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原文刊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21年第4期,总第150期。
刘明华,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宋本杜集流传至今,存世版本10余种。关于杜诗的总量和存量,历来讨论夥矣。最早谈到杜甫传世作品的,是王洙《杜工部集记》:“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但这个数据有问题,或因拼合的原因,现在看到的二王本,实际数目与此不合。根据本次统计,二王本收录杜诗1411首(含补遗5首)。
这1411首,成为后世各种杜集的“基本盘”,后陆续新增的40余首及互见、佚句等,构成今日看到的全部杜诗。
至于杜甫创作总量,或杜集可能存在过的作品总量,人们只能根据文献记载作出推测。杜甫《壮游》云:“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皇。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进雕赋表》称:“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今存杜诗,已无少年诗作,最早也是青年杜甫的诗作。陈尚君先生据《旧唐书·杜甫传》“甫有文集六十卷”和樊晃编《小集》六卷,收诗290首,推算“六十卷集收诗当在二千五百首至三千首之间”“已亡杜诗数在一千首以上”。莫砺锋先生亦“测算”约在3300首左右。
本文以存世宋本杜集为核心,结合清代和当代的重要杜集,对传世杜诗总量作详细梳理,力求有一清楚的数据。从今存宋本杜集到当代杜集,其数量有1405首至1458首的不同说法。有时两书数量虽一致,作品却并非完全相同。这涉及到后世各本实际收录作品和不同算法及统计失误等问题。因此,确定“算法”,即统计原则,是首先要确立的。
同一杜集杜诗总量的说法不一,涉及几个问题:一是编辑整理者自己计算错误,多为卷首数据与实际作品量不吻合,导致以讹传讹;二是对组诗或连章诗的算法不同;三是对存疑作品如何计算。
计算错误现象,宋本和清本都不同程度存在。本文将在后文一一说明。
连章诗的认定,集中在《曲江三章章五句》,算1首还是3首?从诗歌体制渊源看,《诗经》中的三章章五句,应是此类体制之始,如《召南·江有汜》《郑风·叔于田》《秦风·无衣》《小雅·庭燎》《大雅·泂酌》均是三章章五句。王嗣奭《杜臆》从三章“气脉相属”论此诗:“先言鸟‘求曹’,以起次章‘弟侄’之伤。次言‘心似灰’,以起末章‘南山’之隐。虽分三章,气脉相属。总以九回之苦心,发清商之怨曲,意沉郁而气愤张,慷慨悲凄,直与楚《骚》为匹,非唐人所能及也。”杨伦认为:“题仿三百体,诗则公之变调。”但杨伦在点评第二章时称“首”:“此首接上启下。”今人程章灿认为:“这不仅是杜甫自创的‘连章体’,而且是最为严格意义上的‘连章诗’”,是“五句成章,三章成篇”。在历代统计中,多数均将此诗算1首,应是有学理依据的。二王本算1首,钱笺(清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算3首。本文按1首计算。
对杜集诗歌统计,有两个概念需要明确,一是杜诗总量,此为本文研究内容;一是所收作品总量,含杜集中所附他人作品。目前所见,各种杜集所收他人作品,多少不一,总量为16首(见附表),文内对其不再讨论。
再就是,有目无诗如何统计。二王本卷十六之《雨一首》《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一首》,有目无诗,后来诸本均补入正文。如果将二诗视为二王本的刻工失误,则二王本保存的杜诗应在1413首。但严格按题归题、诗归诗的方法进行统计,二王本的存诗则为1411首。如将有目无诗也视为重要线索的话,《九日五首》之“阙一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赵本(宋赵次公《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最早将《登高》补入,但后世仍有按“阙一首”处理的。
宋本杜诗的目录,多为总目,如分门本、百家本(托名宋王十朋《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分类本、黄氏补注本(宋黄希、黄鹤《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刘批本等,二王本为各卷有目,且各卷卷首多有体裁及数量记载。但无论是总目还是卷前题目,不少与正文中的题目,并不完全相同。再就是,一级目录,如组诗《八哀诗》《江头五咏》和二级目录之别——组诗中各诗题目,如《八哀诗》其下八个分题《赠司空王公思礼》《故司徒李公光弼》等,《江头五咏》其下五个分题《丁香》《丽春》等。本文统计按一级目录计题。
