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4年,齐湣王被楚国大将淖齿虐杀后,齐国陷入“无主状态”。此时的齐国七十二城已经只剩下莒城(今山东莒县)、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两座城池没有被燕军占领。齐国到了“田氏代齐”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一个曾经取代魏国称霸天下的“超级大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1、田单守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是有一位大英雄挺身而出,避免了齐国的亡国之祸。这位大英雄就是田单,从市井之间走出来的齐国拯救者。
田单,齐国首都临淄人,是齐王的远亲,当时担任齐国临淄市场的工商管理员(市掾)。当乐毅攻破临淄城时,田单带着族人逃难到安平城(今今临淄区皇城镇皇城营村南),乐毅的军队又迅速攻到安平。为了尽快摆脱燕国追兵,田单教导族人把车轴多余的部份截短,并用铁皮把车轴包起来,经过改良的车子,轻便而坚固,很顺利地到达即墨。即墨是齐国重要城池,即墨早在齐威王时期就被治理得很好,因此当地的老百姓感激齐国的恩德不愿意投降燕国,在即墨大夫的领导下决死奋战。
“屋破偏遭连夜雨”,这时即墨大夫在与燕军交战中阵亡,即墨一下子群龙无首。田单带着族人从临淄一路逃跑到即墨的组织能力与改良车辆的技术手段,让即墨军民看到了田单的过人能力,于是田单很快被大家推举为即墨守城主将。
田单知道此时担任即墨主将任务艰巨,燕国气势正盛,此时齐军任何主动出击必然遭遇燕军的迎头痛击。田单能做的事就是“苦撑待变”,等待燕国出现内部矛盾。
乐毅率军进攻即墨与莒城却屡攻不克,深知两地人心向着齐国,单纯军事进攻无法破城。想当年智伯瑶带领智魏韩三家联军围攻赵襄子赵无恤驻守的晋阳城,也是迟迟不能破城。因此乐毅决定“以德服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想要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乐毅改变进攻战略,也说明燕军进入地广人稠的齐国出现了严重的兵力不足。燕国本就属于“战国七雄”中与韩国一样垫底的弱国,占领齐国七十座城池后,需要留下大量军队驻扎在各地充当“治安军”。因此,乐毅能够用来进攻即墨、莒城的机动兵力,其实并不多。齐国一向比燕国强大得多,燕国即使侥幸击败了齐军主力,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吞并齐国。如果燕国联合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甚至鲁国共同瓜分齐国,那才是齐国的灾难。既然燕国力量不足却想要“独吞”齐国,也就给齐国留了一条生路。
2、燕国换将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病逝,太子继位是为燕惠王。
燕惠王为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乐毅没有在燕昭王时期结束燕齐战争,也就为这场战争预留了燕国君臣失和的隐患。
田单得知燕惠王与乐毅之间有矛盾,就对燕国实施反间计,散布谣言说,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城邑只剩两座,而所以没有尽快地攻下来,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之间有些不和。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且留在齐国,是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害怕的,就是燕国派别的将领前来。
燕国既要防止北方的胡人入侵你,又要警惕西边的赵国进犯,乐毅带着燕军主力长期留在齐国,对燕惠王而言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也是无可奈何。只是燕惠王应该清楚,乐毅都消灭了齐军主力间接导致齐湣王遇害,乐毅与齐国已经是不共戴天之仇,乐毅哪有理由在齐国自立为王?况且燕国的名将无人能比乐毅,燕惠王还能派一个比乐毅更擅长用兵的吗?
此时燕惠王“上策”应该是亲自到乐毅军中,以封乐毅为齐王来激励乐毅迅速攻破即墨。如果乐毅表示无法破城,那么燕惠王“中策”应该扶植齐湣王宗室为齐王,割占部分城池后撤军。燕国主动撤军主力完好无损,齐国也不敢跟踪追击,谁能保证燕国撤军不是诱敌?
