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都十分依赖手机,而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种类繁多的手游,让不少孩子沉迷其中,学生用父母手机给游戏充值的事件也频繁发生。
近日,读者秦女士反映,她上小学的女儿玩手游充值了8000余元。
4月1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3个月花了8000多
据了解,秦女士家住让胡路区,女儿正在读小学四年级。
秦女士平时很少网购,使用电子支付的次数也很少,每个月花了多少钱往往都是一笔糊涂账。
今年3月中旬,秦女士到超市购物结款时发现,才过去了半个多月,自己的工资竟几乎花光了,想想自己根本没花这么多钱,就仔细查询了账单。
这一查,秦女士发现这个月有几笔较大金额的支出,显示的都是“文化休闲”。一看购买商品的名称,秦女士感觉根本看不懂,有的是“蛋币”,有的是“吉他礼包”。
仔细想想,这些钱可能是给手游的充值。
微信支付账单显示,这些支出从1月份开始出现,数额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其中2月份和3月份支出最为频繁,统计下来,竟然有8000多元。
秦女士将怀疑的对象锁定在了女儿的身上。因为,女儿经常使用她的手机,也知道她的支付密码。
在秦女士追问下,女儿承认,这些钱是她给游戏充值了。
孩子买了数千枚“蛋币”
秦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都认为女儿学习挺努力,就很少去管,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大意了,导致女儿对手游上瘾。
秦女士说,孩子从今年1月份开始经常要求用手机,次数越来越频繁,每次都说是要查题,自己当时也没多想。
后来,每到周末,女儿就提出要玩一会儿游戏,考虑到孩子平时学习比较累,就同意了。秦女士后悔地说,就是这样一次次疏忽大意,让女儿不仅总惦记着玩手机游戏,还发展到花钱买各种道具的程度。
女儿告诉妈妈,她玩的游戏叫“蛋仔派对”,玩了一阵,很想拥有游戏里的各种“皮肤”,就试着买了一次,结果非常轻松地就买到了。后来,看到了有自己喜欢的“皮肤”就会去购买。
而购买“皮肤”所需要的“蛋币”,都是她用妈妈微信上绑定的银行卡购买的。
至于花掉了多少钱,孩子并不清楚,她只知道自己的游戏账号里有数千枚“蛋币”。
申请退钱被拒绝
秦女士在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后,告诉她今后不能再玩手机游戏,更不能胡乱给游戏充值。
秦女士表示,她查询相关信息后了解到,女儿很轻易地就用大人的手机进行了实名认证,说明网络平台监管不严,另外,根据相关法规,如果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了值,可以向游戏平台申请退回。
但是,秦女士将相关证据提交给游戏官方平台,申请退还这8000余元,遭到了拒绝。
记者从该游戏客服了解到,秦女士女儿的游戏账号不是在官方注册的,属于非官服账号,如果想申请退款,需要联系对应的渠道客服来解决问题。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该游戏客服,对方表示,家长所说的孩子轻易通过了实名认证,是因为首次下载游戏后会出现一个提示弹窗,询问是否要关联到手机账号,点击确定后就等于进行了实名认证。
同时,客服还表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游戏充值的问题上,应该起到监护的责任。
律师教你这样举证
众所周知,此类事件中,家长在向游戏公司申请退款时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证明充值是未成年人的行为。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黑龙江鸿大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岚。
秦律师表示,家长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式来举证。
当事人的陈述。
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的陈述为法定的证据形式之一。在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纠纷中,未成年人的陈述可作为直接证据提交,未成年人的微信聊天记录、检讨书等可以作为当事人直接进行的陈述说明。
确认游戏账号的实际控制权归属。
在许多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纠纷中,监护人往往并非该游戏的玩家,不掌握该游戏的实际账号及密码。
为此,可以通过证明账号控制权人的方式证明其为未成年人注册使用。比如,在某些游戏里可以通过QQ软件等第三方软件登录,如果相关QQ社交页面信息显示其使用者为未成年人,也可以推定其为游戏账号的控制权人。
通过游戏行为或消费行为揭示实际使用者身份。
玩家的游戏行为也可以在纠纷中作为识别身份的参考因素。比如,游戏里需要玩家自行决定游戏昵称、与其他人结为好友、加入游戏公会等,未成年人的游戏好友很多为学校同学等,通过好友等信息可以体现出玩家的年龄特征。
未成年人登录游戏或者进行充值的时间大多在独处或者监护人疏于监管的情形,此时,监护人可举证,在发生充值消费行为时并不是游戏账号的实际使用者,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充值消费行为并不知情,从而主张相关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