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留名的,
是澄江如练,
是星垂月涌,
却看不见江面下的泥沙与暗流。
本文根据史料和诗料推演,不代表史实,纯开脑洞,请谨慎阅读。
历史总是抹去关键细节,留给我们荒诞的结论。对此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以更加荒诞,来对抗荒诞。
一切从那首千古绝句说起。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烟花三月。
李白因陷入永王李璘谋反案,流放夜郎。走到白帝城下,朝廷大赦,他掉头返回。客船顺江而下,一天即到江陵。
李白诗兴大发,写出一首七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如此简单、上口、飘逸,就像诗仙在江风中飘扬的衣带,每次读来,如沐春风。
只是,《早发白帝城》盛名千年,我们往往忽略了它另外一个名字——《下江陵》。一个疑问在我脑中出现,刚刚差点被砍头的诗仙同志,为什么要去江陵?
要知道,彼时李白的妻儿、兄弟、族叔,所有亲人都不在江陵。我实在想不通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人,为何对江陵如此着迷。
除非,有必须一去的理由。
我开始着手研究。随着史料与诗料增加,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接连出现,当我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时,竟然指向一个惊天阴谋。
或许,我们从未读懂过这首诗。
这个隐藏在历史褶皱里的故事,现在,是时候一层层剥开了。
《早发白帝城》写于公元759年,是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层。
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我们必须回到故事的第一层,公元756年夏天。
这一年夏天,安史之乱已爆发半年,叛军接连攻下洛阳、长安,唐玄宗到成都避难,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庙号肃宗。
永王李璘率南方官兵顺长江而下,途径庐山,遇到在此隐居的李白,三次邀请,李白被其诚意打动,上船入伙。但是很快,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作为从犯,开始了长达两年半的罪臣生涯。
若以此来看,这不过是一个怀有不臣之心的王爷,起用一个文人壮大智囊团的老套故事。可如果深思,便会发现这个故事迷雾重重。
一个有五年工作经验的经理人都知道,规划大方案要有充分的筹备。李璘虽然不具备帝王智慧,但绝非“脑残”,既然有独立上市的心,为什么行事如此仓促草率?
最说不过去的是唐玄宗。
在他任命李璘为四道节度使、掌管大唐南方的时候,很多人是提出过异议的,比如高适,他们的观点来自历史经验:皇子们分镇各地,很容易重演“八王之乱”的悲剧,是给皇权埋雷。可唐玄宗依旧一意孤行,给了李璘仅次于唐肃宗的权力。
对于这个迷惑行为,历史上通常的解释是,唐玄宗年老昏聩,心中只有玉环的凝脂,没有李唐的江山。
这顶帽子一扣,似乎他所有愚蠢的决策,都可以轻松解释。
可事实真这么简单吗?
唐玄宗可以懒政、可以判断失误、可以搞音乐舞蹈,但绝不会蠢。
他当年为争夺皇位,斩韦后,杀姑姑,一通操作行云流水。那种天生的帝王手段,不比李世民、武则天弱多少。
况且,遇到事关皇权、王朝存亡的重大时刻,再无能的帝王,都会警觉起来。难道唐玄宗就嗅不出一丝危机的气息?
