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寺,寺院现已不存,遗址为位于南京市城南雨花西路130号的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
自地铁一号线中华门站3号出口处,沿雨花西路向西南方向行走约700米左右,便是曾经的碧峰寺遗址,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原名为“雨花台小学”,2014年,该校与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合并,分东、西校区实行统一管理。
在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门前,雨花西路人行道的一侧,竖立着一块“雨花台区老地名/碧峰寺”的说明碑,是2015年5月由雨花台区文化局所立的“老地名”碑之一。碑上记载的内容为:碧峰寺,始建于晋,初名瑞相院,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敕诸遂良重建,改翠灵寺。宋朝淳化年间改妙果寺。元至元中改铁索寺。明洪武年间,为异僧金碧峰敕建,因名碧峰寺。永乐年间郑和曾为碧峰寺定制十八座雕妆罗汉像。寺今不存,遗址为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
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其前身为碧峰寺小学。
1946年(民国35年),菊花乡保国民小学创办;1947年,学校迁至碧峰寺,更名为“碧峰寺小学”。1949年时,学校约有8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10多名教职员工,虽然办学条件简陋,但教学质量在本地区仍处于领先;1966年至1987年,学校更名为“工农小学”;1987年至今,为雨花台小学及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
据说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里还有几座禅堂和殿宇,之后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残留的几间屋宇也被拆除。又因为原先的校舍陈旧,现已全部拆除进行重建。
曾经的寺院,如今的学堂。熙熙攘攘的学童,安安静静的课堂,已经丝毫看不出昔日那香烟袅袅、梵音阵阵的景象……
如今,在校园内还有一块假山石,据传,系当年碧峰寺遗物,上面有“碧峰”两字清晰可见。
碧峰寺的遗址位于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一带,在1898年的《江宁府城图》和1949年的《南京市街道详图》上都标注有“碧峰寺”以及周边的天界寺、普德寺及眼香寺等寺院位置,大致的方位也就是在这片区域。
1898年《江宁府城图》和1949年《南京市街道详图》上都可以看到,当年的碧峰寺东侧毗邻一条河流,应该就是“南玉带河”了。南玉带河,位于雨花西路西侧相隔约十米处。原来是一条长约3000米的活水河,两头分别连接秦淮河和能仁里,如今已成为一条排污的浊水沟,最宽处不超过十米,窄处只有一米多,沟深不过二三米,其中还有很多地方已经成了暗沟。
据记载,六朝时期,这条河流被称为“南涧”,直到明朝以后,才改称为“南玉带河”。因南朝刘宋时期,在“南涧”周围,发生一次因宫廷政变而引发的战争,这条“南涧”也被称之为“落马涧”、“跃马涧”等。《建康志》中有记载:“落马涧水,本南涧也。宋孝武讨元凶(指刘劭),元凶军败,人马倾落,故名。”
