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城市的街头,烤红薯独有的那股甜丝丝的焦糖香味,总勾起我无尽的乡愁。“郧阳三大宝,红薯苞谷龙须草”的顺口溜也情不自禁的涌上心头……
是的。熟悉的烤红薯,迎风十里扑鼻香,老少皆宜心欢畅。掏出三五块钱,买来一个耙糊糊的热红薯,瞬间,周围的冷空气也热气腾腾、香甜绵软了几分,拿起细心的商家配送的小白塑料勺,轻舀一口,白勺黄肉甜香,那种家乡的味道,在舌尖绽放……关于红薯的趣事也随风悠扬一一
01.至今犹忆“883”
记得旧时的郧阳有一种名叫“883”的红薯,虽然口感不咋地,但亩产却很高。
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充饥已是很不错的了。小时候,每天早上,母亲一大早起来,煮一大锅“883”红薯,煮熟后,我们每人挑选一碗煮掉了皮的清汤红薯,在老家柳陂,管这个叫“没耳朵的饺子”。我们吃到一半时,心灵手巧的母亲多半会端出一盘切好炒熟的红薯叶酸菜,甜软的红薯、酸爽的酸菜,那滋味,至今仍难以忘怀……
但时日一长,难免吃腻了。不知是谁最先起头,唱起了苦涩的童谣:
883、两头尖,猪不吃、狗不粘……
呵呵,远不至于吧。其实,在59、60年大饥荒时,能拣块红薯皮吃,都开心小半天的!红薯地里弯腰捡漏,偶尔刨出两个小红薯,即便是883,也会轻轻擦擦泥巴,赶紧装进衣兜,飞跑回家……
02.红薯结良缘
大约是一九七几年吧,说是咱老郧阳有位男青年,考上了省外的某名牌大学,因家穷,每年上学,都要挑两大蛇皮袋子红薯,做半年的干粮。
大二时,结识了一上海姑娘。每次吃饭,小伙都一个人磨叽到最后,趁人不备,溜进宿舍,开始煮红薯。
某个周末,上海姑娘去找郧阳小伙,讨教难题。小伙正一个人捧着个外表黑乎乎的烧红薯,吃得正欢。薯香四溢中,上海姑娘来到门口,郧阳小伙,躲藏不及。
上海姑娘,一见郧阳同桌手捧的外黑内红喷香的烤红薯,非要尝尝鲜。这一尝,不大紧儿,竟再也忘不了郧阳883红薯的香味儿……自此二人关系愈加密切。
大学毕业了,郧阳小伙分配到了十堰二汽上班。上海姑娘也跟着一同到了十堰。
婚后第一天,上海姑娘跟着小伙回到了郧阳。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上海姑娘问,那味道很好的“烤红薯”是长在树上还是土里,要是多了,一定要吃个够……
小伙说,咱老家郧阳,红薯是三大宝之一。漫山遍野只要有脸盆大小一块土,都有人聚拢来种几窝红薯,尤其是这883红薯,产量高,全身都是宝,红薯叶、红薯干、红薯条、红薯粉……几乎是一季红薯半年粮,红薯就是救命粮!
上海姑娘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小伙家的红薯地里,看着一垄垄绿油油长势良好的红薯秧秧,像绿色的希望,伸向远方,不由放声歌唱:“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红薯那个……”
03.红薯干垒起的名校
“再穷不能穷教育,越穷越要办教育”!许是穷怕了,抑或是走出大山看世界的心情迫切,曾入列“老山边贫库”区的十堰人民,掀起了“勒紧裤腰带、集资办教育”的“脱贫攻坚”之旅。
像郧阳区谭山镇人民那样,勒紧裤带,省吃俭用,“红薯干上垒起教学楼”。依靠老百姓“背篓背”“扁担挑”,十堰曾经的六个特困县先后顺利通过了“普九”验收。
校安工程、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各级政府的倾情投入,化解了“普九”债务,全面消除了危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一体改善,十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基本均衡验收。当年的“破庙子、黑屋子、土台子、泥场子”,摇身一变成为最美丽、最安全、最宽敞的建筑。
至今,一提起声名鹊起的谭山教育,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红薯干垒起的名校”这句盛行一时的教育佳话!
是啊。“丑陋”的883红薯,你永远是郧阳人民心念难忘的宝儿,是郧阳人民的救命粮!