一定不是的。这其中,也必然有一个站得住的理由。
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像贴身太监一样站在玄宗身边,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可以想象,当狼狈不堪的唐玄宗,躲在成都某个临时行宫里,面前一定不是《霓裳羽衣曲》的曲谱,而是一幅大唐疆域图。
那是一张令人恐惧的地图。
北方三大藩镇、二十万安史叛军(大唐兵力的三分之一),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虎狼之师势如破竹。只用半年,河北及河南北部全线失守,洛阳、长安相继沦陷。正所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山河破碎,大唐飘摇。
对于一个已在位四十四年的老皇帝,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以及最稳妥的准备。
苍老的玄宗久久注视着地图,花白胡须稀稀疏疏,缺了往日的威严。此刻,他更像一只行将就木的头狼,在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弥补的机会。
他颤抖的双手一次次抚平地图,目光一点点下移,混浊的双眼突然有了光。
在地图南部,他看到了长江。
这条贯穿中国南部的天险,在盛世时期,是帝国的经济大动脉,而在此刻的玄宗眼里,它更是一条“护国河”。
玄宗的目光逐渐聚焦,落在长江中部一个古老的城市上,它的名字叫荆州。
那一刻,身在成都的唐玄宗,或许会想起建都此处的刘玄德。
荆州的得失,直接事关魏、蜀、吴的兴亡,战略地位之重要无须多言。
苏洵曾做过一次事后诸葛亮,但观点很有见地,他说:
“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失去荆州的蜀国,搞不了大事情。
这就是荆州的价值。对了,它另外一个名字,叫江陵。
以江陵为据点,西控川蜀,东连吴越。长江下游,便是千古帝王州南京。龙盘虎踞,王气升腾。
于是,一个B计划在玄宗脑中浮现。
假设大唐北部落入安史叛军之手,那么划江而治,建立一个“南唐”,就是最稳妥的方案。
事关李唐王朝的延续,唐玄宗不可能假以他人之手。纵然朝臣之中有名将、有贤相,也绝不可能担此要职。
唯一的执行人,必然是玄宗的第十六子——李璘。
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唐玄宗对高适等大臣的苦劝无动于衷。因为这本身无关对错,李唐皇权能否延续才是关键。
当然,能嗅出这个计划的,也并非玄宗一人。在当时的局势下,身处权力中心的人,都会有敏锐的直觉。
比如,李璘的同父异母哥哥,唐肃宗。
众所周知,打仗就是打钱。
当时朝廷有多依赖钱呢?看两个故事。
《资治通鉴》记载,马嵬坡事件发生第三天,唐玄宗的禁卫军竟然陷入混乱:“士卒潜怀去就,往往流言不逊,陈玄礼不能制,上患之。会成都贡春彩十余万匹……可共分此彩,以备资粮。”官兵骂骂咧咧,准备分行李散伙,禁军一把手陈玄礼都管不住。玄宗很害怕,将成都进贡的十余万匹绢布发下去,才平息众怒。
也就是说,如果没钱没粮,皇帝的护卫队也会罢工。
第二件事:为平息安史叛军,唐肃宗向回纥借兵。开的价码是,允许回纥士兵破城之后随意抢掠,大唐市民的金银珠宝,一车车抢走,女人一车车掳走。
这是一笔令人痛心的交易。如果不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我们就可以理解唐肃宗的动机——朝廷实在太缺钱了。
死掉千万百姓算什么,抢走一车车金银算什么!皇帝宝座才是第一位。
李璘就不一样了。
公元756年夏,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唐玄宗任命李璘为四道节度使,统领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封疆数千里,首府恰恰设在江陵。
江淮岭南,鱼米之乡,地广民富,广大长江流域的租赋,全部聚集在江陵。
李璘不差钱。
与李璘同时被任命的,还有唐玄宗的第二十一子李琦,他被任命为广陵大都督,统辖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路,辖地范围约等于现在的江浙沪。
值得玩味的是,玄宗给了李琦任命,却阻止他前去赴任,一直留在自己身边。也就是说,李琦名片上闪闪发光的一串名号,只是一个个空职而已。
玄宗这么做,看似没有把整个长江以南给李璘,但实际上已经默许,只待最后时刻,李璘顺利过渡,名正言顺建立“南唐”。
这种可能性,用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话说就是:“宜据金陵,保有江表,如东晋故事。”
不得不说,相比哥哥唐肃宗的烂摊子,李璘拿到的是一个钱袋子。北方前线的军费,全靠江南的租赋输血。
难道我只能做哥哥的ATM机?