各种版本间,同一诗的题目会有细微差异,甚至不同。同一版本的卷前题目与文中题目也有差异。杜诗题数因为各本的组诗分合情况复杂,少有一致。有的组诗分合问题,至今仍未定论。杜诗题目的异同研究,也涉及到杜集在编辑整理过程中,编注者的参与度问题,当另文讨论。
在此认识上,本文对传世宋本杜集呈现的一级标题与诗作篇目进行统计,得出如下数据:
二王本前十八卷有诗歌(含补遗5首)1411首,1098题。十九卷、二十卷有文(含补遗4篇)32篇,28题。他人诗歌13首,13题。另有他文4篇(王洙《杜工部集记》、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王琪后记、毛扆跋)。
王洙《杜工部集记》所云1405首这个数据,或因拼合的原因,现在看到的二王本,实际数目与此不合。按前面的统计原则,二王本杜诗1411首中包含补遗5首,除去这5首,二王本前十八卷实收录杜诗1406首,和王洙说的1405首差一首。具体到各卷,差异更大。王洙《记》云,前八卷古体399首、卷九到卷十八近体1006首。二王本现存前八卷古体408首,卷九后近体是998首。按杜诗的数量1411首,核对每一卷所题写的数量,则卷一、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十六都不相合。
赵本(又称《杜诗赵次公先后解》)是宋代第一个注本,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四年至十七年(1134-1147)。赵本失传,目前能看到的是明抄本之残本,收诗637首。将其作为统计数据,意义不大,但其数据可作为重要参考。即使是残本,也可发现赵本中有重收现象,赵本于“巳帙卷之三”“巳帙卷之五”重收《夜》(露下天高秋水清)。另,赵本将二王本有目无诗的《雨》(冥冥甲子雨)和《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补入。林继中先生辑佚赵本收杜诗1444首(不含他人诗)。
佚名《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本文简称“十注本”。二十五卷,残存六卷。收录杜诗282题,359首。他人诗作1题,1首。存有“纪行”“述怀”“邻里”“题人居室”等19个门类。
百家本收诗1442首,其中杜诗1125题,1437首,他人诗歌5题,5首,未收杜甫文章。在二王本中出现的有目无诗现象,在百家本中亦有出现,如第八卷目录《题郑县亭子》,有目无诗。
分门本分为二十五卷,内有“月”“四时”“节序”等62门。收诗1165题,1451首。
郭知达《新刊校定集注杜诗》,本文简称“九家本”。三十六卷,无补遗,1126题,总计1445首,收他人诗14首,杜诗1431首。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本文简称“蔡本”。四十卷加补遗十卷,收杜诗1130题,共1445首。他人诗14首。
分类本收杜诗1451首,他人诗14首。
黄氏补注本分为三十六卷,收杜诗1433首,收他人诗13首。
佚名《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本文简称“南宋残本”。六卷,收杜诗254题,370首。
刘批本分为二十卷,收录杜诗1138题,1454首。他人诗3首。文二卷,28题,32篇。
从总量看,刘批本所收杜诗总量为1454首,这是宋本达到的“峰值”,可谓“后来居上”。《曲江三章章五句》计1首。未收《九家本》收录的《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至此,杜集作品,基本确定。
宋代杜集各本的杜诗总量如前所述。各本与二王本相较,呈现不同的接受状态。总体而言,对二王本十八卷的杜诗,基本肯定,但亦并非照单全收。补遗新增作品也多寡不一。以二王本为底本,校核其他宋本所增杜诗,能够得知各本在收录时的差异,亦能略知宋本杜集的发展过程及杜诗篇目定本的形成。
本文统计二王本之后宋本杜集补遗作品,总共44首,见下表:
诗题 版本及卷次 | 赵本 | 十注本 | 百家 本 | 分门 本 | 九家 本 | 蔡本 | 分类 本 | 黄氏 补注本 | 南宋 残本 | 刘批 本 |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一首(二王本卷前有题,内文未见) | 成11 | 29 | 21 | 32 | 35 | 23 | 32 | 16 | ||
