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项羽、刘邦为争夺政权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参见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秦亡。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派兵驻守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以防诸侯入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平乡镇)歼灭秦军主力(参见巨鹿之战),取得诸侯上将军地位,实力雄厚。亦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直奔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在新安(今河南蝇池东)将他们全部坑杀。元年十二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项羽命英布攻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意图消灭刘邦集团。刘邦军不足10万,自料力量不敌,竭力拉拢项羽的叔父项伯请为调解,并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战争没有立即爆发。同年二月,项羽凭藉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通过他们控制关中,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区,刘邦采纳萧何建议,确定了收用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参见刘邦还定三秦之战)。四月,忍忿前往汉中就国。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项羽亦于同时班师彭城。五月,未破项羽封王的田荣于齐地(今山东大部)起兵反楚,门立为齐王,项羽发兵击齐。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和三秦王立足未稳之机,“决策东乡(向),争权天下;”(《史记·高祖本纪》)。令萧何收取巴、蜀租赋补给军队,以韩信为大将、曹参为前锋统兵数万,积极部署东进。八月,汉军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风县北风州之西),袭击雍地,进围章邯军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同时分兵攻取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亡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堡),迫降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迅速还定三秦,袭占关中大部地区;随后,命部将薛欧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向楚地进军,被楚军阻于阳夏(今河南太康)。项羽在两面受敌的情势下,采取先齐后汉方针,继续攻齐,主力被牵制在齐地。刘邦再度抓住战机,面巩固关中,一面扩张势力,亲自率军由函谷关出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东进。迫降河南于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率军归附,继而俘虏殷王司马门,迅速占领了今河南及山西中、南部广大地区,造成东进的有利态势。二年四月,刘邦乘齐、楚两军胶着之际,在洛阳接受董公“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资治通鉴·卷九·高帝二年》)的建议,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为义帝报仇讨逆为政治号召,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56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参见彭城之战)。项羽留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毫无戒备之际,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元气大伤。刘邦战败,诸侯纷纷背汉向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英布,重用韩信、彭越,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己,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在荥阳东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战局相对稳定(参见成皋之战)。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废丘,消灭章邯,尽占关中。随之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
