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世界弹射物语技工先升什么技能,

世界弹射物语技工先升什么技能,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12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从壁画中飞出的五爷,回顾歼-5战斗机在捍卫中国天空的那段岁月

五爷威武!文略长,请耐心阅读

本厂长绘制的歼-5型谱同比例侧视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至中期,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空军依靠拉沃契金LA-9、LA-11、米高扬-格列维奇MIG-9、MIG-15和MIG-15BIS型战斗机初步撑起了共和国的天空保护伞。在朝鲜战场和沿海防空作战中有效的遏制了美国空军和台湾地区空军的进犯势头。其中尤以MIG-15和MIG-15BIS的表现最为出色,相比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螺旋桨动力的LA-9、LA-11和虽然是喷气动力但采用保守的平直翼气动布局的MIG-9,外形简洁明快、采用时髦后掠翼的MIG-15轻巧灵活、速度快、火力猛,在战场上能有效对抗美国空军装备的F-84“喷雷”、F-86“佩刀”型战斗机,面对台湾地区空军的老式P-51“野马”和P-47“雷电”更是如同“砍瓜切菜”,深受人民空军指战员的喜爱和肯定。

MIG-15BIS战斗机

但对于向来讲究“权操自我”的人民政权而言,MIG-15再好也是人家的东西,如果自己不能生产类似MIG-15这样的喷气战斗机的话,到下一场战争爆发的时候,人家提供的战斗机打一架少一架,岂不是要把自家领空拱手送给敌人?

新生的人民政权自打挂牌成立起就意识到自产战斗机的重要性。在当时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背景下,中苏两国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航空工业和自产喷气战斗机的事宜进行了磋商,苏联大方的提出:可以向中国同志无偿提供MIG-15BIS型战斗机的技术并帮助中国仿制MIG-15BIS。

面对“老大哥”的慷慨,中方自然喜不自胜,双方在1951年10月——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1年的时候,中苏两国在北京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协定规定在由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成立于1951年4月18日)下属的18个航空修理工厂中选出2个位于沈阳的工厂——国营112厂和国营410厂,在苏联的物资和技术援助下建成用于MIG-15BIS战斗机在中国的仿制和生产,其中国营112厂(今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机体的仿制和生产、国营410厂(今中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配套的发动机的仿制和生产(从航空修理工厂升级为飞机/发动机制造厂)。

试制工作从1952年底开始,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进度总体顺利,MIG-15BIS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也已完成大半,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到1954年,作为新中国最大空中威胁的美国空军已经开始换装更先进的F-100“超级佩刀”战斗机和F-101“魔术师”战斗机,面对这两款超音速战斗机,MIG-15BIS优势不在,继续仿制MIG-15BIS已经没有意义。

有鉴于此,在苏联援华专家的建议下,试制对象从MIG-15BIS变为更为先进的、1953年2月才正式列装苏联前线航空兵部队的MIG-17Ф战斗机,该型机是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试验设计局在MIG-17基础上换装了带有加力燃烧室的BK-1Ф型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产物,BK-1Ф型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比MIG-17装备的BK-1A型提高了25%。所以相比MIG-17,MIG-17Ф的最大水平速度、爬升率、实用升限等指标都有所提升,成为MIG-17家族中的主流型号。

本厂长绘制的米格-17Ф战斗机战斗机二视图

转而试制MIG-17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MIG-17相较MIG-15承接性较大,部分零部件可以通用,所以在试制MIG-15BIS时期试制成功的部分部件成品可以不用废弃销毁;原本为MIG-15BIS生产线而建造的厂房等设置不需要改建、可以继续使用,大大节约了先期投入成本。这个合理化的建议自然被中方接受了。

1954年10月,航空工业局给112厂下达了试制MIG-17Ф喷气式战斗机的任务。112厂内部工厂代号“东风101”。1954年10月召开试制动员大会,开始各项准备工作。

