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殳(1611-1695),又名吴乔,字修龄,号沧尘子,娄东人(今太仓),入赘到昆山。他超凡脱俗,卓然不群,亦文亦武,睥睨海内。文武兼修,且有著作流传于世的,明末清初的吴殳便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高才博学,但一生困厄,无功名仕履,故而身后寂寞,无人知晓,即使是史学界也极少对他有记述、研究,但其《手臂录》、《无隐录》,在武学界影响甚广,吴殳对于枪法的研究非常的深入,且对枪之热爱到了极点,枪的名称叫“殳”,故其取名吴殳,可见其对枪术的热爱。
吴殳在早年见中原战乱频仍、国势危重,思量将来见用,必与兵事有关,因此常常练习骑马射箭,同时钻研孙武、戚继光兵法。崇祯六年,常熟枪术名家石敬岩来到太仓,寓报本寺,吴殳得知后,就约邻居夏君宣、夏玉如、陆桴亭一起拜师学艺,晓暮习练,两年中从无间断,每天苦练扎枪基本功,。练对扎枪时,为加强武技逼真,枪头用皮革和棉絮包裹着,前臂也厚厚地绑扎了棉纸竹片以作防护,即便如此,手臂、手腕往往仍被戳得青紫色,甚至流血不止。
在枪法的游场枪法中,吴殳对于中国枪法的研究极其精微,他对石家枪、峨嵋枪、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枪、少林枪、汊口枪等七大名枪无不精通,自己并亲自带枪游场(到各公开道场比武)较技,以实践证明其枪法理论。吴殳于枪法以及各常用兵器的理论研究,及亲身实践的精神,在中国术术史上,可谓无出其右者。在游场实用中,他提出了临敌八戒。
原文:
泞地还宜避,侵晨莫向东,灯前不举手,月下勿持龙;
最恶时多酒,偏嫌腹已空,好胜休交姤,当取莫教松。
泞地还宜避
在临敌作战的时候,虽然你手中持有诸器之王的长枪,步法要灵活多变,进退有序,如果当你处于泥泞之地时,一定要想法回避,不要轻入其中,以免失足或是因泥泞而制约你的发挥,而被敌所乘。在当下的游场之中,也尽量的避开湿滑地面,在较技的过程中,要先看好所处的环境,选择有利于已方的地势。
侵晨莫向东
早上的时候和敌人会战,要记得不要面部朝向东方,以免初升的阳光会刺射你的眼睛。并不是说只有早上你不能面向东方,而时刻注意在任何情况下,尽量避免自己的面部对着光线身来的地方,这时光会影响你的视觉和判断,而你的对手也会更清楚的看到你的眼神和运作,从而找到你的漏洞。宫武藏在五轮书中对此也有提及,说对战时,尽量背光,选择高处,要居高临下。而枪法在室外时,尽量选择背对开阔地,且有大的空间可以使发挥枪的优势。
灯前不举手
如果你正位于烛火或灯光之前,敌人突然来袭,你要立刻远远避开火光,小心防御;千万不可在火光前冒然举枪应战,因为火光会让你的眼睛产生残像幻影,甚至造成眼睛短暂瞎盲,如果你此时冒然进攻,敌人会趁这瞬间夺取你的性命。
月下勿持龙
夜晚的月光,虽称明亮,但是大地仍然昏曚,肉眼无法完全看清敌人的动静,也无法看清敌人所使用的兵器,更无法看清敌方来枪。如果你选在此时和敌人会战,你的精深战技便难以发挥,甚至会被弱小的敌人偷袭而丧命。因此非在不得已的时候,武术精湛的你,不要选择在夜晚的月下和敌人会战。
最恶时多酒
一个枪法高强的枪师,最厌恶最忌讳的是临敌会战的时候,喝多了酒。在临敌会战之前,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贪杯,或自以为艺高,或受他人刺激而喝多了酒;因为只要些许的酒,便会使人的意识受损,如果面对有备而来的敌人,便会因酒而受辱或丧命。
偏嫌腹已空
临敌会战之前,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饮食,不可吃得过饱;但却特别憎厌忿恨的是长久没有进食,饥肠辘辘,肚子已经空了;造成头晕不眩,心力涣散,连持枪的力量都没有;敌饱我饥,临敌必败也。现在的游场兵击中,常有上午对练的情况,很多的兵击仔小朋友没有吃早点的习惯,这一点,在实战中尤其是长兵器对战中非常吃亏。
好胜休交姤
一个追求至极武道的枪师,要全心追求最完美的胜利因此,在临敌会战之前不要与异性做爱交欢,以免耗损过多的精神与体力,影响枪技的展现,甚至因此而败亡。在兵击游场对战中,长枪的体力要求还是很高的。
当取莫教松
兵者,诡道也,生死一线,至凶至险;临敌交战,不可稍有迟疑,不可动作缓慢,不可轻敌亵玩,不可慈心手软,更不可骄心缓取,需着着杀人,法法取命;敌呈败象,当立取其命,不可稍有迟疑,或行动缓慢,或轻敌亵玩,或慈心手软,或骄心缓取,以免局势忽变,我命反为敌所夺。长枪训练需要经常进行,让自己的力能与枪合为一处。
吴殳的精研战技,不是仅止于枪本身;在枪术讲解的同时,对于战法,攻守,短降长等都有不同的论断。吴殳对于枪法的研究极为严谨,基本上很多都在游场中得以验证,吴殳的战技非常帅,他引述陈龙门的话说,和人动手(行着)的时侯,要像诸葛武侯(孔明)一样,羽扇冠巾,指挥三军,动手时一定要有名士般风流倜傥的身段,才是尽善尽美;即使能够像司马宣王,身上穿着戎服带兵上阵,都要引以为耻,悔恨终身;何况和人动手的时候,像肮脏的猪一样,冲来撞去,愚蠢地相咬,这样不如死掉算了。(卷之二.行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