三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二年八月,魏王豹。踞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反汉,威胁汉军侧翼。刘邦先派郦食其游说未成,即命韩信率军进攻。韩信突袭安邑,生擒魏豹。刘邦继而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少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的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开辟北方战场(参见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同年闰九月,韩信首先破代。三年十月,越过太行山,与赵军战于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南)(参见井陉之战),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赵军。随之乘势不战而降燕。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今山东潍河)(参见潍水之战)之滨,平定齐地。至此,韩信东进2000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三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附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四年八月,楚军粮尽,被迫与刘邦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四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刘邦从张良计,分别给韩、彭割地封王。十二月,调集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参见垓下之战)。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军心瓦解。项羽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兵败自刎。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周亚夫出兵平定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同姓诸侯王叛乱的作战。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先后剪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王,并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企图用家族血缘关系来维护其统治。同姓王封地面积占去全国疆土大半,势力日渐强盛。至文帝时,诸侯王国已成割据状态。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文帝采用太中大夫贾谊“剖分王国策”划小诸侯国。景帝继位,又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建议,将诸侯王部分封地收归朝廷管辖,先后削夺楚东海郡(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赵常山郡(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及胶西王所属6个县,招致诸侯王不满,反对最强烈的是吴王刘濞。刘濞乃高帝刘邦之侄,封土广大,财力富足,经营吴地(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40余年,蓄谋夺取中央政权已久。吴王利用诸侯王不满削藩之策,乘机游说胶西、胶东、甾川、齐、济南、赵等诸王,图谋武力反叛汉廷。景帝三年正月,景帝下诏削夺吴会稽郡(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豫章郡<郡治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削地诏书方至,刘濞即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征发20多万人,并联络闽越、东瓯助战,起兵广陵。胶西、胶东、甾川、济南、楚、赵六国亦反叛,形成七国联合反叛汉廷之势。景帝先用姑息之策,杀晁错,允许恢复诸王封地。吴王意欲夺取皇位,并不就此罢兵。景帝遂决心武力平叛。吴王率军西渡淮河与楚军合兵,在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击溃梁军数万人。旋即乘胜围攻梁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南),意图打通西进通道,抢占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与胶西等四国之兵及赵军会师洛阳,合兵西入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梁王刘武拼死据守,吴、楚军被阻。胶西、胶东、甾川、济南四国之兵,因齐王背约,未能西进洛阳,先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赵军亦未从邯郸(赵都,今属河北)南下,而将兵力屯集西部边境。七国会师洛阳企图业已落空。景帝据此以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将军东击吴、楚军;以窦婴为将军,屯于荥阳,统领进攻齐、赵之汉军;遣栾布率军进击围攻齐都的四国之兵;以郦寄率部击赵。周亚夫提出“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的作战方略,得到景帝认可。周亚夫遂率军由长安出发,军至霸上(今西安市东),他采纳赵涉建议,避开吴、楚设伏兵的崤、渑(今陕西潼关至河南渑池一带),绕道武关(今陕西丹风东南),经南阳(今属河南)直趋洛阳。并派兵先占荥阳,抢先控制了洛阳武库及荥阳西北的敖仓(军用粮仓)。周亚夫兵抵洛阳后,为保障潼关、洛阳间的交通补给和后方安全,即派兵清除崤、渑间吴、楚伏兵。随后,率军进至淮阳(今河南太康一带),再采纳原周勃部下邓都尉之计,引兵东北,屯主力于昌邑(今山东巨野南)。使梁王坚守梁地(今河南东北部),阻止吴、楚军西进,主力则深沟高垒,以逸待劳。此际,吴、楚军全力攻梁。梁王几次求援,景帝亦下诏救梁。周亚夫深知吴、楚军势虽盛,但不能持久,且梁国尚有一定实力,故仍坚守昌邑,另遣弓高侯韩颓当等率轻骑出淮泗口(淮水与泅水交汇处,位于今洪泽湖内),迂回吴、楚军侧后,断其粮道。梁王刘武命大将韩安国等全力抵御,屡败吴、楚军。待吴、楚军攻梁受到相当消耗后,周亚夫将主力推进至下邑(今安徽砀L山)(参见下邑之战),进逼吴、楚军侧背。吴、楚军攻梁不克,西取荥、洛企图落空