当李璘的大船在滚滚长江破浪前行,这个被父皇暗示过的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
一到江陵,他就招兵买马,很快召集数万大军。然后马不停蹄,顺长江挥师东下。
至于出师之名,当然是奉玄宗之命,从扬州转大运河北上,助唐肃宗剿匪。
于是,公元756年初冬的一天,当大军行至庐山脚下,李白用一张旧船票,登上了李璘这艘破船。
一个雄心万丈,一个万丈雄心。
大唐诗坛最诡异的一幕即将上演。
在李璘幕府,不管李白官职几品,以他的才华,必然是宣传部第一杆笔。
他为这次出征写过很多诗,最有名的叫《永王东巡歌》。这是一个系列的组诗,共十一首。
比如第二首,李白写道: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三川”泛指洛阳一带。
大意是说:中原大乱,人民像晋朝的永嘉之乱一样,争相南逃。我就像东山谢安石,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一如既往的自信。
第五首写道: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唐玄宗、唐肃宗都还没回到长安,皇家陵寝让人哀伤。
各地诸侯都是垃圾,连河南都救不了,还是让我们永王来终结吧。
一如既往的拍马屁。
在他惊天地泣鬼神的诗集里,这些软文诗原本不值一提,也无可厚非。
然而,当我们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首时,却不得不将整个事件的性质重新考量。
那是第九首,也是四句: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首诗无须过度解读,单从字面含义,已然暴露出李璘的真实动机。
祖龙是指秦始皇。这首诗大意是说:秦始皇想出海干大事,没成。汉武帝想在浔阳射蛟,也没成。我家永王碾压秦皇汉武,就跟当初唐太宗征辽一样,平定天下。
今人读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如果放在当时的文化和语境里,后果就很严重。
太上皇还在呢!法定的新皇帝唐肃宗还在呢!轮到你李璘当老大?还自诩为唐太宗,你咋不上天呢?
不臣之心,不臣之心啊。
关于这首诗,也有人认为并非李白所写,而是他人伪作,比如郭沫若就持这一观点。
他说,李白的其他组诗,一般都是整数“十”,《诗经》里的《大雅》《小雅》也是以“十”为一组,而《永王东巡歌》是十一首,不协调,所以“伪作,是毫无疑问的”。
我研究不精,总觉得论据过于单薄。《古诗十九首》以及《诗三首》《诗五首》……诗歌史上以单数为一组的情况并不少见。再者,以李白的风格,很难想象会为了凑整而写诗。
那么,咱不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真伪问题一分为二。
若确是李白所写,永王谋逆、李白从犯的事实就可以定案——至少表面上如此。
若是伪作,就是有人嫁祸,欲置李璘、李白于死地,这将意味着更大的阴谋。此话不表,且说当前。
李白尚未收笔,李璘剑已出鞘。
大军行至扬州,吴郡太守李希言拦住去路,质问李璘:
告诉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资治通鉴》原话是:“诘其擅引兵东下之意。”
问我的梦想,你也配?李璘不啰唆,带兵杀将过去,谋逆行为完全坐实。
一个心怀阴谋的弟弟,一个谨慎猜忌的哥哥,多么熟悉的兄弟博弈故事。
事情的结果没有悬念——李璘毕竟太嫩,短短两个月就兵败被杀。
兵败的原因也很荒诞,李璘麾下两员大将,直到此时才发现他的真实意图,不愿成为逆臣,临阵倒戈。
这也侧面印证了B计划的机密度之高。
或许,在唐玄宗和李璘最初的计划里,公开真实目的的时机还远远未到。只是未曾料到唐肃宗早就未雨绸缪,一招打草惊蛇,逼李璘提前现出原形。
李璘领了盒饭,按说后续的剧情再与他无关。他就像滚滚长江里的一朵浪花,倏忽一闪,淹没于洪流。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主角不是李白吗?为什么李璘这么多戏份?
很简单,在定罪的角度上,朝廷对李璘的态度,直接关系着李白的命运。
想必此时的诗仙同志,应该会拔剑四顾,再把一壶酒灌进喉咙。
李璘暂时退场了,李白的故事才刚刚进入高潮。
回到本文最初的疑惑:他为什么要下江陵?要回答这个问题,以上证据还不够。
我们还必须知道,兵败之后,李白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继续挖掘资料,直到发现一系列“意外”和“巧合”,关于李白的更多真相,也随之一一浮现。
公元757年十月,距离李璘之死已八个多月,身在安徽宿松山的李白,给宰相张镐写了一封求救信——《赠张相镐二首》。
这两首诗更像一份公函,无非一些官场客套话,平淡无奇。可是,有两个细节令人生疑。
第一个,在第一首标题下方,李白用小字写下这样一句话:
“时逃难病在宿松山作。”
请注意“逃难”二字,按詹锳在《李白诗文系年》中的说法:“此诗既在太白出狱之后,则逃难云云,不知何指。”
此时李白已经出狱,是一个刑满释放之人,为什么还要逃难呢?
