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迎来了2021年。新的一年开始,我们已经踏上新的征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你是不是也刚刚跑完20.21公里?
庚子年终于要离我们而去。1840年的鸦片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1960年的大饥荒、今年的新冠疫情,每一个庚子年都给我们深刻的伤痛和难忘的记忆。减缓伤痛、忘却记忆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时间熨平一切。
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新冠疫情。新冠改变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也让跑步成为一项更奢侈艰难的事情。众多赛事不得不取消,有限的国内赛事名额难求,许多梦想跑遍六大满贯赛的跑友留下了满满的遗憾。遗憾的还有马拉松之王基普乔格,失去了连续七年不败的金身……我们见证了很多很多。
我们也看到,即使新冠疫情的恐惧笼罩在心头,有人打破了世界纪录,很多人跑出了PB。也许,新冠让我们更专注,减少了无效社交,拥有了更多的奔跑时间、更好的成绩、更好的身体状态。
谁都不能偷走我们的2020年,只要我们足够珍惜。一年可以很短,有人来不及跑上几次,也可以很长,有人已经跑了3000多公里。过去的一年,你跑了多少公里?年初许下那么多宏伟的心愿,实现了多少?从纸面目标到地面行动的惊险一跃,也许需要很久很久。
新冠也许会持续很久,未来还会有更多冲击。作为一个跑者,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岁月静好还是风雨飘摇、身心疲惫还是生龙活虎,能做的就是用奔跑迎接变化,用汗水拥抱时代,用坚持赢得未来。
时间对你意味着什么,你就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把一小时花在迷迭香牛排能获得舌尖上的快感,花在阅读上能获得智慧和启迪,花在新天地的酒吧能短暂的放空自己,花在跑步上能排除毒素一身轻松。时间分配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全马PB 2小时39分的跑者,大徐也许是上海滩银行业跑马最快的人。这几年银行业的苦日子有目共睹,加班加点成了标配动作,84后大徐有了大叔的沧桑,跑步也没那么系统规律。上马前大徐一脸认真的告诉我们,“最近加班太多,不知道能不能跑完全程”。当时我们都很理解。当大徐2小时46分跑完上马时,大家都有一种被凡尔赛体击倒欺骗的感觉。
其实,当我们说一个人太凡尔赛的时候,可能是他太装了,也可能是别人真的误解了他。和很多开口就是几十亿大项目的陆家嘴金融白领相比,大徐明显不同。最大的不同是他虽然很忙,但仍然能挤出时间跑步。
在很多个风黑月高的夜晚,晚上八九点钟,姗姗来迟的大徐吃上一口全家超市的面包,拖着疲惫的身体出现在源深体育中心,脱掉白天的西装,换上运动装,开始一个人的奔跑。很多人的一天即将结束,大徐的奔跑才刚开始,时间在这里延长。如果说时间就像乳沟,挤一挤还是有的,大徐太狠了,挤出了36E的时间,让人侧目。
太狠的不仅是84后的大徐,还有50后的金班。1952年出生的金班始终保持一周3次训练,即使是疫情原因,今年的跑量也达到了2500公里。有时候大家开玩笑批评他,你这个年龄这么拼干什么?但他每次训练都一丝不苟,用心投入,从不迟到早退,每次比赛都认真备战,争取最好成绩。极致投入能够改变人,也能够成就人。因为长期坚持跑步,年龄和时光似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身材犹如专业运动员,身体棒的好比90后。
衰老往往源于你承认自己老了,金班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了,所以他有源源不断的信念和潜能,还有很多梦想。做世界的跑者,跑遍所有的赛道,金班不仅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也活成了每一个跑者想成为的样子。
金班比我大三十岁,我经常想,三十年后,我还能不能像金班一样自律和投入?还能不能在40度的夏天和零下5度的冬天不放弃每一次训练?还能不能一年去全世界跑三四场马拉松比赛?