东汉统一战争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十月至十二年十一月,光武帝刘秀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大业的战争。
元年十月,刘秀诱降更始大司马朱鲔,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白马寺东北)。三年,消灭赤眉军于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夺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取得东西二京,形成角逐群雄,兼并天下的有利形势。时西汉13州,刘秀仅占有司隶校尉部(今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地区)和冀、幽、豫、并等州(今河北、山西大部、河南南部、安徽西北部地区),其余地方均为地方豪强所割据。东有睢阳(今河南商丘南)的刘永,东海郡(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北)的董宪,青州(州治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的张步,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的李宪;北有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的彭宠,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的卢芳;西有天水郡(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的隗嚣,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的窦融,益州(今四川及陕西南部等地)的公孙述;南有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的秦丰。光武帝采纳来歙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二年至五年,刘秀一方面命来歙出使陇西,完成联陇制蜀的战略,解除了西顾之扰;一方面集中主力以洛阳、河内(郡治怀来,今河南武陟西南)为中心,对关东各割据势力展开攻势(参见东汉统一关东之战)。二年春,刘秀命虎牙大将军盖延统率马武、王霸、刘隆、马成四将,兵众5万攻破睢阳,刘永战败退往谯县(今安徽亳县)。次年四月,盖延、吴汉再击刘永于睢阳。六月,城破,刘永被杀(参见睢阳之战)。十一月,刘秀以岑彭为征南大将军,统率王常、朱祐等8将军共9万余人,大举南下,先后击降董沂、击杀邓奉、降秦丰(参见黎丘之战)、败延岑、田戎,进占南郡彝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四年五月,大将军朱祐、建威大将军耿弇北讨彭宠,五年二月,彭宠被奴仆杀死,刘秀攻占燕蓟及其以北地区。七月,刘秀率主力东攻董宪。翌年二月,杀董宪于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夺占东海之地。十月,耿弇率军攻青州张步,袭历下(今山东济南市西南),破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故城),围张步于平寿(今山东潍坊市西南)。张步投降(参见祝阿、临淄之战)。扬威将军马成率军围李宪于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六年正月,城破,李宪被杀。至此,关东各割据势力相继被刘秀击破。
关东割据势力被平之后,刘秀即转兵西向进攻隗嚣(参见东汉平陇西之战)。刘秀为攻灭隗嚣,拢络割据河西的窦融,封其为凉州牧,并缓解与公孙述的冲突,孤立隗嚣。六年四月,刘秀派大将军耿弇、盖延等7将军率兵越陇山(今甘肃境内六盘山脉)攻陇。被隗嚣将王元击败。八年春,刘秀乘隗嚣戒备松懈,派来歙率精兵2000伐山开道,袭占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泰安县城东北),逼近隗嚣所据冀县(今甘肃甘谷)。隗嚣围攻略阳数月不下,师劳兵疲,刘秀乘机率军直捣天水大营后背。隗嚣战败,主力被歼灭(参见天水之战)。次年十月,刘秀又令来歙率冯异等西征,消灭隗嚣残部,历时4年的平陇作战至此结束。
平陇战后,光武帝刘秀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参见东汉灭蜀之战)。十一年三月,南路岑彭率战船沿长江三峡逆流入蜀,攻占江关(今四川奉节东北瞿塘峡口)。同年六月,北路来歙攻下下辨、河池,公孙述派人暗杀了来歙。适值羌族起事陇西,北路军主力转用于陇西。七月,岑彭命将军臧宫率兵5万自平曲(今四川合川东)抗御蜀军主力,自率主力倍道兼行2000余里,深入岷江中游,占领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出其不意迂回到蜀军主力背后,以精骑击广都(今四川双流东南),直逼成都(参见汉攻公孙述之战)。十月,公孙述刺杀岑彭。吴汉代将其众,攻占广都。臧宫攻克繁(今四川彭县西北)、郫(今四川郫县),与吴汉军会师,合围成都(参见广都、成都之战)。十二年十一月,公孙述重伤毙命,公孙述部将延岑举城投降。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巨鹿(郡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人张角等领导的反抗东汉王朝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致使大批农民沦为奴婢或徒附(农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统治阶级内部,外戚与宦官相互倾轧,交替把持朝政。外戚与宦官的专权又阻碍了朝廷中士大夫的升迁,引起土大夫同外戚、宦官间的激烈斗争,酿成东汉后期的两次“党锢之祸”,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危机。由于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农村经济凋蔽,广大农民苦不堪言,不断举行起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农民大起义,是农民反抗斗争的总爆发。