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出源有三:
(一)张氏出自黄帝之后挥。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传说,挥为黄帝轩辕的第五子。蚩尤无道虐害生民,黄帝征伐蚩尤,战于涿鹿。蚩尤有妖术放出云雾,潜伏不出。挥夜观天像,见流星划过天空,光芒有尾,星座形为半弧,棱弦有势,于是发明了弓矢弹丸,献给黄帝,说:“远以弹、以矢、而射,近以弓代器,而可挥击。”黄帝用挥发明的弓箭射击蚩尤,迫使蚩尤逃入海里。黄帝命应龙入海擒杀蚩尤。挥为战胜蚩尤立了大功,黄帝“以长弓为姓赐之,以弓之用为名赠之,国封青阳。”青阳即河北冀州婺城县明德乡归仁里,后易名为清河郡。
(二)张氏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
据《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张姓族人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于是有了山西、河北、河南的张氏。西汉著名的太傅留文成侯张良,就是张侯的后裔。据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君臣,君臣生趣,趣生路,其孙日抑朔。至三卿分晋,张氏事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太傅留文成侯。”
(三)其它姓改姓张。
1、据《读史方舆纪要》载:三国时,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被诸葛亮赐姓张,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2、《三国志.魏志》载:魏国名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世居马邑,后为张姓大族。
3、据《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概况》载:成吉思汗(蒙古族)的后人因战乱避难于西南而改姓张,始祖姓名张攀桂。其后代现多居住在彭水高谷一带。
张姓起源于河北清河,奉挥为得姓始祖。其后裔多繁衍于河北一带。所以,张氏以“清河”、“范阳”作为自己的郡望。春秋时,晋国和韩国有姬姓改为张姓后,繁衍逐步扩大,以河南以北地区至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为张姓人的主要繁衍生息地,张姓后裔遍布于陕西、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是生活在河北正宁、甘肃庆阳一带的张姓后裔。张果老历史上真有其人的,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他姓张名果,因年纪大,所以被人称作张果老。史籍称他久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自言生于尧时,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则天遣使召见他。他佯死。后来有见到他仍居恒山中,常倒骑毛驴,边走边看书,行走如风。唐玄宗曾召他长安,授予他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当然,这些都是带有神化似的传说,不足为信。但据《庆阳县志》、《正宁县志》载:“张果老墓在县(罗川)东七十里。”“县东有洞,相传果老隐居炼丹处,故有墓在焉。”明代左都御史景清曾游览过此地,赋诗《题真宁县境》曰:“果老升仙遗墓存,蒙恬赐死故城荒。”距河北邢台市西部15公里处有座张果老山。山上的唐代古碑记载,此山原名五峰山,是广宗道人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这些都足以证明,唐以前这一带已有张姓人此繁衍生息。
西汉时,春秋晋国大夫解张的后人张良为汉高祖刘邦的太傅留文成侯。因此,张姓家族得到很大的发展。以张良后裔张歆为开开基始祖的清河(今河北清河东南)张氏,繁衍的范围十分广大。东汉时,张歆为司徒。他的裔孙张岱三国时为太山太守,自河内移徙清河;后来,张岱的后人张彝为后魏侍中,在隋末时又迁徙至魏州昌乐。张彝的第四世孙张文环唐高宗时任宰相;张文环的弟弟张文琮的儿子张锡武则天及温王时任宰相。河东张氏也是张良的后裔,出自西晋司空张华一门。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载:西汉留文成侯张良的后裔张华,字茂先,西晋时为司空,被封为壮武公。他们2个儿子:长子张伟,字彦仲,散骑侍郎。他的两个裔曾孙张安之徙居襄阳。次子张韪,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六世孙隆,太常卿,复还河东,后徙洛阳。隋代时,张华的裔孙张吒子为河东(治今山西水济县西南浦州镇)郡丞,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张吒子的第四世孙张嘉贞为唐玄宗时的宰相。张嘉贞的儿子张延赏在唐德宗时为宰相,张延赏的儿子张弘靖在唐宪宗时为宰相,号为“三相张家”,河东张氏因此发扬光大。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是西晋南迁时,张华的后裔张君政居官移徙于韶州曲江,繁衍了始兴张氏一族。出自留侯张良的张氏还有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东汉司空张皓少子张纲广陵太守,繁衍了冯翊张氏一族;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张嵩第四子张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举家移徙吴郡,繁衍吴郡张氏一族。同时,西汉御史大夫张汤为开基始祖的京兆(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张氏也一样兴旺发达。
西晋“永嘉之乱”后,张姓也同其他士族一起大举南迁。据《台湾省通志》记载,晋代有中原张氏迁居福建。泉州《儒林张氏联宗谱》载: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篡位后,琅琊王郎中令张祎殉国;其子孙入闽,居晋江古陵之张林(今泉南张林村)。
唐高宗时(650-683年),山东郓州张公艺九代同居,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艺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得到高宗的赏誉。因此,张姓大都以“百忍”作为堂号,并把“百忍”精神列为祖训。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率官兵及家眷入闽,征剿泉潮间畲族“啸乱”。有中原张姓军校随军入闽,后留居闽地。唐咸通年间870-674年),河南固始人张岩(字可永)为福建都团练兼监察招讨处置史举家入闽。唐中和年间(881-885年)王绪、王审知入闽时,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张睦(也名仲睦)从王朝、王审知兄弟起事,随军南下,于唐景福二年(893)五月踞福州。睦公先是于乾符三年(876年),张睦任光禄大夫。乾宁四年(897年),王审知请后梁授张睦三品官,领榷货务,官邸建在福城凤池坊(今福州鼓楼区仙塔街城守前路24号)。张睦辅佐王审知治闽,为福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后,张睦被封为梁国公。后唐天成元年(926年),张睦逝世,葬闽侯上街镇上街村赤塘山。张睦后裔以“凤池”为堂号。张睦有5个儿子,其后裔现已遍及福建、广东各地,以及海内外。与张睦一起随王绪、王审知入闽的也有其它张姓军校。泉州《儒林张氏联宗谱》载:他们入闽时,“泉人张延鲁率耆老迎王潮入泉。时有张姓随王潮兄弟由河南固始入泉,并居同宗之张林。”后泉之张姓尊延鲁公为开闽始祖,张林族裔以镜斋公为开基儒林始祖。