根据史料记载,雨花西路自五贵里至安德门这一段,早在明代就已存在,当时名为“安德街”,民国时期,这是当时连接南京至芜湖的公路“京芜国道”中的一段,1944年前后,雨花西路中部地段,有张、郑、钱、徐姓4户人家,以种地为生,现在的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西校区)旁还有名为“钱家巷”和“钱家村”的街巷。
1992年出版的《南京市雨花台区地名志》中有关于“钱家村”的记载,钱家村在雨花镇政府驻地西南0.5公里处,民国时期建村,原为钱姓菜地,后形成村庄,故而得名。村落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1.33公顷,古迹有碧峰寺遗址等。
虽然碧峰寺现已无存,但诸多历史典籍中都有关于寺院以及寺院由来的记载。
明代王俊华纂修的《洪武京城图志》中记载,“碧峰寺,在聚宝门外能仁寺北,国朝所建”。而能仁寺则“旧在应天府学西,今因,徙聚宝门外善世寺西”;善世寺“在会同桥北。今改善世寺,徙聚宝门外能仁寺东宋定林寺基”。书中的“廟宇寺观图”上也标注有“碧峰寺”。
明代葛寅亮编撰的《金陵梵刹志》中记载,碧峰寺“在都门外,南城,安德街。东去所统报恩寺二里,东北去聚宝门二里。晋瑞相院,永嘉中为寺。唐贞观中,敕诸遂良重建,改翠灵寺。宋淳化,改妙果寺。元至元中,改铁索寺。国朝洪武中,敕建,居异僧金碧峰,因名寺。近禅僧大方募建千佛阁。所领小刹,曰永福寺”。
碧峰寺的殿堂有“金刚殿三楹。天王殿三楹。正佛殿五楹。僧院五房。石塔一座。基址一百亩(东至安德街,南至天界寺菜地,西至朱家园,北至李府园)”;禅院有“毗卢阁三楹。华严楼五楹。左伽蓝殿三楹。右祖师殿三楹。左斋堂三楹。右禅堂五楹”以及厨库茶寮七楹、地四亩七分,房地九间等。
明代陈沂撰《金陵世纪》中记载,“碧峰寺,在能仁寺北,即古铁索寺。洪武初,以异僧金碧峰建寺以居。”
《大明一统志》卷六“南京应天府寺观”中,“碧峰寺,在能仁寺北,洪武中建。”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61“江宁府祠庙考”中,“碧峰寺,在聚宝门外,晋瑞相院,永嘉中为寺,唐贞观中敕诸遂良重建,改翠灵寺,宋淳化改妙果寺,元至正中改铁索寺,明洪武中敕建,居异僧金碧峰,因名。”
乾隆《江南通志》卷四十三“舆地志”中记载,“碧峰寺,在聚宝门外晋瑞相院唐贞观中敕诸遂良重建改翠灵寺宋淳化中改妙果寺元至元中改铁索寺明洪武中敕建居异僧金碧峰因名”。
胡祥翰撰《金陵胜迹志》中记载,碧峰寺,“在南门外,(金陵杂咏)晋瑞相院,唐改翠灵,宋改妙果,元改铁索,明洪武敕建居金碧峰,故名。(金陵城南诸刹记)以碧峰师易今名。洪武中师出使西洋,今十八沉香罗汉,犹是西域物。(江南好词)寺有木刻风僧济颠像,罗雨峰画,笔法奇妙。寺圮。”
《金陵梵刹志》收录的《碧峰寺起止记略》中叙述了碧峰寺的历史,“三国吴乙卯嘉禾四年,有僧创室,名瑞相院。室成,不知所往。至晋丁卯永嘉元年,敕安东将军建寺瑞相,亦名院。孝武帝戊子十三年,寺废,重修。至梁乙未天监十四年,敕建,殿宇一新,驾幸建斋。至唐武德九年丙戌,沙汰天下僧、道、宫观尽毁,惟寺存焉。至贞观二十一年丁未,敕御史大夫诸遂良重建,改曰翠灵。……,至宋辛卯淳化二年,殿宇将颓,有旨建寺,更名妙果。建水陆大斋七日,御制文,表其寺。及元辛已至元十八年,重建,更名铁索。至国朝洪武五年壬子,敕工部黄侍郎督工重建。先是,禅师石姓,讳金碧峰者,奏上建寺,请名。太祖高皇帝御赠号,因以题寺名……”
1992年出版的《南京市雨花台区地名志》中关于“碧峰寺”的记载有,“在雨花镇政府驻地西南0.9公里,雨花西路182号雨花台区实验小学。晋时称瑞相院,永嘉中为寺。梁天监14年(515)重建,唐贞观21年(674)敕御史大夫诸遂良重建,改称翠灵寺;宋淳化2年(991)改建,名‘妙果寺’。元至元18年(1281)重建,更名为‘铁索罗寺’。明洪武5年(1372)重建,由僧碧峰主持,易名碧峰寺。1946年毁寺建校,初名‘保国民小学’,今称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碧峰寺,孙吴时期嘉禾4年(235年)由僧人创建,当时名为“瑞相院”。西晋时期永嘉元年(307年),晋怀帝司马炽敕命安东将军在瑞相院建寺,到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13年(388年)时,寺废并重修。
