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独家。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王菲的歌曲《匆匆那年》和同名电影一样,讲述了青春的美好、错过的遗憾。流年似水,我只怪们来去匆匆,爱得太早,懂得太晚。
有两句歌词,很值得玩味,其实也写出了情感世界中的最无奈最幽微的心理:我们要互相亏欠,要不然凭何怀缅。
钱债好还,情债难偿。不管是金钱,还是人情,没有谁愿意自己亏欠于人,别人也最好不欠自己的。如此,两不相欠,心无挂碍。
可是有时候,我们又希望自己与某个人互相有所亏欠。因为,虽然事过情迁,还是心有不甘,同时深怀眷恋。
对于一段情,如果我们忘不了,并非真的放不下,而是潜意识里不愿放下 ——当爱远逝,留一点怨念,留一点念想,至少可用来缅怀。
佛说:若无相欠,怎么遇见。
佛也许还会说:人生一场,所有的遇见,不过是为了偿还。
在作家蒋勋看来,“还”是《红楼梦》当中的一个关键字。
林黛玉从灵珠仙草修成人形,不是为了嫁给贾宝玉,而是为了偿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所以,以泪还情,是林黛玉的人生使命。情债了了,他俩的缘分也就尽了。
一个“还”字,含有人生俗世的智慧。
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包括邻里、同事,生活好似一张大网,只要身在网中,来来往往,寻寻觅觅,生生世世,哭哭笑笑,其实都少不了欠与还的纠缠。
在作家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大部分时间都是缺席的。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黄逸梵为了追求个人自由,将年幼的女儿和儿子置之不顾,自己与小姑子跑去欧洲。
在落没的封建遗少家庭,张爱玲无依无靠,不但没有获得童年应有的温暖,还因为与继母发生矛盾,遭到父亲毒打。虽为父女,毫无亲情可言。
若干年后,黄逸梵回了国,生活拮据,张爱玲将写书赚取的稿费送了过去,同时说了一句话:该还的,我都还给你。
一个“还”字,将母女之间的骨肉之情一下子割断开来。
生活中,孩子调皮忤逆不听话,父母一时感到气愤,会骂一句“讨债鬼”。既有“讨债”的,也就有“欠债”的。父母把自己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视为前世的偿还——既是情的,也是钱的的偿还。
婚姻中,有些女人一边在家吃苦受累,一边心怀怨念,同时自我安慰说,为一家人当牛做马,上辈子欠了他们,这辈子一定是来还债的。
仓央嘉措在诗里写道: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便可不相欠。
一旦相见,缘分便被激活,至于相恋有多真,相知有多深,相思有多浓,相伴有多久,要看缘分的深浅与长短。
可是,一旦相见,就会有所亏欠。一旦亏欠,就会心生怀念。因为有了亏欠,又会导致下一世相见。所以有情世界,纷繁复杂,就像那句歌词: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 别太快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