光和年间,张角奉事黄老,以《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传教,号称“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为徒众画符治病,并分遣弟子周行四方传道,深得农民信任。10余年间,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8州。张角部署道徒为36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统领。中平元年春,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皇甫嵩传》)为政治口号,号召起义。36方几十万义军同时举事,声势浩大。因起义军以头裹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起义之初,义军节节胜利:河北黄巾军生擒皇族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南阳(郡治宛,今河南南阳市)黄巾军斩杀太守褚贡,围攻宛城;汝南(郡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黄巾军败太守赵谦于召陵(今河南漯河市东北);广阳(郡治蓟县,今北京市西南)黄巾军攻杀幽州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起义军主力很快形成三大军事中心: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率主力活动于冀州(州治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南)的广大地区,张角、张梁驻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张宝屯兵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成为领导起义的中心;张曼成自称“神、卜使”,率南阳黄巾军屯兵宛城,成为南方的黄巾主力;波才、彭脱领导的黄巾军,控制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汝南、陈国(治所今河南淮阳市)一线,成为东方的黄巾主力。此外,还有卜已等领导的黄巾起义队伍,分别活动于东郡苍亭(今山东阳谷东北)。各方黄巾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对京师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为镇压义军,灵帝下令大赦党人,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在军事上则动员全国兵力,分头进剿。以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军,屯兵洛阳,拱卫京师;并星夜调兵进驻洛阳外围的函谷、广成、伊阙、大谷、?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大军事关隘,以加强京师外围防御;命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率步骑4万余人重点进攻颍川黄巾军;北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士和地方官军进攻河北黄巾军;南阳一线仍由地方官军防守。官军进攻重点首先指向直逼京师洛阳的颍川黄巾军波才部。中平元年四月,波才率部击败朱儁,进围皇甫嵩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后因缺乏作战经验,依草结营,会大风,皇甫嵩乘夜顺风纵火,义军溃败。皇甫嵩又会合朱儁、曹操三军合击,义军数万人被杀(参见长社之战)。皇甫嵩、朱儁乘胜进击汝南、陈国黄巾军,败波才部于阳翟(今河南禹县),波才战死;又败彭脱部于西华(今河南西华南)。八月,再败东郡(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黄巾军卜已部于苍亭,屠杀义军7000余人,卜已亦被俘杀。东郡、汝南、颍川三郡黄巾主力覆灭。张曼成指挥南阳黄巾主力进攻中原战略要地宛城,遭南阳太守秦颉抵抗,张曼成战死。赵弘继为统帅,攻克宛城,部众发展至10余万人。六月,朱儁部在击灭颍川黄巾军后,转攻南阳黄巾军,与荆州刺史徐谬、南阳太守秦颉合兵1.8万余人围攻宛城。黄巾军奋死坚守,两月不下。朱儁见城坚难攻,退兵诱敌,暗中设伏。黄巾军不明虚实,出城追击,遭官军伏击,损失惨重,被迫退守宛城。终因主力被歼,危城不守,余部在孙夏率领下于十一月向西鄂(今河南南阳市东北)附近的精山(今河南南阳市西北)转移,朱儁率军追击,孙夏等万余人战死,南阳地区黄巾主力被击灭。颍川、南阳两地的黄巾军被镇压后,统治者又将作战重点指向河北。因卢植率军全力围攻广宗三月不下,灵帝改派东中郎将董卓接替卢植,亦为张角大败于下曲阳。十月,东汉王朝再调皇甫嵩为帅,进攻广宗。适值张角病死,黄巾军失其主帅,士气大挫。皇甫嵩乘势突然发动夜袭,义军仓猝应战,张梁等以下3万余人战死(参见广宗之战)。十一月,皇甫嵩挥师转攻下曲阳,张宝战死,全城10余万人被杀(参见下曲阳之战)。至此,黄河南北的几支黄巾军主力已先后被官军及地方豪强武装各个击破。但黄巾军余部仍然坚持斗争。中平五年二月,北方黄巾余部在郭太(一名郭大)领导下于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重举义旗,号为“白波黄巾”,攻太原、入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击败董卓大将牛辅的进剿;五月,马相、赵祗自号黄巾,起义于四川绵竹(今四川绵竹东南),连破益州(治今四川广汉北)、犍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嘉陵江北岸)等郡县,控制了益州大部地区;同年十月,青徐黄巾军复起,攻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北)、入兖州(辖今山东西南部)战寿张(今山东东干西南),坚持数年之久。但由于各部义军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终被各地豪强各个击破,先后败亡。东汉政权经过黄巾起义,迅速趋于瓦解。