南朝梁天监14年(515年),梁武帝萧衍再度敕建,重新修建了殿宇,面貌焕然一新,梁武帝亲自光临,“驾幸建斋”。到唐代武德年间,天下寺庙遭到破坏,但瑞相院幸存下来。
唐代贞观21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又命御史大夫褚遂良重新修建,改名为翠灵寺,寺中供奉有三世如来金像,“异香满室”。北宋淳化2年(991年),因寺院年久失修,“殿宇将颓”,遂重新修建,更名为“妙果寺”。元代至元18年(1281年),寺院再次重建,更名为“铁索寺”。
明代初年,禅师金碧峰提出重建寺庙,得到批准,洪武5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工部侍郎黄谦督工重新修建,并以僧名为寺名,命名为“碧峰寺”。
清代时期,战乱之中,碧峰寺屡遭劫难,清末得以重建。
清代洪熙元年所立《非幻禅师塔铭》上镌有乾隆5年(1740年)所立的一通重修碧峰寺罗汉殿的《碧峰寺非幻庵重建罗汉殿碑记》碑文,其中云,“夫碧峰寺之有罗汉殿者,盖前明碧峰禅师奉使西域,入古里国得十八应真罗汉香木像,迓之而归,就寺内之西偏构殿,制龛安之左右,中供三世佛,……迨永乐丁亥,有非幻禅师字无涯,信安浮石乡人,曾从杰峰禅师为僧,道行高妙,得授□印,因荐征至京,即授僧录司右阐教,后命住南京碧峰寺,息静罗汉殿所,遂名其居曰‘非幻庵’焉。历三百馀年,虽屡费脩葺,久难其续,乃今殿宇腐毁,墙垣倾圯,以致风雨莫蔽,经相鲜依……”。内容大致为,前明肇建的碧峰寺罗汉殿经历了三百余年风雨沧桑,入清之后已墙垣倾圮,风雨莫蔽,住持僧秋潭欲行修缮,但乏于资财,无能为力。时值乾隆2年(1737年),适有沈焕章等三人应秋潭和尚敦请,或劝募四方,或解橐启笥,或鸠工庀材,重修之后使得碧峰寺罗汉殿“不逾年而栋宇峻起,轮奂一新,俾来斯者重瞻法界之庄严”。
碧峰寺在历代战乱中均有损毁,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碧峰寺的主要建筑大部分已经损毁消失,仅遗存了几座残破的殿堂禅房。1946年在碧峰寺的遗址之上建立学校,初名为“保国民小学”,并对残破的殿堂禅房进行了修缮。1947年,更名为“碧峰寺小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碧峰寺尚存山门、大殿及厢房等残存建筑,1987年学校更名为“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学校翻建校舍,残存建筑全被拆除,只留下古井一口、假山一座及部分木构件,如今古井也已被埋入操场跑道之中……
碧峰寺曾名为“铁索寺”(一说铁索罗寺),但似乎“铁索寺”与“铁索罗寺”并非为同一寺院。清代徐寿卿撰《金陵杂志》中记载,“铁索罗寺,晋时尼寺也,在城南门外。宋西域尼铁索罗居此,故名。宋、齐为翠灵寺,又为妙果寺。”
《南朝佛寺志》中关于“铁索罗寺”的记载为,“铁索罗寺本晋时尼寺,在城南门外,宋元嘉十一年有西域尼铁索罗居此,因此其名称寺焉。宋齐以来或为翠灵寺或妙果寺,赵宋时毁而复修,改名瑞相院云”。其后还有一段“考证”文字为,《六朝事迹编类》卷十一“寺院门”中记载,“铁索罗寺本东晋尼寺也,尚书仲杲女建释书有比丘尼,问讲师,师曰:女子削发出家为比丘尼。后因铁索罗国尼至,遂就此建寺,以铁索罗为名,中国尼自此始”。且《至正金陵新志》中则云,“瑞相院亦名铁索寺,在城南门外,注引乾道志云,本晋时尼寺,宋元嘉七年西域梵尼七人至建业,十一年尼铁索罗三人又至,因号铁索罗寺,宋齐以来或为翠灵寺或为妙果寺,开宝八年毁,太平兴国二年有僧请其地重兴瑞相禅师塔因改今额”。从这些典籍记载中可以看到,“铁索罗寺”为晋时尼寺,以创建者西域比丘尼铁索罗命名,系中国首座尼庵。
