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零碳示范区(2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3月28日,观众在博鳌东屿岛文化公园参观鱼菜共生系统。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 摄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到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众对“双碳”已不陌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对“双碳”发展作出战略性指导,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双碳”目标是机遇也是挑战,近期,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围绕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做“减法”促减排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先立后破、安全降碳是“双碳”战略坚守的底线。所谓先立后破,即“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如何继续做好能源转型中的“先立后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台盟中央在提交的《关于做好“先立后破”推动能源绿色发展的提案》中指出,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若“破”的节奏和力度过快过猛,而新能源及其相关上游产业链的“立”不够充分,可能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拉升,新能源相关产业链条生产受限,同时强调,“解决好‘立’与‘破’的矛盾十分必要”。
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台盟中央建议,落实“先立后破”,发展必要的传统化石能源;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加快工业基础再造;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的上马,对高耗能行业进行高质量转型。“应充分把握‘先立后破’的深刻含义,积极纠正运动式‘减碳’、一刀切行动,避免影响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台盟中央在提案中说。
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认为,应统筹能源保障与绿色转型,实现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并建议,加快特高压输电建设,提升受端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撑能力;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提升终端用户能源利用效率;完善分布式资源、储能交易机制,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绿色电力交易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必须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民革青海省委会主委刘同德也十分关注电力发展,他建议扩大绿电交易范围,在全面总结评估绿电、绿证制度体系的成果经验基础上,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水电、生物质发电、光热发电、地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逐步纳入绿电交易范围。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九三学社中央在提交的《关于推进产业园区降碳减污协同的提案》中建议,推进降碳减污技术创新“一条链”,构建以专家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绿色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创新研发体系,搭建专利申请与审批绿色通道、降碳减污技术信息和转化平台,分行业领域编制降碳减污工程技术指南。
致公党辽宁省委会主委、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建议,创立“工程热化学”新型交叉学科,创建国家工程热化学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关键“碳中和”技术突破。
做“加法”增固碳
提升多领域碳汇能力
无论是降低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还是研究用非碳能源进行替代,都属于从排放端来探讨如何减排。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在固碳端发力。所谓“固碳”,也叫碳封存,是指增加除大气之外的碳库碳含量的措施,固碳能够将多余的碳封存起来,不排放到大气中。
“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碳排放的重要消纳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提案》指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不仅是优化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现实需要。
“碳汇”是什么?“碳汇”是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也有人将“碳汇”比喻为“就像向银行储存现金一样,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
“当前我国人地矛盾突出,资源约束趋紧,固碳能力偏低,土地利用粗放,限制了生态碳汇功能发挥,面向碳汇提升的生态系统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民建中央认为,在此背景下,科学计量碳汇水平、提升生态碳汇能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为此,民建中央建议,进一步摸清生态系统碳汇家底,加快构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计量体系;提升陆地生态碳汇功能,积极发展海洋碳汇功能;将生态系统碳汇纳入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和生态保护补偿体系,促进“含绿量”转化为“含金量”;推动实施碳汇重大工程,建设一批碳中和示范区和碳汇集成示范工程。
碳汇的方式多种多样,针对更好发挥不同领域的碳汇功能,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积极提出对策。
集体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近60%,具有很大的林业碳汇开发潜力。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秦源围绕破解集体林地碳汇项目开发难题把脉开方,提出要推广政府主导的共同开发模式,选择国有林业单位作为项目开发主体,大幅降低林农授权的交易成本,确定合理的项目收益分配机制,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力度,加大政府财政补助等。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巨大有机碳库,其中泥炭地更是被誉为气候变化的“缓冲器”。农工党中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加快发展湿地碳汇的提案》,建议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确保湿地面积“零净损失”;加强湿地固碳增汇技术研发,提高湿地固碳能力;推进湿地碳交易体系,探索更多金融创新模式。
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进福建省委会主委严可仕建议,完善渔业碳汇标准体系,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相关部委,做好渔业碳汇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体系,试点推动渔业碳汇标准实施,推动渔业碳汇标准形成世界品牌。
做“乘法”聚合力
推进“碳治理”落地见效
2021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从区域性试点阶段迈入全国性交易阶段。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我国完成‘双碳’目标与实现碳排放控制的重要途径,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民革中央提交《关于提升我国碳排放交易监管能力的提案》,其中指出,当前,我国现行碳排放权交易监管还存在着政府核查能力不足、碳权交易缺少全国标准、多级监管协同性有待提高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碳排放权交易监管能力,民革中央建议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有序发展,通过拓宽市场参与主体范围,合理利用市场对交易的定价功能,对碳排放权交易法规与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监管水平,在市场交易监管中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监管技术;完善体系建设,强化监管协同,逐步完善碳排放监管相关法规,适时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从部门规章上升到国家法规的相关工作。
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主张加快打造全国碳市场核心枢纽,建议加强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专门立法,明确碳排放配额的法律属性及判定原则,完善碳排放核查、市场交易、自愿碳减排等相关配套制度、标准及激励保障措施。
“距离碳达峰的时间紧迫,急需通过政策引领向法治保障转变,需要从‘碳法规’‘碳法律’‘碳法治’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呼吁,以法治力量推进“碳治理”见效。
巩富文建议,完善前置性、过渡性、结果性管理法规,实现环境标准体系化、过程监督透明化、实现排放责任化;通过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高生态环境的碳汇能力,形成“减污-降碳-增汇”的协同效果;将污染防治、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法律规范体系进行科学整合,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法治道路。
民建浙江温州平阳县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陈爱珠将目光聚焦在“双碳”教育上。陈爱珠建议,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双碳”教育,转变中小学校“双碳”教育理念,提高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对“双碳”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全国范围内规范“双碳”教育课程,加强中小学校“双碳”教育师资培训,加强城乡之间“双碳”教育学习交流。(赵亮 程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