难道杜甫说他“世人皆欲杀”并非言过其实?
如果真有人要杀李白,那么是谁要杀他?为什么要杀?
第二个疑点,是第二首诗的开篇,李白上来就说: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陇西指现在的甘肃省。他自称是甘肃人,先祖是汉朝的边将,李广的后人。
众所周知,李白的籍贯是个谜,有四川江油说、山东说、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说,但这些说法,全都在他下狱之前。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新籍贯?
他在隐瞒什么?或者说,在纠正什么?一切都非常可疑。
然而,更可疑的是他的经历。
从公元756年冬入伙李璘,到公元759年春“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果把李白这两年半中的经历逐一罗列,看看会发现什么:
入伙—下狱—出狱—遭追杀—流放—赦免。
首先,那可是谋逆罪,可能“出狱”和“大赦”吗?要知道,再仁慈的帝王,对谋逆罪都是零容忍。
翻开《资治通鉴》,唐朝的帝王们动不动就搞大赦天下,其实能赦的都是一般罪犯,涉及谋逆篡权,不株连家族已经算是仁慈。
明英宗曾给功臣发过丹书铁券,俗称“免死金牌”,上面有这样一句:“除谋逆不宥外,其余若犯死罪,免尔本身一次。”宥(yòu)是饶恕。杀人放火都会你给续一条命,但如果谋逆,绝不饶恕。
苏轼愤青多少年都没事儿,最危机的时刻是哪次呢?
是口嗨了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政敌给他扣的帽子,就是不臣之心。世间只有一条龙,姓赵,蛰龙是啥?你家养的吗?
如果不是宋神宗,如果不是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苏轼可能就真到九泉了。
谋逆罪,哪会轻易赦免!
再说了,弟弟李璘都必须死,凭什么李白活着?
其中的原因,正好暗合了第二个疑点。
细思李白这两年半的遭遇,明显有两股力量博弈的痕迹。一方“欲杀”,一方“怜才”;一方继续追杀,一方奋力保护,最终挺李派获胜。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我重新梳理各方关系时,忽然想起另外一个著名故事:十几年前,李白就已做过翰林待诏,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没错,在唐肃宗、李璘、李白的关系网中心的,恰恰是唐玄宗。
让我们大胆推演一下吧:手心手背都是肉,哥哥弟弟都姓李。
当那个理智到残酷的B计划在唐玄宗内心闪现时,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兼顾两个儿子。
对于哥哥唐肃宗,这个刚刚建立的小朝廷(在灵武继位时,满朝文武不足三十人),玄宗从成都派去了房琯、韦见素、高适等人,成立新政府的领导班子。
不过,后面的事十分诡异,这些玄宗系权臣煊赫一时,随后被一一罢免,无一例外。
而对于李璘,他能给的实在有限。身边的老臣重臣,总不能派到一个王爷身边吧,那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于是,他想起了李白。
这个大唐第一才子忠心耿耿,热血未凉,还曾与他关系密切。虽然治国能力不行,但作为动乱时期的笔杆子,无疑是不二人选。
李璘与李白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李白为什么敢写那些送命诗?至此有了答案。
李白所谓的“王命三征”,也只是个面试流程,在此之前,玄宗一定给过他授意。甚至还给他吃过定心丸——如果事败,我自会保你。
“帝王师”的心在颤抖,“御手调羹”的泪在流,单纯的太白兄认真了。
只是他和玄宗都未曾料到,唐肃宗的行动会如此之快。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李白之所以“谋逆而不杀”,就是玄宗与肃宗博弈的结果。
这个问题解决了,但下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唐肃宗虽然算不上一代雄主,但也算励精图治,在皇帝合格线之上,也并不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再说君无戏言,在天下大乱、朝政不稳的关键时期,唐肃宗不会无所顾忌。
如此一来,他为什么对李白先公开释放,后又秘密追杀呢?
这中间,也应该有不为人知的理由。
抱着这个疑问,我继续翻阅史料,直到发现另外一些巧合。
就在李白给张镐写求救信前不久,唐玄宗已经返回长安。
唐肃宗以天下第一孝子的形象,把老爹安排在兴庆宫,吃穿用度,照顾至微。
然而,这更多是做给世人看的。肃宗的孝道,何尝不是权术之道?
