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雪 郭生伟
一
《筑梦苍穹-王小谟院士的科技报国之路》一书于2021年7月由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结集出版。这是一部梳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成长历程的最新力作,为电子信息界和广大读者所瞩目。
王小谟是我国著名的预警机专家,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新中国军工科技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王小谟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幼时饱尝战乱流离之苦。新中国成立后,终于可以安下心来读书求学的王小谟,从一个聪明但调皮的“坏孩子”,逐渐成长为一名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学习的少年。聪明灵性的王小谟成长之始就有着鲜明的自我意识,万千世界中总能发现自己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引发出他强烈的钻研和探究的兴趣。这种钻研与探究的努力塑造了他一生中要强、执着的一面,也正是这种热爱与兴趣引领着他一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完成大学无线电专业的学习后,王小谟最终成为了一名科研人员,并开启了他一生为之逐梦的雷达事业。八年后,他被调到第四机械工业部第38研究所,在这里,王小谟带领团队,历经坎坷,不懈拼搏,填补了我国三座标雷达研制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中国雷达从弱到强,从地面到天空的飞跃。1993年调到电子科学研究院后,王小谟多方斡旋筹谋,带领团队,顶住压力,使预警机在中国实现了从无到有。
《筑梦苍穹-王小谟院士的科技报国之路》全书共分为六章,二十多万字,对王小谟的传奇人生经历分阶段进行了详尽的记述。本书的记述者既重视史料的真实,又注意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传主的真实性格。文字朴实平易,简洁而生动,看似平淡,实则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信手拈来的熟练感,将王小谟院士的经历以及于后人的启迪深深烙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二
细读之下,可以发现本书具有如下两点特色。
首先,从人与历史的关系上看,本书既注重呈现历史事件在王小谟成长中的印迹,又注重通过王小谟平常的语言行动及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其真实性格。
本书每一章的叙述几乎都是从宏观的历史大背景着手,再聚焦到王小谟个人的成长际遇。人的成长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本书中与王小谟的成长密切相关的历史事实翔实。大到改革开放,小到与王小谟直接相关的人物、机构、事件,皆史料翔实、记述有据。例如,在讲述王小谟的父亲王宏谟投考的陆军大学时,不仅引用了王宏谟的自述,还参照了《广东文史资料存稿选编》《陆军大学教育纲领(1930年公布)》等史料,给人以真实立体之感。
在王小谟的性格塑造上,本书以“不虚美、不隐恶”为创作原则,利用丰富的资料,实事求是地将人物性格的各方面和盘托出。比如讲述王小谟的大学时代时,书中写道,由于“‘喜欢’与‘不喜欢’泾渭分明,成绩两相抵消,王小谟只能算是‘中等’的学生了”(P46)。并且,他不仅参加时髦的摩托车队,还是学校京剧团的骨干。书中还附上了王小谟当时的演出剧照。如此,一个大学时代充满活力、不循规蹈矩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再比如,王小谟在调任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后,种种迹象表明他的“脾气性格恐怕还真未必适合机关的种种烦琐”,一年后被调任到下级单位并被任命为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此一事,王小谟也认清了自己“就是个工程师”,更适合做些具体的工作,从而一门心思地扎进了预警机的研制中(P195)。除各个时期的丰富的图片资料外,书末还附有“王小谟院士访谈录”,可以令读者生出王小谟院士就坐在自己对面侃侃而谈的真实的临场感。
厚重的历史真实感与客观而鲜活的性格塑造巧妙结合,使得王小谟的个体形象血肉丰满,充满立体感。从中可以清晰看出编著者对作品历史真实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追求。
其次,从人与他者的关系上看,本书注重将传主定位为传承中的个体、集体中的个体,展开叙事。
本书开篇从王小谟的祖父写起,追述其家世。清末,王小谟的祖父尽管只是一名普通乡绅,但也心系国家,投身辛亥革命。父亲王宏谟作为国民党军官积极参加抗日。不论是祖父还是父亲,都怀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在“文革”中,王小谟咬牙坚信“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常的”,怀着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怀,不计个人得失投身到雷达研制任务中,这种相信“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的胸怀可以说是宝贵的家族传承。
本书的每一章前,都摘录了一句王小谟的话(第一章摘录的是其父王宏谟的)。每一节前,都摘录有司马光、郑板桥、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贤的名言。这一设计,凸显出当代的王小谟,其精神、风骨与我国的先贤一脉相承,源自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
