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频道:为您提供一个绿色下载空间! 首页| 软件下载| 文章教程| 应用提交|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攻略 > 兰大对外开放公布《“一带一路”投资机遇和风险管控系列报告》,

兰大对外开放公布《“一带一路”投资机遇和风险管控系列报告》,

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17

用手机看

扫描二维码随时看1.在手机上浏览
2.分享给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甘肃日报》特刊报道百十兰大!

今天,《甘肃日报》特刊报道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以综述、纪实、评论等多种文体展现110岁的兰州大学在西部大地上的卓越风采。

坚守西部大地 建设一流大学

——写在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201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的日子。

细数这所大学的发展史,会发现它与国家命运,西部建设,甘肃发展密不可分。

解读这所中国最西端“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的“成长密码”,会发现这样一组词汇:坚守西部、追求卓越、逆境突围、争创一流。

地处西部,让这所大学的发展之路注定充满艰辛;根植西部,也让这所大学有了独特的研究方向和使命担当。

建校110周年的兰州大学依然年轻,它正在以全新姿态和面貌,走进新时代,迎来新发展。

坚守西部的执着担当

在兰州大学逸夫生物楼一楼大厅,一尊铜像安静地立在那里,注视着来往的学子。

这位手持书卷的老人是我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奠基人郑国锠。从1951年留学归国,到2012年在兰州去世,郑国锠坚守西部教书育人61年。

当初,在郑国锠回国时,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兰州大学都邀请他与妻子去任教。他们最后决定来兰大。

郑国锠说:“如果只是为了优越的条件,完全可以留在美国。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前身是甘肃法政学堂,后几经变化,1946年在原国立甘肃学院基础上建立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迅速发展壮大,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

随着党和国家对西部建设、开发的高度重视,兰州大学自觉地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责任。一代又一代的兰大人,像郑国锠一样,扎根西部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在他们的执着坚守下,兰州大学形成了固有办学方向和鲜明特色。

兰州大学生物系1957届毕业生刘铭庭,毕业前主动给时任高教部部长写信,要求“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最壮丽的事业”。此后62年扎根新疆沙漠植树治贫,坚守出一方绿洲,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尊称为“刘红柳”。

2003年,已在美国学习工作12年的气象学家黄建平,接受导师丑纪范院士“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回到兰州大学。经过16年不懈努力,他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获得大气领域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带出了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使兰大的大气科学进入一流建设学科。

据统计,110年来兰州大学为社会输送了37万多名各类人才,每年招生中西部生源和农村生源占到近50%,少数民族生源接近10%;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西部工作创业或继续深造,其中博士毕业生在西部就业的比例高达70%以上,为西部各个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追求卓越的学术抱负

今年5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该研究成果通过一块人类下颌骨化石,将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时间从4万年前推至16万年前,为进一步揭示现代藏族和夏尔巴人群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线索。

类似这样走在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在兰州大学还有很多。这所地处西部的大学,始终把解决甘肃、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把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任继周建立的草原分类体系,较国外同类研究早了八年;他建立的草地农业系统,在我国食物安全、环境建设和草业管理方面展示了巨大潜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在青藏高原冰川、黄河起源与地貌演化、第四纪黄土、高原隆升及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提出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观点,他的学生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等相继成为院士,书写了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佳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团队以提高草地生态生产力为中心,在天然草地退化治理和栽培草地植物病害防治等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优质牧草“腾格里”无芒隐子草、紫花苜蓿等在西部大面积种植,帮助大批农牧民走上致富道路。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熙萌教授团队承担的嫦娥四号软着陆关键装置——伽玛关机敏感器近月面测高曲线以及月球着陆环境影响的仿真工作,首次实现了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一成果还将应用于嫦娥五号首次月面软着陆及返回任务。

把西部的地域特色和重大战略需求,转化为自身的学科优势,兰州大学研究人员突破条件、地域的制约,以超乎寻常的努力,走在了国际科学前沿,用毅力、耐力、实力,书写了兰州大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逆境突围的艰苦努力

自建校之初,兰州大学就一直面临着环境相对落后、高质量师资和生源缺乏、办学经费不足等困难。能否在不利条件下办出高水平大学,一直是兰州大学努力破解的难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大学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许多海归学者、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的优秀教师和毕业生,无怨无悔地来到这里工作。