但燕惠王却采取了“下策”,那就是派心腹将领骑劫代替乐毅担任燕军主帅,并召回原来的主帅乐毅。乐毅毕竟在魏国、赵国、燕国多次飘零,太熟悉官场险恶了。他立即交出兵权,逃往赵国。有了带领孱弱的燕国击败强大的齐国攻入其首都攻占其七十座城市的赫赫战功,哪个诸侯国不会对乐毅待为上宾?
3、即墨大捷
燕惠王逼走了“武庙十哲”之一的军事大家乐毅,换上了没什么军事经验的骑劫,乐坏了即墨守将田单。田单反间计去掉了强敌乐毅,这时就可以腾出手来振奋民心鼓舞士气。
田单首先向即墨城的居民宣布,夜来梦见神明告诉我说,齐国即将复兴,燕国就要败亡;很快有神人降临,作我们的军师,协助我们击退燕军。有一位小兵开玩笑地说,我可以做军师吗?说完转身便走,田单立即追上他,很恭敬的请他上坐,向他跪拜。小兵惶恐地说:我只是开玩笑,请不要当真。田单却安慰他说,没关系,只要你不说出来,我自有妙用。于是公开向百姓宣布,神人已降临即墨,并拜为军师了。从此以后,田单每次发号施令,都说是神人的指示。城中的军民也信以为真,因此对复国的信心更加坚定,士气大为提振。
田单又下一道命令,规定即墨城的居民,每次吃饭前,都要先将食物摆在庭院中祭祀祖先。结果,引来了许多鸟儿飞入城里觅食,燕军看到这种情形,大感奇异,探听之下,才知道即墨城中来了神人相助。
骑劫也是奇怪,被燕惠王派来接替乐毅统领齐地的军队,竟然不是立即向即墨发起进攻而是沿袭乐毅的围困政策。这似乎也说明骑劫到了前线也知道即墨轻易难以攻破,乐毅的围困战术并没有错。但骑劫并没有向燕惠王讲明乐毅没有急于进攻即墨是明智之举,毕竟骑劫也想“摘桃子”。
为了激起齐军同仇敌忾的战斗情绪,田单派出间谍,到燕军阵营散布谣言说,齐国人最怕鼻子被割,最怕祖先的坟墓被挖。如果燕军以这两种惩罚来威胁,即墨城中的军民一定会毫无斗志,开城投降。燕军听了这个消息,马上下令把投降的齐人鼻子全部割掉,推到最前线,还把城外齐人的祖坟一一挖开,尸体骨骸,暴露在四处。燕军的暴行不但不能产生镇慑的作用,反而激起即墨军民复仇心理,杀敌的意志沸腾到了极点。
到了这个时候,田单知道军民都已怀有死战的决心,可以发动攻势了。一方面故意将穿盔甲的勇士埋伏在城中,只派老弱妇孺上城防守,以松懈燕军的戒心,另方面收集即墨城中的金银珠宝,派人送给燕军,表示即将献城投降。燕军以为胜利在望,高兴万分,于是举行庆功宴,狂欢痛饮,一连数曰,军心逐渐松懈下来。
再多的“阴谋”与“神异”,最终变成胜利还是需要实打实的战绩。田单当然知道装神弄鬼只能迷惑燕军不能击败燕军,于是暗中收集一千多头牛,牛角上绑著利刃,牛身上披著彩布,毛尾上绑著稻草,淋了许多油脂。同时选了五千名壮士,身上也画满了油彩,犹如鬼怪一般。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田单下达攻击令。一千多头武装牛,因尾巴上的稻草被点燃,疼痛受惊,没命地向燕军的阵营中奔去。这时燕军都在睡梦中,被这些突然而来的怪物所惊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纷纷抱头鼠窜。火牛横冲直撞,被撞到的,死的死,伤的伤,牛尾上的火,又延烧到帐篷,造成一片火海,跟在牛群后面的五千壮士更是趁胜追击,当者披靡。转眼间,燕军全部溃败,骑劫被杀。
4、田单复国