04.红薯“红”了,成了致富的香饽饽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曾这样夸赞道:“郧阳三合汤,三天不吃想得慌。”
其实:郧阳三合汤最主要的食材就是郧阳红薯粉条。据说,很多老牌郧阳三合汤快餐店,每年都要卖掉五、六千公斤红薯粉条。
但是你知道吗?这只是红薯粉的众多吃法之一。稍后,年龄再大点儿,我也悄悄学爸妈那样,从锅中捞几个煮掉了皮的红薯,倒一勺老黄酒……那滋味,任谁也会边吃边喝边在心底哼唱:“红薯酒啊,浪呀么浪打浪,红薯碗边是故乡……”
十堰地区的很多酒店和市民的菜单上,还有以下美味的存在:红薯凉粉、酸菜炒粉条、鸡蛋粉条汤、粉条炒肉末、粉条包子、凉拌粉条……
如今的红薯,可真的“红”了,值得大书特书。“郧特薯业”己成郧阳农家人的一大致富产业。郧阳各种不同品种的红薯,除了作为健康食品走上市民餐桌,还被加工成红薯淀粉,形成了一个特色产业。
网上有消息说,以红薯粉条为主的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平均每年销售红薯粉条二百万公斤呢!
05.老实的红苕,也骂人
网友《中国红薯的由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复制至此,以飨读者:
武汉人说人傻,常以“苕”称之,“像个苕!”有鄙夷也有同情。成都人形容某人穿衣、打扮老土,通常也会说:“这个人好苕!”所谓“苕”,学名“甘薯”,南方人称“红薯”、“甘薯”,北方人叫“地瓜”。用植物的名字形容人的智商和品性,大概是从红薯的形状大,数量多,长得丑陋引发的联想。“大”显其蠢重,“多”显其廉价……
06.红薯曾是进口稀罕物
据悉,红薯原产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
1593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当时,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的菲律宾,视甘薯为奇货,严禁出境。陈振龙精心谋划,将薯藤绞入汲水绳,混过关卡后,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
甘薯因来自域外,福建人称之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一事,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07.乾隆夸红薯:功胜人参
“好个红薯!功胜人参!”中国封建王朝中最高寿的乾隆皇帝(享年89岁),曾这样给红薯点赞!
据传,乾隆晚年曾患有老年性便秘,太医们千方百计地为他治疗,但疗效欠佳。一天,他散步路过御膳房,一股甜香气味迎面扑来,十分诱人。乾隆问:“是何种佳肴如此之香?”一正烤红薯的太监忙叩头:“启禀万岁,这是烤红薯的气味。”乾隆从太监手里接过烤红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后连声道:“好吃!好吃!”此后,乾隆皇帝天天都要吃烤红薯。不久,他久治不愈的便秘也不药而愈了,精神也好多了。从此,红薯又有了一个“土人参”的美称!
是的呢!在农村种过菜地的都知道,最绿色无公害的菜蔬,非红薯莫属了!说实话,这菜打药,那菜打药,有谁给红薯打药的。如真有,那一定是“苕”了!
08.康乾盛世,“番薯盛世”
据悉,明朝时,中国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康雍乾三朝盛世的134年,全国人口数量竟突破了3亿大关,几乎是当时全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要养活如此巨大数量的人口,单靠小麦、大米、小米等传统农作物,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幸好,中国从南美洲引进了番薯、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并积极推广,最终,使得全国粮食产量达到了2040亿斤,能够养活3亿人口。
因此,有不少专家不无夸张地戏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
09.“红薯埋上土地雷”
儿时上学,曾有一语文老师在教“作文用语要生动、要选用多种修辞手法”时,在黑板上写下“苞谷插上了手榴弹,红薯埋上了土地雷”后,问这个句子好不好?
那时的我们,最爱看抗日剧,对鬼子恨得牙痒痒,恨不得自己放个屁,也崩掉日本鬼子的大牙呢。一听老师们的提问,二话不说,齐喊:这个比喻句,好极了!!!
老师又启发道,说话要看对象。这个句子后面有对象么?是针对谁来说的?写这个句子的人,就这么仇恨农民朋友?他对农民伯伯有何等深仇大恨,要让苞谷、红薯都变成杀人利器……
一时间,教室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笑声中,一首歌吟红薯的打油诗,悄悄涌上心头——
飘洋历险到中华,
薄地荒坡也安家。
绿叶青藤花喇叭,
金瓜偏爱土里扎。
别看貌似土坷垃,
却是农家金疙瘩。
腹内乾坤最堪夸,
兴我郧阳富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