另外,《金陵梵刹志》中还有关于瑞相院的记载,瑞相院,“在都门外,南城也。西北去说领永宁寺二里,去聚宝门三里。羽林二郎冈。晋尼刹。至宋,改为铁罗寺,又改铁索罗寺。齐为翠灵寺,又妙果寺。宋改瑞相院。国朝因之。按志,瑞相有二,此为太平天国二年僧请其地重建。又碧峰寺,亦系瑞相,不知孰为旧基。”其中瑞相院的殿堂有“门楼一楹。伽蓝殿三楹。佛殿三楹。左婵堂三楹。右斋堂三楹”以及僧院三房,基址三亩(东至汪纪坟,南至官街,西至漏泽园,北至汪纪山)。这里记载的“瑞相院”似乎与“铁索罗寺”为一处,但位置则与碧峰寺不同。
朱锲先生所著《金陵古迹图考》中,有一张根据《南朝佛寺志》整理的表格,其中六朝时期的“铁索罗寺、翠灵寺、妙果寺”,经宋元时期的“瑞相院”,其后续便为“碧峰寺”,地点在“天界寺对面”。
《金陵梵刹志》中云,碧峰寺“国朝洪武中,敕建,居异僧金碧峰,因名寺”。但凡提及碧峰寺,总会与“异僧”金碧峰相关。
何孝荣著《明代南京寺院研究》中“名僧小传”里有关于金碧峰的介绍,“宝金,号碧峰,永寿石氏子。6岁,依云寂温为弟子,剃落具戒。游讲肆,‘穷性相之学’。寻习禅,入蜀晋云山中,参如海真,得悟。游五台山。据说遇文殊化身,就山建灵鹫庵,四方来学者多至千余人。元顺帝赐号‘寂照圆明’,自丞相而下,以至武夫悍将‘无不以为依皈’。明洪武3年,应召至南京,留于天界寺。明太祖时召入,问佛法及鬼神情状,奏对称旨。洪武5年正月,朝廷设普济佛会于钟山,命高行僧十人莅其事,宝金与焉,敕于圜悟关施摩伽陀斛法食。6月,夷然而逝。”
明代宋濂撰《碧峰禅师碑略》中记载,禅师讳宝金,族姓石氏,其号为碧峰,生于乾州永寿县之名胄。年六岁,依云寂温法师为弟子。
明代顾起元撰《客座赘语》中记载,碧峰宝金和尚,俗姓石氏,乾州永寿县人也。母张氏,有桑门持钵乞食,以观音像授之,且嘱曰:汝谨事之,当生智慧之男。未几果生和尚。年六岁,依云寂温法师为弟子。既剃落,受具戒,遍诣讲肆,穷性相之学。……洪武戊申,大明皇帝即位于建邺。又明年庚戌,诏和尚至南京,夏五月,见上于奉天殿。遂留居大天界寺……
明代万历年间文人罗懋登所作的神魔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是根据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演绎而成,小说描述了南京碧峰寺的金碧峰长老带领弟子非幻禅师等与郑和下西洋的一段传奇。
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碧峰寺的开山长老金碧峰,是如来佛授记师父燃灯古佛投胎,被明成祖朱棣请去护佑征西大元帅郑和下西洋寻找传国玉玺。金碧峰是一个贯穿全书的重要人物。书中将金碧峰长老描绘成佛的化身,“有拆天补地,搅海翻江,袖囤乾坤,怀揣明月”的佛力,被加封为“国师”。一路与妖魔斗变,历经艰险,保护着郑和七下西洋的顺利进行。船队回国后,皇帝下圣旨颁赏官职,碧峰长老、非幻禅师等皆拜辞不受,于是奉圣旨,着工部择地在南京聚宝门外修建碧峰禅寺,以求祀事……
书中第一百回“奉圣旨颁赏各官,奉圣旨建立祠庙”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圣旨一道,着礼部会议,加国师官职,国师拜辞不受;加天师官职,天师拜辞不受。颁赏国师,国师拜辞不受;颁赏天师,天师拜辞不受;颁赏非幻禅师、云谷禅师,非幻、云谷拜辞不受;颁赏朝天宫道官、道士及神乐观乐舞生,道官、道士、乐舞生拜辞不受。奉圣旨,国师不受官职,着工部择地建立碧峰禅寺,以求祀事;天师不加官职,着所在官司于龙虎山别建玉泉阁一座,以永祀事。大元帅勤劳,着工部择地建立香火,敕赐“静海禅寺”匾额……