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战争。
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出现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初平元年,曹操任奋武将军,参加讨伐专权于朝的董卓,因孤军奋战而败,遂欲独立发展。二年,曹操镇压了黑山军白绕部,进占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地。三年,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治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南)境内,杀刺史刘岱。时任东郡(治今河南濮阳西南)太守的曹操,采纳陈宫提出的趁机“据兖州为霸业之基以争天下”的方略,针对黄巾军缺乏后勤供应等弱点,采取昼夜奔袭战术,连破黄巾军。济北(今山东长清南)一战,迫降黄巾军30万,将其精锐收编为“青州兵”,成为后来作战的主力部队(参见兖州之战)。四年,后将军袁术从南阳(治宛城,今河南南阳)移驻封丘(今河南封丘西南),招降纳叛,向北扩充实力,欲与割据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的公孙瓒,构成对曹操南北夹击态势。兖州刺史曹操率部攻匡亭(今河南长垣南)击败袁术军,继之连续追击。袁术退据寿春(今安徽寿县),自称扬州牧。同年,曹操父亲曹嵩在琅琊(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遇害。曹操借口报杀父灭子之仇,兴师讨伐徐州牧陶谦,实欲攻占其地,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陶谦军,继而转攻虑(今安徽泗县东),纵军屠杀数万人,所占郡县后均背叛。兴平五年(194年)夏,曹操再攻徐州。驻守东郡的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叛曹,迎立奋威将军吕布为兖州牧,所属郡县纷纷响应。曹操被迫回救兖州,与吕布激战于濮阳(东郡治所,今河南濮阳西南),曹军大败。曹操收聚部众,与吕布军相持百余日,因两军乏粮,各自罢战。九月,曹操回撤至鄄城(今山东鄄城北),重整旗鼓,决心夺回兖州失地。次年五月,向巨野(今山东巨野东北)发动攻击,斩吕布守将蒋兰、李封,乘胜进驻乘氏(今山东巨野西南)。此时,徐州牧陶谦已死,曹操又欲趁机夺取徐州。谋士荀彧建议“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劝其先打吕布,以定兖州之地。曹操放弃攻徐州企图。不久,吕布与陈宫率1万大军袭来,曹操预设埋伏,以一部兵力挑战,将吕布军诱入伏击地域,步骑夹击,吕布军溃败,逃往徐州。曹操乘胜攻取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收复兖州各郡县,巩固了兖州根据地(见定陶之战)。继于建安元年二月,进军豫州(治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剿灭颖川(治阳翟,今河南禹县)、汝南(治新息,今河南息县)地区黄巾军各部,占领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七月,汉献帝刘协返回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时曹操采纳荀彧提出“迎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军进抵洛阳,迫献帝移驾于许,正式迁都于此。十月,曹操击败洛阳诸将势力,攻占梁县(今河南临汝西南)。从此,曹操控制中央朝权,得以天子名义号令天下,并在许县和交通沿线实行屯田,减轻民赋,增强实力。建安二年,建忠将军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成为曹操的肘腋之患。正月,曹操南征张绣,军至清水(今河南白河),张绣率部投降。张绣又趁曹操毫无戒备,突袭并大败曹军。曹操退到舞阳(今河南舞阳西北),收集部众,击退张绣追兵。九月曹军进攻在寿春称帝的袁术,迫其南逃淮南。十一月,曹操再次兴师讨伐张绣,攻战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大破张绣、刘表联军,克取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三年三月,曹操急于消灭张绣、刘表联合势力,不纳荀攸提出“暂缓出兵,待机破之”的建议,第三次南征张绣,包围穰城(今河南邓县)。此时,曹操闻悉冀州牧袁绍将趁虚袭取许都,即撤转而返。五月,刘表乘机派荆州军占据安众(今河南邓县东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示弱伪逃,巧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顺利回到许都(参见穰城之战)。是年夏,占据徐州的左将军吕布联合割据扬州的袁术反曹。曹操放弃继续南征张绣,于十月率师进屠彭城,击败吕布军,吕布退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操围之,引泗水灌城。十二月,吕布部将侯成等引曹军攻入下邳,诛杀吕布,曹军凯旋而归。四年四月,曹操派部将北渡黄河,击斩依附袁绍的眭固,攻占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控制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由于曹操在内线作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速战速决,逐步由弱变强,据有兖、豫、徐等州,为抗击袁绍集团准备了条件。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拥有冀(州治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并(州治晋阳,今太原西南)、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四州之地,凭恃地广兵多,急欲大举南征。