此外,本书尽量避免单纯以王小谟个人为中心的叙述方式,而着力着眼于团队奋斗中的王小谟。从本书六章的分割来看,特别是后四章,可以说是以王小谟参加工作之后,以进入不同的团队或在团队中发生了重大角色转换的时间节点,进行分割的。第三章中,王小谟调入了申仲义领导下的14所,他觉得自己“跨进了朝气蓬勃的科研队伍”,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后被任命为总体室103室的副主任,初尝了做“领导”的痛苦。第四章中,14所分迁入贵州大山组建成38所。在这里,王小谟被任命为38所总体室的临时负责人,后成为383雷达的总设计师,历经坎坷,带领团队在山沟里不懈拼搏了13年,终于研制出世界领先的防空雷达。第五章中,成为38所所长的王小谟,带领团队走出深山成功在合肥站稳脚跟。从九十天造出雷达、到成功拿到埃及的批量订购合同,这一切都是“淮河边的电子人”团队奋斗的结果。第六章中,王小谟自主研制预警机的信心与底气来源于十年研制过程中打造出来的预警机研制队伍。2013年1月,王小谟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获奖感言中,他强调所有的成绩,离开团队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做到的,殊荣更属于整个团队。可以说,参加工作之后的王小谟,在科技报国之路上,从来都不是只身一人,而在苍穹中构筑的,也是集体的梦想。
三
本书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在于其当代性,即透过王小谟的人生展现出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科研上,王小谟选准方向、深挖实干、“从一而终”的执着坚毅,是所有科研工作者及志在科研工作的学生应当效仿的。
无线电专业毕业的王小谟,一接触雷达研究工作,就立志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的雷达事业。对雷达的热爱与钻研的执着使得王小谟很快就走到了雷达研究队伍的前列。雷达数字信号新处理方法,三坐标雷达体制研究,583雷达研制,雷达脉内扫频方案等一个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技术任务,因为有像王小谟一般勤勉,坚韧的雷达研制科研团队,一个个被成功突破。即使在特殊的时代,王小谟也坚持不懈,一人坚守计算机房的经历给了他日后率先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雷达研制过程中的自信。十三年磨一剑,王小谟及其团队在383雷达的研制的过程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让山沟沟里飞出的蓝孔雀惊艳亮相祖国天地。
无论是在物质贫乏的解放初期还是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再到后来的改革开放时期,他始终将新中国的雷达事业作为他的第一生命。王小谟的研究生涯中,不止一次遇到瓶颈、困难,但他总能带领团队从屡战屡败中走向屡败屡战,在漫长难熬的黑暗中不断摸索前行,最终将研究带入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王小谟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选研究方向,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祖国的实际需要切实结合起来。认准方向后,以坚如磐石的定力钻研下去,深挖实干、百折不挠,才能有所成就。
其次,王小谟是不计个人得失、知难而上、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鲜活榜样。
1993年从军工局局长下调为电科院常务副院长的王小谟,并没有“计算”自己官位的大小,而是更关心自己的作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否得到最大化发挥。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制造自己的预警机,这项伟大而重要的规划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搁浅了30年。打造中国自己的预警机,成就这项伟大的事业则成为被“降级”的王小谟的下一个工作重心。王小谟团队极力争取并最终获得国家支持,凭借中国自己的力量,研制预警机。正是这种勇于担当、甘于走在艰难的第一线上的奉献精神,让中国预警机的研制之路走得更为坚实。空警-2000等工程的先后成功,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预警机的研制技术,实现了预警机从买不来到走出去的根本转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王小谟在预警机研制过程中的真实写照,王小谟的生命,在实现预警机谱系化的发展中尽情燃烧。
四
读《筑梦苍穹-王小谟院士的科技报国之路》,就仿佛在读一部中国军工电子人的科技报国史,让每一位读者都情不自禁地对以王小谟为代表的中国军工电子科技工作者肃然起敬。
中华民族是富有历史感的民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刚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我们的党和国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而本书中的王小谟院士就是党和国家在百年发展进程中培育起来的众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的一位,他的经历必将影响并激励着新一代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们前赴后继,砥砺前行。
王小谟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群爱企如家,不懈拼搏,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国电子人,他们深爱祖国,有着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们富有创造性,他们有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专注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一脉天风,薪尽火传,向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大踏步向前走去。(作者分别系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高级顾问)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