当时苏联已经决定停产MIG-17Ф,转而生产更先进的MIG-19(1952年5月24日定型,1954年2月17日正式投产)型超音速战斗机,苏联方面将位于阿穆尔共青城的整条MIG-17Ф生产线拆除打包装箱通过铁路于1955年4月运到了沈阳,和这批生产设备一起抵达的是全套的MIG-17Ф图纸资料和一整支精通生产流程和产品品控的技术专家和技工团队,再加上2架用于参考的静态样机和15架份的散件(在此之前,中国还直接从苏联进口了一批MIG-17和MIG-17Ф战斗机,详情请看本厂长飞天的“壁画”,回顾米格-17战斗机在中国捍卫共和国天空的岁月一文)。

1门37毫米和2门23毫米机炮构成了MIG-15/17的武器系统

直接送整条生产线外加一整套熟练技术工队伍,包教包会。实话实说,当年苏联的援助力度之大,放眼世界也不会再有第二家。

在资料、设备和人员到位后,在苏联专家、技工团队热情而敬业的帮助下,112厂开始组织力量翻译和描绘图纸,当年8月完成了生产图样。同时,技术部门在苏联技工手把手的教导下组装完了生产线并完成了工艺规整的编制、模线样板的绘制和各自工艺装备的制造。随后通过组装15架飞机的散件熟悉了组装流程,锻炼了技工队伍。之后开始根据翻译好的图纸和制定好的工艺规整自行生产零件。

第一架国产的MIG-17Ф战斗机完成总装下线后被工人们簇拥着推出厂房时的场景

1956年2月,第1架份的纯国产MIG-17Ф的散件的制造工作全部完成,1956年6月,苏联正式签署文件,将MIG-17Ф战斗机的专利转让给中国,随后第1架份机的散件开始放上生产线总装,同年7月13日,第一架国产的MIG-17Ф战斗机完成总装下线,编号“中0101”(该机的动力依然暂时选用苏联原产的克里莫夫BK-1Ф型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成为第一批次的第一架飞机,该机的下线宣告了新中国从此有了自行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能力。

中0101号机

1956年6月15日至7月16日,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的机体大件接受了严格的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在129种受力情况下大件完全符合全部的技术要求,普遍加载到设计载荷105%的时候才出现破坏,静力测试可以说是圆满成功。

1956年7月19日,“中0101”号机抵达沈阳于洪屯机场,试飞员吴克明驾驶该机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到8月2日完成了全部国家验收试飞科目,一共飞行了19架次,共耗时9小时又49分钟。试飞证明,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均完全符合要求(如今“中0101”号机存放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的洞库展厅内)。随后国家验收试飞委员会在验收证书上签字,新机被正式定名为“五六”式战斗机。9月10日,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元帅亲临112厂,参加了“五六”式战斗机成功投产的庆祝大会,会上宣读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发来的贺电,并代表周恩来总理向112厂颁发奖金,并宣布“五六”式战斗机正式投入批量生产。这个时刻比国家规定的仿制MIG-17Ф战斗机的期限提前了整整1年零5个月。

吴克明和“中0101”号机

在112厂如火如荼的试制“五六”式的同时,410厂在知名发动机设计师吴大观领导的团队的主持下仿制的第一台BK-1Ф型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也于1956年5月31日通过了国家鉴定,比原计划提前了1年零4个月。正式定名为“涡喷-5”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6月投入批量生产。由此,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可以批量生产喷气式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涡喷-5”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模型

1956年9月15日,第一批4架装备国产生产型的“五六”式战斗机优质下线交付,随即这4架国产战斗机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空中分列式,接受祖国的检阅。随后在1956年底之前又有12架“五六”式下线,此时的单机成本为人民币107万元(1956年总共生产了30架——包括13架散件组装机、1架“中0101”和16架正式投产机)。1957年开始进入大批量生产,当年生产了131架,单机成本降至68万元;1958年产量达最高值429架,成本进一步降至44.7万元;1959年因为112厂此时已经决定转产东风103战斗机(即后来的歼-6战斗机),“五六”式当年生产了177架后停产,最终单机成本为43.2373万元,总产量767架(包含用苏联提供的散件组装的13架,但是不包括双座的歼教-5)。1965年,“五六”式战斗机被正式改名为“歼-5”型战斗机,北约代号“壁画-C”战斗机,出口编号F-5(这是中国自定的出口编号,注意不要和美国F-5“自由战士”战斗机混淆)。