雨(冥冥甲子雨)(二王本卷前有题,内文未见) | 成1 | 26 | 1 | 32 | 补遗7 | 12 | 32 | 13 | ||
奉送崔都水翁下峡(无数涪江筏) | 外族门 | 拾遗 | 9/21 | 24 | 40 | 8 | 24 | 9 | ||
寄高适(楚隔乾坤远) | 2 | 19 | 19 | 4 | 21 | 19 | 8 | |||
放船(收帆下急水) | 纪行门 | 18 | 12 | 27 | 40 | 2 | 27 | 12 | ||
去蜀(五载客蜀郡) | 纪行门 | 拾遗 | 12 | 27 | 40 | 2 | 27 | 12 | ||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江头且系船) | 题人居室门 | 拾遗 | 7 | 24 | 40 | 7 | 24 | 9 | ||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闻道王乔舄) | 外族门 | 拾遗 | 9 | 25 | 40 | 8 | 25 | 10 | ||
收京 | 6 | 15 | 23 | 40 | 5 | 23 | 10 |
遣忧(乱离知又甚) | 拾遗 | 13 | 23 | 40 | 3 | 23 | 10 | |||
花底(紫萼扶千蕊) | 拾遗 | 24 | 23 | 40 | 18 | 23 | 9 | |||
遣忧(乱离知又甚) | 拾遗 | 24 | 23 | 40 | 18 | 23 | 9 | |||
送窦九归成都(文章亦不尽) | 拾遗 | 16 | 24 | 40 | 16 | 24 | 9 | |||
赠裴南部(尘满莱芜甑) | 拾遗 | 19 | 24 | 40 | 21 | 24 | 10 | |||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新亭有高会) | 拾遗 | 21 | 24 | 40 | 23 | 24 | 9 | |||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故旧谁怜我) | 拾遗 | 22 | 27 | 40 | 24 | 27 | 11 | |||
早花(西京安稳未) | 拾遗 | 24 | 23 | 40 | 18 | 23 | 10 | |||
送灵州李判官(羯胡腥四海) | 拾遗 | 21 | 20 | 40 | 23 | 20 | 6 | |||
巴西闻收京送班司马入京 | 拾遗 | 21 | 23 | 40 | 23 | 23 | 10 | |||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转惊波作怒) | 16 | 4 | 23 | 40 | 13 | 23 | 9 | |||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北池云水阔) | 拾遗 | 5 | 26 | 40 | 14 | 26 | 11 | |||
与严二归奉礼别 | 拾遗 | 21 | 23 | 40 | 23 | 23 | 10 | |||
巴山(巴山遇中使) | 拾遗 | 15 | 23 | 40 | 5 | 23 | 10 | |||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 拾遗 | 21 | 24 | 40 | 23 | 24 | 9 | |||
过洞庭湖(鲛室围青草) | 纪行门 | 拾遗 | 12 | 36 | 40 | 2 | 36 | 14 | 20 | |
闻惠子过东溪(蔡本作“送惠二归故居”) | 拾遗 | 19 | 36 | 40 | 21 | 36 | 14 | 17 | ||
又呈窦使君二首(向晚波微绿) | 16 | 4 | 23 | 40 | 13 | 23 | 9 | |||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 拾遗 | 21 | 24 | 40 | 23 | 24 | 9 | |||
愁坐(高斋常见野) | 拾遗 | 13 | 25 | 40 | 3 | 14 | 10 | |||
绝句三首(闻道巴山里) | 拾遗 | 25 | 40 | 25 | 14 | 12 | ||||
李监宅(落叶春风起) | 题人居室门 | 1 | 7 | 2 | 7 | 1 | ||||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 | 拾遗 | 13 | 40 | 3 | 14 | 14 | ||||
