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空软件网 更新:2023-10-20
用手机看
注:该文部分资料与照片来源于华商论坛郑发三子《勉县农业的命脉--汉惠渠》、春风细雨《拜谒李仪祉墓园》,人民网《汉中:千年古堰的前世今生》,《定军山》季刊总第2期《汉江第一渠——汉惠渠修建始末》(作者武侯中学)等,在此表示感谢,文章主要用于宣传勉县及汉中的水利建设,并无商用意图,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言:汉中盆地雨水充沛,河流众多,汉江穿城而过,同时,作为汉江支流的褒河在古代也是水量充沛,这就造成了汉中境内拥有众多的引水渠堰,汉中水利建设与引水灌溉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兴建灌溉工程。据史料记载,秦汉以来,在汉江大大小小的支流上,先后建有100多处引水堰坝,所以就有“自古汉中多渠堰”的说法,构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使汉中盆地成为丰饶的粮食产区,有了“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在这些渠堰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距今2000多年的“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2017年10月10日,陕西汉中三堰与宁夏引黄古灌区、福建黄鞠灌溉工程等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标志着汉中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联合申遗成功。
而在汉中勉县境内,也有以建于西晋建兴四年(316年)的山河东、西堰为代表的大大小小几十条古堰,人们在堰河、黄沙河、养家河等河流沿岸筑堰开渠,浇灌农田,造福百姓。而汉江水虽丰富,或因汉水汹涌,难以驾驭,施工难度大,勉县百姓除了饱受河水泛滥之害,一直未能有效利用汉江。直到民国时期,历时十多年的规划、勘测和修建,终于在勉县老城以西筑起了“汉江第一堰”,并开渠引水,建成了横贯沔、褒两县,长达30多公里的“汉江第一渠”——汉惠渠。
一、李仪祉其人
说到汉惠渠,就不得不提到李仪祉先生,正式这位陕西近代水利的奠基人的提议,才有了如今的汉惠渠。
李仪祉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历史治水名人 。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和陕南地区的汉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
1882年,李仪祉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是地地道道地陕西人,原名协,字宜之。其父李桐轩和伯父李异材,都是关中名儒,同盟会会员。其父李桐轩辛亥革命后曾任陕西省咨议局副局长、省修史局总纂、西安易俗社首任社长。曾在老家成立了戏班子“易俗社”,经常借助艺术表演宣传进步思想。其伯父李异材,数学家,曾任川汉铁路工程师、同盟会陕西分会会长。其父亲和伯父的爱好和学识,对李仪祉的影响颇深。在李仪祉先生的幼年,除攻读了四书五经以外,还从其父及伯父处学习了代数、几何等科学,接触了所谓“西学”。
1898年,李仪祉以精于数学考取了秀才第一名。第二年又进入专门学习西学的泾阳崇实书院。1901年,入西安关中学堂。1904年,考取北京京师大学预科德文班。1909年,由西潼铁路局派赴德国柏林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留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中辍学业回国。1913年,返德国继续求学,并和陕西水利局局长郭希仁一道遍游了俄、德、法、荷、比、英、瑞等欧洲诸国,“考察河流闸堰堤防”,目睹欧洲各国水利事业的发达景象,比较我国水利事业的颓废,百感交集,立下了专攻水利科学技术,振兴祖国水利事业之鸿志。留学期间,他为了给国家省钱,不愿拿学位,认为只要知识学到手,学位不过是个荣誉而已。务实、不重名利,成为他一生事业的真实写照。
一、兴修水利,造福三秦
李仪祉自幼生长在渭北高原,这片土地长期缺水。他的终生夙愿就是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1922年,李仪祉离开南京,回陕西任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局总工程师,开始了他兴修水利的生涯。他回陕后积极网罗人才,组织引泾灌溉工程勘测设计,但因经费一直没有着落,直到1927年仍无法开工,李仪祉辞职东去。