后来静海禅寺建于仪凤门外,天妃宫、宗三庙、白鳝庙,俱建于龙江之上;碧峰寺建于聚宝门外。静海寺有篇《重修碑》可证,天妃宫有篇《御制碑》及《重修碑》可证,碧峰寺有篇《非幻庵香火记》可证。
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多处有关于郑和船队宝船的描述,郑和船队有四艘宝船与众不同,第三号就是“碧峰禅寺”号,即水上的“碧峰禅寺”。其中第十六回“兵部官选将练师,教场中招军买马”描述了金碧峰长老所乘的第三号宝船,书中云:
第三号是个碧峰禅寺,一进是个山门,过了山门,就是金刚殿。过了金刚殿,就是天王殿,两边泥塑的金刚,木雕的“风调雨顺”,崚嶒古怪,杀气漫漫。过了天王殿,才到大雄宝殿上。上坐了三尊古佛,两边列着十八尊罗汉。这十八尊罗汉俱是檀香木刻的,约有七尺多高。后面是个毗卢阁,另有方丈,另有个袢堂,中间有一个宝座,尽是黄金叶子做成金莲花一千瓣,团团簇簇,号为千叶莲台。又有一个悬镜台,台高三丈五尺,两边俱是画成的诸天神将,别样的那谟。这是金碧峰受用的。
这里所描述的宝船上的“碧峰禅寺”,或许就是当年的碧峰寺的建筑格局了。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是明代晚期的小说,此书虽以明永乐、宣德年间郑和出使三十余国的经历为框架,但故事的主题却是神魔之争和奇闻异事,并非历史演义,书中很多情节其实都是虚构出来的。小说不吝惜笔墨地大力刻画这些魔幻情节,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金碧峰的确在明代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金碧峰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高僧,曾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青睐。传说金碧峰六岁时出家为僧,刻苦修炼,深谙佛法,尤其精通阴阳术数。金碧峰修炼,常常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不少传说将其神化。
关于金碧峰与明太祖朱元璋,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说是在朱元璋尚未称帝之时,听闻有“欲定天下碧峰和尚不可不见”之说,于是便前往拜见。可是碧峰只顾打坐并不予理睬,朱元璋生气地怒叱一声,碧峰禅师也以叱声相对。朱元璋大怒,手握宝剑喝道:“你见过杀人的将军吗?”碧峰禅师也大声喝道:“你见过不怕死的和尚吗?”朱元璋见此和尚威武不屈,连忙以礼相见。碧峰禅师答礼后,徐徐说了一句:“建康有地可王。”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建都南京,特地建造了碧峰寺供其居住,并赐以袈裟,恩宠有加。
明代以后,金碧峰所受到的各种宠遇,在宋濂所撰《碧峰禅师碑略》中曾有记载,“洪武戊申大明皇帝即位于建业。明年己酉燕都平。又明年庚戌诏禅师至南京,夏五月见上奉天殿,且曰:‘朕闻师名,以中州苦寒,特延师居南方尔。’遂留于大天界寺,时召入问佛法及鬼神情状,奏对称旨。又一年辛亥冬十月朔,上将设普济佛会于钟山,高行僧十人涖其事,而禅师与焉,赐以蒲馔于崇禧寺,大驾幸临,移时方还。明年壬子春正月既望,诸沙门方毕集,上服皮弁服,亲行献佛之礼,夜将半,敕禅师于圆悟关施摩伽陁斛法食,竣事,宠赉优渥……”明代洪武3年(1370年)5月,朱元璋诏金碧峰到南京,并在奉天殿接见了他,此后,金碧峰留在了南京,居住在天界寺。《碧峰寺起止碑略》中记载,“……后禅师圆寂,高皇帝深思不已,乃以宝衲头住持本寺,敕翰林学士宋濂状其文,有高皇帝《御赞金碧峰禅师像》曰:‘沙门号碧峰,五台山愈崇。固知业已白,本来石壁空。能不为禅缚,区区几劫功。处处食常住,善世语庞鸿。神出诸灵鹫,浩翰佛家风。虽已成正觉,未入天台丛。一朝脱壳去,人言金碧翁。从此新佛号,钵水溢蛟龙。飞锡长空吼,只履挂高松。年逾七十几,玄关尽悟终。果然忽立去,飘然凌苍穹。寄语碧峰翁,是必留禅宗。’”
