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银的和亲
壮族银饰的种类,常见的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戒指、银镯、扣子、烟盒、针线盒等。银饰的制作工艺上使用了錾、刻、镂空、掐丝、点珠等技法。壮族银饰中,图案多选花果、鱼鸟、灵兽等形象,还有一些几何图形和抽象的造型。
百色,是近代对壮族银饰使用记载得比较清晰得地方。清末民初时,“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隆(今田东)“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从此可见城厢的生活相对乡村也要富裕些。西林 “惟女子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手锣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
桂东南的壮族银饰品,款式精细、讲究,款式受粤东影响较大。沿浔江各支流上溯,银饰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变化。桂江上游,桂北龙胜壮族妇女的项圈多的可达九个,与其地相接得湖南通道侗族、瑶族的项圈类同。而柳江上游,贵州从江刚边的壮族佩戴的项圈,也和周边侗族村寨的款式相同。使用银质云肩的民族并不多,红水河上游,云南文山壮族的银云肩,与周边的景颇族、彝族银云肩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相似,有可能因为银匠流动、商品流通,或是通婚的方式得来。
在广西龙胜到三江这个区域,有不少的烤蓝饰品遗存。烤蓝工艺,清代流入民间,相对其他制银工艺出现于民间的时间较晚。该地区的烤蓝银饰有挂锁、挂件、手镯和帽饰等。饰品造型大,扭丝镶边粗,烤蓝料浓艳厚重,与梧州传世的烤蓝饰品相比,造型更加奔放。
河的流域与路的交通,影响着文化风向。云南广南,虽然地处西南一隅,但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是特磨道所在,也一直是宋朝廷在西南买军马的 “买马道”沿线大镇。这里的壮族女子成年后,会在领口扣起银扣。金属纽扣,也是唐代贵族的服饰的一部分。《状匣遗珍》里说,明清之际,南方中上层的妇女流行以金银制作纽扣。清中期以后,流行改为用绸缎盘扣,此后金银纽扣存世较少。
当中原的女子随着时尚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妆匣,远离繁华的壮族女子还生活在明清的意境里。
银饰,是否能失而复还?
银,是一种可熔解再造的金属
老旧银饰会呈现黑灰色,显得不那么美观,这是民间银饰“换代”最大的原因。没有图形记载,那些随着时光流逝了的银饰无法重现。但余存的为数不多的传世银饰,是否能勾起壮族人对过去的记忆?
在《壮族简史》上,有一幅“壮族分布图”。图上显示大多数壮族人,都生活在红水河流域。如果为这些区域,标上佩戴银饰的壮族照片,会发现,越靠近红水河干流、下游的,越接近发达城市的地区,传统银饰的使用越少。随着 20 世纪移风易俗的运动,大多数接近汉文化区域的壮族人已经远离了传统银饰装扮的生活。
随着壮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的提高,富裕起来的壮族人又开始追求形象上的装饰。在一些传统银饰文化断代、低层次旅游开发的地方,为了博人眼球,壮族人或者说演员们,戴起了苗族、瑶族标志性的银饰,给人一种视觉混乱的印象。辨识民族身份的基本方式就是服饰,如果服饰乱了,那人们又该如何认识壮族呢?
由于传统银饰的缺失,壮族人要找回自己的装饰符号并不那么容易。但云南省八宝镇坡现村,壮族银匠还在继续打造新的壮族银饰,坡现村全村均为世居壮族,村里曾有 90% 的农户从事银饰加工。据记载,坡现银匠世家的制银技艺,来自数百年前广西宾阳的银匠。银匠蒙智刚作为其中杰出的代表,已成为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壮族银饰的传承与发展,还要靠壮族人自己去追求。
摘编自:《美丽广西》
文/覃妮娜
图/梁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