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电影海报砖家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日,反映这段历史的影片拍摄了许多……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聊聊许许多多的抗日战争电影当中我个人非常非常的喜欢《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
(我收藏的电影《血战台儿庄》海报)
影片拍摄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气概,具有一股中华民族的阳刚之美,创作者在艺术风格上把握这一作品时达到了一种举重若轻、疏密从容的境地。影片中人物较多,但是,导演把每个人每条线梳理的非常清晰,没有繁杂之感,是一部任何人都看得明白的电影。
这是我认为国产战争影片可以和《南征北战》《小兵张嘎》《钢铁战士》……相提并论的优秀影片,是一部纪实性和写意性兼备的军事题材影片。
(历史照片:抗日军队驰援台儿庄战役)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中国军民在山东省临沂市台儿庄打响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 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此士气大振 。
在台儿庄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日军凭借火炮优势,攻入台儿庄内。守卫的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立即组织敢死队,准备夺回阵地。战士们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依然踊跃报名。池峰城宣布:“每名敢死队赏大洋30块。”报名的战士当即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作日本人的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
敢死队趁夜色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身上的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却只剩下11人活着回来······
(历史照片:池峰城)
在山东滕县的保卫战中,日本人要川军将领王铭章投降,他坚决不肯,兵尽粮绝之时援军未到,王铭章砸毁电台亲自上西北城墙,指挥警卫排进攻西门城楼,直至全部阵亡,王铭章也腹部中弹随后用手枪饮弹殉国。
滕县县长周同知道后也从城墙跳下,陪同殉国。
(历史照片:王铭章师长)
王师长殉国后,第127师的将士大多数在与日军的死拼中牺牲。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
(电影剧照:血肉长城)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周恩来评价“台儿庄大捷”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
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此战中国胜利的评论。
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为什么要拍摄这部电影?
(周恩来总理和李宗仁先生)
1965年,在欢迎李宗仁回到北京的宴会上,周恩来总理向拍摄过《南征北战》的导演成荫说:可以把李宗仁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取得台儿庄大捷的事拍成电影。
成荫导演牢记周恩来总理的嘱托,1982年,成荫希望广西电影制片厂后能配合他拍摄“台儿庄大捷”这部电影。
遗憾的是,成荫不久突然辞世,遗愿未能实现 。
(电影导演:成荫)
1984年,八一厂优秀导演杨光远看了田军利、费林写的剧本《血战台儿庄》,杨光远认为这个题材有开掘的价值。
1985年3月,他将剧本推荐给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的陈敦德,并取得了广西自治区政府领导及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大力支持
经过多方研讨《血战台儿庄》的电影剧本经过十七次修改后终于定稿 。
(图右为导演:杨光远)
1985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电影,由杨光远、翟俊杰执导,由邵宏来扮演了李宗仁先生,初国良、江化霖、赵恒多、翟俊杰等参加了演出。
影片开拍消息公开后,剧组收到许多来信,其中云南方面要求表现滇军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贡献,不过,由于影片故事截至1938年4月7日,日军被逐出台儿庄,而滇军参战是在此后,所以导演在影片中为白崇禧加了一句台词表示:滇军六十军作为预备队正在途中 。
(导演翟俊杰给演员说戏)
在拍摄日军屠杀村民的戏时,剧情需要一组老奶奶痛哭的镜头,为了启发群演,导演翟俊杰和老人们聊了一个多钟头,当把她们说得失声痛哭起来时,摄影机马上进行抢拍。在后期配音的时候,导演翟俊杰请来北影的陈立中老师,因为陈立中略带口音的语言与画面上的老人形象十分吻合 。
(影片拍摄现场)
为了以气势感染观众,把战争场面拍得更真实,剧组选择了业已搬迁一空的村庄作为拍摄台儿庄内战斗的场地。他们还在村子里选择了一间瓦房加工为关帝庙,作为池峰城的指挥部。
在拍摄电影结尾“血肉长城”的镜头时,剧组用了七八百人扮演尸体,而开拍时,在场的人们几乎都带入了当年的情景,哭得拍不下去,是导演再三下令,摄制组才忍住泪拍完了这场戏 。这个段落给了我巨大的震撼,在以前看过的战争影片当中,敌我双方都会有一些伤亡,但是编导都尽量的避免展示这种巨大的伤亡,一部电影中最多有那么几十人的伤亡展示,电影《上甘岭》当中,志愿军张连长带着一个连的战士100多人,在战斗结束后只剩下9人,但是影片并没有过多的介绍这些伤亡数据。
但《血战台儿庄》这个段落,让我们觉得这是真正的战争,这就是血肉战场……
1986年,影片通过审查得以在中国大陆上映。
电影后面的故事也精彩
《血战台儿庄》是内地拍摄的第一部表现国军在抗战正面战场上的电影,并在电影中将抗战时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予以了正面评价,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国民党师长王炳章英勇牺牲后,蒋介石亲自主持追悼会,这个时候有日军战机飞来轰炸,面对敌机威胁,蒋介石临危不惧,发表讲话,镇定自若。
(电影剧照)
这部电影在华人圈引起了巨大轰动。
在香港的台湾人谢忠候给蒋经国打电话,告知蒋经国电影里面讲的是国军抗战打胜仗的,并且“先总统”的形象是正面的。蒋经国说“找一个拷贝来看看”,于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复制了一盘录影带交给新华社转交谢忠候带到台北。蒋经国看了《血战台儿庄》后不禁老泪纵横,说:“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给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也要相应的作些调整”。
(蒋经国先生)
没多久,台湾就通过并开放了老兵回大陆老家探亲的政策,两岸沟通交流的大门再一次打开,也就是在那几年,我第一次看见了来自台湾的二大爷,我爸爸和他抱在一起嚎啕大哭……
可以说,电影《血战台儿庄》是促进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促使两岸交流的催化剂。这是电影的力量。
可能是我看的电影少,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是我看过的抗日战争影片当中最优秀的一部,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觉得以后拍摄的战争题材电影,再没有一部能够超越血战台儿庄。
(历史照片)
有一组数据我们应该牢记: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期间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
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如今的台儿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经济发展繁荣昌盛,祖国越来越强大,外国人来中国必须要遵守我国的法律,规规矩矩的做事情,老百姓见到外国人永远不会卑躬屈膝……
如今,台儿庄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人来人往、灯火辉煌。
只是,票价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