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广州日报》陆续推出由钟南山院士团队口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撰写,并由钟南山院士授权的《南山战疫日志》。新花城客户端开辟“南山战疫日志”频道,集中呈现整部日志。在这部视角独特的口述日志里,我们将真正读到钟南山“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读到一颗高贵而又真实、无畏而又悲悯的心。
欢迎下载新花城客户端
抢先阅读《南山战疫日志》
《南山战疫日志》近期也将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扫描二维码或在应用市场
搜索下载“新花城”客户端
本期口述/钟南山院士助理苏越明
采写/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二,惊蛰。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广州这座城市的人气在慢慢回升。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恢复堂食,令爱吃的广州人雀跃不已。企业复工复产也进展顺利。据统计,截至3月4日,广州5523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复工,复工率为99.3%,制造业“百强”企业已全部复工。
一边是毫不松懈的疫情防控,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复工复产,钟老师说,这同样是一场大考,考题不简单。
这几天,钟老师的行程轨迹主要是在家-医院-省卫健委-医院-家之间切换。
3月3日,上午9:00,他一回到办公室,就开启了“四方联络模式”,当面沟通、打电话、写邮件、回复微信留言……各种沟通和协调。讨论的内容,除了本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还有全国各地医院重症患者救治难题的分析。
可能是电话实在太多了,后来他经常把电话放在桌面,开着免提接听。我们还发现他有个习惯,就是他接电话或跟对方视频对话时,总喜欢边说话边前后轻微地摇晃,他那时的模样,让我们觉得既可亲又可爱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钟老师总是自谦,说自己只是一个“说话还有点点用”的“联络人”,但事实却是,他是大家的主心骨、定心丸。他经常说,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如果一定要说他是“联络人”,那他就是那个号召“万人操弓,共射一招”的“联络人”。
3月4日,钟老师同样也不轻松。
还是上午9:00,他准时回到办公室。刚放下提包,就去了医院病房查看患者氢氧机的使用和配置情况。
上午10:00,他和重症医学科黎毅敏教授、刘晓青主任等专家一起,在ICU的会诊室对在院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行远程查房和会诊。他们通过视频,对存在救治难点的病例逐一分析、讨论,最后确定治疗方案。
下午3:00,他又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凌教授一起,赶到广东省卫健委,参加与疫苗相关的会议。
整整一天,他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讨论、分析、判断、决定……“转空”一轮都不行。
今天,钟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总结疫情发生以来团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因为明天下午,他要去参加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的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专家座谈会。
上午9:00,钟老师一回到办公室,就请来了关伟杰教授,师徒俩一起坐在电脑前,将团队的科研成果逐一盘点和总结。
令人欣喜的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的研究团队今天又向钟老师报告了一个喜讯——他们团队联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P3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成功建立了国际首个非转基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
经过验证,新型冠状病毒可在小鼠肺内高滴度复制,而且,小鼠出现了相应的肺炎临床和病理表现。这个模型的建立,缓解了我国新冠病毒研究中动物模型缺乏的问题,有利于我国抗病毒药物、保护性中和抗体、疫苗的应急体内验证。跟传统的受体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相比,这个模型的构建周期短,不需要繁殖,适宜短期内大规模推广,还可用于后期新冠病毒在体内免疫应答和致病机制的研究。
“临床救治必须时刻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首位,无论是临床科研,还是基础科研,都必须为临床实践保驾护航。”这是疫情发生后,钟老师反复强调的指导思想。
一个多月以来,“钟南山战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始终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临床实践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案例,科研成果指导了医生团队的临床救治实践,同时也为全国甚至是全球战“疫”提供了经验。
以《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这篇论文为例,科研团队通过对临床病例进行数据收集、样本分析,总结出了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这些典型临床特征的总结,反过来又成为临床救治的重要指引。该论文于2月9日在医学预印本MedRxiv上甫一发表,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截至3月5日,浏览次数已达30万,下载量近14.3万次;2月28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正式发表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成为该杂志浏览量最高的论文,并被4篇国际学术论文引用。
值得钟老师为之骄傲的是,在临床救治上,在三个抗疫战场上奋勇征战的“钟南山战队”,也取得了可观的战绩。
今天,国家卫健委等三个部门发文,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张挪富副院长带领的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获得了先进集体的称号;作为首批国家卫健委抗击新冠肺炎专家支援队成员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ICU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桑岭、支援武汉汉口医院ICU的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谢佳星和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的重症医学科护长黄敬烨均获得了先进个人的称号。
很多年轻人说,最佩服钟老师每次发声时掷地有声的专业底气。但我们知道,这种专业底气,源自于钟老师作为整个团队的总指挥,对临床救治和科学研究中每一个进展的了若指掌。
忙到晚上9:00,钟老师又想起还有一个任务没完成。这些天来,他收到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小朋友写给他的信,他决定给他们写一封回信。
“亲爱的孩子们,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我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他在回信中写道,“生长在这个时代,你们是幸福的。你们善于表达、善于分享,中国有你们这些充满活力的新生代,我感到无比欣慰!”
“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你们有(过)害怕、也有(过)担忧,但是,我更多地看到了你们的勇气和你们的理想。”他说,新冠肺炎不是中国的疾病,而是人类的疾病。“希望你们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白衣天使战队。无论是在一线抗疫,还是在家里学习,我们都是在与疾病进行战斗。”
钟老师鼓励小朋友利用“停课不停学”的这段日子努力学习,用知识缝制铠甲,“在不远的将来,当你们走出社会,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
最后,他还手书一首《寄少年》赠予青少年:恰同学少年,愿风华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
看着他十分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我想起了不久前他在签名时的自嘲。“没想到现在要题写这么多字,”当时他感叹道,“早知如此,小时候应该多练练字啊!”
或许,他是在婉转地提醒我们多练字。
广州日报独家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广州日报)和记者(黄蓉芳)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黄蓉芳
美术设计: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张妍
H5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出品
H5监制:王晓云 H5文案:何超、黄婉华
H5设计:黄潭、蒋秋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