缺少实验室,师生们自己建造;没有仪器设备,师生们自己研制;缺乏图书资料,师生们就动手抄写。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兰大的一批学科和研究工作仍然达到国内高校的前沿水平。

中国有机化学的开创者之一朱子清教授与助手黄文魁、陈耀祖等,举家从复旦大学西迁来兰,与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等一起创建了兰大的有机化学专业。朱子清、黄文魁还成功合成贝母碱,195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奖。

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葛墨林潜心从事经典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得到杨振宁的高度评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大学许多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坚持科研报国,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兰大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核物理等学科就有23项成果获奖。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大学也因“有骨气有韧劲”、投入产出比高、人才培养质量好,特别是学风扎实,赢得社会的良好口碑。

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大创造了在选拔物理、化学专业赴美研究生的全国考试中“状元多”的佳绩;

自恢复高考以来,兰大走出的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成为“杰青”的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均居前列;

学校教师在国际有影响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一度进入全国高校前三。

这一切的成绩都得益于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特有精神和文化。

争创一流的不懈奋斗

2017年,兰州大学首批入选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其中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兰州大学以4个一流学科为抓手,建立了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安全与区域发展、草地农业、数理科学、敦煌丝路文明与西北民族社会学、医学7个特色鲜明的学科群,这些学科群涵盖了全校超过85%的学科。

兰州大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太极计划、泛第三极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子午工程等国家行动,建立了引力波、厚普单分子、祁连山生态变化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成立了国家核产业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生态学创新研究院、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研究院、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

兰大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区为重点,辐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国高校首个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及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综合体。

这些研究平台和科研项目,为兰州大学的“双一流”之路,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曾几何时,兰州大学人才流失严重。为破解人才困境,学校启动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人才状况开始回暖。特别是近年来,兰大实施“远者来、近者悦”的人才战略,推进分类考核评价和绩效津贴改革,优化“一人一议”的绿色通道和“一人一策”的保姆式服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化途径,加大培养和吸引高端优秀人才的力度。

短短5年间,兰大新增两院院士8名、引进副教授以上人员282人,并且从丹麦、加拿大等国分别引进侯小琳、刘志毅等教授;聘任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北京大学甘培忠教授、清华大学任丰原教授、新华社江苏分社原社长冯诚等,分别担任相关学院院长,使事业发展面貌为之一新。

目前,兰州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40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校有6个学科进入其所在学科前10名,其中草学学科位列第一,生态学进入前3名。截至2019年3月,学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达到12个。

“双一流”建设,为这所有着110年历史的名校注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说:“在谋求兰州城市富足振兴、解决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服务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方面,兰大必须发挥智库和支撑作用。这既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也是为自己破解困局、创造发展的良好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大学全校上下正发扬“坚守奋斗”的自强精神,守初心对标一流,补短板寻求突破,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扎根西部热土 服务谋求发展

——兰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在110年的办学历程中,它根植陇原大地,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大学一直肩负着改善西部环境、振兴经济文化、培育建设人才、造福各族人民的重要使命。

多年来,几代兰大师生扎根西部、艰苦奋斗,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勤努力,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西部大地。

特别是近年来,兰州大学提出了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三个主动”工作思路。

这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深深扎根西部这片热土,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而甘肃,也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黄金段”。

这一倡议一经提出,地处祖国西部的兰州大学迅速反应,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聚焦到“一带一路”建设上来。

首届“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主题论坛在敦煌召开

2015年,在甘肃省教育厅倡议下,由兰州大学发起并联合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韩国釜庆大学等46所高校,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

在敦煌,联盟高校发布了《敦煌共识》,宣布将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推动联盟大学之间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交流合作,服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4年多时间的发展,联盟不断有高校加入,目前高校数量已达173所。联盟高校在加强交流的同时,还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论坛,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

此外,兰州大学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中国-中亚-西亚”分网络牵头单位,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研究。目前,兰大已初步形成了由“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牵头,以中亚研究所、格鲁吉亚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印度研究中心、意大利研究中心和甘肃高校新型智库为主体,以校内非实体性研究机构等为补充的智库架构。

在科研方面,兰州大学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区为重点,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观测网络与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该网络由21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组成,为提高西部地区区域生态安全,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2018年,兰州大学受省委政府委托,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省内外相关专家专项研究“甘肃如何融入‘一带一路’”。研究团队以23项专项研究任务为抓手,向省委政府报送32份决策咨询报告,从农业、文化、旅游、贸易、信息等方面为甘肃省委政府提供政策依据和智力支持。

