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球诞生已经46亿年的时间了,很多生物经历了自然兴衰,已经消失在了时间长河里,我们只能通过发现的化石来了解它们的过去。但是有这么一种生物,已经见证了地球5亿年的兴衰,至今还活跃于海洋里,堪称活化石一般的存在,它就是--鹦鹉螺!
在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生存着一种古老的头足纲动物,它就是鹦鹉螺。其实,它在5亿年前就已经称霸全球海洋!
听这名字,可能你会觉得它和海螺是同一类。但是除了自身都带着“房子”以外,它和海螺真没什么关系。海螺是腹足纲,而它是头足纲,它的近亲是章鱼和乌贼等等这一类的软体动物。
鹦鹉螺活跃在4.4-4.8亿年前的奥陶纪,在当时鹦鹉螺总共有超过350多种,分布在全球的各处海洋。发现的最大的奥陶纪的鹦鹉螺化石,最大的体型达到了11米。科学家们分析当时的海洋环境,猜测鹦鹉螺可能是当时的海洋霸主,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在当时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们以庞大的体型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有兴盛就有衰败,再厉害的生物也逃不出大自然的循环往替。在6500万年前的那场全球灾难里,和恐龙一样,鹦鹉螺也遭到了重大打击。只不过和恐龙比起来它们是幸运的,至少它们抵抗了这次灾难,顽强的存续下来。
作为种族延续的代价,就是种类的大幅度减少,再加上这6500万年来被淘汰的种类,到目前鹦鹉螺的种类仅仅还有2属6种。它们分别是异鹦鹉螺属的穿孔异鹦鹉螺和异鹦鹉螺,鹦鹉螺属的帕劳鹦鹉螺 、大脐鹦鹉螺、珍珠鹦鹉螺以及白斑鹦鹉螺(窄鹦鹉螺)。其中大脐鹦鹉螺是这6种里体型最小的,仅有16厘米左右。其它的大约在20-30厘米。
在我们的认知中,带壳类动物都是行动非常迟缓的,一生要么只能行走很近的距离,要么是在原地不动的。但是鹦鹉螺是个另类,它就像是一个喷气式飞机一样,自带“动力装置”。
鹦鹉螺的头部和足部都很发达,它的脑部发达程度可以媲美一些脊椎动物。它的足环位于头部,这也是把它归位头足纲动物的原因。雄性和雌性的足部触手数量不一样,雌性大约能有90条触手,而雄性大约只有60条。
图注:鹦鹉螺的喷水口
在这所有的触手下方,有一个类似漏斗样式的结构,里面有一个外套膜的身体器官。这个装置可以不断吞入海水冲撞外套膜,然后收缩肌肉将水流排出体外,借助这个推力可以快速移动。因此,鹦鹉螺又被称为大海中喷射滑行器!
根据鹦鹉螺吸水上浮吐水下沉的推动原理,科学家们研发出了核潜艇。正因为这个因素,在1954年世界上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被称为“鹦鹉螺号”!
可能是因为见证了地球的兴衰史,所以鹦鹉螺的一些身体特征已经暗含天地至理,对研究地球起到了重要作用。
说鹦鹉螺暗含天地至理,其实是从它的外壳的图案来说的。
图注:鹦鹉螺的外壳
鹦鹉螺外壳呈现弯曲的形状,如同圆盘一样。其外壳左右对称,外表光滑,呈灰白色,具有多条一隔一隔红褐色的火焰条状斑纹,每个间隔里都生长着细密的生长纹。被横截剖开的鹦鹉螺外壳,就像是一条旋转的楼梯,由内到外,每个间隔逐渐增大,中心最小,外缘最大。
这看似简单的外壳其中却蕴含着天地间的道理。不论是数学家还是地理学家都从中取得了重大发现!
数学家通过对鹦鹉螺的外壳横截面的螺纹线条进行研究,发现了螺纹之间的数值暗含斐波拉契数列(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线),而斐波拉契数列的两项间比值也是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黄金比例是世界公认的最有美感的比例。
和数学家们不同,地理学家从微观处着手,他们通过观察外壳上的每一隔内的生长线,发现了几亿年来地球和月球的变化关系。
最初,他们发现这每一隔内的生长线是随着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的,现在的鹦鹉螺每一隔内的波状生长线大约在30条左右,正好等于我们现在每月的天数,当这一隔里面长满30根生长线的时候,就会重新开始新的一隔。
随着对古代鹦鹉螺化石的研究发现,不同地质时代的鹦鹉螺的每一隔内的生长线数目是不同的,但是相同时代的鹦鹉螺外壳生长线数目是相同的。
研究发现,新生代渐新世的螺壳长有26条生长线;中生代白垩纪有22条;中生代侏罗纪有18条;古生代石炭纪有15条;古生代奥陶纪则是9条。
可以发现,越往上追溯,外壳间隔里的生长线越少。现在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在奥陶纪的时候,月球只需9天就能绕地球一周,月球在不断的远离地球。
图注:鹦鹉螺截面图
通过万有引力的分析对比,结果证明,在4-5亿年前,当时的月球和地球的距离仅为现在的43%。这说明地理学家的推测是正确的,月球确实在不断远离地球!
存活了好几亿年的鹦鹉螺,用它小小的身躯承载了岁月的变迁,也记录下了时光的痕迹!
由于鹦鹉螺是堪称“活化石”的古老生物,有着特殊的收藏价值,再加上其外壳所蕴含的意义,一直受到收藏家们的追捧。所以,捕捉贩卖鹦鹉螺的事件层出不穷,并且屡禁不止。
在我国为了保护鹦鹉螺,在水生动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若想贩卖鹦鹉螺,必须向工商部门缴纳30000元钱,还必须征得农业部的批准。可是这依旧无法阻挡火热的鹦鹉螺市场。
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捉,鹦鹉螺自身也进行了进化,它们能够适应100-600米海水的压力。白天的时候在600米的海底休息,晚上的时候活跃在100米的浅海。这可能也是它们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
图注:鹦鹉螺邮票
目前鹦鹉螺已经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现存的6种鹦鹉螺在2014年全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只希望所有的收藏家和喜爱鹦鹉螺的人能够理性喜爱,存活在野外的鹦鹉螺远比放在自己家里要有意义。这种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不应该毁灭在人们的喜爱之中!
END/(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关注奇乐动物园,带你看看动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