即墨大捷成为燕齐战争的转折点,燕军主帅骑劫被杀,也导致燕军士气崩溃。燕军本来就兵力不足,占领燕国的七十座城市也是靠乐毅的赫赫战功维持。此时乐毅出走,骑劫被杀,即墨城下燕军机动部队遭受重创,齐国七十城的军民,听说田单得胜纷纷驱逐燕军“反正”。田单大军很快收复齐都临淄,齐国光复大业形势一片大好。
此时摆在田单面前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田单的族人和即墨部将的愿望,支持田单自立为齐王。毕竟田单是齐国的拯救者,而齐国的灾难是齐湣王田地造成的,齐湣王的儿子更是在光复齐国的“卫国战争”中寸功未立,田单“再造齐国”被拥戴为齐王无可挑剔。第二条路是一些齐国老臣的想法,他们当初虽然“被迫”投降了燕军,但那是保存齐国元气的“曲线救国”。齐湣王再有错也是齐国的君王,齐湣王不屈而死就应该拥立他的儿子为齐王,这才名正言顺。
此时齐湣王的儿子田法章改名换姓在莒城太史敫家中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觉得田法章状貌奇伟,认为绝非平常之人,因而很喜欢他,对他很好,经常偷来衣食给他。后来田法章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她,她就和田法章私通。好一个民女救落乱王子的童话故事,看来落魄王子还是光环闪耀。
淖齿被杀后,莒城百姓和齐国逃亡的大臣汇合在一起寻找齐湣王的儿子,想拥立他为君。田法章害怕他们诛杀自己,很久之后才敢申明自己就是齐湣王的儿子。于是莒人共同拥立田法章为君,是为齐襄王。齐襄王据守莒城,并布告齐国各地说,齐王已经在莒城继位。
上面这段司马迁记载的史料有些令人意外。既然齐襄王在莒城继位,燕军主帅乐毅、骑劫为何把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即墨而不是直奔莒城?田单守城有方,但齐襄王这样的纨绔子弟却能力一般,燕军完全可以借鉴孙膑的“围魏救赵”进攻莒城,田单出救则可以半路以逸待劳截杀,田单坐视不管就可以先擒杀齐襄王让齐人胆寒。如果司马迁这段记载是真实的,只能说乐毅、骑劫都出现了“路径依赖”,认为必须夺取即墨才能夺取莒城。骑劫这种“菜鸟”可以犯这种错误,乐毅这样的“大BOSS”不可能如此用兵吧?可能是骑劫替代乐毅后,齐襄王才在莒城继位。
田单选择了第二条路,派人去莒城迎接齐襄王还都临淄,拱手把光复齐国的“桃子”送给了齐襄王。齐襄王带着在“卫国战争”中坐观田单与燕军拼命的文臣武将,回到了阔别5年的首都临淄。田单光复齐国有功,被封为安平君,继续指挥齐军收复失地。
齐国虽然在田单的带领下成功复国,却元气大伤,退出了“超级大国”的行列。齐襄王对外仇视燕国、“三晋”与楚国,从此不再参与“合纵抗秦”,坐视秦国逐渐蚕食关东诸侯。齐襄王难道忘了,“五国攻齐”也有秦国参加?齐襄王难道理解不了,秦国吞并其他五国岂能放过齐国?齐襄王对内则猜忌战功赫赫的田单,甚至逼迫田单逃往赵国避祸。
田单没有自立为齐王,而是迎回齐襄王自己退到人臣之位,这对齐王而言是福,但对齐国而言是福是祸?后来刘秀如果迎回汉朝皇帝后裔自己退到人臣之位,还有“光武中兴”吗?也许正是田单的爱惜羽毛,把齐国交给懦弱无能的齐襄王父子治理,这才导致齐国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