陕西古代之所以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秦时有郑渠,汉时有白渠,引水灌田,民富国强,造就了“秦川自古帝王都”。可是自1929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大旱灾和瘟疫,使关中从天堂变成了地狱。田园荒芜,渠道废毁,恢复农业,极需重修水利,兴修水利的呼声越来越高。1930年,杨虎城督陕,任省主席,召回李仪祉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在国外华侨的赞助和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解决了款源问题,使他的引泾计划得以实施。各方共筹集百万余元,于当年开工建设泾惠渠,至1932年6月第一期工程完工通水,可灌地50万亩。1935年第二期工程完工,扩灌至65万亩。泾惠渠的建成受益,成为中国当时现代化水利工程之典范,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泾惠渠竣工后,李仪祉辞去建设厅厅长,任省水利局局长,集中精力兴修水利,在杨虎诚的支持下,成立洛惠渠工程局。他栉风沐雨,不辞劳苦,亲自出马勘测设计,1934年至1937年基本修成了洛惠渠主体工程。1935年到1936年底又完成了渭惠渠一期工程。梅惠渠也于1936年开工,到1938年完成。他还亲赴陕南陕北考察,筹划了陕南汉惠渠、褒惠渠和陕北的定(无定河)惠渠。他制订了《陕西水利工程十年计划纲要》,筹划了关中八惠:泾惠、渭惠、洛惠、梅惠、黑惠、涝惠、沣惠、泔惠,计划在十年内水利惠及全省,使陕西成为一个模范农田水利区。至1938年李仪祉逝世,泾渭洛梅四渠已初具规模,灌地180万亩,初步实现了“郑白宏愿”。如今,当年李仪祉精心筹划的“关中八惠”已基本变为现实,陕西关中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水利化,成为我国高产稳产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如今泾惠渠水碧波荡漾,两岸的庄稼得水之灌溉,绿意盈盈,长势喜人,李仪祉先生主持修建的水利设施至今仍发挥着造福于三秦人民的巨大作用。关中的农业能有这么发达,关中农民的生活能这样富裕,李仪祉先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二、情系教育,培养造就大批水利人才
李仪祉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参加创办三秦公学。191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水利专门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授、教务长,曾一度主持教务,主讲河工学、水文学、大坝设计等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水利专门人才。1925年春,兼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倡设陕西古物保管会,并完成引泾灌溉工程泾惠渠设计方案。1932年,在西安创办了陕西省水利专科班,1934年6月,经陕西省政府第100次政务会议决定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归并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首任主任并执教。他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和志士仁人,为我国水利工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树立全新理论,科学治理黄河
李仪祉终生以治水为志,求郑白之愿,效大禹之业,凿泾引渭,治黄导淮,足迹遍布祖国江河湖海,卓有贡献,尤对黄河治理,精心钻研,独有建树。他把国外的科学技术与我国古代的治水经验相结合,科学地提出一套治理黄河的理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正如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所说:“李仪祉把我国治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933年至1935年,李仪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李仪祉生于黄土高原,奔波于黄河上下,对我国历代治理黄河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科学的治河方略,先后撰写了《黄河概况及治本探讨》《导治黄河宜注意上游》《治黄关键》《黄河水文之研究》《函德国恩格尔斯教授关于黄河质疑之点》等40余篇论文与报告,提出了对黄河治理必须是上中下游并重的指导思想,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综合开发,利用黄河。特别是在水土保持理论方面开创先河。他提出培植森林,防治河患。李仪祉认为森林有涵养水源、防治洪水之功能。他分析了黄河水沙情况,“就中卫以上而言,则黄河之水本不甚浊,森林之有益于河”,“中国洪水由于沿岸之山原无森林也。欲根本去水患,必自培植森林始……森林为治水惟一要道,森林植则水患从此息矣……吾国内地山谷之间,不适于农田旷地甚多,不植森林焉用之?故为国家生计计,非大植森林不可”。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1938年元月,李仪祉抱病赴宝鸡眉县参加渭惠渠拦河大坝合龙,回西安后病情加重,3月8日辞世。享年57岁,其一生勤奋,博学多才。他曾试图以“水利救国”,直到临终前他还吩咐说:“未竟及尚未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先生逝世后,国民政府发了特令褒扬,称他“德器深纯,精研水利,早岁倡办河海工程学校,成材甚众。近来开渠、浚河、导运等工事,尤瘁心力,绩效懋著。”于右任为陵园作挽联称:“殊功早入河渠志,遗宅仍规水竹居”。表达了社会对这位水利大师一代贤哲的缅怀之情。《大公报》发表短评,称:“李先生不但是水利专家,而且是人格高洁的模范学者,一生勤学治事,燃烧着爱国爱民的热情,有公无私,有人无我。