北宋末年元军南下,为了躲避战乱,张姓又一次大举南迁。南宋高宗时(1127-1162年),宰相张浚因遭奸臣陷害两度谪居福州。南宋末,中书令张九龄的后裔张化孙、张化龙、张化凤相携入闽。张化孙有18个儿子散居福建各地。
明末清初始,闽,奥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以及海外谋生。台湾张姓又分金坡派和板桥派等多种。明末,张名振、张煌言掩立鲁王抗清,兵败后子孙逃亡至金门、台湾。明崇祯六年(1633年),福建惠安人张土椰中副榜,明亡不仕清,率族人逃往金门,后东渡至台湾,安家于台湾东安坊。明巡抚张廷拱的2个儿子张灏(字为三)、张瀛(字洽五)在复明无望的情况下,举家逃亡台湾,居于台湾承天府近郊。郑成功居台湾时,军中张姓将领甚多,如定西侯张名振、建安侯张万礼、五军都督张英、前锋镇张鸿德等。清朝廷设置台湾府后,更多人流海入台。福建德化张继沾东渡入台,卒葬于台湾南仔湾;泉州同安人张首芳经商廈门,后迁居台湾;福建晋江人张仲山随父入台,安家彰化等等。张姓在台湾为客家移民四大姓之一。台湾有句谚语说:“无张不成乡”。
张姓在全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它的堂号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百忍”等10多个;而且据《元和姓纂》、《广韵》载,其郡望有:清河、南阳、吴郡、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都,河内、高平等26个,《张氏谱图》却说其郡望有43个之多。但是,张姓仍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大姓。它分布于北方地区的人口多于南方,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占到全国汉族张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
二、入明与定居
唐代,张挥的裔孙张寿第十八代孙张伯益在南剑州(今南平市)任官职,解职后择居将乐县北乡黑岭干(今大源乡长甲村铁岭干自然村)。张伯益为这支张姓的将乐开基祖。张伯益的十三代孙张二十郎生有5子:长子张万一迁居将乐隆兴墩上(余坊乡隆兴村墩上自然村);张万一的次子张重七迁居将乐白窠(余坊乡余坊村张厝自然村),孙子张子昆迁居将乐黄源(大源乡肖坊村黄源自然村)。次子张万二迁居将乐东岭(大源乡东岭村)。三子张万三迁居将乐张坑(安仁乡伍宿村张坑自然村)、藤坑漈(安仁乡伍宿村)。四子张万四及其后代相继迁将乐张坑、山坊(万安镇福匡村山坊自然村)、磜上(万安镇良坊村际上自然村)、石崖头(万安镇寺许村石岩头自然村)。五子张万五迁居将乐鲁坑(安仁乡半岭村鲁坑自然村)。张伯益十四代孙张万兴迁居将乐干厝段后福山坑(今安仁乡福山村)。张伯益后裔中的另一房六代孙张海迁居将乐张源都塘下、马西坑(今余坊乡张都村辖属自然村),成为张源张姓始迁祖。他的玄孙张清贵入赘将乐赤坑(余坊乡马嘶村吴元自然村)黄家,成为吴元张姓始迁祖。张清贵的裔孙张泗成迁居将乐光明乡,张佛缘迁居将乐东边(余坊乡洋源村东边自然村)。张佛缘后代人数较多,相继播迁将乐余坊、余源、马嘶等村。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郡望清河的张国庆始迁江西省南昌。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张氏后裔张仪龙、张仪凤兄弟入闽,徙居剑沙牛栏角(今福建永安贡川北郊)。南宋时期,张氏后裔迁入清流县沧龙、大元。
唐开元二年(714年),张开先卜居南剑州沙邑之牛栏角(即今贡川北郊)定居,子孙繁衍,后裔播迁到永安、三明、沙县等地。其中,张开先的第二十二世孙张石全移居清流;其第二十四世张伯三移居三明清溪;其第二十五世孙张百八移居三明福溪。张百八的后裔播迁到三元中村清溪等地,张华狮移居三明梅列,张华豹移居三明草洋。关于张开先入闽时间,有不同的说法。如沙县张氏宗亲修谱理事会在“《沙县张氏族谱》修编缘由”一文说,沙县张氏始祖为张敬斋;“敬斋公,字子贤,号开先,讳孺公,原籍江西信州,张道陵第十八代孙,后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入闽开基沙县,卒于唐僖宗中和壬寅二年(882年),宋敕赠朝奉郎。” 张开先入闽后,“经建州蛇滩(延平)、沿沙溪上溯至沙县在兴义坊赤珠山南麓(今建国路中部)定居。” 张儒的第六世孙从沙县城关迁居沙县高桥新坡。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张禹元从莆田仙游石壁潭迁居大田监口。
唐开成年间(836-840年)因闹饥荒,原居永安贡川北郊的张五郎迁居汀州宁化柳杨一都(今明溪盖洋)。张五的后裔张十三迁居清流永德里石门墩。张十四有9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张十八郎开基明溪御帘马坑,第四子张十九郎开基清流余眷坑、长坑,第五子张二十郎开基明溪白头坑、谢马坑,第六子张二十一开基明溪盖竹洋、国母洋,第七子张二十二开基宁化石壁,第八子张二十三郎开基明溪谢地,第九子张二十四开基明溪归下里七都。(明溪城关余坊石溪《张氏族谱》)
五代十国天福年间(936-947年),张九龄后裔张云虎自姑苏迁居宁化石壁樟树下。(宁化石壁《张氏族谱》)
五代十国后汉年间(947-950年),张八八由侯官(今福州)迁龙岩十一湖,为张氏第一代。宋嘉泰三年(1203年),张八八郎的第十代孙张十一郎与子从龙岩留田迁居永安洪田上石郑坑前定居。其子孙支分永安洪田镇上石村和小陶镇大陶口、松山、吴地村及永安城关。明代,张十一郎后裔张成宗、张华二移居永安城关;明嘉靖元年(1522年),又有张文翱迁居永安小陶镇大陶口村为小陶张氏始祖。永安曹远张坊村张氏的张惟修生有6个儿子,分水、火、金、木、土、谷六房;其中,水房张万八迁居三元莘口龙安,火房张万九迁居三明新舍,金房张万千一先迁三明后迁居永安燕北街道西坑,木房和谷房迁居三明舍下。