“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大概的意思就是,年轻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不会心浮气躁,年长要放慢节奏、达观通透,才会活得更有乐趣。
不管是年轻忙碌的大徐,还是年长淡然的金班,他们都选择把足够的时间花在跑步上。春醒后以融雪的速度奔来,夏炎中的间歇跑许内心一丝凉意,秋深时托染霜落叶寄意,寒冬中的冬训蛰伏等待发芽,一年四季都是他们跑步的好时光。
跑者有三个境界,不怕跑、跑不怕、怕不跑。第一重境界不怕跑,就是风霜雨雪、30公里拉练不需要心理建设,平头哥的态度,不服就干。第二重境界跑不怕,就是一周四次五次也甘之如饴,一个月300公里也不在话下,丝毫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像头种马,不知疲倦。第三重境界怕不跑,就是两天不跑就心里发慌、双眼无神、双腿无力、手心冒汗,像吸大烟似的,跑步上瘾。
对大多数跑者而言,能做到不怕跑就很好了,能做到跑不怕极其不易,能做到怕不跑,基本是骨灰级跑者。也许我们永远达不到这么高的境界,但至少应该学习大徐和金班对奔跑的不敷衍的态度、不衰减的热情、不减少的时间。
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500多年终获新生,走向取经之路。西西弗斯将石头奋力推向山顶,等待石头的再次滚下。东西方的两个经典故事,表面看是困境与惩罚,其实是超越与新生,忍耐与等待,用时间赢得空间。在逼仄的空间里用时间苦心孤诣,才能在未来的新世界建立自己的城堡。谁的生活不是一座座压力山大的石头压顶?谁的人生不是充满一段段不足为外人道的至暗时刻?谁的前行路上不是碰到一个个看似难以逾越的坎坷?
没有祝福、只有孤独,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感觉。是一筹莫展等待巨石碾压,还是蓄精养锐等到石破天惊?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丧失斗志,还是在重复枯燥中日益精进?孙悟空和西西弗斯选择了后者,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努力向高处挣扎。
面对平淡琐碎的生活,面对再大的压力和困难,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意外冲击,唯有以汗水努力为原料,以迭代进化为目标,用时间治愈伤痕、摆脱疲惫、战胜怯弱、赢得自信,才能创造新世界、打开新天地。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奔跑是关于时间的艺术。奔跑的核心是时间投入。有一种说法,时间可分为暗时间、正意时间、黑洞时间。暗时间是吃喝拉撒生活琐事花掉的时间,正意时间是用心投入认真做事的时间,黑洞时间就是被癖好吞噬的时间。一天24小时,如果说9小时上班是正意时间,吃饭睡觉坐车上下班10小时是暗时间,其余的5小时就是被看手机、聊天等消耗掉了。
作为一个跑者,不仅要在奔跑时将心注入,也要善于减少黑洞时间,让时间更高效。少打几局网络游戏,少看几个抖音视频,少几顿应酬,不要让琐事癖好吞噬你的时间,只有这样,你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奔跑。
衡量每次奔跑的质量,除了汗水,更重要的是愉悦程度。跑者不是专业的演员,而是愉悦的诗人。我们不以表演为生,而以生产快乐为目标。我们不需要在马路和田径场上表演卖弄3分/公里的速度赢得回头率,而要从6分配速中感受克制,从一小时慢跑中体验冷静,从零下3度的每一滴汗水中感受激情,这才是奔跑的魅力,也是奔跑的初心。
那些跑步不带手表的人值得敬佩,如果总是被配速、时长影响,奔跑的快乐也会下降很多。只有将心注入、全心投入,忘记了时间,才找得到快乐和本性。对于每一个严肃跑者,不是用奔跑来填充时间、消磨时间,而是用时间来盛满奔跑、填满奔跑。不要因为时间原因提前终止一场奔跑,也不要以时长衡量一场跑步的质量。
奔跑是为了宁静和快乐,很多人却陷入焦虑状态。使人疲惫的不是明天围着世纪公园5圈30公里,而是隔壁小王不久前比赛比你快30秒的PB。不要因为超越了99%的跑友而欣喜若狂,能按照自己的配速计划跑完全程就是最大的快乐。心为形役,尘世牛马。如果内心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束缚裹挟,我们和牛马又有什么差别?
