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左右两侧小腿肚上有三星堆首次发现的羽冠纹,代表鸟的形象
作用
可能是同一组合铜器的三个支脚
工艺
采用模范法整体浇铸成型
四号坑出土的三件铜扭头跪坐人像。
5月28日,“走进三星堆 读懂中华文明”三星堆全球推介会在广汉举行,陆续发布三星堆祭祀区考古最新进展。其中,在四号祭祀坑,新发现了姿势奇特的青铜人像——三件扭头跪坐人像,引起很多观众的强烈兴趣。
8月17日,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微博发布铜扭头跪坐人像简报。简报展示了最新的铜扭头跪坐人像研究成果,对三件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的初步判断是:并非单独个体,而是一件大型组合铜器的三个构件。
三件人像
可能出自同一大型器物
三件人像底部平整无断茬,相对宽厚,与地面接触面积较大。通过X光拍摄图像,初步判断这组人像为模范法整体浇铸成型,上肢与身体之间、两手中间连接处均未发现分铸痕迹。人像双手间与肩部头发缝构成了一个卡槽,实用性很突出——应该是用来作为大型器物的支撑底座部件。专家推测,它们可能只是同一件组合铜器的三个支脚,通过表示束发的凹槽状铜条连成一体,共同顶着或由卡槽卡着其他组成部分。
人物形象
非神职人员 与祭祀关系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人像所饰纹饰复杂多样,交错V形纹、羽冠纹、燕尾纹皆为首次发现。青铜人像左右两侧小腿肚上的羽冠纹,是三星堆祭祀遗存坑迄今出土的器物中新发现的一种纹饰,代表鸟的形象。由此可见,鸟的形象在三星堆文化中占据突出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考古专家对于三星堆巨大青铜树上人面鸟的形象是用来沟通天神与人间的推测。
三星堆此前出土的铜大立人像、铜兽首冠人像与“铜神坛”上的立人像,被认为是巫师的形象。其他如铜跪坐顶尊人像、“祭山图”璋上的人物形象等,双手或作执握状,或抚膝,身份地位与职能或不尽相同,但是均表现出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场景,同属于神职人员。而据简报推测,这组人像所属的年代大约在商代晚期,他们双手呈现“合十”状平举的姿势,是为了托举重物的功能需要,似与祭祀仪式关系不大。它们所属的复合型铜器或为祭器,但作为底座的人物形象,身份地位应较低下,并非神职人员。 据人民网
【链接】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年代距今4800年-2600年)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三星村,遗址面积12平方公里,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于1927年发现,1934年开展第一次考古发掘,1963年开展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考古发掘,1986年发现两座祭祀坑,出土金器、 铜器、玉器、石器、骨器和陶器等1720件,让三星堆遗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据新华社电
来源: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