客旧馆(陈迹随人事) | 拾遗 | 13 | 40 | 3 | 14 | 9 | ||||
逃难 | 述怀门 | 拾遗 | 12 | 40 | 2 | 10 | ||||
杜鹃(古时杜宇称望帝) | 12 | 23 | 17 | 19 | 13 | |||||
虢国夫人 | 拾遗 | 22 | 40 | 24 | 18 | |||||
长吟(江渚翻鸥戏) | 13 | 40 | 3 | 14 | 11 | |||||
绝句三首(设道春来好) | 拾遗 | 25 | 40 | 25 | 14 | 12 | ||||
楼上(天地空搔首) | 13 | 3 | 14 | 19 | ||||||
绝句三首(水槛温江口) | 拾遗 | 25 | 40 | 25 | 14 | 12 | ||||
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 (东川诗友合) | 40 | 12 | ||||||||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 40 | 11 | ||||||||
避地(避地岁时晚) | 40 | 10 | ||||||||
汉州王大录事宅作 (南溪老病客) | 23 | |||||||||
合计44首 | 2 | 8 | 38 | 40 | 30 | 41 | 40 | 28 | 11 | 43 |
从上表可知,在二王本的基础上新增补遗作品44首中,其认可度分为二个层级:一是7种全本杜集均收入的作品,有28首(《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为止);二是九家本和黄氏补注本未收入的另10余首,为其余5家收入的作品,按由少到多的排序,为百家本、分门本、分类本、蔡本和刘批本。从新增作品的多少与作品在其书中的位置,还能了解版本间的关系。如黄氏补注本一书,新增篇目完全与九家本重合,仅《愁坐》一诗未收,足见其存在源流关系。再就是南宋残本与蔡本、分类本、分门本的关系。南宋残本所见之11首新增诗,除1首外,均与蔡本、分门本、分类本相同。刘批本与蔡本的关系,是在蔡本全部新增作品基础上,还增加了《杜鹃》《楼上》2首。
九家本与黄氏补注本,增诗不多,其他宋本均收入的员安宇的27首补遗诗,九家本却有3首未收。这一事实与有作者称九家本全部收入不符。九家本在新增杜诗上,有独特之处,其补遗《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其他宋本均未收入。在杜诗补遗诗中,有几首互见之作,至今还难定论。但此诗从无互见,其他宋本却均不认可。其原因,或认为是版本源流不同。即与九家注同时或前前后后的几种杜集,如十家本、百家本、分门本、蔡本、黄氏补注本等,均承赵本系统之源流,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刘批本亦未认可。但这一看法,对于黄氏补注本来说,或许不能成立。如前表所示,新增诗中,黄氏补注本一书在新增篇目上比九家本仅少1首,其余篇目所在卷数完全一致。在所有宋本中,二书新增篇目如此罕见重合,仅此一例,足见其关系紧密。
对二王本补遗的5首诗及此后他本新增补遗,后来的杜集整理者自可质疑,因而会对补遗杜诗的处理各有不同。而对“公认”的传世杜诗,在其整理刻印的版本中,没有照单全收,反映的是何态度,有何依据?或纯属刻工之失误,编者之疏忽,并不反映为对“真伪”的态度?在此次整理中,发现这一现象,耐人寻味。表二中的前5种宋本,未收二王本以及其他补遗作品的情况如下:
二王本诗题 版本 | 百家本 | 分门本 | 九家本 | 蔡本 | 黄氏补注本 | 分类本 | 刘批本 |
《遣兴五首(其一)》(天用莫如龙) | √ | √ | |||||
《遣兴五首(其二)》(地用莫如马) | √ | √ | |||||
《狂歌行赠四兄》(与兄行年校一岁) | √ | √ | |||||
《又上后园山脚》 | √ | √ | |||||
《惜别行》(闻道南行市骏马) | √ | √ | |||||
《呀鹘行》(病鹘卑飞俗眼丑) | √ | ||||||
《送裴五赴东川》(故人亦流落) | √ | ||||||
《奉简高三十五使君》(当代论才子) | √ | ||||||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朱樱此日垂) | √ | ||||||
《又送》(双峰寂寂对春台) | √ | ||||||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秋日野亭千橘香) | √ | ||||||
《又示宗武》(觅句新知律) | √ | ||||||