另有一种说法为,金碧峰虽然在明代初年曾经居住于南京,但与碧峰寺并无关系。之所以被联系,似乎和“碧峰寺”的寺名相关。“金碧峰”本应为“金璧峰”,因“碧”“璧”音同,“碧峰”很容易混同于“璧峰”,而碧峰寺也被认为是金璧峰住持过,甚至是专门建造来给他住持的佛寺,从而之后的很多文献包括小说等都只见金碧峰而不作金璧峰。至于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或许只是虚构。史料记载金璧峰圆寂之时为洪武5年(1372年),郑和出生于洪武4年(1371年),金璧峰去世之时郑和仅只有两岁。
明代高僧镇澄所撰《清凉山志》卷八“历代高僧传”之“金璧峰传”中记载,“皇明璧峰金禅师,乾州石氏子。母张氏,嗜善弗怠,有沙门授观音像,嘱曰:‘谨事之,生智慧儿,’未几生儿,白光贯屋。幼多疾,因归释,依云寂温公。剃落受具,后穷性相学,言辞落落若贯珠,闻者耸动。……师北游,至五台,栖灵鹫庵,檀信争奉。……岁旱,元帝诏祈雨。师入城,大雨千里。帝赠千金,师不受。帝益敬,赐号寂照圆明大师。……洪武戊申,上诏奉天殿,应对称旨,命居天界,日接天颜,训唱法义,赐以紫衣金钵,及御制诗,有‘玄关悟尽成正觉’之语。……一日示疾,著衣危坐,唱别。怡然而逝。茶毗,得舍利若干,五色灿烂,……门人收之,建塔文岫山普光寺。”
清代弘赞编撰《观音慈林集》中记载,“宝金禅师,号璧峰,永寿人,族姓石。父称长者,母张氏,勤善弗倦。……六岁依云寂法师为弟子,薙染受具。穷理性之学,末绍别传于西蜀如海真公。建灵鹫庵以居众,施者甚广。元顺帝赐衣,及圆明之号。洪武三年召对称旨,宠赉优渥,赐诗十二韵……”
陈援庵先生《释氏疑年录》第十卷中记载,“璧峰金(乾州永寿石氏),一三○八生,明洪武五年卒,年六十五(《皇明名僧辑略》于洪武二年后即叙师卒,今据宋濂撰塔铭,《宋学士集》十五)。”
碧峰寺,与郑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郑一钧著《郑和全传》中,讲述了郑和与碧峰寺关系的由来,书中云:
……在这些佛寺中,除报恩寺、静海寺之外,规模属于中等寺的碧峰寺,与郑和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郑和自信仰佛教以来,免不了要置办佛事,进行一些佛事活动。他到南京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报恩寺和静海寺都没建立,碧峰寺内的禅师和环境都比较合郑和的意,且所在位置也不偏僻,交通往来比较方便,碧峰寺便成为郑和经常走动,从事一些佛事活动的地方。郑和因此与碧峰寺的非幻禅师结为挚友,曾邀请他共下西洋。非幻禅师在随郑和到海外访问时,很注意将海外诸国的佛教艺术介绍到国内,曾从海外带回一套沉香罗汉塑像,后被陈列于碧峰寺非幻庵中。
……在碧峰寺从事佛事活动时,郑和想得很多,从自幼被阉,到晚年受压,不由得自叹命运多舛,且从“佛天”轮回之说,求得心灵的慰藉。因为经常去碧峰寺从事佛事活动,郑和渐渐的对碧峰寺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宣德5年6月,郑和再次受命奉使海外,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欣慰之余,郑和想到,这或许是“佛天”呵护所致,而以往下西洋往返平安,这次如能平安归来,也是“佛天”呵护所致,所以这次回来后,一定要对佛祖有所布施。于是,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夕,郑和自己出钱命技工铸成12尊金铜像,雕妆罗汉18位,并古铜炉瓶及钟声乐师、灯供具等,置于家中,准备从海外回来后再送碧峰寺供奉。……郑和于宣德8年(1433年)在古里去世后,他的亲人等,为了满足郑和生前的愿望,“将前项竖像,若灵榀钟署灯床,尽皆送付碧峰之退居供奉”……
