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耶,是大家最喜欢的“电子斗蛐蛐”环节。
“电子斗蛐蛐”,当今中文互联网屡见不鲜的名词。它常常用来形容以下情景:老头环里的女武神被拿去从正门开始单刷史东薇尔城;魔兽争霸同人口暗夜角鹰兽和人族狮鹫互殴,或是原神玩家仅靠游戏设定评断尘世七执政武力孰高孰低……
总之,一款游戏中的任何单位、任何角色都可以拿出来斗一斗,如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是故,网友们谓之“电子斗蛐蛐”,或是“赛博促织”。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把斗蛐蛐做成一款游戏,会是什么样?
别说,还真有人这么干了。就在上个月,一款由蓬莱飞鱼工作室开发、以斗蟋蟀为主题的收集养成游戏《沉默的蟋蟀》在Steam上线,截至目前该作已获86%好评(超400条评论,特别好评),并得到逍遥散人等主播推荐。
更有不少玩家称之为:“中国人自己的神奇宝贝”。
斗蟋蟀“类神奇宝贝”能做成啥样
斗蛐蛐向来讲究“捉、养、斗”,《沉默的蟋蟀》还原了这个过程。
首先是捉。《沉默的蟋蟀》简单易懂地将扑进草丛捉蛐蛐的环节做成了扫雷,在惊动蛐蛐以至其逃跑之前,你可以借助各式道具循着虫鸣翻找藏身于草木乱石之间的蛐蛐。
此外,通过“郊外”随机探索和蛐蛐市场,玩家还可以凭眼光自行选购心仪的蛐蛐。
其次是养。说到饲养蛐蛐,饲料、汁水、洗虫、喂食自然一样都少不了,而饲料与汁水的精细程度又直接影响到蛐蛐的战力——毕竟放在古代,达官显贵们还曾用鱼虾、黄鳝、老鳖磨成粉末“伺候”蛐蛐大爷,以求养出斗性最猛、战力最强的蛐蛐。
并且,玩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蛐蛐潜力,给小可爱们封大王、二王、三王,加速其成长。
最后是斗。蛐蛐的数值不是万能的,但数值太低是万万不能的,大多数时候,蛐蛐间的胜败就取决于数值高低。不过,不同蛐蛐还带有一定技能,其隐藏属性也许远超纸面上的数值。
而战斗的博弈点则在于,即便是两只蛐蛐单挑,一旦没有一击即胜或是单局决出胜负,斗蛐蛐就很可能拖入长达三局的持久战。此时,开斗前选择何种“打草方案”便是重要的决策点:是使用“万能草”增加技能触发几率、“开局草”加强蛐蛐数值争取速战速决,还是用“蓄力草”避其锋芒为下一回合储存体力,亦或使用“下风草”采取防守姿态……小小的蟋蟀盆也有如此复杂的“勾心斗角”。
战斗过程方面,虽说俩蛐蛐互殴没有做太精彩的动画,但《沉默的蟋蟀》另辟蹊径用文字展示战斗简报的形式,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稍有遗憾之处在于,除了委托事件、接收新手导师小乌龟发放的零星任务,《沉默的蟋蟀》目前还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剧情,这也使得游戏欠缺真正神奇宝贝那样的故事性与代入感。
好在,《沉默的蟋蟀》在主要玩法外填充了不少小系统。诸如郊外(类似Rogue事件)、虫友(类似社交)、赛事(类似单机版天梯)、援建、侦探委托等零碎玩法虽深度不足,却让整个游戏的世界观呈现得颇为鲜活饱满,比一个人没完没了地养蛐蛐斗蛐蛐要生动许多。
一本极力做蟋蟀科普的“百科全书”
作为一名生物学爱好者,相比朴实无华的玩法,《沉默的蟋蟀》更令我惊艳的其实是游戏内扎实而丰富的各种斗蛐蛐知识(可惜现实生活几乎用不上,简直是屠龙之技)。
事实上,只要你稍微接触一会儿《沉默的蟋蟀》就能记住不少专业术语:
“撬子手”专指靠抓蛐蛐谋生的闲人,他们整天拿着铁钎在蛐蛐洞里捣腾,并因此得名;“打草”指斗蛐蛐前要先把探子伸进虫笼里撩拨蛐蛐,将发怒的蛐蛐引出来和对手掐架;而所谓“洗虫”则是说是天气炎热的时候,要用26度左右的甘草水和清水给蛐蛐洗两次澡,以保持蛐蛐们的健康状态……几个小时玩下来,你肯定会觉得怎么斗个蛐蛐也有这么多学问。