科研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长期以来,兰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我国西部高山高原地区开展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地貌和第四纪环境、青藏高原隆升、干旱区人地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由兰大研究人员系统提出的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和“青藏运动”“昆黄运动”“共和运动”以及“季风三角”等诸多理论,在我国黄河和长江等巨型水系发育和演化、黄土沉积与地文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兰州大学科研人员进行冰川监测

2018年,兰州大学成立“祁连山研究院”,着力解决祁连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

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我国时隔40多年再次启动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对青藏高原的冰川、湖泊、水文等多学科进行综合考察。

在该项科考中,兰大研究人员主动承担起重任,全程参与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祁连山综合考察活动,组织两次祁连山关键区科学考察,并发布祁连山生态绿皮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产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在今年出征的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团队中,由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牵头承担的“粉尘气溶胶及其气候环境效应”专题科考任务,探讨青藏高原粉尘活动的时空演化历史、控制因素、理化特征等前沿科学问题,促进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的科学研究。

此外,为了提升对沙尘暴、干旱和洪涝灾害的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黄建平团队通过多年研究,解决了将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与气候因子集成到同一系统探测的技术难题,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环境与气候综合观测平台,并自主研制出了适用于野外恶劣条件下作业的环境与气候移动集成监测系统等,明显提高了中国气象局对沙尘暴、干旱和洪涝灾害的业务监测水平和预报能力。

国家子午工程是“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的简称。2018年,兰州大学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签约共建国家子午工程二期兰州空间环境综合观测站。观测站建成后将为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中高层空间环境卫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为卫星通信导航、航空航天、防灾减灾、生态建设等领域提供关键的科学保障。

“反哺”西部服务区域发展

“十大生态绿色产业”是我省巩固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身处甘肃,兰州大学自觉地将研究方向与我省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相结合,用高水平的研究“反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带领项目团队在田间工作

围绕“十大绿色产业”,兰州大学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主动联合中央在甘单位,组成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专家组,开展生态产业研究,编制生态产业绩效评价方案,助力甘肃发展。

兰大研究团队主动对接甘肃药业投资集团,推动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与甘肃悦达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数字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一部手机游甘肃”网络平台研发,共建甘肃最大规模葡萄渣提取基地,开展高放废物处置技术研发以及稀土产业技术开发等产学研合作,有力推动了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

我省中药资源丰富,是全国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等大宗药材主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

兰州大学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主持完成《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等20余项政策规划,有力促进了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此外,编撰完成了《甘肃中草药资源志》,对甘肃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学科研等产生了积极作用。

“兰白自创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部署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平台。兰州大学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和省市发展需要,主动融入自创区建设,设立了绿色材料研发中心、稀土功能材料研究院、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菊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校企校地合作平台,通过成果转化、联合技术开发、人才服务等形式具体服务自创区建设。

目前,兰州大学教师在自创区创新创业已累计成立16家企业。在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已落地注册企业8家、入驻项目团队12个,完成研发和技术转移项目16项。由学校团队提供技术服务的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半年时间签订招商合同49项,投资106亿元。

在我省脱贫攻坚“战役”中,兰州大学教师纷纷投入其中。截至目前,兰州大学累计选派驻村帮扶工作干部24名,进村入户1万多人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0多项,改善了帮扶贫困村穷困面貌,强化了贫困户“造血”功能,帮扶的平凉市崆峒区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

兰州大学教授丁文广团队坚持深入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研究,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生计改善-生态恢复-灾害风险管理”的耦合模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母牛银行”机制,被国务院扶贫办和甘肃省各级政府部门大面积示范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参与式”模式深受农户欢迎,为当前正在推进的“精准扶贫”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10多年来,丁文广团队累计筹资1.5亿元,在甘肃乃至西部20个省份实施扶贫发展项目,使20多万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受益。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旭生,实验室就在农田边。他发现定西市实施退耕还草工程后,大面积紫花苜蓿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价值。

郭旭生和他的团队就提出了发展商品化青贮饲料产业的建议,这一建议被当地采纳并得到了推广。通过该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2018年定西市建设商品化青贮饲料加工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29家,加工各类青贮饲料169.99万吨,销售额达10亿元,仅草畜产业带动贫困户达6.5万户。

