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驿站图书阅览区 本报资料图片
许多人爱用“网红”形容成都。这是座出圈儿率很高的城市,但盘点词条,大多都关乎发展印记,“新一线榜首”“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向往之城”“常住人口第四城”“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热词——“蓉漂”,从2017年起一直热度不减,“红”到了现在。
崛起之势的迅猛,使得地理概念之外,越来越少有人会将盆地与成都相联系。与此同时,一种新现象也逐渐兴起——年轻人开始西行,往成都去。这便是“蓉漂”现象。如今,这亦是时代风尚。
“七普数据”显示,成都过去10年里新增近600万人。其中,大学学历人口535万人,占总人口的25.6%,比“六普”时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
如同强大的磁石,这座城市当前的人才总量已达556.3万人,居全国第四位。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曾这样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已是发展共识。
在近期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报告中,成都已跻身高校毕业生首选城市第四位,仅次于上海、深圳和广州。
这座城与这群人,正在共同诠释着新时代“聚人兴城”的新范本。
人才因何而来?
聚人兴城,人聚城兴。古往今来,伟大的城市无不诠释着这样朴素的道理。只是,最质朴的道理,往往背后有着最繁复的道路。
556万“蓉漂”因何而来?不可否认的是,步入新时代,成都探索出了一条独具创新特色的人才强市之路。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毕业于清华大学,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如今他是一名“蓉漂”。
忆起6年前,研究院项目择城落户,曾经考察过数座城市。最终一锤定音,落在成都,刘毅说,最大的原因,是出于对政策和诚意的触动。换句话说,在这里,创新人才、创新项目,更加“被渴求”。
而今,研究院里已入驻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创新人才与团队。光清华大学学历背景的人才,就有至少70人。
对于人才,成都的路径中,引,是第一步。2017年7月,成都重磅发布了“人才新政12条”,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本科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政策。新政实施首日,就迎来了356人落户。
后续的时间里,涌入成都的人才势头更猛。时至今日,青年人才的落户数字已翻新至51万余人,带动2020年成都城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率较2016年下降0.68个百分点。
一套政策组合拳,成都给的是真金白银,呵护备至。来蓉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驿站7天免费住;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蓉就有安家补贴;创新创业团队,从资助到孵化再到资源对接;高层次人才,给人才绿卡,从生活到办事服务面面俱到……
但给政策、给优惠,对于成都来说,只是“1.0版本”。
去年,成都将人才政策升级至2.0版本,实现了由资源要素吸引人才,向全要素协同开发人才的转变。举个例子,成都今年正式启动了2021年“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要在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等14个产业生态圈中遴选培育280名左右的产业领军人才。同样是给资金补贴、给住房保障、给便利服务,但评选人才的主体不是政府部门,而是产业生态圈里的头部企业。因为产业发展的精准需求,只有企业最能了解,是不是人才,要企业说了算。
精准匹配,协同开发,这解决的,正是人才能不能发挥价值,与城市同频发展的实际问题。也正因如此,“蓉漂”们不仅来了,更能匹配到适合的岗位上,“用得好”“留得住”,真正与城市共展宏图。
风尚因何而起?
对于涌入成都的人们来说,“蓉漂”是个极有认同感的身份。非但不“漂”,还平添了稳稳的幸福感,甚至值得引以为傲。于是,就有了“蓉漂”们发自肺腑地感慨:“‘蓉漂’之后再无漂泊。”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李进,就很认同自己的“蓉漂”身份。他还曾担任成都的“蓉漂招才大使”,为成都揽才,为“蓉漂”代言。
他说,是成都的人才政策与创新环境成就了如今的成都先导。创业初期,企业发展一度遇到了坎儿,成都针对顶尖团队的资助到账,解了燃眉之急。
彼时,谁也不曾想到,数年之后的一个春天,一声钟响,“蓉漂”李进创立的成都先导成为了西南地区首家登陆科创板企业,更开启了接下来汹涌澎湃的蓉企科创板上市潮。
如此看来,“蓉漂”们的身份“认同感”,源自城市的求贤若渴;源自人才们有价值发挥、有舞台筑梦。而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城市对人才的致高礼遇、至上关怀。
两个多月前的4月24日,成都刚刚庆祝了第四个“蓉漂人才日”。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蓉漂”过节,全城欢度。那是城市为人才量身定制的节日,彰显了爱才敬才的城市态度。
而事实上,“蓉漂”本身已不仅仅是一个群体。在成都,“蓉漂”还是一个品牌,背后是整个人才工作品牌化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成都实施人才工作品牌化战略,在全国首个申请了商标注册,以“蓉漂”冠名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活动和人才服务载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生态体系,让“蓉漂”与城市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比如率先成立基于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蓉漂人才发展学院”。这一学院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界共治”的办学模式,与19家国内外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培训30万余人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储备了大量复合型人才。
再比如“蓉漂人才荟”“蓉漂杯”“蓉漂榜”等等一系列赋能人才、服务人才的平台载体。
机遇、舞台、荣光,真金白银、真情实意,这或许正是“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内因。而这片热土之上,成都市人才企业上市及过会共计已有21家,总市值超过了4000亿元。人与城,彼此成就。
记者 王垚
来源: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