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张咸的第十三世孙张福郎进士出身,入闽为邵武同知,居光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张福郎的第四世孙张试六迁居建宁南乡隆保。张试六的孙子张九郎有9个儿子:长子张念一迁居建宁均口,次子张念二迁居明溪机能溪官坊、大雅,第三子张念三的后裔迁居江西宁都,第四子张念四迁居明溪机能溪邓家、熊地,第五子张念五迁居宁化张坊,第六子张念六迁居宁化石壁,第七子张念七迁居迁居沙县牛栏阁,第八子张念八迁居沙县茶壶,第九子张念九迁居广东应州。元至正十七年(1280年),张兴伯从沙县迁回明溪夏阳良村。(明溪枫溪《张氏族谱》)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原籍南京铁板桥的张原五从将乐安福口樟树下迁居泰宁龙湖神下张木坑;其后裔播迁泰宁龙湖湖渠高、朱口音山等地。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原居福建邵武禾坪张登录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后迁居建宁黄舟坊。张登录祖先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乾符二年(875年)为避中州战乱,迁居邵武禾坪。张登录的后裔播迁建宁岩上、将军庙、安寅等地。
北宋时,原籍曲江(广东)的张惟噊任延平沙县少伊。张惟噊有3个儿子,其中长子张亮迁居尤溪七口(西城)。张亮有二子:长子张得,次子张养。张得有3个儿子:长子张洪应迁华安(大田),次子张洪鸾迁沙县八都,第三子张洪广居七口。张亮次子张养(即张秉仪)进士出身,官任开封判院,晚年辞官告老返乡,卜居于尤溪后山儒林里。尤溪城关后山儒林张氏第二十五世孙张春登迁居城关六角井,称“阶兜张”;第二十六世孙张略迁居城关北门,称“北门张”;第二十七世孙张翼鸾迁居梅仙玉石村洋头,称“小门张”;张翼凤迁梅仙玉石村洋头,称“礁头洋张”;张翼玉迁居侮仙双峰村,称“大炉张”,张翼鹏迁居梅仙椒坑,称“椒坑张”。尤溪城关后山儒林张氏还有一支迁居管前乡,一支迁居西城贝红。
北宋时,张睦的第九世孙张効为避乱从永泰月州迁居尤溪二十都腾峰下林。张効之子张仪凤;张仪凤有二子:长子张孚先、次子张孚祖。其中张孚祖移居郑厝(今汤川乡汤三村郑厝自然村张厝湾)。张孚祖之子张太二迁居尤溪中仙的长林村(今长门村)。长林张氏张孚祖为长林开基祖。如今,长林张有3600多人,主要分布在长门村上长林与下长林两个自然村。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张睦的(张膺一支)第十二世孙张添保从腾峰下林迁居腾峰(即今赤墓大村);其后裔播迁尤溪中仙以及闽清、永泰等地。约在明弘治年(1500年),尤溪腾峰张氏的张文长从腾峰入赘尤溪的丹厝(现汤三郑厝),肇基汤三丹厝。汤川张姓主要分布在汤三、赤墓两村。
南宋初,张宣诚为大卿中政大夫。据旧谱载:“时值汪黄用事,公忤之,惧恐及逊于荒。卒葬金谿县玉石山。”张宣诚原有4个儿子,3个儿子不知下落,唯有第四子张玄郎带着母亲自金陵(南京)逃到福建清流县铁石矶头岸山下避居,后因不便,又徙居宁化永丰里(今中沙)白源张家湾。张玄郎与母亲后来又返回至清流铁石矶头。张玄郎与母亲的墓均在清流聂坊棕树下。张玄郎的儿子张九秀再从清流迁徙至宁化永丰里白源张家湾。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张九秀又从白源张家源迁居宁化枫树下黄家衕(今石壁上市)。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张咸的第十七世孙张试六从福建邵武府江泽(今光泽县)迁居建宁县南乡山前(今均口乡隆下村瓜林)。据建宁均口瓜林《清河张氏族谱》载:张试六这一支出于张挥一族。张挥的第一百零五世孙张成绮的第三子张咸入仕在河南光州为官。唐僖宗时(874-888年)因黄巢起义,中原战乱,张咸从河南光州经武夷山分水关进入福建,居浦城。张咸的曾孙张雪青又从浦城迁居江西洪州石马桥宝罗村太平坊。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张咸的第十三世孙张子福中进士,出任福建邵武府江泽县同知。迁建宁均口瓜林的张氏始祖张试六为张咸的第十七世孙。
南宋高宗时(1127-1162年),宰相张浚率家人谪居福州。其长子张栻的第四世孙张明谦迁居汀州宁化石壁堡(今宁化县石壁)。他有8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张松、第七子张束迁居永福(今永泰县)。
南宋景炎二年(1237年),张子虔长子一房传至第二十世张卓立自浙江龙泉迁居千家围,后传四世孙名宽,居(宁化)石壁山下。张子虔第三子一房后裔张臧也迁居宁化石壁。(见宁化湖村、禾口(大路)《张氏族谱》)张臧后裔张应诚迁居沙县。(见江西石城高田《张氏族谱》)
南宋淳熙年间(1237~1240年),大田县一支张氏迁居尤溪联合乡十二都联南村南山尾。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张氏第十八世裔孙张天爵授敕牌印信镇守尤溪。其弟张佛先随兄迁徙至尤溪。元至元年间(1271~1294年),张佛先的第五子张世悌定居于尤溪坂面的芹洋。张世悌的第五世孙张景明从尤溪县坂面乡芹洋村迁居尤溪新阳镇宝山村前弯坪。
南宋代时,张永顺从南平坑柄迁居尤溪联东的东山头自然村;张永顺的侄孙孙孟德从联东村东山头迁居联合村岐兜自然村。
南宋末,著名理学家张载的第十五世孙张幼厚任南剑州将乐知县举家迁居将乐“鱼林”(即今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鱼林”何以改名“御帘”,这里有一个故事。德祐二年(1276年)九月,元军攻入闽粤。文天祥护送端宗从福州转移至广东惠州。当路经鱼林村时,皇帝的座桥的珠箔被风吹走丢失了。正巧被将乐知县张幼厚拾到,送还端宗。端宗感臣民忠君爱国之德,遂将鱼林村赐名“御帘”村。文天祥为此题诗:“册村何取御帘名,大宋南征重此行。珠箔忽因风卷去,芳名留与世恩荣。”此事、此诗均被明溪御帘《张氏族谱》所载。张幼厚后裔世居御帘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后裔张应乌迁居明溪紫云张坊,至今已繁衍至70多户。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有多支后裔外徙:张康衢迁居南京,至今已繁衍至700多户;张全迁居沙县高砂镇椒畔村,至今已繁衍至100多户;张康棵迁居三明市三元区岩前忠山村,至今也已繁衍至30多户。
元延祜元年(1314年),张富(为闽张始祖张睦的第二十世孙)从明溪迁居尤溪洋中官洋,为官洋张氏开基始祖。
元泰定元年(1324年),山东籍的张维清(原名张冠魁,字联霄)中进士,泰定三年授建阳知县。张冠魁屡次进谏,因而得罪达官显贵而遭人诬陷,当着逃官被缉拿。他逃至将乐故交廖占能家避难。廖占能带他躲避到将乐曹地村,并叫他与当地一萧姓男子结拜为兄弟,改姓萧。一次,张维清到将乐萧坊(大源乡肖坊村)访问朋友时,一位章姓老人十分钦慕他的人品才学,留他任私塾教师,后又把女儿许配给他。张维清就定居于此,成为肖坊张姓的开基祖。
元天历年间(1328-1330年),建宁黄天岭一支张姓迁居泰宁龙湖乡张地村。
元元统三年(1335年),张睦第十一世孙张泰臣携子张则高从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迁居尤溪县汤川乡珠建村前场;明洪武九年(1376年),张则高又从汤川珠建前场迁移至中仙乡吉安村友溪象湖。明景泰元年(1450年),张则高的后裔张惟贵再次从吉安友溪分支吉安坑头,为坑头张姓开基始祖。张睦的第十三世孙张潘七同其父迁居于尤溪二十一都秦处洋之后山张厝湾,后又移居玉井(今长门村上井门自然村)。张潘七有二子:长子张伯宋,次子张宋茂。张伯宋有三子:长子张永兴、次子张永旺、第三子张永儿。张永兴迁居尤溪中仙的安宁村田坑自然村。张伯茂的后裔迁居下井门(文井村下井门自然村)。尤溪中仙长门长林张氏的第二十世孙张克溪、张克果、张克丁移居沙县洋溪(现为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乡洋溪村),张克荫、张克起、张克贤移居沙县。第二十一世孙张清永、张秉代移居大田县,张能作移居沙县梨树,张清桂、张清品、张清芳移居沙县南坑子,张清璋、张清瑎、张秉官、张秉夙移居沙县。
