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三国传说攻略黄巾,三国传说s,

三国传说攻略黄巾,三国传说s,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11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以史为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真假与传说 | 文化讲堂

视频加载中...

作为中国最具知名度、最具传奇性的一段历史,三国的各种故事几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民间戏曲评书的最爱,加上新世纪以来影视剧、游戏等的普及,以及各种穿越三国的成就霸业的网络小说的诞生,更让三国历史成为大热门。

这也令三国这段历史在中国是老幼皆知,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卧龙诸葛亮巧借东风……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谁都能说上几句。但也正是因为三国故事太受欢迎了,几千年来有无数的民间戏曲、评书小说,乃至今天的影视剧、游戏,许多三国的历史逐渐被人遗忘了,民间传说则代替了正史,成了全民记忆。

以史为鉴,历史博主、央视嘉宾

本期搜狐文化讲堂,邀请搜狐号历史科普作者以史为鉴老师,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真假与传说。

《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是真是假?

现在许多人了解三国故事的一大起点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清时期的戏曲作者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以及民间传说加以改编整理的文学作品。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因为三国系列的故事实在是太有名了,其中故事的大致脉络还是跟着史实来展开的,但是具体的故事会有不同程度的虚构。

其实《三国演义》只是明代对于之前流传的三国故事的一个总结。早在明代之前,甚至是在唐宋时期,三国故事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

比如说:在罗贯中之前就有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等剧本在民间流传。

在唐代,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看来到唐代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纷纷为诸葛亮早逝表示遗憾,不愿意承认诸葛亮已经去世。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骄儿涛》中就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这也说明在晚唐时期张飞已经以“胡”、“莽”闻名,而邓艾口吃的毛病也已经广为人知。

到了宋代,苏轼《东坡志林》中记载,当时的小孩子已经去听三国古话了,而且尊刘贬曹的倾向非常明显:“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但是唐宋时期的民间故事中,三国故事大概率没有成体系,民间说书人因为知识水平不够,只讲其中几个有名的故事;

等到明代罗贯中横空出世的时候,他是“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创作出了这部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通过七分实、三分虚的文学手段,把历史和文学很好的结合了起来。

七分实的部分包括罗贯中采用了史书《三国志》、《裴注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

三分虚的部分包括了《世说新语》、《搜神记》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加上作者的创造。

目前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之中,其实虚构最大的角色,往往就是最受老百姓喜欢的角色,尤其以关羽和诸葛亮为主。

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就说“赤壁之战前后的故事,就很有文学意味,有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事,兼职和正史差不多,这就显而易见其前身就是说书的底本。说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说得少的地方,却依然如故。”

三国故事中,尤其以关羽和诸葛亮最受老百姓喜爱,被称为三国三绝之中的义绝和智绝,而《三国演义》中这两位的改编、虚构成分也是全书中最大的。

比如涉及关羽的: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周仓这些人物剧情都是虚构的,不见于正史。

比如涉及诸葛亮的: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七擒孟获、空城计、七星灯这些也都是虚构的,也不见于正史。

虚构的“千里走单骑”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一直到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罗贯中整整用了四个章节讲述关羽在曹营的种种作为,包括斩颜良诛文丑、封金挂印、灞桥挑袍、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会等一系列凸显关羽忠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一段时间内。

虽然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故事当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桥段,甚至是在各类关羽帝庙的对联上,都会着重强调这是关羽的英雄与豪迈。比如在当阳关陵圣像亭的对联,上联“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下联是“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但是很遗憾,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是民间虚构的,不在于正史当中。

根据考证,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情节最早是在元朝前后出现在民间故事、元杂剧当中。也就是说,直到宋元时期,民间艺人才创作出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这出戏,而且这出戏还是因为当时的创作者,他们的历史地理不及格,出现了一个极大的错误,甚至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当中,成为三国演义故事当中的一个大BUG。

这个BUG就是关羽千里走单骑之行,行踪诡异,行走线路完全不符合逻辑。在《三国演义》里,关云长在曹操大本营河南许昌封金挂印而去,然后在郊区面对追来的曹操,上演了灞桥挑袍,辞别曹操后,开始往河北投奔哥哥而去。

但是如果有个地图,就会发现关羽的这个路线非常诡异。

按照正常逻辑,关羽应该直接带领两位嫂嫂,出许昌直奔东北,过了黄河就能找到刘备了。

但是关羽是怎么做的呢?

演义中关羽出了许昌,奇怪的先往西北走,打算去已经被董卓烧为灰烬的洛阳城,然后在半路的东岭关斩了孔秀,到了洛阳后斩了孟坦和韩福,之后才是往东走到达汜水关(也就是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斩了卞喜,然后又往东南方向走到达荥阳斩了太守王植,之后才重新确认路线,一路走到了滑州界首,抵达黄河渡口,斩了秦琪。

关羽过了黄河后遇到孙乾,才知道刘备已经离开袁绍前往汝南了,于是关羽又再次南下前往汝南……

在这个故事中,有网友评价关羽完全是一个路痴,竟然走出了一个之字形路线,完全不合逻辑。

我们如今可以考证的最早有关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其实是来自于宋元时期的杂剧,以及诞生于元代的《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

