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一体育场(原名青岛市立体育场)地处文登路9号,1933年3月动工,6月落成。
1932年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只有一名选手,管理人员为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体育教授宋君复。宋君复带回奥运会场馆的部分图纸资料,青岛市将主体育场图纸缩小比例建了青岛市体育场主运动场。
体育场地处文登路南、 荣成路西,纵340米,横230米;内设田径赛场一区,是篮曲式400米跑道,弯道6条、 直道8条;北建门楼,环以看台,为阶15级,可容观众1.5万人。阶下区为窟室48间,周围有11个入口直通看台。田径场之东,设排球场4个、网球场6个(后改篮、排球场各2个)。 建国后,该场更名为青岛市人民体育场。1955年,又更名为第一体育场。1978年重新铺设原有足球草皮场。1982年扩建主席台及运动员宿舍。1986年增建足球场灯光设备, 周立灯塔4座,每座灯塔高48.62米、重27吨。同年7月,塑胶跑道铺设工程竣工,塑胶面积为9550平方米,呈铁红色;装饰及人行部位呈翠绿色;绕场跑道边竖立1米多高的低音柱20个。各类比赛常年接待不暇,是全国利用率最高的体育场所之一。 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在这里举行。现经改造称天泰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