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超进化物语》冬至活动火热开启啦!!,

《超进化物语》冬至活动火热开启啦!!,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07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浦江物语|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编织温暖的“爱心妈妈”们

【编者按】

上海之魅,载物容人。

器,瓶罐花草,爆鱼鳝丝,囿于弄堂朝暮,藏纳一城风情。

人,或长于斯,或过客留,俯仰有百态,见诸城市性格。

澎湃新闻推出“浦江物语”系列报道,跟随记者行走上海,把玩热热闹闹、挨挨挤挤的沪上人间。

冬日渐冷,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栏杆、座椅也“穿”上了毛衣。

原本光秃秃的立柱、栏杆被毛线包裹起来,变得五彩斑斓。仔细看,这些毛衣下方还挂着自己的名字,如一缕阳光、暖暖的世界、善良等等。“这里是开放型的,逛累了坐着休息下,但是冬天天气冷椅子上很凉,铺了这层毛线,坐上去蛮暖和的。”市民徐先生说道。

这些“毛衣”出自一群“爱心妈妈”之手。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编织作品。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何颖晗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编织作品。

“每年要编织四五百件”

从百年老厂转型后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坐落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昔日的老厂房下,如今集合了各类商业、文创店面,随着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滨江岸线全面开放,景区内人气也日渐旺了起来。

为什么要给景区内的设施穿上毛衣?原来,临近新年,景区举办了一次编织活动比赛,而参赛者却很特殊,她们多数是来自上海纺织博物馆的志愿者——“爱心妈妈”。

上海纺织博物馆位于苏州河南岸,系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今年68岁的宋琴芳是申新九厂最后一位党委书记和厂长,退休后她亲自参与了筹建纺织博物馆。2009年,纺织博物馆正式开馆,十年来除了传承纺织产业优良传统,纺博馆还设立了帮扶爱心基金、开展了“爱心妈妈一线牵”活动、与云南贫困山区妥洛村小学结对精准帮扶等。

上海纺织博物馆内景。上海纺织博物馆图

“说起纺织,总归想到围绕这根线开展活动,对年纪轻的人,我们就教小朋友编织中国结,徒手编,而对年纪大的人,就想到编织毛线。” 回想2012年编织志愿者的招募,宋琴芳还透露了一个小插曲,起初招募对象是针对都市白领,结果在报纸上发布消息后,仅有一个人来报名,“白领可能工作忙没有时间来编织,反而年纪大的人会编织的,他们想要来参加,我们就立马调整了计划,干脆叫‘爱心妈妈’。”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编织作品。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编织作品。

发展至今,“爱心妈妈”已经有固定的五六十人团队,志愿者的年纪以五六十岁居多,只要愿意来参与,团队几乎不设门槛。“爱心妈妈”活动每年秋季启动,志愿者首先到纺博馆登记,领取材料,再陆续完成作品。待到冬至左右,团队就会把织好的围巾、帽子送到需要的人手里。

宋琴芳介绍,一两多毛线可以织一顶帽子,三两多毛线则能织一条围巾,“每年要编织四五百件,围巾、帽子送给养老院的老人,有些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我们就织一副袜套,或者给他们盖上一张毛线毯,还会给云南妥洛村的小朋友织一些毛衣。”

从组织者到参与者,宋琴芳说日渐感到自己年纪大了,但织毛衣锻炼手指,“爱心妈妈”彼此间也常交流,她希望这样的团队一直坚持下去。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编织作品。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的编织作品。

“就是手停不下来”

得知自己编织的毛衣给他人带来了一丝暖意, 75岁的陈朝娣笑了,老人的头上还戴着儿媳妇亲手织的毛线帽。

陈朝娣是第一批“爱心妈妈”, 2013年左右,她在老年报上看到纺博馆招募志愿者,就和姐妹们一起去报名了。她说,每年花一个月的时间,编织帽子、围巾,送给敬老院的老人和贫困地区的孩子,这样的活动令她感到“很起劲”。

“以前,一家老小的毛衣都是我承包了,后来不流行了,羊毛衫出来了,买了很多毛线也没用了。”陈朝娣拿出自己的毛线针,密密麻麻一捆,她告诉记者,什么样的毛线用多粗的针,要一一对应好,“刚织过的针是发亮的”。

陈朝娣拿着儿媳妇织的毛线帽。

尽管如今的毛线工艺更加好看,但陈朝娣认为,编织还是讲究实用,这次她参赛的作品名叫“好意”,裹在景区门口的柱子上,从上至下平平整整。

同样“起劲”的还有63岁的陈燕华,她在2015年加入“爱心妈妈”团队。

“我就是手停不下来。”陈燕华说,自己这次参加编织活动,准备工作做了很久,从画图、量尺寸,再到织好一个小样,看看松紧程度,是不是能刚好围住(柱子)。

陈燕华和她的工具箱

真正开始织的当天,她从早上7点一直织到晚上11点左右,一鼓作气完成了作品。“因为我要帮忙照顾孙子、孙女,必须得抽时间完成。”

她直言自己是一个手工达人,工具箱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毛线针,家里还放着缝纫机、毛线绕线机,连出国旅行都会关注其他国家针织工具与技法,并买书回来研究。“织毛衣的传统,最好还是延续下去。我已经在教我的小孙女,她也在学,这样的女红还是应该学习一些。”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