在《三国志平话》当中,已经出现了千里走单骑的雏形,有了灞桥挑袍的精彩情节,但是这个故事当中的瑕疵非常之多,许多地方甚至可以形容为荒谬。

比如当时创作《三国志平话》的民间艺人,根本没有足够的三国历史和地理常识,竟然把曹操的大本营放到了长安,要知道当年长安是董卓之乱的重点地区,这里的人几乎在后来的战乱中死光了,所以汉献帝才逃离长安,被曹操安置在许昌。但是民间艺人认为长安是古都,曹操挟持汉献帝必定是在长安,而且灞桥是长安的著名景点。于是我们看到著名的关羽封金挂印、灞桥挑袍就从长安开始。

到了明代,罗贯中在整理创作全新版本的《三国演义》故事的时候,重新梳理扩充了这一段情节,并且把宋元时期搞错了的曹操的大本营,挪到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许昌。

但是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太过于精彩,所以罗贯中虽然改了主要地名,直接照搬了这一故事,对于千里走单骑路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修正,故事当中的关羽东奔西走,来回奔波,简直是一位路痴的形象。

如果将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起点放到长安的话,整个故事都就非常通顺了,不存在地理位置上的问题。这一故事是在宋、元、明时期,在不同时代、不同的民间艺人的想象之下集体虚构出来的,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在集体完善之下,完美的符合了老百姓心目中智勇双全、忠义无双的关云长的形象,后来逐渐成为集体认知当中近乎于真实的存在,这种印象又进一步加深了关羽形象在民间的神性,最终关羽在明清时期成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公认的“关圣帝君”!关羽也从一名三国时期的名将,历经一千多年后,成为人人敬仰的神。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故事越是精彩,越是脍炙人口,民间虚构的成分就越多。

三国时期谁是正统?

在现代读者看来,三国的故事整个主线都是尊刘贬曹,蜀汉就是正经的东汉正统,其他的曹魏、孙吴都是大汉叛贼。正史明确地说,宋代以前,几乎所有的朝代都认为曹魏是正统的。唯一的例外就是匈奴首领刘渊建立的汉赵,他是为了自己的合法性尊刘禅为汉皇帝,自己也就顺理成章地称帝了。其他的几个朝代为什么是尊曹魏为正统呢?主要有下面这几个理由。

第一是汉朝已经失去人心。东汉末年,桓、灵二帝荒淫无度,卖官鬻爵,搞得民不聊生,先后导致了宦官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等社会动荡。等到董卓专权的时候,群雄并起,汉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差的就是哪一位英雄最终胜出。就算是这样,整个乱世之中,先后割据称帝的也不要太多,袁绍、袁术,以这兄弟为首,多少的军阀都有类似的想法。所以说,汉朝虽然在汉献帝手中是苟延残喘,明眼人都已经知道汉朝气数已经没救了。

第二是曹操功绩极大。不同于《三国演义》,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曹操这个人魅力很大,功绩也极大,许多人都认可曹操的能力和实力。曹操在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感慨,“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先后击败了黄巾军、袁术、吕布、袁绍、刘表、张秀、张鲁、马超、匈奴、鲜卑,平定了整个北方。汉末群雄最后仅剩了刘备和孙权,其他的都被曹操所灭。而且汉献帝一直是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最起码还过了一段安定的日子。历代文人对于这一点,都是对曹操褒扬有加的。

第三是政权交接的合法性,等到曹操死后,曹丕也是借着曹操巨大的影响力,才顺理成章地逼迫汉献帝禅让。提到禅让,这可是历朝历代儒家弟子一直崇拜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典型做法。曹丕可以说是夏商周三代之后第一个“玩”禅让,而且整个禅让流程,不论祭天大典,还是封禅汉献帝为山阳公,都是非常符合儒家经典记载的。

第四是魏朝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曹丕称帝之后,魏朝先后经历了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等多位帝王。其中曹操、曹丕和曹睿又被称为曹魏三祖,都是比较英明的国君。

第五是司马氏的政权来自于曹魏,虽然说是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的三国,但是司马氏的权力他基于曹魏,这是毋庸置疑的。司马氏他要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自然必须要尊曹魏为正统。后来五胡乱华的时候,晋朝虽然偏安一隅,但是总体来说依然是代表了正统的华夏衣冠,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所以在唐代修《晋书》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就亲自写了一篇评论,评价司马懿的正统地位。

而要尊刘备,也就是说蜀汉为正统要一直等到唐代五代十国之后,到了宋朝,为什么要尊蜀汉为正统呢?个中原因其实大家都能想明白。因为宋朝整个丢失了燕云十六州。北宋的时候就被迫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南宋的时候更加悲惨,只能偏安江南。所以这个时候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心理上都倾向于致力于复兴汉室的蜀汉政权了。所以在宋徽宗以及宋高宗赵构的时候,多次官方追封关羽为王,关羽也正式走上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成神之路。

我们如今熟悉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还有河北四庭柱这些称呼,在三国时期没有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个人放到一个传记当中。五子良将也是一样,也是陈寿把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他们五个人并列在一个传记里面。并且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说“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到了 20 世纪后半叶,民间说书艺人开始将他们合称为五子良将。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同样如此。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大将,他们各自的地位生平都完全不同,甚至是传记都不在一起,历史上也根本没有什么河北四庭柱这个概念。但是在后来,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张国良老先生在《评话三国》当中创造了河北四庭柱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迅速获得了民间的认可。

《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四大名著,其中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波澜壮阔的一页,也蕴含着无数代民间艺人的心血,以及无数民间百姓朴素的真实情感。虽然《三国演义》有三分虚构的情节在,但是整体的主线,七分的情节,罗贯中都是按照正史的历史顺序去不断地推进的。在没有广播电视网络的古代,三国故事就成了老百姓惩恶扬善、弘扬忠义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它流传千年而不朽的原因所在。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