第一批交付部队的“五六”式战斗机

歼-5战斗机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后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硬件战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相比台湾地区空军当时主要装备的F-86F战斗机而言,歼-5除了航程较短之外其余在爬升、加速和转弯机动等方面均全面占优。凭借着歼-5战斗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取得了一系列漂亮且成功的空战胜利,鼎定了东南沿海空域的制空权——

RB-57A高空侦察机

歼-5的第一个可以确认的战果发生在1958年2月18日大年初一,海军航空兵4师中队长胡春生,飞行员舒积成的歼-5双机编队在地面引导下于15000米的同温层击落了一架台湾地区空军的RB-57A高空侦察机,RB-57A飞行员赵广华上校毙命。这次空战的胜利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高度最高的作战成功记录。

舒积成和胡春生

1958年7月29日,雷达发现隶属于台湾地区空军驻扎在台南的第一战斗机联队的4架F-84G战斗机窜入汕头上空侦察,时任空18师师长的林虎将军命令54团出动4架歼-5迎战(分别是中队长赵德安、飞行员高长吉、张以林和黄振洪),经过2分钟的短促空战,中队长赵德安击伤F-84G战斗机1架,飞行员高长吉和张以林分别击落F-84G1架,取得了3比0的胜利(F-84G在面对MIG-15BIS的时候都只有招架之功,面对出自MIG-17同门的歼-5只有挨打的份)。

林虎将军

从左至右:赵德安、高长吉、黄振洪、张以林

F-84G战斗轰炸机

8月7日,空9师27团的2架歼-5在晋江上空和2架隶属于台湾地区空军第五大队的F-86F进行了空战,空战的结果是台湾地区空军第五大队副大队长汪梦泉上校的F-86F座机被27团飞行员岳崇新的歼-5击伤,台机随后狼狈逃走,2架歼-5则毫发无损。

岳崇新

1958年8月14日,空16师46团的8架歼-5前去拦截2架台湾地区空军的RF-84侦察机,结果在平潭岛上空和11架F-86F遭遇,空战中8号机飞行员周春富因座机通讯系统故障与编队失联,单机独战,击落2架、击伤1架F-86F后座机也被F-86F击落坠海(台方承认损失了1架F-86F,但声称击落3架歼-5),这场战斗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歼-5战斗机的第一滴血。

周春富烈士画像

1958年8月25日,在漳州上空,空9师27团飞行员刘维敏驾驶落单的歼-5和4架台湾地区空军的F-86F进行了一场长达14分钟的空战,从10000米的高空一直打到800米,刘维敏在击落2架F-86F后被击落牺牲(台湾方面声称击落2架歼-5,本方没损失)。

1958年9月8日,台湾地区空军2架RF-84侦察机在6架F-86F的护航下窜入汕头上空照相侦察,空18师52团出动8架歼-5拦截,双方在福建东山岛上空爆发空战,曾经在7.29空战中有1个战果的张以林梅开二度,将1架F-86F斩落下马,他的僚机则击伤了1架F-86F(台湾方面承认损失了1架F-86F,但是宣称本方6架F-86F都有击落战果,其中5架各击落1架歼-5,被击落的那架在被击落前更是“神勇”的击落了2架歼-5,基本就是闭着眼睛吹牛了)。

1958年9月18日,空18师52团副大队长朱有才带领一个四机编队在福建海澄地区巡逻时遭台湾地区空军6架F-86F突袭,结果歼-5成功反杀,朱有才击落1架F-86F,友机击伤1架(台湾方面承认损失1架F-86F,但是宣称击落了6架歼-5,所以看看就算了)。