《三韵三篇》(列士恶多门) | √ |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 | √ | ||||||
《诣徐卿觅果栽》 | √ | ||||||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 √ | ||||||
《小园》 | √ | ||||||
《入乔口》 | √ | ||||||
《遣兴五首(其四)》(蓬生非无根) | √ |
《塞芦子》 | √ | ||||||
《题郑县亭子》 | √ | ||||||
《江涨》(江涨柴门外) | √ | ||||||
《早起》 | √ | ||||||
《秦州杂诗》(传道东柯谷) | √ | ||||||
合计:24 | 7 | 1 | 9 | 7 | 5 | 0 | 0 |
由上表可知,宋本传世全本在二王本之接受方面,只有分类本和刘批本收录最完整。分门本未收《秦州杂诗》(传道东柯谷),较为特殊。分门本里面,《秦州杂诗》二十首被分置在卷四的有17首,卷八的有2首,卷二十三的有1首。问题出在卷四之“都邑”门,题目为《秦州杂诗十七首》,实际上只有16首。即有目缺诗,应是偶误,似非有意取舍。可认为分门本对二王本作品亦是全收。
值得注意的是另4种杜注(百家本、九家本、蔡本、黄氏补注本)。其未收二王本原有作品中,只有4首出现二个版本未收现象,其余多数是各本独家未收。
蔡本未收二王本之杜诗有7首,二王本亦无的他本新增诗(《楼上》、《杜鹃》(古时杜宇称望帝)、《汉州王大录事宅作》),蔡本也未收。即是说,在各宋本杜诗总量中,蔡本少收10首杜诗。这对认识蔡本应有帮助。蔡本是新增杜诗最多的,达41首,因少收10首,总量上却不是收录杜诗最多的本子(1445首)。《汉州王大录事宅作》本为九家本独家所收,另2首虽有不同意见,但蔡本在二王本的基础上,少收篇目如此之多,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个数据对重新认识蔡本,或有重要意义。
九家本未收二王本杜诗多达9首。其中3首是二王本补遗诗,6首为独家未收。另有他人诗8首未收。洪业《杜诗引得》称九家本失收《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当误。杜诗3首《野望》,分别在九家本之卷二十(清秋望不极)、卷二十三(西山白雪三城戍)、卷三十五(纳纳乾坤大)。
百家本未收二王本之7首杜诗中,独家未收4首,2首与黄氏补注本同,1首与蔡本同。
黄氏补注本未收诗中,《早起》是独家未收,其余与百家本同。
对二王本杜诗全部收入的是刘批本和分类本。分门本有误,亦可视为全收。但三书亦均未收入《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补遗诗中,刘批本比蔡本还多2首:《杜鹃》(古时杜宇称望帝)和《楼上》。总量多9首。刘批本与分类本的区别,是补遗新增诗多3首:《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避地》,因此,总量也多3首。可见,刘批本对杜诗收集整理具有集成性质。
从前述宋本可知,收录杜诗最多的是刘批本。在清代的几个重要杜集中,杜诗总量在微小变化中,渐趋一致。
在清代影响最大的是“钱笺”。诗二十卷,收录杜诗1136题,1454首。其中,卷十八“附录”前收诗1091题,1406首;“附录”收诗45题,48首。和多数宋本相同,缺九家本补入的《汉州王大录事宅作》1首。目前所见,九家本后的杜集,收录此诗者,最早为明清之际的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和卢元昌《杜诗阐》,《全唐诗》未将此诗收入《杜甫集》而入全书之“补遗”,《杜诗详注》《读杜心解》《杜诗镜铨》收入,当代各本均收入。
算法上,钱笺把《曲江三章章五句》明确计为3首,按此算法,钱笺收杜诗为1456首,如加上《汉州王大录事宅作》,则杜诗总量在1457首。这是不同算法的杜诗总量。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本文简称“朱注”)收诗1455首。点校者在前言称“共计收诗1457首”,因各卷未标明作品数量,推测其数据是根据目录统计。一是卷十七目录《九日五首》,内文实际4首,多算一首,《登高》一诗目录单列,紧接其后;二是集外诗卷目录《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内文有朱注“前一首,见十五卷”,然而十五卷并无,同题及正文后另有《又呈窦使君》1首,故重复计算1首。以上两误,合计多算2首。另一可能,即是并未计此2首,而是将《曲江三章章五句》算3首。但按本文算法,朱注实有杜诗1455首。朱注“集外诗”收诗48首,与钱笺同,但内容有别,朱注增加了《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而将钱笺之《李盐铁2首》入正文卷一,题目为《李监宅2首》,注:“一作李盐铁”。故朱注比钱笺实际只多《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之诗,因此,总量也比钱笺多1首。
