,燃油车或者是基于发动机的混合动力车型依然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