1958年9月24日上午8时47分,空16师46团的12架歼-5(含MIG-17Ф)在德化上空拦截了8架台湾地区空军的F-86F,空战中,飞行员陈凯驾驶歼-5击伤1架F-86F后双方脱离接触。下午13时45分至14时14分,空14师42团的16架歼5(含MIG-17Ф)在团长曾光富率领下在三都澳上空和8架台湾地区空军的F-86F发生空战,空战中本方一架歼5的襟翼被击伤,但42团成功将F-86F机群驱离(另外一场发生在洞头上空的空战没有歼-5参加,故不算此列)。

以上三场空战合称9.24空战,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总共24架歼-5/MIG-17Ф和8架MIG-15BIS参战,被击落1架MIG-15BIS(海军航空兵2师5团王自重座机被响尾蛇导弹击落),因螺旋损失1架MIG-17Ф(海航2师6团),空14师42团的1架歼-5被击伤。只取得击伤1架台湾地区空军F-86F的战果(台湾方面宣称击落MIG-15BIS/MIG-17Ф/歼-5共10架,听听就算了)。

王自重烈士

1958年10月10日,空14师42团的8架歼-5战斗机在福建龙田上空和隶属于台湾地区空军五大队27中队的6架F-86F战斗机发生空战,飞行员杜凤瑞驾机在解救长机的战斗中先后击落2架F-86F,随即座机也被对方击落,跳伞后又遭到对方扫射而牺牲,不过扫射他的F-86F因飞得过低被高炮部队击落。3架F-86F的飞行员中除了被杜凤瑞击落的张乃军中尉跳伞被俘外,另外2人没能跳伞(台湾方面承认了张乃军座机“被他击落的歼-5爆炸碎片击中而坠毁”,但宣称飞回台湾的3名飞行员每人各击落1架歼-5,被击落的张乃军也“击落”1架)。

杜凤瑞烈士

1959年初(具体日期不详),6架台湾地区空军的F-86F和4架歼-5爆发了一场鲜为人知的空战(这场战斗记录于苏联顾问的回忆,我方没有记录),歼-5以被击伤1架的代价击落、击伤F-86F各1架。

1960年2月16日,4架隶属于台湾地区空军第一大队的F-86F(其中2架携带响尾蛇导弹)在福建空域和8架隶属部队不明的歼-5(台湾方面宣称有20架歼-5)发生空战,1架F-86F被大队长王子民驾驶的歼-5两次开炮后击伤,歼-5无损失(台湾方面宣称1架歼-5被F-86F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击落)。

挂载响尾蛇导弹的台湾地区空军F-86F战斗机

1965年4月9日,美国海军“突击者”号航空母舰VF-96战斗机中队的4架F-4B“鬼怪”舰载战斗机侵入海南岛上空,海军航空兵某师某团所属的4架歼-5升空拦截,在空中追逐中,顿·瓦特金斯中尉和查尔斯·R·海伊斯中尉的F-4B座机向李大云驾驶的歼-5发射了2枚AIM-7麻雀空空导弹,其中1枚丢失目标,另1枚成功锁定李大云座机,但却被得到长机警告的李大云一个漂亮的大坡度急速小半径转弯机动摆托,结果这枚导弹的引导头接着锁定了原本正在被李大云追逐的泰瑞·M·墨菲少尉和罗纳德·J费甘少尉驾驶的F-4B座机,两人猝不及防,当场被自己人击落身亡(美国海军承认1架F-4B“损失”,宣称可能击落了1架歼-5)。

美国海军F-4B鬼怪战斗机

美国空军F-4C鬼怪战斗机

1965年5月12日,5架美国空军的F-4C“鬼怪”战斗机侵入中国云南省空域,向一队完成训练后返航的空某师某团歼-5战斗机发起攻击,击落了1架歼-5后迅速逃离。事后,中国政府通过瑞典向美国提出抗议,但美国坚持声称歼-5是在越南空域的“战区”被击落的。

HU-16水上飞机

1966年1月9日,1架台湾地区空军HU-16型水上侦察/搜救机在马祖附近海域被空24师70团副大队长李纯光和副中队长胡英法驾驶的2架歼-5击伤在海面迫降,机上人员被台湾地区海军军舰救起,飞机则沉入大海。