人民为了纪念他,墓地选在泾惠渠社树分水闸后的张家山,资料记载,当时自觉参加送葬的群众达3万人之多。公祭时,日本飞机盘旋轰炸,主持人恳求大家疏散隐蔽,然而人群却岿然不动,场面异常感人。
李仪祉的著述极为丰富,大量的水利专著和诗歌、戏剧、杂著达四百多种。1930年出版的《李仪祉先生遗著》共13册。1981年水利部决定由治黄委员会主持编印一部《李仪祉水利论著选集》,计有论文159篇。2012年11月13日华商报刊载《寻找陕西人文记忆—关中治水“龙王”李仪祉》一文,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10月13日曾刊登散文——《李仪祉与张家山》。
许多年过去了,但关中的老百姓没有忘记这位为人民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水利大师,每逢清明节和李仪祉诞辰日,都会有大批民众自发来到泾阳县他的墓前祭奠,1983年1月,李仪祉陵园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2年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中共咸阳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咸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12年8月李仪祉纪念馆建成开馆。2013年5月纪念馆被确立为首批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二、勉县汉惠渠修建始末
对于汉中而言,李仪祉先生的名字也是载入了汉中水利史上的,民国十三年(1924年)秋,李仪祉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时,派工程师胡步川来勉勘测水利,开始提出兴建汉惠渠的计划。
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汉中专员公署的支持下,政府利用禁烟(鸦片)款收入为资金,由张嘉瑞主持首次于庙台子(今武侯镇中心小学处)筑坝建堰,拟引汉江水浇灌定军一带农田,后因资金耗完,无款续拨,工程半途而废。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李仪祉来汉考察水利,再次决定修建汉惠渠。他亲临武侯镇,踏勘并选定在武侯镇西高家泉设渠首,筑堰坝,引汉江水,南、北开渠,灌溉沔、褒两县农田,并取名曰:汉惠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陕西省水利局派出测量队实地勘测地形;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由国民政府经济部泾洛工程局派遣设计测量队勘定渠线,是年十二月初,由陕西省水利局派员组建“陕西省汉惠渠工程处”筹办设计施工事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元月,渠首枢组及北干渠开工。
汉惠渠的修建得到沔、褒两县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沔县县长先后有傅启楷、朱国屏、王慕曾,褒城县县长李庚等都亲自安排并过问相关事宜。汉中行署督察专员魏席儒也曾到县督检。施工中汉惠渠工程处负责全面的工程技术及建筑物修建,土渠开挖由沔、褒两县县政府征派劳力,并指派乡、镇、保、甲人员带工督导,沔县县政府建设科科长陈子效参与渠道修建和民工征集工作。(注:勉县曾经为沔县,后因沔字生僻而改为勉县,褒城县于1958年撤销,原行政区域划入如今的勉县、南郑、汉台)
由于当时正处国难之时,日本疯狂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全力以赴进行抗战,汉惠渠工程财力物力甚为拮据。据修建汉惠渠碑文记载:汉惠渠“西起高家泉,东至华阳河、长凡三十一公里,溉田亩十万有奇,始于二十七年十二月,至三十六年六月工竣。凡耗国币二百一十二万元而强。其间,鸠工庀材,动虞不继,而物价告腾,费亦超出费亦超出原估倍蓰,几经周折,乃底于成。挹此一流之水,注于农晦。”,足见当时修渠之艰难,也看出当时政府为了汉江能早日惠泽百姓,尽可能的给予资金投入与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人挑肩扛,凭借着简陋的工具,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汉惠渠第一期工程(包括渠首枢纽及北干渠由渠首至黄沙河段)竣工,六月三日试水,七月一日举行放水典礼。
当年在武侯祠举行的放水典礼仪式,可谓盛况空前。据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十四日陕西省水利局文件记载:“会场总招待处设于武侯祠,并于武侯祠及本处门首及大坝附近各搭彩牌一座。各重要建筑物,如大坝、进水闸及隧洞等处设指示牌,备置放水典礼纪念章,印刷工程概要及典礼日程表,分发来宾,又复印制标语传单,沿渠张贴,请县政府划定警卫区域派放步哨,添设防空信号及情报站指定日机空袭时走避场所,并由卫生所担任救护工作。”