元至正元年(1341年),张孔进迁居将乐余坊乡余坊村梅溪自然村;张孔进为将乐余坊乡余坊村梅溪自然村始迁祖。他的裔孙张寿临迁居泰宁县音山;裔孙张康临、张延临两兄弟迁居将乐县水南。
元代末,上坑一支张氏迁居尤溪梅仙的双峰村大炉。
元末明初,建宁安寅保荆树的张寿昌迁居泰宁新桥蓬坑。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沙县城关大北门一支张氏迁居尤溪八字桥乡龙湖村。
明初,沙县沙县高桥新坡的张氏分衍于沙县的青州、夏茂、富口等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其后裔张仲明从沙县高桥新坡迁居青州的管前村。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有张天赦从沙县高桥迁居夏茂;后裔分衍于夏茂的洋元、李窠、木窠、长阜、儒元、岩坑以及沙县的富口等地。明末清初,沙县张氏族人又从六都(今高砂镇)柳源山峰迁徙至沙县的南阳乡坡科村、大基口村、大基、凤坡洋等村。清晚期,湖源张氏迁居南霞乡的下洋村,泮岭村等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张华狮自永安贡川迁居草洋,开基中村草洋张氏一族。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福建惠安的张性佑迁居大田三坊。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张干三从大田县三十六都村尾迁居尤溪五都上坑仙兜狮山(今西城上源村上坑自然村)。
明正德六年(1511年),张宜一从江西抚州临川县百三都圆石里(今江西临川市荣山镇新安村张家组)迁居尤溪埔头村三奎头。正德十六年,张必巽从南平樟湖坂迁居尤溪洋中际深村深渡自然村;张必巽次子张日武从尤溪洋中际深村深渡迁居到古田,第三子张日聘迁居尤溪后楼。另一支深渡张氏后裔迁入康林坂头。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大田县汤泉乡一支张氏迁居尤溪县坂面乡京口村台子。大田县城关一支张氏迁居尤溪坂面的半岭山自然村。嘉靖三十四年,张圣魁从福建安溪龟洞地(现名棠棣村)迁居尤溪中仙西华后埔。
明代时,张毕二从延平府南平县蓋里迁居德化县苏田界卢聚处;张毕二的第七世孙张天赐从德化迁居尤溪廿八都常山洋头。张天赐有三子:长子张文聪、次子张文庆、第三子张文通。张文庆(1573~1646年)移承尤溪廿四都古迹村大柏山,为尤溪坂面古迹村大柏山张氏开基始祖。沙县一支张氏迁居尤溪联东村。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张仕进从福建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迁徒至尤溪西城解建。
清乾隆三十九年(1700年),张志广从安溪县蓬莱镇岭美村迁居沙县水美村。康熙四十七年,沙县郑湖乡上洋村一支张氏迁居尤溪梅仙入丈际村山后自然村。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张罗某从安溪县下际(华际)迁居尤溪四都沶头(今西城镇文峰沶头自然村)。
清代,张文从永春二十二都下地迁居尤溪联东的山坑自然村;张壬杰从闽候县迁居尤溪的联合村。
民国7年(1918年),张允孔,张枝堂,张梅等相继从尤溪县中仙乡吉安友溪(今尤溪中仙吉安村址)迁居到洋中下溪垅(今洋中村部附近)。
三、迁移
唐开元二年(714年),张开先奉诏护送闽越王节度建州后卜居南剑州沙邑牛栏角(即今贡川北郊);其孙张志从贡川迁泉州,第二十世孙张顺从贡川迁南平,第二十一世张千四从贡川迁漳平,第二十二世孙张石富、石崇俩兄弟和张惟从移居南平夏道水井寨;第二十五世孙张百八的后裔张华虎移居贵州省。
北宋时,张秉义迁居尤溪儒林里。据尤溪儒林里(后山)《儒林张氏宗谱》记载:儒林里张氏自“族以始祖(秉义)为宋判院敕授儒林郎,所居之地里以儒林名”。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张衍仕致中宪大夫,由宁化迁福建上杭;宋端宗时(1176-1278年),其七世孙张淑芳为参军校尉,先移居潮州竹蒿山下,后随军入兴宁。(见《崇正同人系谱》)
宋代始,宁化石壁张氏陆续的人外迁,迁徙至福建福州、泉州、晋江、德化、惠安、延平、上杭、汀州、建瓯、永定等地以及江西宁都、石城,广东梅县、海陆丰、潮州等到地。
元末,永安洪田上石村张十一郎的第十六世孙张千一郎、张千八郎迁居广东潮州;后裔张明聪、张明显兄弟迁居江西南安,张千四郎迁居浙江金华。
明洪武四年(1371年),尤溪腾峰张氏的张添寿迁闽清十四都云际后湖;张阶才迁居闽清十四都云际后洋牛厝里。明弘治年间(1488-1500年),尤溪腾峰张氏的张公享、张聪明迁居闽清十都东洋。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宁有部分张姓迁往江西兴国、宁都等地。
清代时,尤溪汤三张氏的张阶才移居闽清云际后洋,张毓芹、张大迁居宁德,张大镕移居延平(现南平),张昭通移居德化。清代时,洋中官洋张氏的第二十一世孙张材(苗峰)迁居闽清县云际;第二十二世孙张君美迁居延平府;第二十四世孙张聪旺携父骸迁居闽清八都际头。
民国时,尤溪腾峰张氏的张成银迁居漳平。
第二节 分布
张姓为三明市的第二大姓,共有人口195239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8%;其中,宁化县张姓人口最多,有64835人,占全市张姓总人口的33.21%。张姓人口最少的为清流县,有4412人,仅占全市张姓总人口的2.26%。其它依次为:沙县23174人,尤溪县22782人,三明市区16586人,将乐县15252人,大田14117人,永安市13881人,建宁县8278人,明溪县7440人,泰宁县4482人。
一、三明市区
三明市区有张姓人口16586人,占市区总人口的5.84%。其中,三元区有张姓人口8792人,分布于城关街道1317人,白沙街道1385人,富兴堡街道1047人,荆西街道425人,岩前镇677人,莘口镇1288人,中村乡1710人,城东乡943人;梅列区有张姓人口7794人,分布于列东街道3589人,列西街道1907人,徐碧街道1097人,陈大镇454人,洋溪乡747人。
二、明溪县
张姓为明溪县的第三大姓,有74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4%。明溪张姓人口主要集中在夏坊乡和城关(含雪峰镇);其中夏坊乡有1897人,占全县张姓总人口的25.50%。具体分布为:城关(含雪峰镇)1546人,沙溪乡399人,夏阳乡1897人,枫溪乡705人,夏坊乡610人,盖洋镇654人,瀚仙镇423人,胡坊镇286人。
三、永安市
永安市有张氏人口13881人,在永安姓氏人口中排第七位,占全市总人口的4.34%。其主要分布在贡川镇集凤、延爽村,大湖镇高增、魏坊、新洋村,曹远镇上墩、张坊、富溪村,安砂镇青村、江坊村,洪田镇上石村,小陶镇大陶口村,燕西街道益口、飞桥、桥西村,燕南街道吉峰、洛溪村。
四、清流县
清流县有张姓人口44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99%;其主要分布在赖坊、大元、老寨、洋塅等村。具体分布为:龙津镇852人,嵩溪镇756人,嵩口镇954人,林畲乡648人,灵地镇35人,沙芜乡13人,田源乡131人,温郊乡71人,余朋乡148人,里田乡53人,李家乡94人,赖坊乡10人,邓家乡24人,长校镇34人,东华乡589人。