正在探讨战术的李纯光(左)和胡英法

1966年5月12日,美国空军的1架RB-66电子侦察机在4架F-4C“鬼怪”战斗机的护航下入侵云南省空域进行空中侦察,空21师某团中队长袁聘就带领飞行员袁浩、郝章计、朱嗣衍驾驶4架歼-5组成四机编队前往拦截,朱嗣衍驾机在击伤了1架F-4C后又将RB-66击落,机上7名机组人员全部毙命。但袁聘就中队长的座机在掩护朱嗣衍座机撤出战斗时被一枚响尾蛇导弹击中,壮烈牺牲。

RB-66电子侦察机

袁聘就烈士

1967年4月24日,2架美国海军F-4B“鬼怪”战斗机侵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空域,其中1架被高炮部队伏击击落,另1架在板兴地区上空被空军某师一个歼-5四机编队(长机飞行员宋义民、二号机赵广江、3号机危帮宁、4号机曹文彬)拦截,最终被宋义民三次开炮击落,2名美国飞行员没有跳伞。整场空战耗时仅仅3分钟。

宋义民

1968年2月14日,2架入侵海南岛上空的美国海军A-1H“天袭者”舰载攻击机被海航6师18团副大队长陈武录、飞行员王顺义驾驶歼-5双机编队击落,2名美军飞行员都没有跳伞。

美国海军A-1H天袭者攻击机

陈武录

1970年2月10日,海航8师大队长周新成和中队长祁德起驾驶的歼-5双机编队将1架美国空军“火蜂”无人侦察机击落在海南岛乐东五指山区的一片森林中。完成最后一击的是祁德起,整个战斗过程耗时40分钟。

被祁德起击落的火蜂无人机

RF-101战术侦察机

另外,著名空战英雄韩德彩将军在80年代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曾经透露某部的歼-5还曾经在广州空域击落过1架台湾地区空军的RF-101侦察机,但是将军没有提及战斗的更多细节。

本厂长绘制的歼-5型战斗机二视图

歼-5战斗机性能数据

乘员:1人

长度:11.36米

高度:3.80米

翼展:9.60米

空重:3939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000千克

动力系统:一台涡喷-5型加力发动机

加力推力:33.124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114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6000米

航程:1020千米(内部燃油)1560千米(带副油箱)

载弹量:2枚250公斤炸弹

武器:2门HP-23毫米炮,备弹160发;1门H-37毫米炮,备弹40发

歼-5甲全天候截击机

歼-5战斗机投产后,初步解决了中国国产战斗机有无的问题,但其只具备昼间作战能力,无法在夜间保卫祖国领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台海形势紧张,台湾地区空军在美国的支持下使用低空性能优异的P2V-7U夜间侦察机趁着夜色入侵东南沿海省份进行侦察骚扰。当时中国空军只有少量从苏联引进的米格-17ПФ全天候截击机(总共引进了96架),但区区不到100架的米格-17ПФ根本没办法保护祖国的夜空。随着1960年中苏反目,苏联专家撤离,已经不可能再继续进口米格-17ПФ,因此中国急需装备全天候截击机。

根据空军的要求,一机部第四局于1961年5月给位于成都的国营132厂(今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达了在歼-5的基础上研制全天候截击机的任务,国营112厂向国营132厂派出技术人员和工装。

时间紧迫,在一机部下达任务的当月,112厂派出的一队专家和熟练技工连同一整歼-5的套生产工具和图纸运到了132厂,空军也调拨了2架米格-17ПФ给132厂,作为测绘仿制的样板。

1961年8月,132厂在112厂的技术支持下开始在没有设计图样和生产资料的情况下依靠2架米格-17ПФ实机和全套歼-5的图纸和工装为基础开始测绘设计(总设计师为日后歼-7的总设计师屠基达院士),外形结构严格按照米格-17ПФ实机测绘。但强度计算、外载荷计算、静力试验任务书和技术条件定制等方面则按照自行设计的方法进行。