曹操先机占领冀州重镇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派部将驻延津(今河南延津北)与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以阻袁军南下。并安抚荆州刘表保持中立,解除后顾之忧。五年正月,曹操趁袁绍决策迟疑,击败初占徐州联袁叛曹的刘备,避免了两面受敌(参见徐州之战)。二月,袁绍亲统l0万步兵、1万骑兵进攻延津,派大将颜良围白马。曹操采用声东击西之计,袭白马斩颜良(参见白马之战),迅疾回军延津南,又诱斩率骑兵追击的袁将文丑。曹操鉴于敌众己寡之势,主动回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待机破敌。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乌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郃、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势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随后,曹操采纳荀彧先定河北,后图荆州的建议,乘袁绍新败士众离心之机,出兵北上,占有冀、青、并州,进攻幽州。十二年击败袁氏残余及与之相勾结的乌桓王蹋顿。十三年(20日年),曹军进取荆襄,迫降继荆州牧刘琮,击溃投靠刘表的刘备。刘备退往夏口(今属湖北武汉)栖身。至此,曹操逐袁术、败张绣、灭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又北征乌桓(参见白狼山之战),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初步奠定统一中国北方的局面,形成威逼江南的战略态势。
三国(220—280年)、两晋(265—420年)、南北朝(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各政权间战争频繁。魏、蜀、吴三国与西晋初,在治军、谋略、指挥、科技等方面均有显著成就。两晋南北朝时,马蹬的发明和应用,使骑兵装具臻于完备,出现了重甲骑兵;水战和攻守城战的战术、技术有较大发展。府兵制的创立在中国军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孙伍的军事思想。
东汉末的黄巾农民起义,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随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曹操在兖州之战收编黄巾军10余万,实力大增;继而破张绣、灭吕布、败刘备,于官渡之战又击败力量最强的袁绍,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参见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孙策决策南渡,破刘繇、败王郎、灭黄祖,开拓了江东(今长江芜湖下游以南地区)(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刘备此时尚依附刘表、寄寓荆襄。曹、孙、刘三家均识荆州(约今湖北、湖南)战略地位重要,皆欲取而据之。曹操先机制敌,北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后(参见白狼山之战),乘刘表新丧出兵南下,收降刘琮,击败刘备,占领了江陵(今属湖北)。曹操企图乘胜一举尽歼刘备、孙权,反而促使孙、刘联盟,导致赤壁之战,兵败撤军,荆州为三家瓜分,刘备获得立足之地。曹操退回中原后,对刘、孙暂取守势战略,用兵关中(今陕西中部)、陇右(今甘肃陇山西);孙权则致力于扬州(时治今南京市)、交州(治今越南北宁省仙游东);刘备乘间袭取益州(治今成都市)(参见益州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开始形成。三国务为自保及发展,不断争夺战略要地:孙、曹争夺淮南,在合肥(今合肥市西北)(参见合肥之战)、皖城(今安徽潜山北)(参见皖城之战)、濡须坞(今安徽无为东北)五战,互有胜负;刘、曹争夺汉中(今属陕西)(参见汉中之战),经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一战,曹军败退长安(今西安西北)。随后又发生三家争夺荆州之战。荆州蜀将关羽,乘刘备攻占汉中、孙权进攻合肥之有利时机,北攻樊城(今湖北襄樊)(参见樊城之战),企图夺取曹军占据的荆州二郡,为实施诸葛亮两路出兵恢复汉室的战略计划作好准备。而孙权却与曹操联合,乘关羽后方空虚用吕蒙袭占江陵(参见江陵之战),俘杀关羽。刘备为夺回荆州,东进攻吴,在夷陵之战中败于吴将陆逊。孙权夺取了蜀占荆州四郡,并控制了上游,获得战役上的胜利;曹操运用谋略实施离间,拆散了孙、刘联盟,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唯刘备丧地损兵,成为三角斗争中的失败者,战略地位大为削弱,已无力实现两路出兵恢复汉室的战略计划。曹操死后,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刘备、孙权亦相继称帝,三国鼎立局面于是确立。魏文帝曹丕曾两次攻吴,均因水军不强,难越长江天堑。蜀昭烈帝刘备死后,诸葛亮迅速恢复蜀、吴联盟,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势,尔后平定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参见南中之战),巩固后方,积极准备北进。五次由祁山(今甘肃东南部渭水、西汉水间)攻魏,均因魏军采取坚壁拒守方针,无功而返(参见诸葛亮攻魏之战)。此间,孙权与蜀呼应,曾三次在淮南攻魏,亦均无功而还。大将军司马昭掌握魏国大权后,开始筹划统一全国。根据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用兵原则及控制长江上游的战略需要,于魏景元四年(263年)三路进军,发动灭蜀之战(参见魏灭蜀之战)。镇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突至江油(今四川江由北),攻破绵竹(今四川德阳北),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亡。