资料记载,自“六月三十日起,各方陆续送来匾额、对联、锦旗等礼物甚多,均陈列于武侯祠大殿前,来宾亦纷纷报到,除行政院、农业部代表罗厚安、经济部代表陈汝珍均奉电而未能及时到会外,计到魏专员席儒、祝司令绍周、行政院党政考核委员葛覃、中央银行南郑分行行长王立斋、西北工学院教授彭延,以及南郑(专署)各机关代表、报社记者等。”
“七月一日晨,沔县县政府率领当地各机关代表,各乡壮丁、学校及民众等到会,总计到会代表约五百人,民众约一万余,人山人海,途为之塞。是日八时,举行放水仪式;由祝司令夫人剪彩,鸣炮起闸,江水滚滚流入渠中,放水仪式毕,即大坝之上举行沔县各界游泳比赛,各学校及民众踊跃参加,上午十时,在武侯祠举行大会,由魏专员代表省主席、刘总工程师钟瑞代钧局报告施工经过,祝司令、葛委员及中央银行南郑分行行长王立斋分别致词。下午三时,分组举行学术演讲会。各校举行兰球比赛,以助余兴,黄沙、旧州两乡民众及八十三后方医院赠戏两台,连续演唱三日;西京日报及新沔县三日刊均发行汉惠渠放水纪念特刊。”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为祝贺汉惠渠竣工,撰文“汉惠渠碑记”,并亲笔书写“汉惠渠”横幅题词,分别镶嵌于北干渠首闸房和走马岭隧洞进口洞额。为规范渠首灌溉用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五月,鄂陕甘边区警备司令部司令祝绍周亲自签署命令,“际次抗战建国时期,如有破坏渠道,私自放水,妨碍下游农田灌溉者,必严惩不贷,违者以汉奸论处”。
《汉惠渠碑记》全文如下(碑上为繁体字,为方便读者,此处为简体字):
昔班固谓:“关中陆海,九州上腴。”核其实,亦不过兰田、户、杜、郑、白之沃,暨南北山水道两岸水田耳。多者,皆旱壤也。自时厥后,向之渠道益且堙废。故一遇荒歉,鲜不为灾。乃叹班氏之言本夸,而人力之久有未尽也。余始受命来陕治军之余,怵于已往数年之巨眚创夷,迄犹未复,而所望五谷蕃熟者,惟恃雨泽之无愆。天菑之降,时可惴虞。深知水利之兴允,为斯邦百端当务之急。而李仪祉先生方致力于此,其规划甚闳远,期于次第施工。乃泾渠甫成,渭工未毕,汉南,陕北均未遑及,而先生谢世。其年,余兼主政席,时国家战事方亟,人民急于输将,供役浩繁,而余于水利则仍勤督有司,踵事兴功,无使或辍,在事诸工咸能邑勉,诚以万世之利,不可稍驰于一旦也。三年以还,既卒成渭惠渠,而褒惠、定惠二渠均先后开工;沣惠、云惠、榆惠、三渠亦已勘测设计竣事。惟汉惠一渠,则余得图其始终焉。夫竹箭果木,南山称富丽处也。顾峰岭重叠,厥田甚少,可灌溉者更少。以汉江论,支流山河等堰尚有水利;主流自南郑以下,概未入田,洪波泛流,民不沽润。令就仪祉先生之规划施工荒度之;两起江北高家泉,东至华阳河,长凡三十一公里,溉田亩十万有奇;始于二十七年十二月,至三十年六月工竣;凡耗国币二百一十二万元而强。其间鸠工庀材,动虞不继,而物价告腾,费亦超出原估倍蓰,几经周折,乃底于成。挹此一流之水,注于农晦,从兹时茸时培,无坏其成;或式廓之,并渠南岸,则沾溉益广矣。抑陕西待兴之水利尚众,昔汉时白渠既成,民为之歌曰:“举插为云,决渠为雨。”又曰:“以溉以粪,长我禾黍。”他日,全境自南自北,沟浍纵横,天时虽失,岁不为灾。穰穰满家,咸乐丰足。使积高之地尽起贫瘠,耕者来,而居者安,比户殷阗,民力充实,西北一隅,皆将利被,岂非国家之至计哉?渠工既成,将隆放水之典,爰叙始未,因揭微抱后之君子,尚其念诸?是为记。诸暨蒋鼎文撰南郑张绍蹉书。 中华民国三十年六月一日
汉惠渠第二期工程(南干渠)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元月一日开工,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十二月竣工,惠泽汉江以南数万百姓。
渠道通水后,灌溉面积逐年扩大,当年灌溉农田1.4万亩。自此打破了“汉江不田”之古谚,水田产量大增,沔县由此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民国三十年(1942年)十一月,一批乡绅民众在感谢信中述曰:“我沔地连年以来,旱灾迭现,以致稻禾欠收,民不聊生,幸贵处秉承政府福国利民之旨,启发大慈大悲之心,不辞艰苦来沔开凿汉惠渠,不数年间干渠完成,灌溉之田亩日多,生产之数量顿增,军糈民食,悉惟是赖,故吾两民于鼓腹之余,莫不欣祝,贵处同仁功德无量也”。渠道投入运行后,灌溉效益显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工程处收到陕西省政府命令嘉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又多次对拦河大坝和渠道进行翻修维护,防渗衬砌,使汉惠渠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勉县农业生产大发展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勉县还成立了汉惠渠管理局,专门承担汉惠渠的维修、治理与管理工作。
几十年来,汉惠渠引汉江水灌溉沔县(勉县)、褒城两县十万亩农田(注:勉县曾经为沔县,后因沔字生僻而改为勉县,褒城县于1958年撤销,原行政区域划入如今的勉县、南郑、汉台)。解放前夕,汉江流域主要的灌溉工程有汉惠渠、褒惠渠、湑惠渠等。汉恵渠是勉县农业的命脉,为勉县的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