1962年2月对米格-17ПФ测绘工作和生产图纸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同年9月发出全套设计图纸,1963年3月开始进行零部件的试制,1964年6月,用于静力试验的01号原型机完成总装,9月全机静力试验合格,机体结构加载到设计载荷的104%时破坏(同年6月18日的第一次静力试验由于升降舵拉杆与方向舵拉杆相互装错导致试验失败)。

夜间战备值班的歼-5甲战斗机

在生产02号原型机时,132厂的技术人员根据01号原型机发生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检查,共修正了2000多项故障和隐患。经过修正的02号原型机在1964年11月11日在西安阎良机场由试飞员吴有昌首飞成功,试飞取得成功,各项系统工作良好。全部试飞工作于1964年12月初完成,除了5000米最大平飞速度和航程比原型米格-17ПФ略低外其余科目都符合战术技术性能规定要求。随后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新机在112厂投入批量生产。该机也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依靠测绘逆向仿制飞机的先河,歼-5甲总共生产了124架。

本厂长绘制的歼-5甲全天候截击机二视图

歼-5甲战斗机性能数据

乘员:1人

长度:11.68米

高度:3.80米

翼展:9.60米

空重:4302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310千克

动力系统:一台涡喷-5型加力发动机

加力推力:33.124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111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6000米

航程:1020千米(内部燃油)1415千米(带副油箱)

载弹量:2枚250公斤炸弹

武器:3门HP-23毫米炮,备弹300发

歼-5鱼雷轰炸机

本厂长绘制的歼-5鱼雷轰炸机推想二视图

应海军航空兵的要求,112厂曾经探讨过在歼-5的基础上研制挂载轻型鱼雷的鱼雷轰炸机,改造方案是取消1门37毫米机关炮,适当降低油箱容量,省出重量在机腹挂载1枚РАТ-52火箭助推鱼雷。据说试制了1架原型机,但试验表明:改装后的原型机性能较歼-5基本型急剧下降,一方面是鱼雷带来的阻力增加,另外因为燃油的减少导致航程大打折扣,且只有1名飞行员既要操控飞机又要投放鱼雷绝对是一件手忙脚乱的事,被认为不具备实际作战能力,随后这个型号在原型机阶段就终止了,原型机随后也被改回到歼-5基本型(最终海军航空兵选择在强-5型强击机的基础上发展了强-5乙型鱼雷轰炸机——同样没能列装部队,倒不是因为性能不好,而是鱼雷轰炸机这个机型已经没落)。

РАТ-52火箭助推鱼雷

歼-5鱼雷轰炸机性能数据

乘员:1人

长度:11.36米

高度:3.80米

翼展:9.60米

空重:不详

最大起飞重量:6000千克

动力系统:一台涡喷-5型加力发动机

加力推力:33.124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不详

实用升限:不详

航程:不详

载弹量:2枚РАТ-52火箭助推鱼雷

武器:2门HP-23毫米炮,备弹160发

歼教-5教练机

在歼-5大批装备空军部队后,飞行员的训练重要性自然提升,高级双座战斗教练机的需求缺口凸显,空军急需大量的双座喷气教练机,而原装备的少量从苏联引进的MUr-15教练机和由112厂由MIG-15BIS改装的教练机由于机体寿命即将用完面临退役换代。

因此,1964年初空军决定在歼-5甲的基础上研制新型全天候双座喷气教练机。1965年初,三机部正式下达在歼-5甲的基础上研制双座喷气教练机的研制任务,代号歼教-5。研制工作由132厂负责,总设计师依然是歼-5甲的总设计师屠基达。

1965年1月28日,132厂上报的歼教-5改装总设计方案获得三机部和空军的批准,1965年上半年全部改型设计图纸完成绘制,下半年完成了操纵、电气、燃油、航炮供排弹和弹射座椅等5项地面模拟试验。1966年3月,用于静力试验的01号原型机完成总装,并在4月完成了静力试验,加载到设计载荷的104%机体出现破坏,静力试验一次成功。