仇兆鳌《杜诗详注》,以下简称“仇注”。收杜诗1455首,他人诗16首,杜文28篇。中华书局在目录后注“一千四百三十九首,他诗不在其数”,当误。仇注将补遗均入正文。另列逸诗。亦明确宋代陆续补遗四十五章,蔡氏登诸正集。疑而未决者,则用互见形式两存。仇注更在前人基础上增加《合璧事类》载杜诗(三月雪连夜)1首,又五言逸句3句,七言逸句2句,《诗话类编》之《杜公石文诗》,《树萱录》记杜诗(紫领宽袍漉酒巾),《百斛明珠》记杜诗(佳城郁郁颓寒烟),《草堂诗话》辩杜诗(昔时曾从汉梁王)和《朝阳岩歌》(朝阳岩下消水澄)及《秋雨吟》(屋小茅干雨声大)。仇注所录逸诗,在诗后一一有所辨证。这是作者的“苦心”——对可能是散佚的杜甫作品,一一收录,而未必认可,意在收集和呈现:“迩者他书流览,偶逢片语单章,名系少陵,不忘搜录。在作者虽云刻鹄,但后人自辨续凫耳”。这些逸诗未被后世认可。
《全唐诗·杜甫卷》,本文简称“《全唐诗》”。共收录杜诗1136题,1455首,另收佚句二。和其他杜集不同,编者将《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入卷七八八之“联句”,将《汉州王大录事宅作》入卷八八二之“补遗一”。未收录他人诗。此数量,是在二王本基础上,新增宋本所有补遗作品,相加则为1457首。
《全唐诗》卷二三四之补遗杜诗,其编排格式基本同钱笺,收有他集互见4首,吴若本逸诗7首,草堂诗笺逸诗拾遗(裴煜补遗5篇),员安宇补遗27篇,王原叔本2篇,赵次翁本1篇,卞圜本2篇。又增加《九日登梓州城》,注:“见《文苑英华》”,以及见于《合璧事类》的《阙题》1首和佚句2句。《全唐诗》在钱笺基础上所增2篇及2句,谢思炜在《杜甫集校注》“前言”中论及,认为《全唐诗》底本全同钱笺本,唯所增《九日登梓州城》1首,乃承刊本《文苑英华》之误,以此题与张均诗合一。另据《合璧事类》收“阙题”1首,亦不足据。此2首应不计。而朱注所谓《汉州王大录事宅作》1首,《全唐诗》补入卷八八二。原卷《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1首,《全唐诗》移入卷七八八联句。以上除去2首,补入2首,仍为1455首。
浦起龙《读杜心解》六卷,本文简称“《心解》”。收录杜诗1135题,1455首。附文28题,32篇。附他人诗作16题,16首。同人酬唱诗附本篇诗解后,杜文亦用附酬唱诗例,分录有关诗篇之后。
《心解》常以收诗1458首被引用,是杜集收诗之最,其依据应是《心解》目录之后标为“总一千四百五十八首”,实为作者(或刻印者?)之误。原因为:一是计数有误。《心解》目录卷一之三标为“五古五十五首”,实为57首,少算2首;目录卷三之六标为“五律一百十四首”,实为111首,多算3首。以上两误,合计多算1首。再是算法不同,将《曲江三章章五句》计为3首,多算2首。二项共多算3首。故《心解》之杜诗实为1455首。这应是《心解》的准确数据。即使将《曲江三章章五句》算3首,也只有1457首。从统一计算标准看,1455首当是能得到公认的数据。
杨伦《杜诗镜铨》,本文简称“《镜铨》”。诗二十卷,收录杜诗1136题,1455首。其《读书堂杜工部文集注解》2卷,收文28题,32篇。书末附录:一、传志;二、年谱;三、评论。附他人诗作16题,16首。这是清代第三个明确为1455首作品的杜集。
当代重要杜集有2种。
萧涤非先生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以下简称“萧本”。萧本前二十卷收诗1453首(1132题),另有“疑伪之作辑考”诗8首。与二王本较,新增44首。未收二王本二诗:一为《哭长孙侍御》,入伪诗,此诗在二王本及诸宋本中均收入,钱笺列入他集互见;一为《杜鹃行》(君不见),亦未入存疑诗,当为偶误。如这2首入正文,则亦合于1455首之数。
萧本“疑伪之作辑考”所载伪诗,在《全唐诗》杜甫卷和仇注逸诗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总体为《寒食夜苏二宅》《风凉原上作》《画像题诗》《阙题》(三月雪连枝)、《五言绝句》(寒食少天气)、《朝阳岩歌》(朝阳岩下潇水深)、《佚句》(豺狼当路,无地游从)、《佚句》(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佚句》(君看墙头桃树花,尽是行人眼中血)、《佚句》(狨掷寒条马见惊)、《佚句》(黑暗通蛮货)、《杜公石文诗》。除去重复,独家新增伪诗二:《寒食夜苏二宅》《画像题诗》;佚句四:“豺狼当路,无地游从”“君看墙头桃树花,尽是行人眼中血”“狨掷寒条马见惊”“黑暗通蛮货”。