郑和生前友人将此事加以记载,在天顺元年(1457年)写成了《非幻庵香火圣像记》。
1982年郑鹤声郑一钧两先生在北京图书馆柏林寺分馆,发现了明代天顺元年(1457年)无名氏撰《非幻庵香火圣像记》的文献资料,此文收录在明代万历年间罗懋登撰《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百回本第20卷末的附录中。
《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记载,“……城南之梵刹同碧峰山麓之巅,庵曰非幻,乃前僧录之阐教翁无涯永禅师昔主斯山构室所寓,自是以名。”
“予今请文为记,且论于事,奚不可哉!窃思师祖三衢之授,记道学益精,地理益明,永乐丁卯间,太宗文皇帝诏至称旨,究性宇,穷阴阳、风水,遂更衣以擢用。时有太监郑和等,忝礼亲炙,求决心要,企仰至矣。后事吃复本职,主兹山,复主灵谷寺而迁化之,是庵所由作也。有师牧庵谦公继之。至宣德改元,师主牛头。时灵监公深契往谒,览兜率崖,辟支佛洞,愕然有感,乃伐木鸠材,复崇栋宇、像设,起人之瞻敬。”
“尝谓师曰:‘吾回经西洋番邦诸国,其往返叨安。感戴皇上、佛天之诃护,出己缗,命工铸金铜像一十二躯,雕妆罗汉一十八位,及古铜炉、瓶及钟磬、药师灯、供具等,今安于宅,尚虑后之乏人崇侍,逮吾西洋回还,俱送小碧峰退居供奉,以为永远香火,旦夕焚修。及有暖床,送尔安寝。不至纤毫有失,及擅移他处。’所以言者,有深旨哉。盖其遗嘱,有本族户侯郑均曰义,有侄曰珩,皆目击耳闻乎。”
“不期宣德庚戌,钦承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卒于古里国。……宣德乙卯,公户侯曰义、侄曰珩德与同先太监公共下西洋杨公惠泉、袁公普性、黄公宗深、杜公普明、高公定住,众同计议,不违先太监公日前遗嘱之言,乃将前项圣像,若炉瓶钟磬灯床,尽皆送付碧峰之退居供奉,以满太监公生前之愿……”
《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的主要内容大致为:位于金陵南郊碧峰寺内的非幻庵,系法号“非幻”的“前僧录司阐教翁、无涯永禅师昔主斯山(碧峰寺)构室所寓,自是以名”,而郑和为下西洋得以往返平安,而感激皇帝与佛祖的呵护,曾出资铸造金铜佛像十二尊、塑妆罗汉像十八尊并及古铜炉、瓶、钟、磬、药师灯等供具法器安放家中供奉,惟恐身后乏人护持,拟第七次下西洋归来后,悉数捐予碧峰寺中方丈居所,以充永远香火。
非幻禅师(道永)永乐5年(1407年)授钦天监五官灵台郎,郑和“忝礼亲炙,求决心要,企仰至矣”,道永后住碧峰寺,建非幻庵。道永在永乐18年(1420年)示寂,之后“僧牧庵宗谦”继主碧峰寺,宣德时期转主牛首山佛窟寺,郑和“深契往谒”,并铸造佛像等物,准备将来“俱送小碧峰退居供奉。”
至于其中提及的“罗汉像十八尊”,在有些史籍资料中称之为“西域”之物,但无论何物,皆可见郑和与碧峰寺及非幻禅师的关系十分密切。
清代文学家王士禛曾作《游金陵城南诸刹记》,记叙了游金陵城南各寺庙的经过。各寺的写法不一却独具特色。写碧峰寺,重在写寺的演变和寺中所藏之物,虚实相生,微含玄秘。文中云,“碧峰寺者,即唐诸遂良翠灵寺,以碧峰禅师易今名。师尝自言,坐下当出三虎一彪,彪盖荣公也。洪武中,师出使西洋,今十八沉香罗汉,犹是西域物。万历中,崇川顾氏窃其一以祈嗣,数见怪异,还之乃已……”。其中提及了“洪武中,师出使西洋,今十八沉香罗汉,犹是西域物”。
清代康熙年间陈梦雷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碧峰寺非幻庵有沉香罗汉一堂,乃非幻禅师下西洋取来者。像最奇古,香更异常。万历中有人盗其一,僧不得已,以他木雕成补之。后忽黑夜送回前像。罗汉之灵异可推矣!”