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教-5教练机

1966年5月8日,02号原型机在132厂试飞站由试飞员程荣生完成首飞,试飞工作于1966年第三季度完成,试飞工作总共进行了75架次51小时21分钟。1966年12月获得国家定型投产许可,1967年11月30日第1架生产型歼教-5下线交付部队。至1984年底停产为止一共生产了1087架,这个数字超过了歼-5基本型和歼-5甲型的总和。除了装备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外,还以军援和出口的方式出口到许多第三世界国家。

本厂长绘制的歼教-5教练机二视图

歼教-5教练机性能数据

乘员:2人

长度:11.5米

高度:3.80米

翼展:9.60米

空重:4089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087千克

动力系统:一台涡喷-5丁型加力发动机

加力推力:26.46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105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4300米

航程:1230千米(带副油箱)

载弹量:2枚250公斤炸弹

武器:1门HP-23毫米炮,备弹40发

歼侦-5炮兵较射

上世纪六十年代,空军原先装备的用于炮兵较射的雅克-11型较射机老化退役、由空军13厂在MG-15BIS的基础上改装的双座较射机因MIG-15BIS机体寿命有限无法大量改装,但炮兵司令部对较射机的需求又属于迫切的“刚需”。因此,在1972年7月26日~28日,由总参谋部牵头,在芜湖市召开以歼教-5为基础改装炮兵较射机的方案讨论会。1972年9月14日,611所(今中国航空研究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根据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改造方案:原歼教-5保留的1门23毫米航炮被拆除,空出的位置安装航甲13-40相机和航甲11-10相机,机内燃油容量减少60千克。在外观上和歼教-5的最大区别就是机头前下方凸出一个容纳相机的鼓包型短舱。改装方案被定名为歼侦-5。

本厂长绘制的歼侦-5炮兵较射机二视图

1973年夏季,第一架歼侦-5由解放军5710厂改装完成,经过试飞表明照相侦察效果良好。随后根据试飞品质影响进行修改(修改凸出短舱的外形)后于1974年7月24日宣布定型。在1975年在歼教-5的生产线上生产了16架。1986年空军侦察较射大队撤编,这16架飞机又被改回歼教-5继续在战斗机部队服役。

靶-5乙无人靶机

随着空战技术的发展,对空战武器装备的实测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这种情势下,将旧式退役战斗机改装成无人靶机成为必然的选择。

靶机的种类繁多,按其性能有从低速到超声速,从低空到高空靶机。按动力装置有活塞式、涡轮喷气式、冲压喷气式和火箭发动机等类型靶机。还有仿真缩比靶机、战斗机改装的靶机等。靶机有一次使用的,也有多次使用的。靶机上的专用设备有脱靶量指示器、模拟红外辐射和雷达截面积的设备、电子和光学干扰设备以及高速照相机等。

靶-5乙无人靶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歼-5战斗机开始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作战序列,部分状态较好、还有剩余飞行寿命的歼-5被空军某基地选中改装为靶-5乙型无人靶机,该靶机将驾驶员座舱内的飞行员弹射座椅拆除,空出的空间用于安装自动化飞行控制系统。几百架退役歼-5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改装,用于新型空空和地空导弹的测试。

本厂长绘制的在歼-5基础上改装的靶-5乙无人机二视图

本厂长绘制的在歼-5甲基础上改装的靶-5乙无人机二视图

另外,空军还探索在靶-5无人机的基础上改装对地攻击的可能性。改造完成的无人机就成了重型巡航导弹,一次航距平均以600公里计算,携650公斤炸药加上1000公斤左右的余程航油使得该型攻击无人机拥有不亚于中程巡航导弹的巨大破坏力。

除了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外(最高的时候一共有120个团装备歼-5和歼教-5),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苏丹、索马里、津巴布韦、坦桑尼亚10国也装备有歼-5和歼教-5。在歼-5和歼教-5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退役后,成为美国民间航空爱好团体心仪的抢手货,一时间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机型。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