最奇妙的是,《沉默的蟋蟀》还将许多与斗蟋蟀相关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通过背景介绍和帮助功能,游戏巨细靡遗地将一箩筐蟋蟀知识像倒豆子一样倾洒出来。
甚至蟋蟀各项数值都有与之对应的来头:牙齿长则攻击力高,翅膀越长斗性就越高,肚子越宽体力便越旺盛……这些文字注视不仅令人觉得制作组用心,也能让人感到游戏在设定原型上有足够说服力。
更不用说,《沉默的蟋蟀》还足足设计了一百多种蟋蟀,红额、苗叶青、灰黑、石榴红、梅花翅、淡白、苏叶黄、枣核形、绣肩……不一而足,蟋蟀根据个头、形状、皮色、翅膀分门别类地罗列在一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
而且,每只蟋蟀还做了3D模型,可以360度旋转细细观赏、挑选把玩,并由此引出“异虫八败”之说(“此般丑陋休轻弃,八败俱全是虫王”,意思是说八个地方都长得不好的蛐蛐有可能是战力最强的虫王)。
坦白说,细细品味《沉默的蟋蟀》之后我有这么一种“错觉”:就好像制作组不仅仅是想做一款能斗蛐蛐的电子游戏,而是想透过这款游戏向玩家科普自己最喜欢最珍爱的宝贝。
但我想,这可能也是游戏最容易招人喜欢的方式:任何一款游戏,唯有制作者自己先喜欢到无以复加,才更有机会赢得玩家青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游戏做起了怀旧
在《沉默的蟋蟀》上线之前,萦绕在玩家和从业者心头的最大疑问是:斗蛐蛐游戏能火吗?
是啊,斗蛐蛐太老,也太小众了。这么一个流行于中国古代、如今已基本式微的民间搏戏怎么可能还有受众呢?更何况它所面对的市场,还是早已习惯电子娱乐的现代玩家群体。
但《沉默的蟋蟀》却证明,根植于八九十年代的怀旧题材依然值得挖掘。
在电视与电脑尚未普及的八九十年代,国人的娱乐生活和精神文明远未富足,因而当时已日薄西山的斗蛐蛐尚有一席之地,而《沉默的蟋蟀》追溯的正是那个时代。
不只是游戏主题,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沉默的蟋蟀》的场景细节,就能看到无处不在的属于90年代的独特气息:黑白电视机、搪瓷茶杯、帆布挎包、BP机、老式台灯,极富上世纪宣传画风格的蟋蟀赛事海报,就连美术风格、UI和角色立绘也经过刻意做旧。
有趣的是,与《沉默的蟋蟀》相似的怀旧情绪亦见诸不少精品手游和独立游戏。
月光蟑螂的《三伏》将游戏舞台搬到90年代的山城重庆,并将剧情聚焦于那个特定年代下与“特异功能”“三言神通”相关的荒诞故事。
椰岛游戏的《完美的一天》将时间定格于令人怀恋的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天。在无限循环的1999年12月31日,玩家要无数次穿越时光隧道,和同学比四驱车,一个人偷偷玩红白机,翻阅《幽浮探索》(大概NETA自《飞碟探索》),重拾旧物,找回失去的旧时光。
而模拟经营手游王蓝莓系列,则通过果丹皮、罐头糖、玻璃珠、掌机等富有90年代面貌的物件,将玩家拉回充满旧日记忆的老时光,并用其乐融融的小卖部营造家长里短的邻里氛围。
《沉默的蟋蟀》所要追逐的,同样是那个业已逝去,却又无比朴素安宁的年代。就如玩家逛到休闲广场时所看到的文字:
你循着音乐声步入一片休闲广场。广场周边有长长的风雨走廊,点缀着几座凉亭,人们东一簇西一簇地散布其中,有斗虫的、拉二胡的、蹲着下象棋的……露天的坝子则是孩子们的天下,滚铁环、跳房子、弹玻璃珠。人不少,声音也嘈杂,但不知为何,你有一种宁静的感觉。你独坐在凉亭里,默默地看着这一切,连微笑都懒得挂到脸上。
在我看来,能在虚拟世界里安心体会此种宁馨的氛围,就是怀旧风游戏最美妙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