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林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但随着年龄的不同,境界的不同,知识的不同,梦想也会不同。而且大多数人的梦想纯粹就是梦想,不可实现的梦想。譬如我数十年一以贯之地憧憬着的武侠梦想。
准确地说是我一直有着做侠客的梦想!
侠客,就是哪种置生死于度外,视黄金为浮云的人。他们风尘仆仆,浪迹天涯,以武犯禁,不畏强权,勇于反抗。就如同港片《新龙门客栈》及它的续集《龙门飞甲》中的赵怀安、风里刀、凌雁秋、顾少棠等人,一开始大家目标有所不同,但最终是并肩作战,共抗权阉。没有别的,能付出生命代价的,就只因为他们都是真正的侠客!
尽管侠客崇尚的道义各有些许不同,比如:墨家之侠,兼爱非攻;儒家之侠,为国为民;道家之侠,淡泊名利;佛家之侠,超脱生死。但既为侠客,情怀的表现虽是殊途,却是同归。轻裘长剑,烈马狂歌,生前身后起烟波。家园故国,忠肝义胆,浩气长歌壮山河!基于我的这个认知,若从艺术来形容或界定我心中侠客的标准,当然就是徐克《新龙门客栈》与它的续集《龙门飞甲》塑造出的那一群风云来去,敢与帝王平起平坐的江湖客。他们不仅将侠的本质,哪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柔情铁骨,千金一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纯粹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将侠的情怀推到极致,富贵如云你奈我何?剑光闪处如泣如歌。一腔血流不尽的英雄本色,两只脚踏过了大漠长河……
我对侠客的梦想与崇尚,源于童年曾经遭受村人的霸凌,还有流传乡村的侠客故事影响。小时候听得最多,也为最着迷的是《三侠五义》。白玉堂、展昭、欧阳春、韩彰、蒋平等侠义之士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一直挥之不去地萦绕在我少年时的心头,成为我在树杈与牛背上放飞想象的精神享受。
1980年代中期后的中国大江南北乡镇或城市车站、码头,只要是人流多的地方,都有着录相放映厅。除了少量偷放的情色片外,全是港台的侠客片或枪战片。毋庸讳言,录相厅里那些港台经典影片丰富了我的侠客梦想与认知。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徐克的新武侠影片让我痴迷又热血沸腾。中国传统文化里,历来侠客是向皇权低头,武为朝廷所用。中国武侠文学鼻祖《三侠五义》里的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剪恶除奸、救人于危难之中。但他们都在皇权下去表现侠之大义、为国为民的本质,帮助包拯包青天审奇案、平冤狱。而港片导演们似乎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在描述情节惊险曲折、悬念迭出、离奇刺激的故事中,将侠客的“暴力美学”情怀义气、人格个性张扬到极致,热衷表现侠客本质的生与死较量和抉择的纯粹性上。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里,周润发演的那个义薄云天、嘴叼着火柴一脸玩世不恭的小马哥,虽然是影片中的男三号,但人们心中已约定俗成的磊落、潇洒、豪情、快意恩仇的当代侠客形象,被演出了精髓,给观者的影响远要超男一号狄龙与男二号张国荣。徐克《笑傲江湖》中林青霞饰演的东方不败,虽是个反派的女妆男角。但她却把一个多重性格武人该有的豪纵、洒脱、不羁拿捏得十分精准,尤其是水中长发飘飘、仰头醉酒一个长拉推近的特写镜头里的风发光彩形态,堪称绝美经典而永留影史。
我那时还在赣抚平原的一所乡村中学做语文老师,闲时读书写作,就常思量侠客文化的本原。武功超群、身手不凡、行踪诡秘、来去无迹的豪侠们,除了市井话本歌颂流传外,达官贵人、迁客骚人的纯文学里是不是也有?很快读到诗仙李白的《侠客行》,才明白中国史诗级文豪对侠客也有着无比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的生活也有着无比向往。“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侠客行》这前四句,仅二十个字描写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却把气势、风貌,栩栩如生的展现眼前了。原来诗人李白就是个“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的云游侠客,《新唐书》里也记载他: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有了这样的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的个人侠客底子与名头,这首《侠客行》就为中国传统意义上侠客的精神气势,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概括地定型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侠客思想,成了千百年中国传统侠客行为标准,也是以徐克为代表的侠客片导演们心中去制造江湖与侠客的旨意。
记得那时我也曾努力尝试着写侠客的剧本,前前后后化了一年多时间,经常骑着自行车去南昌泡图书馆,查阅资料。沉浸在充满着豪侠之气唐诗中,唐朝诗人几乎都有一股昂扬的姿态,这几乎是唐诗的风格,唐朝诗人的气象。当时我是二个剧本交叉着来写,都是以唐朝诗人为主人公,总共写了20多万字。一个当然是文武殊途兼备于一身的李白,另一个却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很佛系的诗人王维。同时,还酝酿了以“诗鬼”李贺为主人公的第三个本子。