五、宁化县
宁化县有张姓人口648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73%,列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位;其分布遍及全县十六个乡镇。
六、大田县
大田县有张姓人口14117人,在县姓氏人口中列第5位,占全县总人口的3.86%;分布于全县的11个乡镇33个村,其中百人以上的村有22个。张姓人口最多的村为广平镇的元沙村,有3550人,占全县张姓总人口的25.15%。具体分布为:县区1024人,文江乡118人,梅山乡332人,湖美乡608人,前坪乡605人,均溪镇1865人,广平镇5395人,桃源镇972人,太华镇1215人,建设镇140人,石碑镇1136人,奇韬镇707人。
七、尤溪县
尤溪县有张姓人口2278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4%;具体分布为:城关镇2840人,梅仙镇1693人,台溪乡186人,管前镇198人,八字桥乡560人,联合乡1412人,新阳镇956人,洋中镇1699人,西城镇2712人,中仙乡5412人,溪尾乡177人,汤川乡772人,坂面乡3355人,西滨镇(含尤溪口)865人。
八、沙县
张姓为沙县的第一大姓,有23174人,列全市第二位,占全县总人口的9.56%;具体分布在凤岗街道4342人,虬江街道1387人,夏茂镇4682人,青州镇3686人,高砂镇1945人,高桥镇1201人,富口镇643人,大洛镇605人,南阳乡1515人,南霞乡1201人,郑湖乡1767人,湖源乡200人。其中,凤岗街道的城区、根坑村根竹坑、岩后、水美村水美、西郊村,虬江街道的麦元村、水南村、曹元村、城南社区,夏茂镇的中街、西街、俞邦村木窠、乐厝、李窠、洋元倪邦仔、枧坑、儒元、上碓村赤岭干、岩坑、长阜、长阜村田中央、梨树,中堡;青州镇的涌溪村、管前村、后洋村、朱源地、青州村、后洋村、异州村、胜地村东楼、沉坑,高砂镇的高砂主村、椒畔主村、员墩溪村、岭兜盖竹、柳源山峰,高桥镇的新坡村、官庄村、上坑村,富口镇的白溪村、白溪口村、富口村、郭墩村、山氽村、姜后村、柳坑村、延溪村,大洛镇的大洛村、官昌村、文坑村水洋,南阳的西坑村、坡科村、大基村、木科村、华村、大基口村、南阳村,南霞的下洋村下洋厝、泮岭村、南坑仔村,郑湖乡的上洋村、高地村,湖源乡的锦街村甲山、城前村都是张姓人口主要的居住地。
九、将乐县
张姓为将乐第一大姓,有15252人,占全县总人口9.07%。将乐张姓居住地有58个村和5个社区,即高唐镇高唐、赖地、邓坊、楼杉、班州、常源、元坪、常口等村,万全乡万全村,古镛镇新路、胜利、解放、玉华、新华等地和百花、华山、龙池等社区,水南镇乾滩、渡头、溪南、三班、水南、新兴等村和金华、银华等社区,白莲镇白莲、大王、天许、小王、大里等村,大源乡肖坊、西田、将王坑、长甲、大源、东岭等村,余坊乡余坊、余源、隆兴、周厝、马嘶、洋源等村,光明乡光明、永吉、葛布、渠许、际下等村,万安镇福匡、良坊、寺许、万安等村,漠源乡张源、漠源等村,南口乡南口村,黄潭镇黄潭、马带等村,安仁乡伍宿、石富、安仁、福山、洞前、元洋、半岭等村。其具体分布为:古墉镇2663人,高唐镇1214人,光明乡653人,漠源乡677人,南口乡378人,白莲镇1544人,黄潭镇285人,万全乡169人,万安镇1407人,安仁乡1065人,大源乡2290人,水南镇731人。
十、泰宁县
泰宁张姓人口有4482人,在全县姓氏人口中列第10位,占全县总人口的3.51%;其主要分布于龙湖乡神下张木坑、张地本、龙湖渠高、朱口音山、新桥蓬坑等地。具体分布为:杉城镇1522人,朱口镇1195人,上青乡51人,新桥乡197人,大田乡137人,下渠乡122人,开善乡271人,梅口乡56人,大龙乡931人。
十一、建宁县
张姓为建宁县的第四大姓,有人口448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1%;其分布在里心有1499人,均口有1377人,伊家有1255人,濉城有1034人,黄埠有973人,黄坊有842人,溪口有783人,金溪有356人,溪源有251人,客坊有208人。
第三节 谱牒
一、宋及宋以前
永安贡川《张氏族谱》
永安贡川《张氏族谱》始纂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由进士、浙江睦州刺史张文珠以笔记形式记下家谱并作谱序。明永乐三年(1405年),由张伯二仿欧苏凡例纂修,其内容有新旧谱序、源流、世系、世录、圣谕、族规、祠堂记、世传、寿文、年号、历朝科举、坟图、田庄祖业、谱跋、祭文等,共36卷。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张富收族重修。清道光三年(1823年)合族重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再次合族重修。2001年,由南平夏道裔孙张道唐主持,张志远等采访重修,增加了祖像、钦赐等内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张廷发为该谱题写谱名。
尤溪汤川张氏《腾峰世谱》
尤溪汤川张氏《腾峰世谱》始修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由张添保主持编撰。该谱先后四次续修:清嘉庆二年(1797年)敦清蒋联芳先生执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本族裔孙锦时、春晖、春苑、兴关等联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续修;1995年由张钟霖、张钟活等续修。
二、元、明、清及民国
宁化石壁上市《张氏族谱》
宁化石壁上市《张氏族谱》始修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由张宣诚的第七世孙张德盛、张德陈、张德全兄弟首纂修编。该谱以张宣诚为一世祖,从第七世起开始取字派:“德文宗福寿,兴延廷万永;世贵显成荣,华恩耀启运;元隆常达远,肇礼杰名英;俊伟恢前裕,咸添志道称;联科登进士,学会定昌卿。”明洪武九年(1376年),该谱进行二修。但两届族谱都在战乱中毁灭,其间几经续修均未成功。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由第十七世孙张世奇等重新编写族谱。该谱后又经过几次修订。
将乐《张氏族谱》
元至清代,将乐大源、隆兴、洋源、周厝、马嘶、余坊、肖坊等村和白莲、高唐、安仁、万安等乡镇的部分张氏居住村先后编修本房派的张氏族谱。大源《张氏族谱》最后一次续修是1997年,已续谱三十八代。隆兴村墩上自然村《张氏族谱》已录四十一代名。余坊乡张都村上张源等自然村《张氏族谱》多数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续修。
《沙县茂溪张氏族谱》
《沙县茂溪张氏族谱》始修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共有过六次续修。据1991年第六次续修谱载,其开基始祖为张孺。该谱载:“孺公,字子贤,号开先,别号敬斋,十万公之子也。原自江西信州,后居河南光州,唐僖宗时由光州固始县从越王入闽。生唐宪宗元和乙未十年(815年)四月初六日已时,卒中和壬寅二年(882年)或甲寅(894年)八月二十五日辰时,葬沙城北门赤朱山金锁形。”