以前,兴庆宫是玄宗的欢乐场,此刻,更像是这位老皇帝的冷宫。陪在他身边的,只有陈玄礼、高力士,以及曾引荐过王维、李白的玉真公主,再无其他重臣。
即便这样,唐肃宗似乎还不放心。很快陈玄礼被退休,高力士以勾结逆党罪流放南荒,玉真公主遁世出家。
《太平广记》说:“此皆辅国之矫诏也。”——这一切都是唐肃宗的心腹太监李辅国假传圣旨。
呵呵。一个没有兵权的金吾卫、一个大势已去的高力士,值得动吗?没有肃宗授意,李辅国敢擅自做主?他们可都是太上皇的人。
关键是动了还没事,多么神奇。
是李辅国太傻,还是唐肃宗太精?
据记载,身陷禁地的唐玄宗,总是拖着垂垂老矣的身躯,吟诵一首诗: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没错,诗名叫《傀儡吟》。此时的唐玄宗,不过是被唐肃宗“刻木牵丝”的老翁,一个用来打造孝子人设的傀儡。几个月后,玄宗无声死去,真是人生如梦。
《明皇杂录》甚至说这首诗乃李白所作,如果属实,就更加印证了李白与玄宗的亲密程度。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粗略结论:
李白谋逆罪表面成立(从唐肃宗角度看确实如此),依法打入死牢。但碍于父皇的旧臣势力和舆论因素,加之需要一场宽厚仁孝的表演,唐肃宗又将他无罪释放。
玄宗死后,唐肃宗再也无所顾忌,又决定杀掉李白,考虑到君无戏言,于是决定暗杀。
之所以说是粗略的结论,是因为它只是一种可能性,杀李白的动机还不够强烈。
我们知道,大唐虽不像宋朝那样,祖宗家法明文规定不杀士大夫,但对于“污点文人”,还是有一定包容度的。比如,白居易、韩愈抨击朝廷,丝毫不顾皇家颜面,也并没有被杀头,反而最后都仕途通达。
为什么就容不下误入歧途的李白?
除非,还有其他理由。
李白果然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政治线索的挖掘陷入困境,我决定换个思路,将目光转向诗仙的私生活。
峰回路转,一个更合理的解释随即出现。
要揭开这个谜底,我们必须先从两个人说起。
巧了,还是两个李家人。一个是李林甫,一个是李泌。
李林甫拜相之后,深得玄宗信任,把持朝政,大权独揽。在历史上,这样的权相弄臣,通常都会干涉立储。毕竟,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政治生涯,能否在下一朝延续。
李林甫也不例外。当初玄宗立太子,倾向于李亨,而李林甫与李亨向来不和,数次上书,建议立寿王李瑁为太子。
一番激烈的储君之争,以李亨最终获胜画上句号,就是前文说的唐肃宗。
直到多年后的安史之乱(李林甫有很大责任),当时李林甫早已去世,但唐肃宗对他的彻骨之恨却丝毫未减。
收复长安后,他准备对李林甫掘坟鞭尸,挫骨扬灰。这个意气之举,被李泌及时劝阻了。
李泌说如今玄宗尚在,局势动荡,朝政未稳,李林甫是太上皇的宠臣,你刚上位就对他鞭尸,这不是打你老爹的脸吗?
言下之意,你的孝子人设还要吗?
一语点醒愤怒人,唐肃宗当即采纳李泌的建议,强压心头恨意。稍可解恨的是,李林甫的几个儿子和女婿,早已全部罢官流放,以罪臣之名度过余生。
以上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鲜为人知的是,李林甫还有个女儿,因出家为道躲过一劫。
其真名已无从考证,历史只记录了她的法名,叫李腾空。
李腾空隐居庐山,修仙悟道,经常有道友慕名来访。
公元758年春天,也就是李白逃难的日子里,一个女人登上庐山,来到李腾空身边。这个女人姓宗,正是李白的妻子。
在出发前,李白留诗两首《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其一写道: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
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诗写得很隐晦,并无实质信息,但仍然可以看出,李白之前就知道李腾空的踪迹,此次妻子前去,正是他促使的。
关于李夫人与李腾空这次会面,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是玄宗的牵线?其他朝臣的撮合?还是单纯的道友交往?