李白,我是按他“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的游侠行为去展现做侠客故事。他活力四射、精神抖擞,既有腹肌八块的体魄,又有俊俏胜媚娘的模样。开场是他“高冠佩雄剑”的亮相,白衣长衫,身背长剑,一叶轻舟过万重山险云雾,离开峨眉、青城的蜀山开始了豪纵、快意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行程。“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到处呼朋引伴,一路仗剑疏财,直到长安以诗文重义,风流倜傥入帝宫而结束。中间插着因良家美女被地主恶霸强掳而引发的几场剑舞刀飞、砍人头如切瓜的血腥打斗。总的来说,我心中与笔下的李白绝不是他自己说的“千里不留行”“深藏功与名”,而是“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花掉再多的金银钱财、跨过千山万水也要报仇雪恨的霸气李白。
如果说李白的行侠之地都是桃花仙地,繁华市场。那么生于山西运城的状元及第出身的王维,纵马豪横的地方是烽火狼烟的边疆沙场。史书里做过尚书右丞的“王右丞”,诗画都成大家,个人履历虽然远没有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惊心动魄与万丈豪情,完全是一副“游览赋诗,琴樽自乐”的文化人,过着“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田园日子。但年轻时的王维是个“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的勇士,是个“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的力士,也是个讲哥们义气的“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侠士。他做过河西节度使判官,守护过日暮沙漠陲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塞上边城,真刀实枪上过“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战声烟尘里”战场,有过“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战争履历。我就选了王维这段“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从军行的经历来做侠客剑士,展开他在大漠边陲、戈壁塞上的匹马单枪、英雄救美杀胡人的故事。
我充满期待地把侠客李白与侠客王维二个本子分寄给峨眉与西安二个电影厂的文学部。几个月后,峨影厂仍石沉大海,西影厂原稿退回,编辑还回了封信。大意是说我想象力过于丰富,与历史人物原型不符,也就是说我有点瞎编呗!我颇有些抱怨身处当年长安的编辑水平低,居然不知唐朝诗人们大都有“平生怀仗剑, 慷慨即投笔”的豪迈,看看大诗人崔颢写“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韦应物写的“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连“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的杜甫,也有“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的精神风发时候。我写的王维怎么会与历史原型不符?具体情节安排,江湖上侠客之事大都与朝廷大律相悖,何曾真能有过杀人如宰羊般地行路见不平的仗义之事?!
一个乡村中学老师,一个普通文学青年不服气之后也只有无奈与沮丧,腹有酝酿的侠客李贺也就胎死了。因为“纤瘦,通眉长指爪”的李贺身体不好,瘦得只有A4纸大的腰,28岁就病死了。虽然他写诗很用功刻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难过自己空有锦绣文章,却手无缚鸡之力,人生缺憾实在太大。我钟爱的就是李贺对武勇的崇拜,透出奋发的精神状态,还有他皇族的血脉与对朝政的不满。从而设计他是诗剑俱佳的皇家正统人士,看不惯官家胡作非为,残害百姓。身边聚集一大帮被他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侠客能士,要帮他复兴李室,清明天下。照西影厂文学部编辑的观念,我这更是胡乱瞎编之作。
节气催苗,岁月老人,但不妨我对江湖侠客故事与想象的兴趣,仍喜欢看侠客片导演们的新作。比如2014年徐克拍的新《智取威虎山》,我不仅从网站下载看了,又专门跑到影院认真地看了遍,还忍不住有感而发写了篇观感。赞扬这部3D动作电影,将华语电影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按照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传统文化认定侠客本质。徐克在对革命经典故事脉络大体上尊重,人物也完整地继承下来的基础上。在情节的错综设计与人物的刻化表现,显然是照着自己心中的江湖与侠客意念去讲故事。影片始终渲染并置于在了平匪救民的惊险环迭的场面、一往无前、豪情壮志的侠客气概与精神氛围里,去推进情节转换。与原著《林海雪原》和老版的《智取威虎山》思想与格调完全岔开了。
从艺术表现力看,徐克是对的。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从来都是写者、编者、导者、演者的心态。李白的《侠客行》礼赞的是侠客精神,却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罢了。
2019年冬天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