尤溪联合联东村东山头《张姓族谱》
尤溪联合联东村东山头《张姓族谱》始修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由第十六代孙张世隽编修。
尤溪联合山坑《张姓族谱》
尤溪联合山坑《张姓族谱》始修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雍正九年(1731年)、1993年重修。
建宁《张氏族谱》
建宁《张氏族谱》始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张成甫作序;乾隆八年(1743年),由进士张应元作序进行二修;嘉庆十三年(1808年),由举人张弋峰作序三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举人肖冲作序四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张作霖作序,杨瀚主稿五修;光绪二年(1876年),由张以行、张春华主稿、钟俨文作序进行六修;宣统二年(1910年),由张氏12世孙张相汤、张觉群撰序七修;民国五年(1916)八修。其内容主要记录了源流考、祖产、仕宦录、旧序、贞烈传、墓志、祖茔图、列祖画像、各房分支情况及各房子孙名录。在排编分类上也无独特之处。
永安小陶《张氏族谱》
永安小陶《张氏族谱》始纂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张登申主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张登申、登笏合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张世明、家纶、启泰合修。1991年,由张泰承、昌家、昌达、太枢、太阳、树和、太善、克容等人组成修谱小组,由昌达、太枢主编。全谱共16本。新旧谱均按欧苏体修纂,内容包括谱序、世系图、族规、谱禁、人文、名人、行达、祖像、坟图、宗祠图、契约、祭文和寿文、字派诗等。至今共修谱5次。
尤溪梅仙玉石村《张姓族谱》
尤溪梅仙玉石村《张姓族谱》始修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共有过三次修辑。民国9年(1920年),该谱进行续修,20世纪80年代再次续修。现存族谱为民国时的版本,共17卷。
尤溪坂面古迹村大柏山《张氏族谱》
尤溪坂面古迹村大柏山《张氏族谱》始修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由张开暹主持编修。该谱共有过六次编修:除第二次修谱时间无考外,其余时间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1981年。
尤溪坂面芹洋《张氏族谱》
尤溪坂面芹洋《张氏族谱》始修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尤溪城关《张氏族谱》
尤溪城关《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屡经风霜兵焚,谱牒残缺不全,民国9年(1920年)由昌凤、敬亭、吴洪、佐卿续修。该谱内容有序,源流世系、世传、墓图、画象等。
尤溪坂面后溪《张氏族谱》
尤溪坂面后溪《张氏族谱》始修于民国12年(1923年),1988年续修。
尤溪汤三《张氏宗谱》
尤溪汤三《张氏宗谱》始修年代不详。现存谱系民国16年(1927年)由裔孙张元活为首重修的;其主要内容有源流、谱序、世系。1993年,由族长张克丽主持重修;在原谱的基础上增加了族谱序、字派、题名录、祖祠图、家法等内容。
宁化石壁《张氏族谱》
宁化石壁《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五代十国天福年间(936~947年),张九龄后裔张云虎自姑苏迁居宁化石壁樟树下。
建宁均口瓜林《清河张氏族谱》
建宁均口瓜林《清河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张咸的第十七世孙张试六从福建邵武府江泽(今光泽县)迁居建宁县南乡山前(今均口乡隆下村瓜林)。
大田元沙《张氏族谱》
大田元沙《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张禹元从莆田仙游石壁潭迁居大田监口。
大田三坊《张氏族谱》
大田三坊《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福建惠安的张性佑迁居大田三坊。
明溪余坊石溪《张氏族谱》
明溪余坊石溪《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唐开成年间(836~840年)因闹饥荒,原居永安贡川北郊的张五郎迁居汀州宁化柳杨一都(今明溪盖洋)。
明溪枫溪《张氏族谱》
明溪枫溪《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张福郎的第四世孙张试六迁居建宁南乡隆保。张试六的孙子张九郎的次子张念二迁居明溪机能溪官坊、大雅。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
尤溪中仙坑头《张氏族谱》
尤溪中仙坑头《张氏族谱》始纂于何时无从考证,而且旧谱于1958年遗失。现存族谱修1963年,由三十三世张长坚重修,其内容有源流、谱序、世系、世传、坟图等。
尤溪埔头村《张氏族谱》
尤溪埔头村《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文革”时期被烧毁。1976年,尤溪埔头张氏第十三代裔孙张汉江主持重修家谱,2005年继修,2008全面核修。该谱内容有序,源流世系、世传、表、图、画象、照片、设考源、芳名篇、人物篇等。
尤溪洋中官洋《清河张氏谱系》
尤溪洋中官洋《清河张氏谱系》始修于1991年,内容有源流世系、谱序、小引、追念文、训言、行实、诗赞等。
尤溪西城文峰《张氏族谱》
尤溪西城文峰《张氏族谱》始修于1991年,由张贞概、张仁祥、张贞明等人编修。该谱共189页,8700多字。
尤溪西滨过溪《清河张氏家谱》
尤溪西滨过溪《清河张氏家谱》始修于1991年,由张迫建、张道信、张明柳、林宗声编修。
尤溪中仙《张氏族谱》
尤溪中仙《张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并且原族牒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毁于火灾。现存族谱修于1994年。
《张氏九修族谱》(建宁与江西宁都、兴国合谱)
1995年,在江西省宁都县韶坊乡,由江西人张武主稿,集体作序进行了九修张氏谱。这次修谱虽然是在建宁《张氏族谱》基础上修订,但内容上增添了迁往江西宁都、兴国后裔的子孙名录。实际上该谱已成为建宁和江西守都、兴国张氏的合谱。该谱定名为《张氏九修族谱》,共12册计约50万字。
尤溪梅仙东头村《张氏族谱》
尤溪梅仙东头村《张氏族谱》始修时间不详,而且原谱已在“文革”期间遗失。现存族谱修于2000年,由张士盛、张德淑等主持编制,共78页,约5万字。
第四节 文物
一、祠庙
尤溪儒林里儒林张氏宗祠