奔跑的意义是什么?为内心热爱还是为PB成绩?万法不离自性,自性具足、心向内求。向内求索才是奔跑永恒的命题。每一次奔跑,都产生无限的可能,工作上的灵感、心灵上的皈依和独一无二的体验。
“孰能浊以止?静以徐清。”怎样才能消除浑浊?就是静静的等待,用时间沉淀喧嚣,用耐心对冲浮躁。红尘历练、生活百态,都是修行。有的人在庙宇,有的人在路上,奔跑何尝不是一场修行?
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静心沉淀的过程,助你消除戾气、长出格局、放大胸怀。真正的跑者自有一种沉淀的气质,不仅是去除风尘疲惫的松弛,更有洗尽铅华的淡定、乐观豁达的态度。
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我们都见过很多疯狂的人,有的在遥远的城市和世界的尽头跑过马拉松,有的全马跑进3小时,有的一年参加十场马拉松。但炙热的激情终没有抵过岁月无声的侵蚀,热闹一阵子后,很少听到他们的消息,朋友圈再也没有他们跑步的动态。难的不是跑三年,而是跑三十年。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深情易折、激情易失,奔跑不是廉价的激情,而是无价的坚持。
如果说跑在2021年只是一场有限游戏,跑上一辈子则是一场无限游戏。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指出,有限游戏是以胜负论英雄,以某一方的获胜或失败结束,大家都会努力去争取胜利。而无限游戏唯一的规则和目的就是让游戏继续下去。按照这个逻辑,奔跑不是一场创造PB就光荣隐退的有限游戏,而是一场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无限游戏。越是将自己视为成功者,往往越是失败者。
PB是奔跑的结果,也可能是奔跑的终结。对过往PB入戏太深,总是将自己视为破三高手和精英选手,是无法投入到下一场奔跑中的。你不是一曲成名管一辈子巡演的歌手,也不是写出一部《红楼梦》就载入史册的曹雪芹,目标永远在明天。让过去的成为过去,才是真正的跑者。三年前戈壁滩上的英姿永远抵不过现在操场上6分配速的奔跑,五年前破三的壮举也抵不过今年全马的5小时。
如果放弃奔跑,过去的成绩又有什么意义?跑在当下、跑在未来,而不是回忆过去的成绩,才是正确的态度。一直跑下去比曾经跑过的PB更有意义,让奔跑成为一场永不停止的无限游戏。
奔跑需要的不仅是时间管理,还有良好的时机管理。丹尼尔·平克在《时机管理》中指出,由于心理因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人在半途可能有一个低潮期,并提出“U型模式”的理论,即人生状态总是先斗转直下,低谷徘徊,之后上扬。
跑步几年后,由于家庭、工作、伤病等原因,跑步的频次下降、热情消退,没有兴趣、失去方向、缺乏动力。就像中年危机一样,很多人进入中场低潮期。是放弃跑步、退出跑圈,还是把中场休息作为新的起点,重燃梦想、继续奔跑?每个人都会跌入人生的山坳里,在山坳或至暗时刻,更需要审视自己、思考未来、重新出发,跑出人生新的加速度。陌路不倦怠,暗处不苟且,运来时策马奔腾,运滞时韬光养晦,这既是生命的节奏,也应该是奔跑者的节奏。
奔跑固然要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但也要学会按下暂停键。许多运动项目都有中场休息时间,比如篮球和足球。休息不仅是身体的恢复,也是心理的放松与重建。“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机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当身体和心灵都处于极度疲劳时,要懂得松弛和休息,否则就会像盛满的水溢出、快到极限的树木折断,轻则厌跑,重则受伤。
即使是基普乔格,每年也有一个时间段刻意不跑步。作为一个跑者,既要知道什么时候发力上强度,也要懂得休养生息、张弛有道的道理。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那些养精蓄锐更久的鸟往往能飞的更高,那些争先恐后绽放的花朵往往凋谢的更早。不要着急起飞,也不要着急绽放,保持对跑步的热爱,抓住时机再出发。
“流水不争先,而争滔滔不绝。”人生不是要昙花一现的冲在最前面,而是要更长周期的勇立潮头。去年少跑一点、多跑一点,都不是关键。我们不只是跑几个马拉松,跑在2021年,而是跑到天荒地老。在人生奔跑的路上,可以慢一点,但要热爱的更久一点。奔跑从来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