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政权后,于太康元年(280年)水陆协同,多路进军,以战略突袭一举灭吴(参见晋灭吴之战),结束了三国分立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第二年,即发生少数民族反晋战争:辽东鲜卑族慕容廆,山西匈奴族郝度元,甘肃氐族齐万年等,相继起兵,经昌黎之战、六陌之战等多次作战,均先后被晋军平定。永康元年(300年),晋室赵王司马伦发动夺权之战,引起王室内讧的"八王之乱”(参见晋平八王之乱),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长安等地混战七年,始告结束。晋统治基础因之动摇。混战期间,饥民领袖李特、李雄在益州领导流民起义,行宁朔将军刘渊在山西起兵反晋,于永兴元年(304年),分别在成都、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建立氐族政权大成国(后改汉)和匈奴族政权汉国。混战结束后,刘伯根、邓定、汲桑、石勒、魏植、王弥、刘芒、王如等,相继在中原、关中起兵反晋,但均分别为晋军、汉军平定。大成帝李雄自保于成都,汉王刘渊则继续向晋进攻。永嘉二年(308年)后的9年中,晋汉两军除在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冀州(治今河北冀县)、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晋阳(今太原西南)等地多次交战外,汉军四攻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四攻长安,迫降晋愍帝司马邺,晋亡。建武元年(317年),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而称晋为西晋。此时晋将张定在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独立,史称前凉,形成汉、凉与东晋并立局面。三国以来,各军事集团为加强军力,均收编少数民族部落武装,致其大量内迁中原。汉在形式上虽为中原共主,但鲜卑、羯、氐、羌等族武装集团,亦随战争发展形成独立势力,相继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中原遂陷入割据、混战局面。汉大司空靳准杀汉帝刘粲自立,被汉将石勒歼灭。汉相国刘曜于太兴二年(319年)迁都长安,改国号赵;同年石勒亦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建立羯族政权赵国。史称刘赵为前赵,石赵为后赵。石勒在咸和三年(328年)洛阳之战中,俘前赵帝,次年下长安,亡前赵。咸康三年(337年),辽东慕容皝建鲜卑族政权燕国,败后赵军,灭鲜卑宇文部逸豆归,两攻高丽,实力渐强。
后赵石虎为帝时,梁犊领导东宫卫士l0余万起事反赵,在安定(今甘肃泾川北)、长安、洛阳数败赵军。石虎重用羌人姚弋仲、氐人苻洪镇压了梁犊军。羌、氐两武装集团由此渐强。石虎死,诸子争立,赵大将军冉闵乘机杀石氏族人,于永和七年(351年)建汉人政权魏国,后赵亡。但魏国于次年即被燕军击灭(参见前燕灭冉魏之战)。赵将苻健入据长安建氐族政权秦国,国势日强,太和五年(370年)灭燕,次年亡仇池,宁康元年(373年)又攻占汉中、巴蜀(今四川北部)及东晋梁(治今陕西汉中)、益二州,太元元年(376年)灭凉及代,统一了北方,形成秦与东晋南北对峙局面。北方统一前,各国致力于相互混战,对东晋威胁不大,东晋握有一定程度的战争主动权。平定大将军王敦、冠军将军苏峻叛乱(参见晋平苏峻之战)及击灭成汉政权后(参见晋灭成汉之战),曾多次进攻北方,胜负互见(参见晋攻前秦之战、晋攻前燕之战)。北方统一后(参见前秦灭前燕之战),符坚在战略形势尚未具备必胜条件下,于太元八年(383年)大举攻晋。又因屡胜而骄和指挥失误,在淝水之战惨败,秦国瓦解:三年之内,部将慕容垂、慕容泓、乞伏国仁,分别在中山(今河北定州)、长子(今属山西长治市)、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先后建立鲜卑族政权后燕、西燕及西秦;姚苌在长安建羌族政权后秦;远征西域、击降30余国的吕光,亦在东返途中,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建氐族政权后凉;鲜卑拓跋部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流域建拓跋族政权北魏。从此,北方又陷入更严重的混战局面。太元十九年(394年),西燕、前秦被后燕、后秦消灭(参见后燕灭西燕之战)。次年,北魏军以击其惰归的作战指导,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重创后燕军(参见参合陂之战),北魏势力进入中原。此后,至义熙三年(407年)的10余年中,又新建5个割据政权;秃发乌孤和慕容德,在乐都(今属青海)、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建鲜卑族政权南凉及南燕;李暠和冯跋,在敦煌(今属甘肃)、龙城(今辽宁朝阳)建汉族政权西凉及北燕;赫连勃勃在朔方(今内蒙古抗爱锦旗西北黄河南岸)建匈奴族政权夏国。东晋在淝水战后,夺取了徐、兖、青、司、豫、梁6州,暂时缓解了外来威胁,但王室内部不断内讧。孙恩、卢循领导农民军乘机起义(参见孙恩起义、卢循起义),进一步削弱丁司马氏的统治。桓玄袭江陵、攻建康,篡夺帝位;彭城内史刘裕等起兵反桓,在复舟山(今南京城区东北)等地连败桓玄(参见覆舟山之战),恢复了司马氏帝位(参见刘裕击桓玄之战),被擢为待中、车骑将军,控制朝政。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发动第一次北伐,击灭南燕(参见刘裕灭南燕之战),回师后,参与镇压卢循起义军,又在江陵之战中击灭荆州刺史刘毅。十二年第二次北伐,击灭后秦(参见刘裕灭后秦之战)。遂于元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建立宋国,东晋灭亡。此时北方的后凉、后燕、南凉已先后灭亡,仅存北魏、西凉、北凉、北燕、西秦及夏。东晋亡后不久,北方的西凉亡于北凉,西秦亡于夏。夏在被北魏歼灭主力后亡于吐谷浑。此时北魏日趋强大,攻柔然(参见魏攻柔然之战),败仇池,破吐谷浑,平西域各国。