尤溪儒林里儒林张氏宗祠位于城关镇后山路21 号,为城关张姓始祖秉义公的肇基之地。该祠始建成于北宋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19年)。据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秋日,新城黄贤撰《祠宇记》载:“鼻祖秉义公既为宋判院,则迁于宋无疑。而尤溪开县在唐开元二十有九年(即741年),至宋已二百载有余矣。更稽县治亦创于开元而重修于宋绍兴间。当是修理时,欲内署宽广,张氏乃徙于其后山麓耳。”原祠位于县衙右侧,后因宋绍兴间(1131-1163年)县衙扩建,迁建于县衙后侧。因此,该祠至今已有800多年。明代和清乾隆年间,该祠均有修葺,现存基础为南宋初之物(有遗留覆盆石柱础为证),主体建筑结构大部为明代中期之物,建筑柱础则为清初之物,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张氏宗祠建筑为二进制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坐北朝南,壬兼子,方向348度。七架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中轴线上由花台、正堂、厢房(即书院)、山门、大埕和前侧孟仲季众房、右侧中和房共置坪等所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2.6平方米。正堂中置一神龛,龛内悬挂“始祖秉义公彩绘像”,前置“福”字香炉,龛前放置一张祭桌,桌立双耳鼎式炉,铭文曰:“张氏宗祠”。神龛上方悬两方黄色圣旨牌,复上悬“辅国重臣”匾。正屏一幅对联:“辅国有功判院开封传佳话,齐家以德名垂青史继箕裘”。后厅边门上方为双列弧形木雕,下为月造梁。左右壁上分别立有“举人”、“武举”匾。正栋柱上有一筒联:“本自轩辕创制弓矢平定蚩尤国享清河郡,根由帝胄出将入相辅弼社稷族赐儒林名”。大厅侧扇下枋宽大,上枋架设鹰爪柱(俗称“五爪龙”),边有雕饰香草龙与之连接,每只龙雕由双斗拱撑托,主要起到支撑大梁的作用。前廊月造梁上雕有香草龙,梁为缠枝木雕为替;屋檐由三列斗拱撑托。左右次间,亦俗称厅门间;在次间与稍间之中置一边门,再左(右)便是内走廊。宗祠内还保留着宋代柱础覆盆石和方斗形础。大厅廊柱边各设一巨型石鼓,重达300多斤。最有特色的是,祠堂大厅两侧和梁坊上立有众多的牌匾,其中有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御赐始祖清河郡张氏为“儒林柱国”(邑人复书)、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张公文显荣膺“大宣教”、张招颖和张赐(招颖长子)及张鼐(招颖三子)分别于宋宣和(119-1125年)、绍兴年间荣膺“大学士”(其匾为“父子大学士”)、又有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张诚榜夔公荣登“进士”、宋嘉定七年(1214年)安公荣登袁甫榜 “进士”、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春月奉直大夫佥判延平府加三级记录杨毓俊为太学生张翼花甲诞辰立“王国羽仪”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原空军司令员(沙县)张廷发亲书的“人杰地灵”以及全国教育工会主席方明为上海外语学院教授张思中题写的“爱满天下”等牌匾和福建省副省长张家坤亲笔为宗祠题写的“尤溪后山张氏宗祠·张家坤·癸未秋”鎏金牌匾。
永安贡川张氏宗祠——“景先堂”
“景先堂”座落在贡堡南门头巫峡坂官道旁,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占地1500多平方米,毁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该祠重建,恢复原貌。清末,该祠被军阀焚毁,至今未修复。
建宁均口张氏瓜林祠
建宁均口张氏瓜林祠位于建宁县均口乡隆下村黄土岭瓜林。据《瓜林祠碑》载:该祠建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后因年久失修,该祠大部分建筑已坍塌。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张钟笃、张金昌等人召集五房子孙商议重建张氏瓜林祠,经数年努力,于乾隆二十二年告竣。张氏瓜林祠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祠堂坐北朝南,形如开口鲢鲤。宗祠为硬山式建筑。屋架为穿斗式木结构,檐柱之间用矩形斗拱和穿枋联系,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木构梁柱,石墩台基。屋顶为单檐硬山顶,造型为硬山式。屋面双坡,两则青砖建筑。山墙略高于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呈阶梯形。屋顶中直线与曲线巧妙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有龙飞凤舞之势,建筑艺术较高。宗祠布局为前厅、正厅、后阁院。正厅一方有一匾,书“敦睦堂”三个大字。正厅设有神龛,供祀“清河张氏子富公牌位”。该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1981-1982年张氏五房子孙筹款对宗祠进行了维修。
尤溪汤川大村张氏祖祠
尤溪汤川大村张氏祖祠始建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至十五世孙孙张公佑重建,并扩大规模辟为上、中、下亭。
尤溪坂面芹洋张姓(乾房公)宗祠始建于元代,为开基始祖张世悌的长子所建成。该宗祠构筑的下厝祖祠,坐乾向巽,共五个单元。
尤溪坂面芹洋张姓(坤房公)宗祠
尤溪坂面芹洋张姓(坤房公)宗祠始建于元代,为开基始祖张世悌的次子所建。该宗祠坐壬向丙,共四个单元。
三元区中村草洋张氏德昌祠
三元区中村草洋张氏德昌祠坐落于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草洋村。该祠始建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张华狮自永安贡川迁居草洋后所建成。该祠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坐南朝北,木质结构,雕梁画栋,五植九间,左右厢房依傍,中厅祀奉清河堂上祖神位,厅面书金字柱联三对,中联为:“从圮上以受书跨信凌何争烈安刘必勃,起关中而讲学接濂媲洛扬镳吾道其南”。左边有“福兴堂”庙一座,建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斗拱门屋,宏伟壮观,内供如来、观音等佛像,周围古木成荫,环境清雅。右边有“文昌阁”一座,二层,前堂两层,左右厢楼,飞檐斗拱,四柱出厅,供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及张氏祖文昌公张仲等像(现已毁)。清 咸丰七年(1857年),德昌祠遭盗匪焚毁,次年得以重建保存至今。
尤溪中仙吉安坑头张氏宗祠
尤溪中仙吉安坑头张氏宗祠位于尤溪中仙吉安坑头三角埕西北面龙头歧山下,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由张惟贵主持兴建。民国7年(1918年),德化苏太和匪徒偷袭吉安村时,坑头张氏宗祠被焚毁。民国20年,由张本周,张文贤,张容孝,张宗良,张德凤等为首重修,称其堂为“珍田坊”。
尤溪坂面京口村台子祠堂