据统计,定西市全市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来自草牧业,郭旭生团队的研究和建议有效推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兰州大学每年招收的本科生、研究生中,西部生源、农村生源超过50%,甘肃生源占到四分之一;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西部工作创业或继续深造,其中博士毕业生在西部就业的比例高达70%以上。此外,兰州大学还是“双一流”A类高校中唯一招收“免费医学定向生”的高校,近五年为西部输送选调毕业生1000余名,600余人到县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骨干人才310余人,为西部各个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保障甘肃乃至西部地区人民健康方面,兰州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积极承担起这一重任,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2008年7月,兰州大学附属医院率先发现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了三鹿牌配方奶粉是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成立了处置“三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处置流程,连续2个月集中为患儿免费筛查、免费治疗。兰州大学附属医院接诊14303人次,确诊1030人次,住院209人次,手术15例。

当时,受我省有关部门委托,兰州大学组织集体攻关,仅用4天时间,就研制出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检测成本仅为仪器分析方法的十分之一,测试仅需时间20-25分钟,操作简单,对完成检验任务,从源头提高奶制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虫病在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广为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和畜牧业生产。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兰州大学就成立包虫病研究室,在包虫增殖生长规律、泡型包虫病临床病理学和包虫病流行、中医治疗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自拟组方的“消包汤”在治疗包虫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

此外,由兰大附属医院承担的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包虫病防治项目外科手术救治,为包虫病救治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包虫病患者顺利就医与手术,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救治水平。

甘肃及西部地区胃癌等高发肿瘤发病率位居全国前列,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兰州大学附属医院启动了甘肃省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在全省13个市区建立了50个项目点,覆盖人口1491万人,早癌检出率达67.77%。此外,还在国内率先建立“多学科会诊(MDT)远程智慧共享平台”,已实现与甘肃陇南、庆阳等地区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互通,兰大附属医院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远程会诊消化道肿瘤疑难重症患者,培训医护人员,受到广泛好评,极大地提高了甘肃省消化内镜诊治的综合水平。

在胃癌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控研究方面,兰州大学建立了细胞免疫治疗转化中心,构建了有效的胃癌早诊模式,建立了高原地区胃癌发生的研究体系,治疗病人300多例,取得良好效果。2018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多中心胃癌研究项目中国唯一成员单位。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的硬骨头。兰州大学附属医院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战,制定了“组团式”健康扶贫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建立了对口支援帮扶模式,全面提升了对口支援医院的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

兰州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送医上门”“送人就医”“双向转诊”“一人一策”等工作机制;选拔专业技术骨干,组建“组团式”健康扶贫医疗队;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支援建设重点学科、薄弱学科和区域县级医学中心建设。

通过这种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兰州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受援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大大提高了我省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舟曲泥石流伤员在兰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坚守百十载 奋斗铸辉煌

——热烈祝贺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

(甘肃日报评论员)

沧桑砥砺,薪火相传。今天,是兰州大学110岁华诞。这所扎根甘肃的著名学府,以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走过了一个多世纪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筚路蓝缕事,栉风沐雨行。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专科学校。此后,学校数度更名扩建,于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相继确立为全国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以来,又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9月,兰州大学荣列“双一流”建设高校榜单,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迈向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萃英立根本,昆仑写精神。跨越两个世纪的兰州大学,是我国西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110年来,具有悠久历史、深厚底蕴的兰州大学,汇集了一大批学术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推动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特别是甘肃及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萃英山下、昆仑堂里,一代又一代兰大人,胸怀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崇高理想,潜心学术研究,致力教书育人,在坚守中默默奉献,在奋斗中不懈进取,铸就了“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希望兰州大学以建校110周年为新的起点,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秉承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办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同时,也期待兰州大学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和转化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支持和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守百十载,奋斗铸辉煌。坚守与奋斗,是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的主题,寄寓了百年名校的光荣与梦想、传承与创新。在追求一流、不断前进的道路上,兰州大学正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书写新时代的灿烂篇章。

内容来源 | 甘肃日报

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 | 韦世龙

主编 | 肖坤

猜你感兴趣

玩家评论

[!--temp.www_96kaifa_com_cy--]
Copy 2018 www.sky-x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20000196号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