这永远是个谜了。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唐肃宗会怎么看。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个有前科的罪臣,李白的一切行动,肃宗都了如指掌。
这个原本他就“欲杀”的大笔杆子,一再挑战他的底线,现在居然又跟李林甫之女有瓜葛!
时局动荡,政治敏感(此时玄宗尚未去世),容不得一丝大意。威胁到皇权,哪怕是对父子兄弟也绝不手软,何况一介书生。
李白必须死。
若不是玄宗和其他朝臣出手相救,说不定,我们的诗仙同志,也会像王昌龄一样,在不明不白中悄然死去。
幸好,太白星的光芒,还能再照耀诗坛好几年。
写到这里,李白为什么被释放后又遭追杀?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合理解释。
现在,让我们来剥最后一层洋葱,劫后余生的李白为什么要下江陵?
还记得李白前面那两首求救诗吗?
没错。收信人是那个叫张镐的宰相。
这个人我们可能不太熟悉,没关系,只要记住他的两个身份就行了。
第一个身份:他是唐玄宗落难时最信任的朝臣之一。
马嵬坡前,曾经的九五至尊,连一个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帝国命运更是前途未卜,玄宗心情沮丧到极点。
向成都逃窜的队伍也零零散散,在泥泞中如丧家之犬。即便这样,依然有一些朝臣誓死追随,令玄宗感动万分。
这其中,就有张镐。
第二个身份:他是诗人保护神。
在肃宗的新朝廷里,张镐曾救过一个小谏官,使他免受牢狱之灾,这个幸运儿叫杜甫。
后来,张镐担任河南节度使,率四路大军去解睢阳之围。在他麾下,有个淮南节度使,名叫高适。
战斗中,一个叫闾丘晓的刺史贪生怕死,拒不出兵,还杀了王昌龄。张镐怒发冲冠,将闾丘晓就地正法,为王昌龄报了仇。
有这两层身份,对李白来说,张镐就是“自己人”。这也就解释了,亡命天涯的李白,为什么向张镐透露被追杀的消息,并向他求救。
是信任,无条件的信任。
然而,老皇帝的信任,往往意味着新皇帝的怀疑。
当两京收复,河南、河东重回李唐手中,飞鸟尽,良弓藏,唐肃宗宁愿相信一个宦官,也不愿相信这个战功赫赫的老臣。一道圣旨,把张镐贬到江陵。
没错,是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重获新生的李白,几杯酒下肚,再次点燃建功立业的热血。
他要下江陵,找张镐谋求机会,然后登岸北上,“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肃宗驾崩后,儿子唐代宗即位,即刻给李璘平反。
一个皇帝,在什么情况下会给“谋逆”的叔叔平反?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位叔叔并不是真谋反。唐代宗知道,甚至大家都心照不宣,所谓谋逆,不过是老皇帝唐玄宗的两手准备而已。
都是李家血脉,一方胜出了,没必要让另一方万劫不复。
一个特殊时期的皇权计划,一场迫不得已而策划的阴谋,恩仇宿怨就此消失,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李白没能做帝王师,没能做游侠儿,却玩了一把无间道。他终究也未能实现“寰宇大定,海县清一”的梦想,几年后在酒醉中去世。
大江东去,浪奔浪流。青史留名的,是澄江如练,是星垂月涌,却看不见江面下的泥沙与暗流。在《资治通鉴》上,司马光没给李白留下半个字。
但谁能说他们不曾存在过呢?
如是这般,我们也不必为李白惋惜,说不定这就是他苦苦追寻的“深藏身与名”呢。
白帝城乃西汉末年公孙述建造,他自称白帝,所以此城叫白帝城,但他的王朝并未千秋万代,短短十几年就消散于长江一隅。
刘皇叔野心勃勃,一心要光复大汉,最后落个白帝城托孤。辜负了老臣心,流尽了英雄泪。
帝王将相今何在?是非成败转头空。
只有绝路上诞生的这首绝句,依旧千年传唱,如同白帝城下的滚滚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