至元嘉十六年(439年),先后又击灭了北燕(参见北魏攻北燕之战)及北凉(参见北魏灭北凉之战),统一了北方(参见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形成与刘宋南北对峙局面,史称南北朝(参见南北朝战争)。双方多次互攻,北魏开始多以城池为攻击目标,在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悬瓠(今河南汝南)两次受挫后,改用越野挺进敌方纵深方针,充分发挥骑兵优势,一度进抵长江。三十年,宋刘劭杀父自立,导致一系列王室内讧之战。在此期间,许多镇将降于北魏,朝廷大权集于建业令、中领军萧道成之手。明三年(479年),萧道成杀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南齐。齐、魏间战争增多(参见齐与北魏的战争),20年间,仅用兵10万以上的作战即有5次,如寿阳之战、南阳之战等。齐中兴二年(502年),雍州史萧衍击灭齐帝萧宝卷,自立为帝,改国号梁。南北朝间战争仍在继续(参见梁与北魏的战争)。梁初20年,用兵数万以上的作战即有l0次,如钟离、义阳之战、钟离之战等。北魏迁都洛阳后,政趋腐败,反魏起义此起彼伏。仅魏宣武帝元恪在位15年(500—515年),即发生农民起义10次,不久又发生破六韩拔陵领导的六镇起义,莫折大提领导的关陇起义,葛荣等领导的河北起义和邢果领导的流民起义等。梁乘机于大通年间(527-—529年)派名将陈庆之攻魏(参见陈庆之攻北魏之战),占领了洛阳等30余城。但孤军深入,后援无继,在北魏军反击下,终被歼灭。北魏于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西魏,双方连年交战,其中著名战役,有出奇用诈、突袭致胜的潼关之战,设伏歼敌、以少胜多的沙苑之战和因敌设防、固守坚城的玉壁之战等。梁太清元年(547年),东魏叛将候景降梁,次年反,激战4年方平(参见侯景之乱)。在此期间,控制东魏的齐王高洋于武定八年(550年)废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同年,西魏宇文护亦废帝拥宇文觉立,改国号周,吏称北周。侯景乱后,梁国内讧:先有梁湘东王萧绎与宗室萧纪夺位之战,继有梁将陈霸先击王僧辩建康之战。陈霸先在肃清王僧辩残余势力及在建康大败北齐军后,于梁太平二年(557年)废帝自立,改国号陈。经短期恢复,联周攻齐,派部将吴明彻攻北齐,夺占了淮南。北周建国后,三次攻北齐均告失利,后乘北齐军淮南新败之机,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进攻,终于在建德六年(577年)击灭北齐,统一了北方。陈在齐亡后,继续北进,在彭城之战中败于北周军。北周军乘胜反攻,夺占了整个江淮地区,形成周、陈隔江相对局面。北周左大丞相杨坚专政,在武涉之战及成都之战消灭敌对势力后,大定元年(581年)废帝自立,改国号为隋。又经数年准备,北破突厥,继于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军阀混战开始,至隋统一中国的400年中,共发生较大的作战630余次。三国时期的军事统帅、将领及参谋人员,多为知识分子出身,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既精于治军用兵,又善于组织战役,兼备指挥、谋略才能,曹操、诸葛亮等军事家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所以三国战争呈现出斗智与斗力结合、政治与军事并重,以谋略制胜的突出特点。在“国家战略”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战略思想:重视建立稳固的战略基地,强调以政治、外交手段谋取有利的战略地位和力避两面作战。为扩大兵源,充实军粮,大量收编少数民族。如曹魏用乌桓,孙吴用山越,蜀汉用青羌等;实行世兵制、屯田制;注意修河渠,通粮道。因地理条件不同,曹魏以骑兵为主兵,孙吴以水军为主兵,蜀汉以步兵为主兵。在策略和战术运用上,已达于相当完善阶段:攻心、用间、伐交、示形,以及突袭、伏击、火攻、水攻等已普遍使用;地道战、攻坚战、山地战、江河作战,亦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火攻,三次战略性战役均为火攻制胜:官渡之战焚敌军粮,赤壁之战焚敌战船,夷陵之战焚敌营寨。又如水上作战,吴舰队不仅可进攻辽东实行近海作战,而且还远征夷州(今台湾)可进行外海作战。在军事科技方面也有所发展,出现了木牛流马、记里鼓车、指南车和快速连弩等。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时兴时灭,虽称十六国,实际上还未计及冉魏、西燕、代、北魏,吐谷浑、柔然等政权。各政权统治者素质多与三国时不同,故在谋略运用方面不及三国。少数民族多为全民皆兵、骑兵为主,所建政权,为保持民族特点,多实行两种军事组织体系。随着战争发展,中原地区到处建起坞壁城堡,使骑兵难以攻坚,加之需扩充兵力,步兵渐多,但骑兵仍是主兵。少数民族本为轻装骑兵,采用机动战术。但在坞堡林立的中原,与用传统方阵战术的汉族军队作战,加之此时已有了马蹬,所以两种战法开始结合,出现了以密集方阵作战为主的重装骑兵,并出现了以掠夺人口、物资、摧毁敌方战争潜力的破坏战略。东晋仍沿袭魏晋兵制,部曲私兵更为发展。因位于江南,水军发达,不仅有了载乘2000人的连舫,并开始用指南针导航,还发明了接舷战时重型兵器拍竿。
南北朝时期的谋略及战术运用,较十六国时期为多。如刘宋部将萧承之守济南,西魏将领王思政在弘农,均用“空城计”退敌;刘宋征南大将军檀道济以“唱筹量沙”摆脱北魏追军(参见宋攻魏河南之战);北魏在统万之战中,以示弱诱敌,使夏军脱离坚固城防工事,在野战中伏击歼敌;在攻柔然之战中,针对其“夏则散众放畜,秋肥乃聚”的特点,于夏季以轻骑兼程、突然袭击大败敌军等。北朝仍以重骑兵为主兵,但渐向轻骑兵方向发展,且步兵数量大增,并出现府兵制。由于争城略地成为战争主要目的,所以攻守城战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尖头木驴、飞梯、火车、孢车、撞车、蛤蟆车、登城车、勾堞车、行炉、布幔等成为常用战具。如玉壁之战,西魏大将军韦孝宽守玉壁,东魏军使用各种攻城战具及地道战,强攻50日,仍不能破。南朝仍以水军为主,战争多在江河上进行,故水军亦有所发展。舰队构成,有载重万斛(约500吨)的主力楼船,有装80桨的快速战船,有被复牛皮防卫的装甲战舰,有用以远战、装有孢车的舶舰和用以火攻的火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