谢思炜《杜甫集校注》,简称“谢本”。前十八卷收诗1455首(1139题)。卷十九、卷二十(含补遗4篇)收文32篇(28题)。收他人诗歌16首(16题)。如谢本于卷第六增附元结《舂陵行(有序)》《贼退示官吏(有序)》,于卷第十二增附严武《寄题杜二锦江野亭》《酬别杜二》《巴岭答杜二见忆》。谢本补遗卷共收47首,含二王本补遗5题5首、谢本补遗39题42首,二王本有目无诗的《雨》1首和《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1首,谢本补入卷二六正文。谢本所收诗与钱笺比,补遗部分相同,亦同钱笺,不录伪诗逸句。全文与《镜铨》重合。谢本将诗逐一编号,为1455首。
综上所述,宋本及清代和当代二种杜集所收杜诗为:
二王本1411首。
赵 本1444首。
十注本359首。
百家本1442首。
分门本1451首。
九家本1431首。
蔡 本1445首。
分类本1451首。
黄氏补注本1433首。
南宋残本370首。
刘批本1454首(缺《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
钱 笺1454首(缺《汉州王大录事宅作》一诗)。
朱 注1455首。
仇 注1455首(附逸诗7、佚句5)。
《全唐诗·杜甫卷》1455首(内容与他本并不同,如前述。除去伪诗,算上入另集2首,亦1455首)。
心 解1455首。
镜 铨1455首。
萧 本1453首。
谢 本1455首。
诗题 版本 | 二王 本 | 赵本 | 十注 本 | 百家 本 | 南宋 残本 | 分门 本 | 九家 本 | 蔡本 | 黄氏 补注本 | 分类 本 | 刘批 本 |
严武《军城早秋》 | 13 | 20 | 2 | 26 | 22 | 26 | 10 | ||||
严武《寄题杜二锦江野亭》 | 12 | 20 | 23 | 补遗3 | 23 | 22 | |||||
严武《酬别杜二》 | 20 | 23 | 补遗3 | 23 | 22 | 8 | |||||
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 | 12 | 3 | 24 | 补遗4 | 24 | 11 | |||||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 8 | 3 | 15 | 补遗10 | 15 | 11 | |||||
高适《赠杜二拾遗》 | 11 | 14 | 20 | 22 | 补遗2 | 22 | 22 | ||||
李邕《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 | 1 | 1 | 5 | 1 | 1 | 1 | 14 | ||||
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 10 | 7 | 6 | 19 | 12 | 19 | 6 | ||||
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10 | 6 | 19 | 19 | 6 | ||||||
岑参《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10 | 6 | 19 | 19 | 6 |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10 | 7 | 19 | 19 | 12 | 19 | 21 | ||||
郭受《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 | 18 | 20 | 36 | 39 | 22 | ||||||
韦迢《潭州留别杜员外院长》 | 18 | 21 | 36 | 37 | 35 | 23 | |||||
韦迢《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 18 | 20 | 36 | 37 | 35 | 22 | |||||
元结《舂陵行》 | 30 | 17 | |||||||||
元结《贼退示官吏》 | 30 | 17 | |||||||||
合计:16 | 13 | 5 | 14 | 14 | 14 | 13 | 14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