关于非幻禅师,何孝荣著《明代南京寺院研究》中“名僧小传”里有相关介绍,“道永,字无涯,号非幻,信安吴氏子,幼入乌石山,从杰峰愚为僧,居座下,‘积久凝滞澌尽,游刃肯綮,所向无碍,遂受印可’。永乐5年,明成祖筹建长陵,他以精于地理学被征,授钦天监五官灵台郎,赐七品服,‘俾莅其事’。事后,擢僧录司右阐教,住南京碧峰寺。未几,俾住持灵谷寺。他‘说法简易剀切,从而归之者如水就下,至不可遏。连主大刹,率能兴坠起废。至机锋触发,往往屈其行辈,声闻远迩’,人称‘亦宗门之巨擘’。永乐18年闰正月,示寂。”
《金陵梵刹志》中所载明代卫府长史三衢金实撰《非幻大禅师志略》中云“师字无涯,信安浮石乡人。入乌石山,从杰峰为僧。……永乐丁亥初,太宗文皇帝有事长陵,廷臣有言师精于地理学者。征至,入对称旨意,大加宴赉,即授钦天监五官灵台郎,赐七品服,俾莅其事。事毕,将大用之,师恳求愿复为僧。遂擢僧录司右阐教,住南京碧峰寺……”,南京博物馆馆藏碑石中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所立《大明故僧录司右阐教非幻大禅师塔铭》中记载,“师字无涯,族姓吴氏,信安浮石乡人。母初娠,父梦明果长老肩舆至门,诞之夕复然,因名之曰原僧。……庚子闰正月二十八日示寂,……归葬乌石山杰峰塔西,寿八十五,僧腊七十有三。”
明代释明河撰《补续高僧传》卷十五“非幻禅师传”中记载,“道永,字无涯,非幻其号。信安浮石乡吴氏子。……俾入乌石山,从杰峰愚公为僧。……庚子闰正月二十八日示寂。时朝廷方于灵谷建大斋,礼官董其事甚严。师独若不经意。其徒怪问之。师笑之:‘自家有一大事,甚紧无暇他及。’至是,沐浴更衣,敷坐榻上。二僧捧纸至前,把笔大书偈云:‘生死悠悠绝世缘,蒙因永乐太平年。这回撒手归空去,雪霁云消月正圆。’投笔而逝……”
史料典籍中称非幻“入乌石山从杰峰愚公为僧”,而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非幻是为船队护神的国师金碧峰之徒弟。其中第六回“碧峰会众生证果,武夷山佛祖降魔”里有一段描述:
碧峰长老一则是得了这个飞唤徒弟,二则是得了这根九环锡杖,你看他生欢生喜,转到这个法会上来。……师徒们各各取上一副笔墨,各人写上两个字儿。碧峰道:“你拿出手来。”飞唤道:“师父也请出手哩。”……碧峰长老看见他的心印了徒弟的心,徒弟的心印了他的心,不知怎么样的生欢生喜,说到:“你今番却叫这个非幻了。”这非幻是金碧峰的高徒弟,后来叫做个无涯永禅师。非幻道:“这两个字却是一般样儿呼,怎么一个中取一个不中取?”碧峰道:“你岂不知,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世音,喜舍即是势至,能净即是释迦,平直即是弥陀。”
小说中金碧峰的弟子原名叫飞唤,自称:“我的脚儿会飞来飞去,口儿会呼风唤雨,因此上叫做个飞唤。”金碧峰见其灵异,十分欢喜,就将他的法号改为“非幻”,名道永,字无涯,因此又叫“无涯永禅师”。其实,非幻禅师与金碧峰之间或许并无关系。
碧峰寺遗址所在学校的校区,因原先校舍陈旧现已全部拆除重新建设,只是不知道新落成的校园之中,那块据说是碧峰寺遗迹的假山石,是否还会竖立在这崭新的校园中呢?
清代张汝南撰《江南好词》中有一首关于“碧峰寺”的小诗,“江南好,古寺碧云峰,泡影幻成千佛果。风颠摹出两僧容,静契悟禅宗。”如今的碧峰寺,已经荡然无存。郑和与碧峰寺,其间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