尤溪坂面京口村台子祠堂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该祠堂位于溪坂面京口村岭尾岬后,坐东向西,有大厅、书院横相、场院等建筑。
永安贡川张氏宗祠——“金鱼堂”
“金鱼堂”原在贡川堡内,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占地3.26亩,进士罗明祖为之撰写《金鱼堂记》。1998年旧城改造时,该祠移建在堡南祖墓下。
明溪御帘张氏宗祠
明溪御帘张氏宗祠坐落于明溪夏阳乡御帘村。至南宋末,张载的第十五世孙张幼厚举家徙居明溪夏阳御帘村后,张氏后裔先是建风云寺以祀先祖北宋大儒张载。至明崇祯元年(1628年),张氏后裔才在御帘村大禾坪鼎建宗祠。越数年,该祠被焚毁,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建成,咸丰八年又毁于战乱,咸丰十一年重建。重建的宗祠占地1100平方米,为木质构架,上堂正厅三植五间,正厅上方写有“两铭草堂”四字。宗祠外侧筑有一堵长20米、高6米的白色华表照墙,正上方写着“秀接关中”四个大字。
宁化石壁下市张茂甫祠堂
宁化石壁下市张茂甫祠堂,又名张氏家庙、追远堂,坐落于宁化石壁下市井下窠。该祠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由裔孙一策倡导面建。顺治三年,该祠被流寇烧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由裔孙陈正立等筹资重建。咸丰八年(1858年),该祠又因战乱被焚毁,翌年又由裔孙陈朝据为首集资重建。此后,该祠又经过多次修缮。1991年,该祠因电线老化引起火灾而补烧毁;次年春,由裔孙陈恩庭为首组织筹资重建。新建祠堂主体为硬山顶砖木结构,由正堂、天井、回廊、山门牌楼、大埕、围墙组成,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屋面正脊用通透青砖镶嵌,两头为燕尾式翘角。
尤溪城关张氏宗祠
尤溪城关张氏宗祠在尤溪县城关后山路21号。该祠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乾隆九年(1744年)、民国19年(1930年)都进行修葺。“文革”期间,宗祠文物全部被毁。1986年、1991年,该祠进行过两次小修,2004年张氏裔孙集全族的财力共5.8万元进行一次大规模重修,使张姓祖祠重现昔日风采。
宁化石壁上市张宣诚公祠
宁化石壁上市张宣诚公祠,又名张氏家庙,坐落于宁化石壁村枫树下黄家衕(今石壁上市),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该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祠堂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坐西朝东,虎形,门前有两口池塘被喻为“虎眼”。祠堂由正堂、天井、回廊、牍楼、大埕、围墙组成。正堂设神龛,奉一世祖张宣诚、二世祖张玄郎、三世祖张九秀的牌位。左右两则再按昭穆行次供奉列祖列宗的牌位。神龛上面高悬“敦本堂”的横匾。该祠至今已290多年,基本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内牌、匾、楹联、族谱等其他文物全部被毁,直到1990年第十次修族谱期间,才得以全部修缮刷新,恢复原貌。
宁化全县共有张氏宗祠45个。
尤溪官洋裡坑张氏总祖祠
尤溪官洋裡坑张氏总祖祠始建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2000年进行大规模重修。该祠位于尤溪洋中浮洋村苗峰自然村。
永安小陶大陶口张氏祖祠
永安小陶大陶口张氏祖祠始祖文翱祠座落在大陶口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1995年重修。
宁化陂下张氏家庙
宁化陂下张氏家庙位于宁化县石壁镇陂下村。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文化大革命”时期遭毁,1994年重建。陂下张氏尊张世福为开基始祖。家庙中堂联曰:“迁江右系本姑苏远昭近承百代衣冠济美,基大丞(注:指陂下)散居各里宗和睦族千秋俎谷维新”。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特赐状元张显宗为张世福的后裔。宁化陂下张氏有1500多人,其后裔分布在宁化的城关、济村、陂下、小长坊、神坛坝及邵武、光泽、江西瑞金等地。
将乐大里张氏祠堂
将乐大里张氏祠堂位于白莲镇大里村圆山地自然村水尾山下。该祠堂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198平方米,由正厅、后厅、天井组成,单檐穿木结构,风火墙均用砖砌筑。祠堂前坪竖有两根方石柱,高4米,宽30厘米,柱帽呈圆形。
将乐梅溪张氏宗祠
将乐梅溪张氏宗祠位于余坊乡余坊村梅溪自然村,民国20年(1931年)由张永均为首倡建。
尤溪洋中张姓祖祠
尤溪洋中张姓祖祠始修于1999年,与梅峰张姓族人合建。该祠位于尤溪梅峰村寺下(即梅峰张姓祖祠原址),四扇三进,砖木结构,高一层半,祠前有埕,埕沿围有半墙。
尤溪中仙长门桂林张氏宗祠
尤溪中仙长门桂林张氏宗祠,又称“桂苑堂”,俗称大祖厅,始建年代不详。长门张氏派衍几支后裔,都建有各自的宗祠,一曰“桂兰堂”,一曰“桂阳堂”,一曰“桂园堂”。“桂兰堂”由张孚祖的第五世孙张礼五兴建;“桂阳堂”由张孚祖的第八世孙张晟长兴建;“桂园堂”由第九世孙张添唐兴建。“桂兰堂”、“桂阳堂”、“桂园堂”在“文革”期间被拆毁,但后来都陆续重建。只有“桂园堂”被拆毁后为生产队仓库,后仓库坍塌,仍留地基至今。“桂苑堂”被载入《中国祠堂大观》。
尤溪西城解建张氏祖祠
尤溪西城解建张氏祖祠位于尤溪西城解建后则,始修年代不详。该祠为砖木结构,占地为2000平方米。
尤溪西城团结张氏祖祠
尤溪西城团结张氏祖祠位于尤溪西城团结英边洋,始修年代不详。该祠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为200多平方米。
尤溪西城七尺张氏祖祠
尤溪西城七尺张氏祖祠位于尤溪西城七尺自然村横路仔,始修年代不详。该祠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05平方米。
尤溪西城文峰张氏祖祠
尤溪西城文峰张氏祖祠始修年代不详。该祠分一、二组,共占地600平方米,位于尤溪西城沶头自然村墟坪,为土木结构。
尤溪西城秀村张氏祠庙
尤溪西城秀村张氏祠庙,又称“光裕堂”,始修年代不详。该祠木构型,占地面积为150 平方米。
尤溪埔头村张氏宗祠
尤溪埔头村张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该祠位于尤溪县埔头村三奎头。
尤溪官洋张姓
尤溪官洋猫坑张氏祖祠
尤溪官洋猫坑张氏祖祠始建时间不详。该祠位于尤溪洋中浮洋村苗峰自然村,与苗峰陈姓祖祠同厝异堂。
尤溪梅仙东头村清河郡张氏祠堂
尤溪梅仙东头村清河郡张氏祠堂位于尤溪梅仙东头村上村坊,始修年代不详。
尤溪梅仙丈际村张氏祖祠
尤溪梅仙丈际村张氏祖祠位于尤溪梅仙丈际村山后自然村,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坐癸兼寅,杉木结构,始修年代不详。
永安大湖张氏宗祠
永安大湖张氏宗祠位于大湖岭后,始建年代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